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2 資源分配】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9      字數:6618
  韋寶也很懷疑建奴這次的行動是針對自己發起的,不由很是佩服建奴的組織協調能力。

  韋寶不相信建奴有他這樣的一套特工係統,這樣的一套高效嚴謹的情報係統。

  韋寶對於自己的情報係統是很有信心的。

  在對著地圖看了一會兒之後,韋寶更加確定,建奴現在做出的攻擊目標,其實就是最有利於建奴的。

  “先這樣發消息吧。朝鮮兩個道注意物資轉移,建奴沒有水師,能保護的東西,都運到江華島去保護起來。”韋寶道。

  “可是人和土地,怎麽運到江華島去?建奴會搶人殺人,會破壞耕地。”貞明公主激動道:“他們還會搗毀房屋,進行大規模破壞。到時候朝鮮的老百姓會發現寶軍連朝鮮朝廷的兵馬都不如,總裁會喪失人心的,人心有點喪失就難挽回了。”

  韋寶胸口一悶,一直以來都是按部就班的順風局,但是自己的攤子鋪的有點太大了,才無法照顧所有地方。

  但韋寶知道貞明公主說的是有道理的,可沒有辦法啊,朝鮮平坦,無險可守,總不能讓自己的人馬拉開和建奴對耗,或者打陣地戰吧?那樣他玩不過建奴的。

  “現在不是沒有辦法嗎?我隻能盡快完成山東這邊的事情,盡快趕往遼東組織薊遼邊軍和遼東邊軍打擊建奴,牽製建奴,才能讓建奴沒有辦法有效的打擊朝鮮。”韋寶道。

  “我不是要幹擾總裁的決策,我是舍不得朝鮮的人民和財富,隻是給總裁提建議。”貞明公主退後了一步。

  “我沒有怪你的意思。”韋寶麵無表情,有點尷尬,“我當然知道人心的重要性!你也不用懷疑我對朝鮮老百姓的愛護之情,我從來沒有將朝鮮老百姓與我治下的其他漢人老百姓分別對待過!朝鮮是歸屬於大明的,我將他們同等看待!我們現在是與時間在賽跑,得有個先來後到!你沒有看見大明北方餓殍遍野,百萬千萬災民被凍死餓死嗎?現在天氣越來越涼了,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資源都投放到對付建奴上,也得考慮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的老百姓啊。”

  “小寶,我覺得,你還是聽這公主的話吧?朝鮮兩個道畢竟是天地會的直屬區域,其實比山東這邊更重要一些。”吳三輔忍不住道。

  貞明公主沒有想到吳三輔會為朝鮮百姓說話,不由的感激的看了眼吳三輔。

  韋寶不由心裏有點泛酸,有點不痛快,暗忖好你個吳三輔啊,你是不是看上貞明公主了?

  “三輔大哥,這不是感情用事的時候,山東,朝鮮,遼南,現在隻能保住一個地方,你怎麽取舍?”韋寶大聲了一點。

  吳雪霞也道:“哥,你別說話了,總裁已經很煩了。咱們手裏沒有多少銀子,你不要老是覺得天地會很富有,咱們弄出一點銀子,就全部投入到工業裏麵去了。”

  韋寶苦笑一下,知道吳雪霞一直對於自己發展工業不理解,這時候借機會提醒自己,“雪霞,工業會見到成效的,而且工業也沒有虧本啊,現在能保持持平狀態就可以了,至於義務教育和科研經費,這是絕對不能停下來的,這關係到以後的大計!好了,就先這樣決定吧,等我與各地的天地會錢莊管事開會之後再說。”

  “我就先按總裁的意思回複了?收縮放在建奴敵後的兵力,先不管朝鮮兩個道,讓人把能拉的東西都拉到江華島上去?”吳雪霞問道。

  “那還不如不要搬東西,偷偷運走糧食和財物就可以,什麽都拉走,會給朝鮮老百姓造成恐慌的。應該組織老百姓做好應敵準備!”貞明公主道。

  韋寶點了點頭:“就按照公主的意思發公函吧!”

  吳雪霞點頭答應。

  吳三輔還想說什麽,到底忍住了,站在韋寶的角度,決定這麽多事情,的確很難取舍,很痛苦。

  韋寶對於朝鮮的問題,一直很頭痛,他隻是將朝鮮當成生產基地和銷貨的市場而已,並沒有想過玩朝鮮投入資源。

  實際上韋寶對於朝鮮是有點自私的,不說將那裏的人當奴,反正沒有看成與漢人一樣。

  韋寶尤其對於朝鮮太弱,弱到比大明任何一個地方都弱這一點,很沒有辦法。

  建奴本來是不打朝鮮的,如果前期明朝強大的時候,建奴攻朝,明朝不會坐視不管。

  後金兵力一旦被困朝鮮,明朝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後金的老窩,而朝鮮軍力太弱,後金可以全力對明作戰,隻留下少部分軍隊便可威懾朝鮮

  朝鮮就是弱,沒辦法,這主要還是地緣和民族性格決定的。

  地緣政治也影響了民族性格。

  朝鮮作為東北亞的邊陲小國,一直被中原大國大明王朝所保護,北方各個遊牧民族原來隻要一翹辮子馬上就被中原王朝打。

  所以千百年來,朝鮮都作為一個被保護國存在,求存尚且艱辛,更沒了爭霸的野心。所以朝鮮軍隊戰鬥力弱,武器裝備落後。軍隊戰鬥意誌薄弱。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關於萬曆朝鮮戰爭,史學家有句話,評論戰爭開始前的朝鮮情況,“朝鮮老白姓,三百年,不知兵”。三百年都不知道兵是怎麽個回事了。這樣的民族能不弱嗎。

  所以不難理解,朝鮮的情況。

  朝鮮的人口少,兵不會太多,這是人口基數導致的。

  朝鮮作為大明的附屬國,由於隻與大明比鄰,而我大天朝又向來是禮儀之邦,隻保護弱小,不會欺淩別人,所以朝鮮從來不需要擔心國家安全的問題,有問題可以找宗主國解決,因此國內基本沒有什麽兵,豐臣秀吉打朝鮮時,朝鮮200年未用兵,各個地方基本也沒有兵把守,隻用了幾個月就差不多將朝鮮全部攻陷。

  雖然這之後朝鮮的情況有些改變,但還是和之前差不多。

  後金是1616年建立的,正值明朝萬曆年間,豐臣秀吉打朝鮮時雖然是16世紀90年代,也是明朝萬曆年間,所以可想而知在這麽短時間內朝鮮的兵力不能改變多少!

  因為長久沒有戰爭導致的士兵人數太少,以及缺乏戰鬥力,不是短期內能有改觀的。

  這也是為什麽韋總裁並沒有帶多少人去朝鮮,就在朝鮮橫掃了一圈,得到了兩個道。

  連朝鮮的王族都主動給韋寶騰位置了,生怕寶軍把他們連窩端了。

  這也造成了現在朝鮮的問題得由韋寶主要麵對,不太能指望上朝鮮王室。

  明朝內亂是一方麵,朝鮮內部很虛弱,老百姓很貧苦,但後金也的確是個強敵。

  宋朝百姓喊過一句古話“金兵過萬天下無敵”,可見金兵還是個硬茬,要不蒙古這等強敵都能被滿清收複了可見當時的滿清八旗之強悍,何況是個小小的朝鮮。

  隻是朝鮮沒有任何價值,可能在努爾哈赤眼中連雞肋都算不上,遼東和中原好比包子,朝鮮隻是饅頭,包子還吃不過來還顧得上饅頭嗎。

  因為攻打明朝會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且當時因為明朝的統治昏庸腐敗,而且由於農民起義層出不窮,使得明朝已經變得虛有其表。

  所以選擇攻打明朝是一件明智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使自己獲利頗豐。

  更重要的是明朝和朝鮮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如果明朝滅亡了以後,那麽朝鮮也就會選擇不戰而降。

  在當時的背景條件下明朝已經可以說是名存實亡,雖然他占有大量的人口以及土地。但是由於農民起義眾多,而且各種的苛捐雜稅。早已使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如此喪失人心的統治者,注定是要失敗的。而當時後金的統治者看到了明朝這一點。

  所以才會選擇攻打比自己強大很多倍的明朝。

  因為一旦獲勝將會獲得大田土地以及人口。

  當時後金的實力由於經常的南征北戰,使得他的軍事實力變得越來越強。

  後金多以騎兵為主,非常的驍勇善戰。所以已經具備了攻打明朝的實力。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大明內部天災人禍不斷,農民起義眾多,早已經消耗盡了明朝的實力。

  所以明朝的統治者已經無法組織起大規模有效的反擊,才會讓後金鑽了空子。

  1408年,永樂六年三月,居於忽的河、法胡河、卓兒河、海刺河等處的“女直野人頭目哈刺等”朝明,明“遂並其地入建州衛”。

  忽的河疑為今輝發河支流富大河,海刺河疑即今鬆花江支流海浪河。

  至此,建州衛管轄的女真人分布區,西擴至今吉林市東南,東近日本海,北達穆棱河,南過圖們江。

  明廷在任命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指揮使的同一年,又在居今圖們江北、琿春河流域把爾遜所領的胡裏改部另一支女真中置毛憐衛,作為建州衛的子衛。

  胡裏改部雖分設兩衛,但明廷常委任建州衛或毛憐衛的女真頭人到對方衛分任職,因而後來史書稱居建州、毛憐等地的均為建州女真。

  與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東海女真並稱女真三部。

  建州衛設立後,朝鮮認為是明朝扼製其向北發展,為了抵製女真人歸明,關閉慶源集市貿易,引起女真人憤怨。

  1406年,永樂四年,女真人“入慶源界抄掠”。結果被朝鮮軍擊退。

  數月後,阿哈出率部眾西南徒至回波江流域的鳳州,亦作奉州、方州、坊州、房州。同時遷來的,還有部分毛憐衛的居民。

  猛哥帖木兒所統斡朵裏部人世與胡裏改部為婚,兩部關係密切。

  所以猛哥帖木兒在“庚寅事變”中參與“寇慶源府”,畏朝鮮卷土來攻,亦於1411年,永樂九年率部眾遷到鳳州地麵,住在從鳳州通往開原的地方。

  1412年,永樂十年,明朝將猛哥帖木兒所部從建州衛中析出,另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衛指揮使。

  時建州衛首領阿哈出孫李滿住,於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率“一千餘戶到婆豬江居住”。

  婆獵江即今鴨綠江支流渾江。

  李滿住等領400餘戶住在渾江中遊之兀刺山城南麓甕村,距鴨綠江隻一日程。

  同時遷到婆豬江流域的,還有猛哥不花所統西毛憐衛部眾。猛哥帖木兒未一同南遷,先派管下童家吾等27人率男女200餘名還阿木河舊居地,“隨率正軍一千名,奴人、小兒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又返回到阿木河地區。

  猛哥帖木兒所以能再回阿木河地區,是得到明太宗同意回“原久居處住”的。

  李滿住等遷居婆豬江流域後,屢受朝鮮軍襲擊。

  李滿住等被迫於1433年,宣德八年率部又遷到婆豬江支流富爾江上遊的“吾彌府”居住。

  由於朝鮮方麵誤以為李滿住於1432年襲擊朝鮮江界、閻延等地,1437年,正統二年,又欲發兵攻吾彌府。

  李滿住聞訊,舉部再西遷,於翌年到達今渾河支流蘇子河畔,史稱“移住灶突山東南渾河上”。

  跟隨猛哥帖木兒遷回阿木河居住的建州左衛人,在1433年前已有零星遷往婆豬江地區,1432年,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兒向明欽差談及,他的“族親在婆豬江等處”。

  次年,猛哥帖木兒因積極協助明欽差裴俊刷,還被楊木答兀從開原引誘叛逃到牡丹江、綏芬河一帶的“漫散軍官”及兵丁,衝突中,殺死“野人”頭目阿答兀。

  同年閏八月,原為安樂州千戶的楊木答兀,“糾合各處野人,即所謂“七姓野人”約八百餘名人馬”,襲擊建州左衛,猛哥帖木兒及長子阿古等人均被害,次子童倉被俘,房屋被燒毀,弟凡察等“俱各失所”。

  事件發生後,朝鮮借機派兵進駐阿木河地區。

  凡察向明廷求救,明廷隻下詔令“野人”放還童倉,卻不發兵問罪。

  凡察在歸途中往會李滿住,滿住力勸凡察遷來同注。

  童倉被放回後,與叔凡察討論今後大計,都有南遷之意,遂於1440年,正統五年,不顧朝鮮兵的阻截,率百餘戶遷到婆豬江流域,與建州衛都指揮使李滿往會合,住在三土河、婆豬江以西至冬古河地區。

  同時遷來的,還有部分東毛憐的部民。

  凡察、童倉遷到婆豬江流域後。

  1442年,正統七年,叔侄發生建州左衛“衛印之爭”,即爭奪領導權。

  明廷為了平息紛爭,析建州左衛為左、右二衛,以童倉為猛哥帖木兒正嫡,掌左衛,凡察掌右衛。

  自此,便有了曆史上著名的“建州三衛”。

  建州三衛中,據朝鮮史籍1451年的記載,時建州衛有1700餘戶,左、右二衛合計才600餘戶,共計2300餘戶,以建州衛人戶數最多。如按每戶5人計算,時建州三衛共有人口還不到12000人。

  不過應當看到,無論是阿哈出遷出綏芬河流域,或是童倉和凡察南遷婆豬江時,史有明文,建州衛和建州左衛都有部分部民未遷走,1440年童倉等南遷時,左衛部民“留居者過半”。

  遷居婆豬江流域的建州女真時雖隻有1萬多人,但由於他們在長期遷徙中患難與共,而聚居在一地後,因來歸者日益增多,遂形成一個強大的聯盟集團。

  原來人數較少的建州左衛,當猛哥帖木兒後裔清太祖努爾哈赤登上政治舞台後,建州女真8部、海西女真4部及東海女真的一部分,均先後被他統一起來。

  建州女真8部及其分布為:蘇克素護河部;哲陳部,完顏部,棟鄂部,訥殷部,珠舍裏部。

  前人常稱前5部為滿洲5部,後3部為長白山3部。

  表明建州女真區域,東至鴨綠江,西抵撫順市,南有遼寧縣桓仁縣境,北達圖們江的廣大地區。

  萬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爾哈赤率領部眾去攻打尼堪外蘭,攻克圖倫城,但是,努爾哈赤原約諾米納率兵會攻圖倫城,而諾米納背約不赴。

  尼堪外蘭又預知消息,攜帶妻子離開圖倫城,逃至甲版城。努爾哈赤攻克圖倫城後勝利而歸。八月,努爾哈赤攻打甲板城。

  然而,先前背盟的薩爾滸城主諾米納見尼堪外蘭有明朝做靠山,勢力較強,便偷偷地給尼堪外蘭泄露了風聲,尼堪外蘭聞風輾轉逃往撫順附近的鵝爾渾城。

  努爾哈赤再度撲空,遂收尼堪外蘭部眾後而還。

  不久,諾米納與其弟鼐喀達約同努爾哈赤會攻巴爾達城,努爾哈赤深知機會來了,便佯許盟約。

  戰前,努爾哈赤請諾米納先攻,米納不從。這時,努爾哈赤便使用預定之計,輕而易舉地除掉了諾米納。

  萬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爾哈赤向李岱駐守的兆佳城發動攻擊,取勝並生擒李岱。

  萬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爾哈赤在對蘇克蘇滸部、董鄂部取得勝利之後,又劍指蘇克蘇滸部左鄰之哲陳部。

  努爾哈赤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攻打哲陳部界凡城,但因對手準備充分,努爾哈赤無所斬獲。

  當回師至界凡南部太蘭岡之時,界凡、薩爾滸、東佳、巴爾達四城之主率四百追兵趕來。

  瑪爾墩城之戰的敗軍之將、界凡城主訥申、巴穆尼等率先逼近,努爾哈赤單騎回馬迎敵。

  訥申將努爾哈赤馬鞭斬斷,努爾哈赤回馬揮刀砍中訥申後背,將其劈為兩段,又回身一箭擊斃巴穆尼。

  追兵見主帥陣亡,呆立一旁。

  努爾哈赤親自殿後,用疑兵之計與其部屬七人將身體隱蔽,貌似有伏兵一樣僅露頭盔。

  對方失去主帥,軍心不穩,又擔心有伏兵,因此不敢再追。

  四月,努爾哈赤再率綿甲兵五十、鐵甲兵三十征哲陳部,途中遇界凡等五城聯軍八百。

  麵對十倍於己的敵軍,努爾哈赤的五祖包朗阿之孫劄親和桑古裏卸下身上的鎧甲,交給別人,準備逃跑。

  努爾哈赤怒斥二人後,與其弟穆爾哈齊、近侍顏布祿,兀淩噶四人射殺敵軍二十餘人。

  敵軍雖眾,但畏於努爾哈赤一方之勇猛,士氣大衰,紛紛潰逃。

  努爾哈赤追至吉林崖,大獲全勝。

  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攻克鵝爾渾,尼堪外蘭逃到明朝領地。

  努爾哈赤請求明邊吏押還尼堪外蘭,並將他處死。

  萬曆十四年,1586年,在“建州老營”的廢址上建城,該城在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遷都遼陽後被稱為佛阿拉,即“舊老城”。

  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再攻哲陳部山寨,殺寨主阿爾太,又派額亦都攻打巴爾達城。

  至渾河,河水因漲潮無法淌過,額亦都以繩將士兵相互連接,魚貫而渡。

  渡河後,額亦都夜襲巴爾達城,守軍沒有防備倉促應戰,額亦都則率領士兵奮勇登城。

  額亦都身中創傷五十多處,依然不退,最後一鼓作氣攻克巴爾達城。

  額亦都因此戰獲賜“巴圖魯”勇號。

  隨後努爾哈赤領兵攻打洞城,城主紮海投降。

  至此,哲陳部完全被努爾哈赤吞並。

  萬曆十六年,1588年九月,蘇完部長索爾果、董鄂部長何和禮、雅爾古部長扈爾漢率三部軍民歸附努爾哈赤,使其聲勢大震。

  努爾哈赤厚待來投之諸部首領,以索爾果之子費英東為一等大臣、將長女許配給何和禮、並收扈爾漢為養子,賜姓覺羅。

  後來,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與努爾哈赤剛剛起兵之時的麾下猛將額亦都、安費揚古並稱“五大臣”,成為努爾哈赤政權中的中流砥柱。

  其後,努爾哈赤再戰兆佳城,斬城主寧古親章京。

  同年,努爾哈赤攻克完顏(王甲)城,消滅了建州女真的最後一個對手完顏部。

  經過5年的征戰,努爾哈赤相繼征服建州5部。

  從1583到1593,用了十年的時間,努爾哈赤最終統一建州女真。

  所以,不管是大明朝解決建奴和朝鮮那邊的問題,還是韋寶解決建奴和朝鮮那邊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戰爭就是資源分配。

  當大明這邊孱弱,內部餓殍遍野的時候,哪裏有資源拿去扼製建奴。

  隻是韋寶更希望的是建奴去打遼東,而不是去打朝鮮。

  打遼東,大明朝廷會出力出錢的,打朝鮮,所有問題似乎都要變成韋寶一個人的問題了。

  “各位管事,大家辛苦了,這麽短的時間內趕到濟南城來開會,舟車勞頓。”韋寶對大家笑道。

  一共四十多個分散於滄州府、河間府、山東和登萊各主要重鎮的錢莊管事,其實也就十來個錢莊而已,每個錢莊來了兩到三個人。

  “不辛苦,總裁辛苦了。”眾錢莊管事急忙道。

  “本來應該是在天津衛開會的,畢竟咱們海防錢莊的總號在天津衛,不過為了我方便,放在了濟南城。”韋寶笑道:“大家都說說,稅製改革當中,遇到什麽困難了嗎、”

  “總裁,生意不好做,各地都是晉商跟我們對著幹,他們牌子老,名號響,這是其一,主要各地大戶都是他們的關係戶。晉商跟咱們搶生意是一大難題,另外就是各地的大戶威嚇老百姓,不讓老百姓直接將銀子交到咱們各地的海防錢莊,銀子收不上來,海防錢莊將會名存實亡!咱們又不能像各地衙門一樣挨家挨戶去收稅,去逼迫老百姓。”宋應星作為海防錢莊的大管事,親自向韋寶匯報道。

  “大管事說的不錯,最關鍵還是稅銀,隻要稅銀能收上來,咱們海防錢莊才算是徹底站穩腳跟了。”

  “他們拿我們沒什麽辦法,都是背地裏使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