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4 關寧鐵騎正名的機會來了】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4-09 00:27      字數:4838
  然而,曹文詔因為山西巡撫對自己有恩,最後還是取道太原,被山西巡撫給留住了。

  從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來曹文詔的個性,用後世的話說就是挺難搞的,與人好起來,恨不得掏心掏肺,兩肋插刀,也很容易與人起爭執,絲毫不讓,連禦史的麵子都敢不給。

  卓裏克圖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卓特木爾和一眾蒙古人首領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烏蘭圖雅琪琪格忍不住道:“曹將軍,我們有多少人馬能夠禦敵,不是已經告訴你了嗎?就隻有這麽多人,沒有為什麽。”

  曹文詔皺了皺眉頭,在大明,女人是不能隨便說話的,更別說與男人同席共飲。

  雖然曹文詔知道關外這些女子,尤其是這些少數人的部族,民風開放,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樣,還是很不高興。

  “男人說話,沒有女人說話的份吧?”曹文詔直接道。

  “那是你們漢人,我們蒙古,女人可以說話。”烏蘭圖雅琪琪格也是霹靂火爆的個性,在部族中,也是被人捧在手心的公主。

  尤其卓裏克圖對烏蘭圖雅琪琪格還非常的溺愛。

  烏蘭圖雅琪琪格可以容忍在韋寶麵前放低姿態,一方麵因為韋寶非常有實力了,另一方麵因為知道以後要嫁給韋寶當小妾。

  不管是這個時代的什麽地方,不管是什麽文化,什麽製度,女人都是沒有太多地位的,尤其是在自己的男人麵前,男人就是女人的天。

  卓裏克圖擔心女兒激怒曹文詔,趕忙道:“曹將軍,小女被我寵壞了,請你不要和她一般見識,有話不妨直說吧。”

  “我不管你們有多少人,我們是來助戰,幫你們到喜峰口周邊的安全區域去的,所以不能讓明軍替你們擋住建奴。”曹文詔道。

  卓裏克圖點頭:“這是自然的,這個道理我明白,大明能出動邊軍,我們已經很感激了。”

  卓裏克圖說的客氣,臉上卻露出了不耐的表情。

  其他蒙古人也都是這麽想的,暗忖你不打算直接和八旗兵幹仗,那你還這麽囂張幹什麽?

  “你們明白這個道理就好,雖然不可能正麵幫你們擋住建奴,道我可以分撥步軍給你們,幫助你們的人和馬隊撤離,你們的男人都去與建奴拚殺,一定沒有多少人幫助撤退。”曹文詔道:“我的三百多騎兵可以幫助牽製建奴鐵騎,減緩他們追擊的速度。”

  卓裏克圖聞言點了點頭,對方想的挺細致的,雖然貌似沒啥作用,但是人家畢竟是來幫忙的,之前也沒有任何接觸,所以卓裏克圖還是很感激的:“有勞曹將軍想的這麽周到了,可以。”

  卓特木爾忍不住道:“曹將軍,我們都領你們的好意,依著我看,你們的三百騎兵也幫著我們撤離算了,三百騎兵人數太少,我們兩三萬人都擋不住八旗鐵騎,你們這幾百人在萬人作戰當中,基本上可以不算數。”

  卓特木爾這麽說,一方麵是因為他確實是這麽想的,蒙古人心直口快,想到什麽就說什麽。

  另一方麵因為剛才曹文詔表現的很牛的樣子,原來也不過如此。

  曹文詔皺了皺眉頭,冷冷道:“你們是不是看不上我的人馬?嫌我們隻有一千人?覺得我的人馬隻配幫你們搬運東西?”

  “沒有沒有,曹將軍千萬不要誤會,他絕對沒有這個意思。”卓裏克圖趕忙打圓場道:“可能他是不想讓貴軍有什麽損傷。”

  “哼,我的騎兵三百,能頂建奴騎兵一千!”曹文詔自信道:“有我的騎兵在,至少能保證你們一邊側翼不被建奴追著打!我對建奴的追擊方式非常熟悉,他們通常主力居中追趕,左右兩翼包抄剿殺!建奴還剩下七八千人,很有可能會派五千人居中,左右兩翼各放千餘人。”

  卓裏克圖聞言,收了對曹文詔的輕視,至少可以聽出來,人家是真心為己方著想的,不管曹文詔有沒有吹牛,他的三百多騎兵能否抵擋建奴的千人鐵騎衝鋒,反正人家既然這麽說了,肯定是打算為己方出力的。

  “多謝曹將軍,我不擔心貴軍的實力,主要是不好意思讓遠方來的尊貴客人為我們流血送命。”卓裏克圖道。

  “我既然響應韋爵爺的命令出關,就是做了打一仗的準備來的。”曹文詔道:“不用客氣。”

  卓裏克圖沉吟了一下,然後道:“既然如此,我再撥給將軍五千人吧?由將軍帶著我們的人一起作戰,將軍覺得可好?”

  卓裏克圖是看出來曹文詔此人脾氣很大,性格高傲,才會這麽說的。

  實際上,派了五千人給曹文詔,曹文詔的三百人就是很少數的人馬了,等於還是蒙古人自己抵擋建奴。

  曹文詔手一揮:“不必!你們正麵擋住建奴便可,你們正麵擋不住,一切都是白說。我的三百騎兵足矣抵擋建奴千餘人。”

  “曹將軍,不是我們信不過你們的軍力,可打仗他不是兒戲啊!你們的騎兵與八旗兵打過嗎?”卓特木爾這一回放緩了語氣,真誠道:“讓我們的人與你們共同作戰吧,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說了不用就不用,你們蒙古人什麽時候也變得婆婆媽媽的了?”曹文詔不耐煩道:“你們不要以為我們大明邊軍沒有大股的騎兵,最近十來年,也沒有聽說過我們邊軍出關與建奴對戰!但我的騎兵是我練出來的,有多少能耐,我清楚的很!我也不喜歡與人合在一起,不便於我指揮兵馬!”

  在場眾人都覺得這個曹文詔太傲氣了,讓他的人去幫著搬運物資,他不肯,派人與他共同作戰,他還是不肯。

  就在卓裏克圖和一眾蒙古首領很為難,曹文詔也很不耐煩的當口。

  劉大河打圓場,對卓裏克圖道:“首領,要不然就讓曹將軍單獨保護一路吧。你們可以撥出幾千人馬,一麵幫助牧民搬運物資和趕牲口,一麵作為後援機動大軍,隨時準備支援曹將軍。另外一路側翼,由我的人負責保護,這樣可以嗎?”

  卓裏克圖當即笑嗬嗬的點頭,暗忖還是寶軍的將軍會說話,態度也好。

  卓裏克圖和一眾蒙古的部族首領都聽說過寶軍的騎兵攻打過喀喇沁的事情,聽說寶軍騎兵以兩千人殺了八旗兵和蒙古人三四千人。

  並且當時卓裏克圖和卓特木爾等人都是親身經曆者!

  雖然內喀爾喀也死了幾百人,但大家都明白當時是打仗,他們跟著金人,就是寶軍的敵人,被寶軍打了,也沒什麽好說的。

  所以內喀爾喀的人其實是不嫉恨寶軍的,反而很信任寶軍的實力。

  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越強大,才會越發得到尊重。

  “那就依照劉將軍所言吧,把一路側翼交給寶軍保護,我們是很放心的。”卓裏克圖笑道:“另外一路就交給曹將軍吧,我撥出五千騎兵,一麵幫助牧民搬運物資,趕牲口,一麵以作為曹將軍的策應。”

  “哼,交給寶軍放心,交給我們不放心唄!”曹文詔怒道:“還是看不起我們大明邊軍唄!我不需要什麽策應!”

  這一回所有人都有些無語了,本來一切都說的好好的,大家都覺得曹文詔實在是太心高氣傲了,也不知道這樣分配,怎麽又讓這位曹將軍不高興了?

  劉大河這個時候是不會說話的,雖然暗暗有點生氣。

  卓裏克圖趕忙賠笑,笑的很尷尬,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麽。

  曹文詔傲然叉腰:“行了,就這樣吧!你們想怎麽搞就怎麽搞,明天戰場上見真章!”

  卓裏克圖見曹文詔終於不再說什麽,趕緊陪笑道:“好好,多謝曹將軍了!”

  眾人又飲宴一會兒,在蒙古人幫助寶軍和曹文詔的軍隊將帳篷都安排好了之後,大家分頭散去。

  其實曆史上,算的上正牌關寧鐵騎的,也就數曹文詔的這一路小股騎兵了。

  孫承宗創建了關寧防線,編練了十二萬關寧軍,後重新查驗兵力為十萬八千。

  作為曆史上關寧軍第一次試圖主動出擊,也是曆史上唯一一次關寧軍主動出擊並與後金交戰的一場戰鬥,柳河之戰在曆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隻是在韋爵爺重生這一世,韋爵爺幫著將本來應該存在的柳河之戰給擋掉了。

  減免了大明邊軍不少損失。

  天啟元年,後金進攻廣寧,六萬廣寧軍灰飛煙滅,祖大壽從沙嶺飛奔數百裏一路跑到覺華島。

  遼東經略熊廷弼率領數千士兵從山海關匆匆出發,接應廣寧潰軍,護送百萬遼民入關。

  朝廷認為熊廷弼有罪,孫承宗力主讓熊廷弼下獄,熊後來被斬首。

  王在晉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新的遼東經略。

  王在晉和熊廷弼意見相同,力主退守山海關。

  他預言後金必然退出廣寧,退回到廣寧之戰前的領土即柳河以東。

  屆時山海關和後金最西邊的領土耀州中間將會出現大片的緩衝區。

  王在晉反對明軍重新回到廣寧,他認為朝廷的財政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應該加強山海關並且放棄關外以達到最大限度的節省軍費的目的,而且隻要一次性投入九十三萬兩白銀就可以讓山海關穩如泰山。

  孫承宗反對王在晉的計劃,他讓皇帝將王在晉調去南京擔任兵部尚書,自己親自督師遼東,於是每年耗餉數百萬,後來甚至超過千萬兩,明庭財政的無底洞關寧防線誕生了。

  從天啟二年到天啟五年,努爾哈赤疲於應付毛文龍和蒙古的林丹汗,無力渡過柳河西進騷擾關寧,孫承宗得以完全控製山海關到寧遠的二百裏土地,並且初步占領了寧遠到錦州的二百裏。

  天啟五年,坐擁十萬大軍的孫承宗終於試圖主動攻擊後金,然而其結果卻是明軍慘敗。

  遼東總兵馬世龍遣副總兵魯之甲等謀襲錦州,渡河敗歿先是降虜生員劉伯鏹自虜中歸聲言。

  後金四王子皇太極見住錦州兵不滿三百,如我師渡河遼民即殺四王子殲其眾以歸。

  馬世龍信之,遂托言東哨接濟難民調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參將李承先,領兵渡河。

  而所調水兵遊擊金冠等大船不至濟以漁舟往返不能多載,喧競於河者四晝夜奴酋已覺伏兵掩擊。

  我軍敗北,二將死焉,巡撫喻安性以聞且言近駐守關門距石屯頗遠,一切遣將調兵渡河東哨之說,皆絕不與聞。

  這些都是《明熹宗實錄》記載的,可以看到,在明朝官方說法中,並未提到明軍的兵力,隻知道副總兵。

  明朝將官中總兵最大,其次副總兵,再次參將,之後是遊擊將軍。

  魯之甲以及參將李承先兩員大將陣亡。

  而他們的敵人是後金的300人,即一個牛錄。

  那麽一個牛錄到底有多少披甲兵呢?

  滿文老檔第六冊在天命三年四月部分記載,汗頒諭統兵諸貝勒、大臣曰:每牛錄五十甲,留十甲守城,四十甲出戰。

  由此可知在撫順之戰前,後金一個牛錄兵力約為五十披甲,這個數字在皇太極時代被提升到一個牛錄一百披甲。

  那麽可以估算柳河之戰中的三百後金士兵中,披甲的人數為五十到一百人。

  看看明軍的具體人數。從當時的史料來看,記載明軍人數的史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孫承宗的部下茅元儀的《督師紀略》,一個是被孫承宗調去南京的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寫的《三朝遼事實錄》。

  其中《督師紀略》記載,即關寧鐵騎八百人渡河,被五十到一百披甲殺了四百人,先鋒李承先陣亡,主將魯之甲自盡,其餘的人逃走了。

  然而茅元儀作為孫承宗舊部,他的記載恐有為尊者隱之嫌,而且後金方麵的記載也與之大相徑庭,八月間,寧遠,山海關之軍來取河東之耀州城,彼軍皆敗,或落水而死,或被殺。

  其時因耀州之城殘破,正在修葺,方一人高。

  明軍渡娘娘宮渡口,夜至,未能攻下。

  天將明敗走諸申軍襲擊其後尾,迫其入水或殺之。

  博爾晉侍衛,往征東海沿岸所居之國,攜五百戶而歸汗迎於河岸,殺牛羊以宴新附之人。

  初八日,駐守耀州之諸大臣,擊敗明軍,解所獲之馬六百七十匹及甲胄等諸物前來。

  汗迎之,祭堂子後,於十裏外殺牛祭纛。

  遂向大臣詢問破敵情形,按職將所獲之馬匹賞給諸破敵大臣,並各賜銀牌一塊。其餘馬匹分別賞給軍士。

  茅元儀聲稱後金主動出擊,關寧鐵騎由於地麵泥濘無法出擊於是被射死一半人。

  然而後金的記載卻是明軍渡河之後趁夜主動進攻耀州,卻被後金軍擊敗,被俘虜了六百七十匹戰馬。

  看看《三朝遼事實錄》的記載。

  根據《三朝遼事實錄》的記述,關寧軍出動了七百關寧鐵騎和八百槍炮手,攻打耀州的時候遭遇後金攻擊,和《滿文老檔》記錄相似。

  綜上所述,作為曆史上關寧軍唯一一次主動出擊並與後金交戰的戰例,其表現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認為其戰鬥力低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七百關寧鐵騎和八百關寧軍步兵在柳河之戰中被區區五十到一百披甲擊敗,被俘獲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無算,主帥先鋒監軍全部陣亡,估計損失超過一千人。

  戰後,兵部再次派人來關寧核查兵力,發現原本號稱十萬八千大軍的關寧軍僅剩下五萬七千。

  缺少的五萬人不知道是損失在之前的戰鬥中了,還是被人吃了空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