第五十二章 無根之萍,無以起壘
作者:不朽皇帝      更新:2020-03-05 02:05      字數:2104
  嬴政站了起來,看著扶蘇道:“隨朕來。”

  走下高台,帶著扶蘇,嬴政朝著大殿右側走去。

  扶蘇滿腹疑竇,但既然父皇之意,他也隻能耐心緊隨。

  嬴政從大殿的石柱上取下一柄火炬,然後照亮有些昏暗的右壁石牆。

  “父皇這是?”

  扶蘇接著燭光吃驚的看著牆壁上的畫卷,驚詫道。

  “自夏禹鑄九鼎,鎮九州氣運,中原地不過數千裏。”〔免得被噴,備注下,這指的是南北縱橫,東西跨度〕

  “商周以來逐四夷,擴沃土千裏。雖有所獲,然政令難通下轄之地,諸侯蓋以私欲而兵戈以四起。”

  “大秦立國近六百年,曆代先祖固有平庸之君,然江山即倒,山河將碎,亦有力挽社稷狂瀾之雄主,重整山河,再塑乾坤。”

  “六國之亡,衰於將相離心,君臣奪利。大秦之興,盛於同仇敵愾,舉國一心。”

  “自曾祖行蠶食之策,勵精圖治五十載,大秦王者氣象亦顯。天下九州,秦占半壁。”

  “朕繼承大秦王位,時刻銘記先祖大願,秦人矢誌。終一統天下,橫掃六合。”

  “今大秦南北縱橫萬裏,東西橫跨六千餘地,轄境之民千萬戶,執戟之士數百萬。”

  “自商君變法,弱貴胄,強王權,行嚴律,正劣行。功必賞,過立罰。大秦自屹立西方,睥睨山東六國之日,便不是靠權貴輔佐而亡諸侯。”

  “大秦摒棄古製,將刑不上大夫,貧家之民無以出仕的糟糠,掃入曆史塵埃之中。不以出身論英雄,唯以功勳定尊卑。”

  “至此,國有戰,民必征。將奮勇,士搏命。山東六國無不望而生畏,懼秦之勇,畏秦之威,肝膽俱裂。”

  “齊,楚,燕,趙,魏,韓,秦征戰數百年,富魏齊,悍燕趙,豐韓楚,終歸塵埃。”

  “山東六國百年貴族,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千年豪族,若千層之台,根基深厚,始終屹立不倒。”

  “大秦自先祖孝公起始,百戰之將,一世榮光。安國之相,一朝恩寵。爵無封地,位無世襲。無根之萍,無以起壘。”

  “王蒙之榮寵,恩於世代之良將。若無功勳,百年衰亡。軍中將領多以貧民立功擢為將,他們便是大秦萬世不朽之基。”

  “帝國律令不崩,君王威信無失,縱有亂臣賊子,這軍中千千萬萬貧苦寒門出身之士,便是大秦最堅定的擁護者。”

  “你可明白?”

  嬴政目光望著大秦帝國的版圖,耐心傳授,字字珠璣,對扶蘇良苦用心道。

  扶蘇的內心猶如掀起了滔天巨浪,他雖對天下形式,帝國之局勢有所看法。但聽到父皇清晰透徹的縱觀全局之談,他的內心仿佛被推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父皇,孩兒明白了。”

  扶蘇鄭重的點了點頭,更加尊敬道。

  “蘇兒,你要記住,為君王者,這世間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值得你去信任。”

  嬴政拍了拍扶蘇的肩膀,縱然鐵血君王,胸中亦有舔犢柔情。

  “父皇,不是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嗎?若無人可信,豈不是無人可用?”

  扶蘇眼神露出疑惑之色,有些費解道。

  “這等荒謬之言,聽聽即可,無需放在心上。”

  “這世間啊!人皆有弱點可循,為君王者,知人善用。明人心,識俊傑,收為己用即可。”

  “就好似李斯戀權,馮去疾好色,蒙恬惜名,茅焦愛財一般。為君禦下,投其所好,過多則示弱,過少則寡恩。”

  嬴政露出耐人尋味的笑意,對於朝廷重臣的性格似乎了如指掌。

  “孩兒聽聞王老將軍,為人節儉奉公,仗義疏財,雖好蠅頭小利,卻曉深明大義。”

  扶蘇仔細領悟了一番父皇之言,然後舉出一個反例道。

  “蘇兒,你錯了。不要被世間表象所迷惑。你看到的隻是王翦想讓你看到的假象而已,我們這位王老將軍一生既不貪財好色,亦非戀功慕名之徒。”

  嬴政笑了笑,指正道。

  “那依父皇所言?王老將軍並無弱點,何以投其所好,為己所用?”

  扶蘇十分詫異道。

  嬴政露出追憶之色,滅楚之時,李信冒進以致兵敗,自己不得不自降顏麵,請王翦出山。

  這老狐狸深知楚國地大物博,雖衰弱許久,然哀國之兵,必奮其勇。

  生性謹慎,生怕兵敗獲罪,再三推辭的景象不由浮現腦海。

  “王翦惜命。”

  嬴政不由莞爾一笑,嘴角上揚,似乎想到了十分有趣的回憶。

  “咳咳……”

  扶蘇當即傻了,什麽?

  自己聽錯了嗎?

  王翦老將軍征戰沙場一生,立下無數戰功,竟然是貪生怕死之輩?

  這怎麽聽,都有點滑稽可笑。

  但這話既然從父皇口中說出,倒也值得推敲一二。

  “蘇兒不信?”

  嬴政自然將扶蘇的神色盡收眼底,笑著道。

  “父皇,不是孩兒不信,隻是王翦老將軍征戰一生,孩兒實在有點難以置信。”

  扶蘇十分委婉,他內心自然是半信半疑,卻又不敢拂了父皇的麵子。

  “王翦雖有將才,一生固然戰功彪炳,但多是以眾敵寡,以強擊弱。以大秦之興盛,耗六國之衰邦,施疲敵之計,行緩兵之策。待哀兵之氣盡散,起舉國之師,一戰定乾坤,焉有不勝之理也。”

  嬴政十分理性,洞若觀火,深徹人心道。

  聽父皇這麽一分析,扶蘇眼神一亮,似乎十分有理,於是道:“父皇聖明,兒臣不及也。”

  “蘇兒,這十萬裏大好河山,盡在此處。為大秦江山社稷計,為華夏子孫萬世計。”

  “身為國君,若不能擴土開疆,上愧對列宗列宗,曆代先賢。”

  “身為華夏領袖,若不能製夷興族,下愧黎民蒼生,族人同袍。”

  嬴政背對著扶蘇,看著石壁上的藍星版圖,目光炯炯有神道。

  扶蘇沉默下來,內心沉重無比,望著父皇的背影,他那高大偉岸的身形,黑色秀發,不知何時以染上絲絲銀霜。

  “孩兒,謹記父皇教誨。”

  扶蘇對著嬴政的背影,躬身一拜道。

  “有生之年,父皇若不能完成此宏圖大願,百年之後,無顏麵對祖宗先賢。蘇兒,你會繼承父皇之遺誌,完成這個福澤華夏萬古之偉願嗎?”

  嬴政歎了一口氣,身形顯得更加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