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韋寶想到一條計策】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8      字數:5035
  “韋大人,這麽說的話,有用嗎?陛下會因為東林人一定要殺我爹,而改變心意嗎?”熊兆珪急忙問道。

  韋寶搖頭,“這就不好說了,先把棋子走出去吧。反正這麽做,別人也不知道是我做的,對我們不會有什麽影響,對你爹爹也不會有什麽影響,我再設法見到陛下,稍微為你爹爹說一說情吧。不是我不肯用力為你爹說情,不是我怕得罪魏忠賢,官場上的事兒你們應該知道一點,皇帝已經對你爹有既定印象,並且是不好的印象了,太用力說,反而會適得其反。”

  熊兆珪和熊欣兒聞言,都點頭,這個道理,他們是明白的,官場上很多時候的確是這樣,當官的想事情和老百姓大都是反著來的,更別說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官。

  “如果這麽做了,首先魏忠賢和東林黨都會猜忌是什麽人這麽做的,肯定都認為是對方的人這麽做的,然後猜測對方的意圖是什麽。”吳雪霞進一步分析道。

  韋寶有點好笑,強行忍住了,畢竟是熊家父親的生死大事,這時候萬萬笑不得的。

  但他也就是隨口一說,並沒有細想,可吳雪霞居然還主動分析起來了。

  他暗忖,自己這一通,也應該屬於操作猛如虎了吧?

  熊兆珪和熊欣兒期待的看著吳雪霞,都想聽她接著分析。

  吳雪霞則看向韋寶。

  韋寶道:“說吧,我也想聽一聽如果真的這麽做,會怎麽樣。”

  “他們互相懷疑之後,應該會想對方為什麽要宣揚是東林黨非要殺熊大人。魏忠賢那邊肯定認為東林黨自己說他們非要殺熊廷弼,是為了迎合陛下的喜好,趁機討好陛下。東林黨那邊會認為魏忠賢說他們要殺東林黨,是想讓他們背黑鍋,至於是什麽黑鍋,他們就會猜忌了。”吳雪霞接著道。

  “會是什麽黑鍋呢?”韋寶來了精神,沒有想到自己就這麽隨口一說,到了聰明的吳雪霞那裏能想到那麽遠。

  有的下棋厲害的人,他們往往一步棋要很久都想不到怎麽落子,反而是別人下了一步棋之後,他們能推測到後麵很多步。

  韋寶現在就是那個下棋的人,吳雪霞就是他身邊看棋的高手。

  也許吳雪霞下棋不會最厲害,但分析棋局,當個參謀長,絕對是挺合格的。

  韋寶也一樣,韋寶下棋不見得有多厲害,但他的優點是能聽進去別人的分析,也喜歡聽別人分析,善於納諫,頗有明君風範。

  “東林黨會認為魏係造謠他們非要殺熊大人不可,背的是遼東戰局的黑鍋。誰都知道遼東當初一場大敗,損失了朝廷十幾萬精銳,首當其衝的罪魁禍首是王化貞,並不是熊大人。而王化貞是東林黨,熊廷弼隻是齊楚浙黨。按道理,熊大人的罪,可以定成死罪,也可以不必定成死罪,都說得過去。”吳雪霞道:“這樣的話,就會將東林黨擺到一個與熊大人有不可告人的瓜葛,是想殺熊大人滅口這麽一個位置,其實對魏係是有利的。這麽做,說不定反而會讓魏忠賢又開始猶豫是不是應該馬上殺熊大人。”

  韋寶暗忖,這些根本不用你分析了,我早就知道,下一步棋,魏忠賢要用熊廷弼和汪文言拖楊漣等東林黨鐵杆大臣下水,從而一舉把持朝政,之後東林黨再也沒有力量反撲,直到崇禎上台。

  “那我想好了,要改一改策略,放出風去說是陛下和九千歲非殺熊廷弼不可,其實一直是東林黨在其中力保熊廷弼!”韋寶被吳雪霞點醒了思路:“這麽一來,魏忠賢和皇帝會懷疑東林黨是在借刀殺人,一定是東林黨放的風。而東林黨絕對不會懷疑這種言論,因為這個說法基本上符合事實,會認為是自然而然的走漏了風聲!咱們擴大了這個事情的影響力之後,東林黨如果按兵不動,魏忠賢仍然要用熊廷弼和汪文言拖楊漣他們下水。東林黨如果反擊,轉而力保熊廷弼的話,魏忠賢再拿熊廷弼和汪文言去拖東林黨下水就難了,別人會認為魏忠賢是為了報複,為了和東林黨唱對台戲而故意這麽做的,再用熊廷弼指證楊漣等人,就站不住腳了!”

  韋寶說罷,一拍大腿,自己都被自己給折服了,對自己由衷的欣賞,不玩政治沒有發現,自己還真的挺有天賦的。

  他對於這件事的最終走向其實無所謂,因為和他的關係不大,他是挺喜歡熊欣兒,可熊欣兒這樣的女孩,現在對他來說,真算是高攀他了。

  韋寶尚未娶親,十五歲的年紀,已經是探花郎,並且是陛下禦賜的正五品,不算高官,也絕對能算是準高官,前途無量啊!

  如果韋寶對京師哪個王公大臣家的閨女提親,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不成的,不管是閹黨和東林黨,都不會拒絕韋寶。

  因為韋寶不但有官場前途,還有錢,還長得帥,絕對是一個完美的磚石王老五。

  “關鍵不知道東林黨會不會按照總裁的意思走。會不會一起力保熊廷弼。”吳雪霞道:“這麽做的話,的確是對熊大人最有利的,對東林黨方麵也很有利,的確是攻破魏忠賢拿熊大人做文章的最佳辦法。”

  熊兆珪聞言,眼睛一亮,跪下道:“那就請韋大人這麽做吧,不管東林黨如何反應,隻要對我爹爹有利,就值得試一試。”

  韋寶點點頭,將熊兆珪攙扶起來,“熊兄台,你家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不要動不動就跪下,這事不難,我現在就讓人去做。”

  韋寶說罷,看向吳雪霞。

  吳雪霞會意道:“我立刻去安排,保證明日整個京城都知道皇帝和魏忠賢急著要殺熊廷弼和汪文言,並預備拿熊廷弼的事情拖東林黨下水。”

  “嗯,不但要說拖東林黨下水,還要指名道姓的將楊漣和左光鬥放在最前麵,這樣更有說服力,因為魏忠賢他們現在正打算這麽做,這兩天就要動手了。”韋寶露出了笑容。暗罵自己也是傻,及早一步將魏忠賢的計劃點破,這種方法為什麽才想到?

  “我擔心有人會懷疑到公子身上。”吳雪霞道:“因為越真實,越有可能是知情人說的。”

  熊兆珪和熊欣兒聽吳雪霞這麽說,又為難了。

  “若是會給韋大人造成麻煩,就算了吧,反正爹爹終究難救出來,沒有必要為了救我爹爹,而斷送了年輕有為,有大話前程的韋大人。”熊兆珪道。他不是虛情假意,他說的是真心話,況且,出力的人家,他沒有這麽大能耐,肯定不能在聽說會給人家惹麻煩之後,還堅持讓人家去救父親。

  熊欣兒也道:“我哥哥說的是,韋大人,若是給你添麻煩,真的不必硬來。再想其他法子。”

  “不必為我擔心,我們可以讓人向東林黨透風,尤其我的都察院衙門和大理寺衙門還留了幾個就會鬧事的東林黨清流官員,讓他們自己將風聲放出去!最好直接上本子彈劾!”韋寶做好事反應不快,做壞事的反應還是挺快的:“今天夜裏,你們就派人到這些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東林黨清流官員的家裏,以楊漣的名義要求大家明天一早一起上奏本,要求朝廷從輕發落熊廷弼,說熊廷弼罪不至死!他們當中隻要有人這麽做了,這個風聲就成功放出去了,我不信,二三十個東林黨清流,一個都不上這道本子。”

  “他們不會連夜找楊漣核實嗎?”吳雪霞問道。

  “沒法核實,這些官員都住在都察院和大理寺專門為他們安排的北院,外人根本進不去,也出不來!他們會以為是楊漣聯絡上了他們其中一個官員,這個官員又在夜裏偷偷聯絡了他們!明天一早就要上奏本,等天亮再想聯絡楊漣已經來不及了!這個事情,你親自辦,催的急促一些,強調明天必須遞送本子,否則一大批東林黨忠良大臣的性命難保!”韋寶越說越得意,愈發覺得自己真的是一個天才。

  當然,這也是基於韋寶熟悉這段曆史的情況下,並且,韋寶現在管著都察院和大理寺,也有這個便利。

  吳雪霞聞言點了點頭,“肯定會有人遞交奏本向朝廷保熊大人的!以東林黨一貫的做法,他們習慣擰成一股繩,保持口徑一致。但我還是擔心那個問題,怕會懷疑到公子頭上。”

  “東林黨的言官聯名向朝廷力保熊廷弼,怎麽又會懷疑到我的頭上呢?”韋寶笑道。

  “可他們都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員啊,應該把人員範圍再擴大!給所有在京的東林黨官員都送信!他們即便想聯絡楊漣核實,也不可能一晚上所有人都去找楊漣!一來不單單是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員,就不好懷疑到公子身上了。二來,魏忠賢聽說東林黨的人大晚上的這麽活躍,更不會懷疑到公子頭上,會認為是東林黨自己察覺了他的意圖。”吳雪霞道。

  韋寶聞言,高興的拍了拍巴掌:“到底是本大人的賢內助,說的好,就按照你說的辦。”

  韋寶並不在意在熊欣兒麵前向吳雪霞獻殷勤,秀恩愛。

  吳雪霞聽韋寶這麽說,粉臉一紅,嬌羞無限,暗忖當著這麽多人呢,“這件事對於統計署來說很輕鬆就能做到,我們已經有整個京師官場完整的名單,哪些人是閹黨,哪些人是東林黨,哪些人是親閹黨的,哪些人是親東林黨的,哪些人是嚴格的中立派,我們都已經查的清清楚楚,絕對不會出錯。我看,給一百來個鐵杆東林黨遞信就可以。到時候,不管楊漣認不認這事是他的意思,大家都會認為就是他的意思。”

  “好,我準了,就這麽辦。”韋寶對熊兆珪和熊欣兒道:“你們去歇著吧,我看這事,現在有三成可能出現轉機了!如果整個東林黨都力保熊廷弼,魏忠賢想將東林黨連根拔起,幾乎不可能。”

  “那我爹有可能被放出來嗎?”熊欣兒道。

  “放出來是絕對不可能的,最好的結果是繼續這麽拖著吧?隻要能挨過今年秋天,以後再慢慢想辦法吧。”韋寶道。

  熊兆珪讚同道:“的確如韋大人所言,隻要能挨過今年秋天就成,朝廷已經下了嚴旨要在今年秋天將爹爹和王化貞一同斬首。如果今年秋天隻斬了王化貞而沒有牽連爹爹,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多謝韋大人。”熊欣兒感覺的衝韋寶盈盈下拜。

  韋寶急忙將她扶住了,“都是自己人,還客氣什麽?怎麽又叫我大人?就叫我名字便可。”

  “不可以的,那我往後與吳大小姐、秋雅妹妹和貞明公主一樣叫公子吧?”熊欣兒紅著臉道。

  韋寶笑著嗯了一聲,“可以。”

  “欣兒姐姐,我比秋雅小啊,你叫她妹妹,叫我大小姐,把我不是給叫老了嗎?”吳雪霞抗議。

  惹得幾個女孩,還有韋寶和熊兆珪都笑了。

  “好,隻要大小姐不嫌棄我們這種犯官家的人,我巴不得與雪霞妹妹親近呢,這是我福分。”熊欣兒的臉色也好了不少,對於韋寶想出來的這條計策挺有信心的。

  韋寶去睡覺去了,暗暗想著這樣不知道是不是能救一救楊漣和東林黨!

  他其實對於救楊漣並不如何感冒,韋寶並不認為楊漣的存在能對大明有多大幫助。

  這與楊漣是好人還是壞人,是清官還是貪官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楊漣就是完美的人。

  也有很多大臣覺得楊漣一生除了搞政治鬥爭,爭權奪利欺負孤兒寡母外,沒幹過幾樣好事。

  楊漣這樣的人忠君嗎?

  很難說,他不曾為天啟帝解決帝國財政困難出過力。

  他們這一類言官隻能吵架,很多架都是沒必要吵起來的。

  這類人愛民嗎?

  也很難說,楊漣一夥的東林官僚掌權的天啟初年,民間工商業凋敝和官逼民反的事情多了,比魏忠賢掌權的這幾年惡劣的多。

  楊漣這種隻知權力鬥爭,不知國計民生為何物的,封建科舉培養出來的人,真的很難說。

  韋寶更讚賞的是實幹家,而不是這一類言官。

  對他來說更是毫無利用價值,人家熊廷弼好歹深諳兵法,到時候弄過來,可以當個高級參謀,可以很容易弄清楚封建體製下的軍隊,甚至了解反民大軍的動向和想法,總歸有用處。

  留楊漣這種人有什麽用處呢?

  韋寶就知道楊漣狀告魏忠賢的大罪狀有幾條是很值得商榷的。

  皇帝上南郊之日,傳聞宮中有一貴人,以德性貞靜,荷皇上寵注。

  忠賢恐其露己驕橫狀,謀之私比,托言急病,立刻掩殺,是皇上且不能保其貴幸矣。大罪八也。

  猶曰無名封也。裕妃以有喜傳封,中外欣欣相告矣。忠賢以抗不附己,屬其私比捏倡無喜,矯旨勒令自盡,不令一見皇上之麵。昔堯以十四月而生,假令當日裕妃幸存,安知不為堯母?是皇上不能保其妃嬪。大罪九也。

  猶曰在妃嬪也,中宮有慶,已經成男,凡在內廷當如何保護,乃繞電流虹之祥,忽化為飛星墮月之慘,傳聞忠賢與奉聖夫人實有謀焉。以皇上麟趾呈祥,何妨斯男則百,而忠賢包藏禍心,若此是皇上亦不能自保其第一子也。大罪十也。

  如果憑“傳聞”就妄議宮闈之事,東林黨還可以說是他被魏忠賢害死的,哪個皇帝能忍這種謠言?這些“傳聞”估計都是自己編的。

  從楊漣對魏忠賢的訴狀也可以看出來,東林黨有時候是過於囂張了,沒有將皇權放在眼裏。

  不管是和皇帝打官司,還是和皇帝說話,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是皇帝的大臣,而不是皇帝的爸爸。

  當然,韋寶站的角度是他自己的角度,是看一個人有用沒用,都是對他個人說的。

  韋寶並不是站在大明皇帝的角度看問題。

  並不是要有功績才能才能算忠君,清官好官跟能臣畢竟不一樣的評判標準,楊漣記載中的品格比大部分曆史能人都好,這點韋寶不否認。

  功績上確實是楊漣跟大部分東林黨的缺陷,這也是楊漣在明朝評價跟於謙張居正可能不在一個檔次的原因。

  至於民聲,其實這裏的民估計隻算地主富商文人,因為真正的農民在明末基本都是水深火熱很窮的,不會對地主文人有什麽好感。

  而且並沒有什麽記載東林黨對農民做了什麽,東林黨個個都能受民擁戴,魏忠賢受萬民指責,這裏的民要搞清楚對象,畢竟萬民愛戴隻是文人寫是就是了

  所以韋寶覺得,楊漣確實是品格高尚的東林黨鐵杆清流,但絕不是一個力挽狂瀾匡扶社稷的能人。

  所以韋寶救楊漣,基本上算是順手了,主要為了救熊廷弼。

  韋寶對曆史沒有很明確的個人觀點,他很容易變,所以,他看什麽事情,都是站在對他有利沒利的角度去看而已,當不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