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硬著頭皮的***】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28 19:53      字數:4298
  韋爵爺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

  在軍事和練武上,可能有點小小的天賦。

  其實也不算啥天賦,也就能統籌安排個戰略方向而已。

  作為一個重生穿越巨,如果在知道曆史走勢的情況下都安排不好戰略步驟,簡直可以去死了。

  韋爵爺在政治上是不行的,畢竟在現代隻是底層渣渣,也沒有管過人,談不上管理經驗,更不要說治理一個等同於國家的政權了。

  韋爵爺常常期望天地會和天地會治下地區能穩定發展就行了,根本不想打仗。

  現在走的每一步,都讓韋爵爺膽戰心驚,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生怕出啥大風浪。

  幸好是在華夏搞發展,華夏的人因為深受儒家思想控製,很好管理,隻要夠吃夠穿,都是很聽話的。

  內喀爾喀倒向了韋爵爺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努爾哈赤那裏,因為內喀爾喀的卓裏克圖、卓特木爾、以及卓裏克圖的女兒烏蘭圖雅琪琪格,還有內喀爾喀大大小小上百部族首領是連夜逃離了建奴大營的,帶領人馬往西邊大迂回逃跑。

  靠近大明的長城逃跑。

  努爾哈赤聽聞這個驚人的消息,又驚又怒,暴喝道:“賊子膽子不小,吃著我大金國的飯,暗通明人,暗通韋寶!不怕本汗將他們滅族嗎?

  一眾部將和貝子,大臣謀士們沒有人搭話,都暗忖草原部族什麽時候吃過大金國的飯?是大金國一直讓他們貢獻糧食吧?

  韋寶之所以不怕努爾哈赤,其實就是因為努爾哈赤衝動易怒,否則也不會早逝。

  努爾哈赤整個人生嚴格走著典型的甚至落俗套的開國之主或國家奠基者軌跡。

  努爾哈赤是一個中配版三國演義愛好者型政治家軍事家。

  草原汗國統治者中少有的能夠清醒操作轉化封建國家過程。

  努爾哈赤生氣的時候,連兒子都殺,是“殺太子***成員。

  當然,曆史賦予了努爾哈赤很多功勳。

  清太祖六大功業的頭一項就是草創基業,紫氣東來創立了偉大的後金汗國,為舉世無雙的大清帝國奠定了基礎。

  滿族同胞入關也為後世的東北各省的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文化財富,浩蕩紫氣,滾滾東來。

  努爾哈赤對民族大融合是有突出貢獻的,共創未來在太祖治下,以文明的手段充分地促進了原本相互隔離,彼此仇視的各族同胞的交流與融合,形成了共存共榮,攜手向前的大好局麵。

  建立八旗,以超越時代的眼光與魄力,創建了兵民合一,所向無敵的八旗勁旅。

  這隻軍隊的紀律嚴明,可以稱之為百戰百勝的王師,在入關討伐農民軍食人魔與殘明餘孽的戰鬥曆程中,英勇無畏,敢打硬仗。

  曆戰過後,開創太平基業的八旗健兒們分赴各地開展建設。

  為了不與民爭利,他們不經商不下海,為了不打擾百姓,他們在局促的城郭蝸居,一窩就是近三百年。

  真是不愧中華大地好八旗。

  天縱英才,掃蕩南蠻太祖不世英傑,武功煊赫,薩爾滸一戰掃蕩數萬大明**無賴,緩解了人口壓力,減輕了內地百姓遭受盤剝欺壓的苦痛,為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計劃生育大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不可不謂遠見卓識。

  努爾哈赤獨樹一幟,確立了滿洲文質彬彬的禮儀服飾,與竊據內地,妄自稱尊的偽明蠻子截然不同,發辮與胡服代表了人民的意誌與曆史的潮流,滿洲才是中華正朔。

  基因強大,子孫延綿太祖神人降世,自然不是肉體凡胎,隻不過為了麻痹偽明髯虜,才謊稱被西洋火炮炸傷不治殯天,實則是功德圓滿,駕鶴西遊,回到了天父身邊。

  努爾哈赤在人間的遺澤,偉大而神聖的愛新覺羅家族的子子孫孫,繼承他的意誌,讓中華民族雄立於世界東方,享受著漢人根本不可能創造的榮耀。

  他的後代中的傑出代表,至尊的滿洲人皇帝溥儀不惜放棄了自己的神格血統,改認東瀛天照大神為祖宗,奉祀日本皇家祖神。

  這麽做其實是太祖在天英靈對溥儀大帝的啟示,為了人類的共榮與世界的大同,放棄一家一姓的所謂尊榮又算得了什麽。

  這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作為一個神人的貢獻。

  “父汗,請息怒,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應該立刻派人去勸說他們回來,投降韋寶沒有好下場,韋寶隻會騙人!***硬著頭皮道。

  這個時候,除了***,也沒有人敢說話了。

  後世的影視劇喜歡突出多爾袞的聰明,突出***是踩著多爾袞上位。

  其實這個時候的多爾袞才十來歲,***什麽說話的機會,就算努爾哈赤點名讓多爾袞說話,多爾袞也說不出來什麽。

  事實上,多爾袞就是***培養出來的。

  雖然***殺了多爾袞的親娘,但***對多爾袞算是很不錯。

  多爾袞對***也算是很不錯,否則在原本的曆史裏麵,多爾袞不會甘心將權力交還給***的兒子,而一定是自己設法取代。

  滿人入關是多爾袞一力促成的,那時候,軍權完全在多爾袞的控製之下,其他幾個親王都不是多爾袞的對手,沒有人能製服多爾袞。

  如果說多爾袞是野史中說的,為了與大玉兒的偉大愛情而讓步,簡直是無稽之談,難道奪了天下之後,就不能續與大玉兒的美妙愛情了嗎?

  大不了再生一個兒子,生一個與大玉兒共同的兒子,那愛情不是更美妙了嗎。

  努爾哈赤聽***說完,氣的一下子握住了刀柄,就想抽刀,“你說什麽?派人勸說?他們這是背叛,立刻點一萬鐵騎去追,殺盡了內喀爾喀人!

  眾人聞言大驚,大家都知道這樣會造成什麽可怕後果。

  現在大金國的八旗大軍正與寶軍僵持不下,難以分出兵力,否則內喀爾喀也不會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八旗軍主力在遼東的情況下率部叛逃。

  內喀爾喀就是看準了現在八旗軍很難分出兵馬,才這麽做的。

  “父汗,萬萬不可!***知道努爾哈赤已經是盛怒之下,這個時候反對父汗,恐怕會惹來殺身之禍的,但還是不得不說!因為***知道,這件事關係太大,不僅僅關係內喀爾喀,更關係到大金國的生死存亡。

  韋爵爺一直認可***的水平,認可***的能力,如果把***換到剛剛即位的崇禎那個位置,韋爵爺覺得***大概率可以給**續一波命,至少絕對不會在崇禎十七年就倒台。

  努爾哈赤是的時候留下的什麽局麵?

  ***死的時候又是什麽局麵?

  一個叛亂奴隸製集團變成了一個雄居北方的封建大帝國。

  沒有***在政治、經濟、軍事、地緣政治上打的底子,滿清絕無可能入主中原。

  所以韋爵爺會覺得***很強大,而且是非常強的那種,屬於能文能武型的,論綜合能力絕對不亞於其父,甚至不輸給多爾袞,更不輸給他孫子康熙,孫子的兒子雍正,和孫子的孫子乾隆。

  努爾哈赤本來就是個猛人,生的一群兒子,一個個都能征善戰。

  ***能在這群猛人中奪得汗位,本就不容易。

  軍事上就不多講了,因為努爾哈赤諸子裏能打仗的並不缺人,像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多爾袞,基本上每個人都能鎮守一方。

  但***綜合能力要更強,不僅軍事手段高,馭人之術跟內政方麵,一樣不容小覷。

  對於早期女真的官僚係統,以及在軍隊的建製上貢獻不小。滿清能入主中原,也是建立在他打下的根基上。

  多爾袞頂多隻是個摘桃子的,論能力比***差遠了。

  多爾袞強行剃發易服,把滿漢關係搞的一塌糊塗。

  而***在位期間,一直強調滿漢均為一體,民族關係相對要融洽很多。

  當然這麽做,倒也不是因為他仁慈,而是為了爭取遼東民心收為己用。

  論收買人心的本事,在滿人當中,***稱第二,就絕對沒有人敢稱第一。

  當年,努爾哈赤逝世,多爾袞的生母阿巴亥被***逼的自殺,***在三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的支持下繼承汗位。

  其中大貝勒代善是努爾哈赤的次子、阿敏是努爾哈赤之侄、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第五子、***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三大貝勒之所以不自己當皇帝,而支持***是因為***這個人文武雙全,老謀深算,而且胸懷大誌、野心勃勃。

  大貝勒代善做太子的時候寬宏大度,威望很高,但謀略和決斷上就略遜一籌,後來被女人左右,犯了糊塗,辦了不少蠢事,和他父汗努爾哈赤爭宅院,虐待自己的兒子碩托,當然,最重要的是代善的威望日隆,其他貝勒都看他的臉色行事,以至於努爾哈赤在斥責代善時竟無人敢說話,讓努爾哈赤不滿,所以努爾哈赤才廢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從此代善心灰意冷、暮氣沉沉,不思進取。

  努爾哈赤去世後,他寧願擁立***,也不願自己出頭,登上汗位,缺乏膽識和魄力,擔心自己製不住其他幾個不甘居人下的大貝勒。

  二貝勒阿敏,他不過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並非嫡係,不具備與***抗衡的資本。

  三貝勒莽古爾泰生性魯莽,有勇無謀,又曾為了博取努爾哈赤的歡心手刃自己的生母、被努爾哈赤休掉的大福晉富察氏,臭名昭著,更不是***的對手。

  在***稱天聰汗(1626年)到***稱帝(1636年),這十年***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除掉了處處掣肘自己的阿敏和莽古爾泰這兩隻大老虎。

  而且期間除掉了**的左膀右臂蒙古和朝鮮,用反間計讓崇禎殺掉了曾在寧遠城下擊退努爾哈赤,導致努爾哈赤氣病而死的袁崇煥。

  並且在鬆錦之戰大敗明軍,讓**從此一蹶不振。

  為後來多爾袞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礎。此間可見***的雄才偉略。

  隨著原來的政敵被肅清,***的矛頭開始指向了多爾袞。要不是因為***摯愛的宸妃海蘭珠去世,傷心過度,不久也撒手人寰,沒來得及鏟除多爾袞。

  多爾袞根本當不了攝政王更當不了皇叔父攝政王。

  雖然多爾袞心思縝密、處事沉穩,但有時過於謹慎小心,不敢冒險,不夠果斷。

  在***逝世後,皇位真正的競爭者隻有兩個,多爾袞和***的長子、正當壯年的豪格。

  多爾袞憑借當時的威望、赫赫戰功、武力完全有可能登上皇位,但他采取了穩妥的折中辦法,擁立***的幼子福臨繼位。

  後來也是因為一直覺得時機沒有成熟而遲遲沒有踢開即將親政的福臨,然後39歲就英年早逝,最後被福臨奪爵除封、籍沒家產,甚至掘墳鞭屍。

  不是到了這種存亡的關頭,以***的情商,絕對不敢公然反對父汗。

  “***,你放肆,你敢忤逆我的話嗎?努爾哈赤震驚的瞪視***,他的命令已經下達,軍令如山,說了派一萬人追擊內喀爾喀,就得派一萬人追擊!

  公然違抗他的命令,就等同於造反。

  ***嚇得慌忙跪下磕頭道:“父汗請息怒,父汗請息怒,我有一萬個膽子也不敢違抗父汗的命令啊,實在是不能追擊內喀爾喀人,會引起寶軍變動的。

  “我們去掉一萬人,寶軍又能奈何我們?我看你是被韋寶嚇破膽子了!努爾哈赤更加生氣,“速速傳令,莽古爾泰,你帶一萬大軍給我追上內喀爾喀人,全部殺了!

  莽古爾泰大聲答應道:“是,父汗!

  ***聞言,差點沒有昏死過去。

  ***建立大清後年號崇德,廣泛發展多民族統一戰線。把敵人變成朋友,把反對者拉到同一戰線上。不止作為滿族的皇帝,有要成為多民族統一****的意識和氣魄,也絕對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