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明後世之警鍾
作者:不朽皇帝      更新:2020-03-05 02:05      字數:2184
  嬴政看著禁聲的群臣,臉上不動聲色,緩緩站了起來。

  雖已是半百之齡,可他那高大偉岸的身姿,可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猶如泰山壓頂的沉重之感。

  哢噠……

  嬴政從高高的王座之上走了下來,麵無表情,每一個步履都似乎富有音律節奏,敲打著眾人的內心。

  那名跪下心中惶恐不安的諫議大夫,聽到陛下的腳步聲逐漸逼近,一顆心也徹底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看到陛下的大腳駐留在自己眼前,他更是深深埋著頭,身若壓覆了千鈞之力,讓他的呼吸都開始減弱。

  嬴政一張嚴肅的麵孔,看著腳下瑟瑟發抖的諫議大夫陡然露出一絲微笑,親自彎腰將腳下的諫議大夫扶了起來。

  看著一臉茫然彷徨的諫議大夫,嬴政笑著道:“朕知坊間多有謠言,說臣惡生死,喜美言。然謠言終歸隻是謠言,當不得真。”

  “陛下聖明。”

  所有人都不由鬆了一口氣,雖陛下隻是輕飄飄的一句話,但是無疑給所有人釋壓了。

  尤其是那名年過半百的諫議大夫,更深深有一種從鬼門關擦肩而過的直觀感受。

  嬴政對著這名驚魂初定的諫議大夫,揮了揮手道:“愛卿,暫且退下吧!”

  “謝陛下。”

  諫議大夫當即如蒙大赦,急忙謝恩,然後便重新歸入了自己的席位。

  嬴政站在大殿中央,身板挺的筆直,雖然上千人的目光齊聚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仍舊宛若閑庭散步,視若無睹。

  “自三皇五帝,堯舜禹湯,中原大地,華夏兒女。世代浴血,奮戰諸夷,萬裏山河,祖輩牧守。”

  嬴政的話音並不大,可卻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夾帶著沉重的曆史宿命,這些都是染血之言。

  眾人不由自主的浮現聯翩,那波瀾壯闊的遠古時代至今,華夏大地的先賢們從未退怯過。

  無論是猛獸天災,還是諸夷人禍,這片熱土總會英雄輩出,力挽一個時代,譜寫壯歌。

  “終春秋戰國,四海賓服,六合歸一,巍巍大秦。北有胡狄,西有羌毗,南蠻待斃,東夷可期。”

  “天何其廣也,然不可道哉。地何其闊也,然不足十萬裏。占沃土萬方之地,擁精甲百萬之士。視四方諸敵以不見,轄民千萬以養尊。”

  “據雄關掃蔽而自珍,蔑諸夷妄自而尊大。文武醉生則夢死,士民安樂亦忘勇。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長此以往,大秦何存?諸卿何在乎?”

  嬴政的聲音宛如驚雷,直指人心。

  眾臣麵對陛下的靈魂拷問,不由麵露沉重凝思之色,一個個齊聲高呼道:“陛下聖明,臣等有愧。”

  “陛下之胸懷,涵蓋古今,借千秋之青史,明後世之警鍾。”

  “陛下雄心依舊,初心不改。聽陛下一席警世之言,老臣雖以近耋耋之年,仍願為帝國效力,為陛下盡忠。為千秋子孫後世謀得萬世福澤,為大秦帝國築就萬世不拔之基夜,盡之死力。”

  王翦心血澎湃的站了起來,對著站在大殿中央,身姿偉岸的嬴政,由衷躬身一拜道。

  “願為帝國效力,為陛下盡忠。為千秋子孫後世謀得萬世福澤,為大秦帝國築就萬世不拔之基業,盡之死力。”

  滿殿文武大臣,這一刻都不由肅然起敬,摒棄成見,全都發自肺腑道。

  也許這一生,他們說過太多言不由衷,心不對口之言,但此時此刻,他們感受到自己那顆已經寂靜多年的心靈,再次熱血沸騰。

  七尺男兒,誌在四方,若能為國效力,持三尺劍,開疆擴土,名垂青史,誰人不想?

  回首少年郎,

  熱血心飛揚。

  十載寒窗夜,

  隻為君門坐。

  執筆秉書,塑千秋之業,築萬世之基,誰人又不念?

  然官場沉浮,久經世故,多年摸打滾爬,安享盛世榮華,又有幾人仍保持初心不改?

  “隻要大秦帝國上下一心,何愁四方夷狄不滅?”

  嬴政走回自己的王座上,坐了下去,看著這一幕,不由豪氣衝天道。

  “陛下,我華夏族自古以來皆以多子多孫為福祿,然民以食為天,限製大秦人口增長的不是百姓不願生,而是糧食有限,無法供養多出的口吃飯。”

  “再者民間疾苦,幼兒本就體弱,多遭災引難,十名幼兒過半早夭。別說民間,就說在座的諸位王公大臣們,又有幾人家中沒有小兒夭折?”

  禦史大夫茅焦對著嬴政拱了拱手,十分富有見解道。

  “不錯,茅大人所言甚是。”

  “所言極是。”

  “真知灼見。”

  茅焦的一席話,頓時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嬴政露出沉思之色,然後點了點頭道:“茅愛卿所言有理。”

  “奉常卿趙甫何在?”

  嬴政話鋒一轉,直接點名叫道。

  奉常趙甫立刻站了出來,走到大殿之中,對著嬴政一拜道:“老臣在。”

  “你是大秦帝國的奉常,掌祭祀禮儀,管太樂太醫,朕問你大秦帝國有醫者幾許?”

  嬴政神色風輕雲淡的問道。

  “稟陛下,管轄巫醫的太醫令雖是老臣下屬,但奉常司所部各司其職,分工不同,這具體數字恐怕要請陛下問太醫令許大人了。”

  奉常卿趙甫心虛不已,說出這番話來,忐忑不已。

  “哈!哈!哈!”

  嬴政突然大笑起來,嚇了眾人一跳。

  這什麽情況?

  眾人的腦門都掛滿了疑問?

  果然天威難測啊!

  “混賬……你身為奉常卿,歲俸二千石,銀印青綬,爵拜關內侯,位上卿。”

  嬴政笑聲戛然而止,目光陰冷的盯著奉常卿趙甫,怒斥道。

  “陛下息怒,老臣有罪。”

  奉常卿趙甫不敢迎視陛下的目光,連忙跪了下去,顫顫巍巍道。

  “馮去疾,依大秦律瀆職之罪,該如何論處?”

  嬴政沒有理會跪下求饒的奉常卿趙甫,而是對著馮去疾問道。

  馮去疾心中咯噔一下,暗暗鬆了一口氣,還好自己做足了功課,不會因此回答不上來。

  大秦律令雖是李斯編纂,但要問誰對這大秦律令最為熟悉,恐怕整個大秦無人能夠超越陛下了。

  陛下看似詢問自己,但未嚐沒有靠校自己這個丞相的意思。

  “回陛下,依大秦律,屍位素餐者,論情節嚴重與否,重則罷官奪職,滿門流放三千裏。輕則貶職三級,罰俸三月,以觀後效。”

  馮去疾理清思緒之後,有些心驚肉跳的回答道。

  “嗯,那丞相以為奉常卿趙甫當如何處置?”

  嬴政並沒有表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向馮去疾征詢意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