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陛下瘋了嗎?
作者:不朽皇帝      更新:2020-03-05 02:05      字數:3769
  滿朝文武大臣到了現在,才總算明白,陛下為何執意要打中南。

  原本中南隻是大秦崛起的跳板,本來他們皆以為天下太平,可以安心享受這盛世繁華。

  可經過陛下這一番講解,他的眼見瞬間開闊了許多。

  隻不過陛下說五十年內?

  陛下這是把後世之君的路都給安排好了嗎?

  “陛下,這張地圖從何而來,是否準確?”

  李斯也似乎重燃了年輕時的雄心,他的老眼閃爍著炯炯有神的光芒。

  “千真萬確,不會有絲毫差錯。”

  嬴政隻回答的一半,至於地圖從何而來,他沒必要解釋。

  果然,聽到嬴政的話,眾人全都有些神色古怪。

  要知道怪事年年有,可是今天特別多啊!

  陛下今日拿出的任何一樣東西,都足以顛覆一個時代,這全是劃時代的傑作。

  “陛下,這張地圖這麽大,大秦帝國要打下這麽多地方五十年內真的可以嘛?”

  馮去疾內心恢複平靜之後,不由有些費解道。

  看著地圖大秦的版圖便知道,這張地圖至少橫跨幾萬裏。

  要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後勤如何跟得上?

  “不著急,一個一個收拾,總有收拾完的那一天。”

  嬴政風輕雲淡,似乎在述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所有人嘴角忍不住抽了抽,隻能齊聲高呼:“陛下聖明。”

  “誰可出使夜郎?誰又願意出使月氏打開通往西域的商道?”

  嬴政目光望著滿朝文武,審視道。

  隨著嬴政的話音落下,章台宮大殿寂靜下來,所有人都低著頭,默默不語。

  “怎麽?泱泱大秦,就沒有一個可為帝國盡力,為朕分憂的臣子嗎?”

  嬴政見狀,頓時語聲厲色道。

  所有人都心中清楚,這是立功,討得陛下青睞的時候。

  但是他們都在朝為官十幾年,有的甚至為官數十年。

  這些年來他們享盡富貴榮華,早已磨平了棱角,一個個隻想保住自己現在的地位,失去了冒險之心。

  誰都明白,出使未知的夜郎,滇國,絕對是九死一生之舉。

  他們為國盡忠沒有問題,為陛下分憂也萬分願意,但是若是以生命為代價,那就不得不思量再三了。

  嬴政看著這些默不作聲的朝臣,心中也是湧出無盡憤怒,隻是臉上不動聲色。

  對於這些人的反應,他並不意外,盡在意料之中。

  看來帝國需要新鮮的血液,大殿之中的這些人都老了,且老奸巨猾……

  “陛下。”

  就在這時,內史騰站了出來,對著嬴政拱手一拜道。

  “白愛卿,你有人選舉薦嗎?”

  嬴政看了一眼已經年近古稀內史白騰,倒是有些意外道。

  “陛下,小兒白奇治理蜀郡十幾年,對夜郎也小有了解,可堪此重任。”

  內史白騰斬釘截鐵道,一臉真摯之色。

  “白愛卿,此行危機重重,生死難料。”

  嬴政看著白騰,意味深長道。

  “陛下,臣擔心我兒,可更擔心帝國。自家父侍秦,白氏已侍奉大秦四代君王。臣慚愧,才能有限,比之家父功勳相差甚遠。”

  “小兒白奇蒙受祖蔭,治理蜀郡身無尺寸之功,當以報陛下天恩。頭可斷,血能流,凡帝國需要,白氏一族當一往無前,為陛下分憂,為大秦效忠。”

  內史騰語氣慷鏘有力,義正言辭道。

  “好,好,好……朕心甚慰。”

  嬴政看著內侍騰,聖心大悅,一連叫了三聲好。

  “啟陛下,派小兒白奇出使夜郎。若小兒為國捐軀,臣雖老矣,劍猶鋒利,當親自率軍為子報仇,為國開疆,請陛下恩準。”

  內侍騰躬身拱手一拜,說完,頓了頓,為表決心,補充道:“臣有六子,死一個,白氏香火仍存。”

  嬴政雖早已練就一身泰山崩於麵前而不改色的本領,可是聽聞,仍舊不由動容。

  什麽是忠臣?

  這便是!

  若大秦文臣武將皆如內史騰,何愁帝國不能一統四海八荒?

  “你們都是大秦帝國的臣子,食君祿,位極尊,享榮華,受尊崇。可當帝國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們全都成了啞巴!”

  “你們有不少人還是皇親貴胄,可跟白氏相比,你們就不覺得羞愧嗎?”

  “惜名利,珍己身,朕能理解,人之常情嘛?可是屍位素餐,貪圖安逸,朕絕不允許這樣的蛀蟲立足於大秦廟堂之上。”

  “帝國需要的是治世之能臣,不是要一群隻知阿諛奉承,深悟察言觀色之道的馬屁精!”

  嬴政說到這裏,重重的拍了一下麵前的木案。

  “咚咚……”

  木案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回蕩在章台宮的大殿之中。

  “陛下息怒。”

  滿朝文武大臣當即戰戰兢兢,一個個羞愧難當,深深低著頭。

  “公子將閭。”

  嬴政把目光放在了自己的二公子身上,輕聲喚道。

  “兒臣在。”

  一名年約二十五六的青年,一身華服,站了出來,他神色十分凝重。

  “你是朕的兒子,是大秦帝國的公子。你兄長扶蘇在北疆戍邊,身為皇室子弟,當為天下表率,出使月氏,打開西域商道,你可願意?”

  嬴政義正言辭,望著自己的兒子道。

  公子將閭心中一顫,隻是很快他就平複內心的情緒,看著嬴政拱手一拜道:“父皇,兒臣願往。”

  滿朝文武皆嘩然,誰都知道出使夜郎滇國也許還有一線生機,畢竟那好歹也是一方國度,有文明的星火燃燒。

  可出使月氏?

  那便是九死無生,月氏,東胡,匈奴大秦北方三大部族,生性野蠻,殘暴無比。

  “很好,記住你是贏氏子孫,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弱了皇族之風。你若死,月氏必滅族。”

  嬴政一臉威嚴之色,望著公子將閭斬釘截鐵道。

  虎毒不食子,他何曾想讓兒子去送死?

  可身為君王,當為天下先。

  自己的兒子是兒子,別人的兒子就不是兒子了?

  隻有這樣,天下人誰還敢在背後嚼舌根?

  “兒臣明白,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竭盡所能,完成父皇之囑托,與月氏建交,打開西域商路。”

  公子將閭並不蠢,他們眾兄弟之中,除了兄長扶蘇涉及朝政之外,也隻有公子胡亥可以常伴隨聖駕前。

  至於自己與其它兄弟,根本就不受父皇重視,一直都隻有公子之名,卻毫無半點實權。

  眼下這雖是一條不歸路,但也算是一個踏足廟堂的機會。

  隻要辦成了這件事,證明自己的才能,父皇聖心大悅,自己未嚐不能掌握實權。

  將來,那至尊之位未嚐沒有機會……

  “好,退下吧!”

  嬴政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揮了揮手。

  “喏。”

  公子將閭拱了拱手,然後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

  “朕準備修生養息,廣開商貿,減免稅賦,改舊革新,讓天下百姓食有所依,住有所居。”

  嬴政沉吟了一番,直接丟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當即引得滿朝文武嘩然,一個個交頭接耳紛紛議論起來。

  陛下停止了所有工程,免除所有徭役之後,他們就清楚,這一天要來了,並不意外。

  可是改革,如何改?怎麽改?

  改革不是嘴上說說,那會觸動很多利益,尤其是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

  “陛下,臣有新政十策。”

  李斯站了起來,手中拿著一卷竹簡,高高舉起,對著嬴政一拜道。

  他早就心有所感,所以這些時日以來,一直在準備。

  中車府令佰卓立刻十分識趣的走了下去,接過李斯手中的竹簡,然後重新走了上去,遞給了陛下。

  嬴政拿起竹簡,隨意掃了一眼,便放在了麵前的桌案上,然後對李斯揮了揮手道:“退下吧!”

  李斯見狀,心中咯噔一下,陛下這是何意?

  這新政十策可是自己費了幾個月心血所寫,絕對符合眼下天下大勢,休兵養民。

  隻是陛下已經表態,他又豈敢忤逆,隻能拱了拱手一拜,然後退回了自己的席位。

  文武百官見狀,也一個個心中若有所思。

  按照常理,李丞相可是陛下麵前的紅人,一直備受器重。

  今日這是怎麽了?

  丞相失寵了?

  右丞相馮去疾見狀,心中露出一絲冷笑,甚是快意無比。

  大秦左右丞相,名義上以他這個右丞相為尊,可是滿朝文武誰拿他這個右丞相當回事?

  完全是以李斯這個左丞相為尊,沒辦法誰讓陛下寵信於他?

  可今日看來,自己的好日子要來了啊?

  李斯這貨得罪了陛下?

  失寵了?

  哈!哈!哈!哈!

  活該!

  “朕已擬定了新政,宣詔吧!”

  嬴政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李斯,然後對著佰卓道。

  李斯的新政十策的確不錯,可今時不同往日,以嬴政現在的眼光,著實看不上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繼位以來,以有三十八載,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上承大秦曆代先祖之遺誌,下繼天下芸芸眾生之宏願,橫掃六合,一統天下。”

  “數百年戰亂紛爭,山河破碎,萬靈泣血。天下男丁十之五六皆喪命於疆場,天下糧資十之七八皆耗於戰亂。君臣勞於神,將卒疲於命,工商苦於賦,士農哀於碌。”

  “朕心甚痛,推新政十六策,養民於田,養士於書,養商於貿,養工於坊。”

  “一,收天下之田於朝廷,按戶籍人丁之數分耕田於民。”

  “二,廢除丁稅,戶稅。田稅,商稅,工稅由三取二稅賦,改為十取一。”

  “三,廢黜各地關稅,凡大秦疆內貨物流通,各地官府皆不允許征收人貨入城稅。”

  “四,各地皆要設立書坊,村落為學坊,縣城為學堂,郡城為學府,鹹陽設太學。凡帝國子民,皆可入學接受帝國提供的免費教育。”

  “五,改組朝廷,增設第十卿太常,總攬天下學府事宜。”

  “六,開恩科,聚天下之人傑,每年五月初五於鹹陽宮會考,前十可入朝為官。”

  “七,各地設立帝國錢莊,推行帝國新貨幣,一兩黃金可兌換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可兌換一千銅錢。發行帝國紙幣,方便商貿流通,十兩白銀,百兩白銀,千兩白銀,萬兩白銀紙幣。”

  “八,改軍製,組建帝國海軍。”

  “九,收天下之鹽,鐵,煤,紙為帝國專營之權,違者死罪不赦。”

  “十,凡帝國官吏,俸祿皆發放等同貨幣。

  “十一,凡帝國子民,男丁十四歲皆要參加當地官府組織軍事訓練。”

  “十二,男子十八加冠,女子十六及笄。”

  “十三,凡帝國子民,養育三子女以上者皆可得帝國每年不少於五百銅幣補貼,以此類推。”

  “十四,為方便天下百姓習文寫字,推行新字,逐漸取締小纂。”

  “十五,取消舉薦考察入仕的舊例,皆以科舉為入仕為主。”

  “十六,凡帝國軍功爵位,無論高低,皆能傳三代,世襲罔替徹底廢黜。”

  “大秦始皇帝詔令,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佰卓一口氣宣讀完畢之後,滿朝文武皆臉色劇變,一個個神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如果這些新政全部落實,這豈止是利益受損?簡直就是挖了祖根啊!

  毫不意外,受益者皆是那些草根賤民,可是他們這些達官貴人,全都要遭罪。

  尤其是他們的特權將受到極大的削弱,危及根本啊!

  陛下是瘋了嗎?

  這是要動搖國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