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7 不服的就地斬殺】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8      字數:4543
  魏忠賢滿意的笑了笑,韋寶告辭出了魏忠賢的秘密宅邸,沒有再多囉嗦什麽。

  大家都是聰明人,說多了,沒意思!

  下麵要做的就是放手幹,把答應給魏忠賢的100萬兩紋銀補足。

  最好還能賺錢,另外,把都察院和大理寺安揷上自己的人,至少數量過半,完成對都察院和大理寺的掌控。

  回到府邸,已經是深夜。

  但吳雪霞、王秋雅和貞明公主仍然在等著韋寶,都沒有休息。

  “不是說過了嗎?你們不必等我,有值守的秘書就可以。”韋寶道:“而且還有值守的勤務員呢。”

  韋寶不準大家稱呼一群朝鮮侍女為侍女,一律改成了勤務員的說法,而且這些朝鮮侍女與女秘書一樣,並不是他的個人財產,他們屬於軍隊編製,也是有退伍的。

  但這些曾經在總裁身邊生活過的人,肯定不能與普通的士兵退伍一樣,他們退下來,也會到軍隊的特別單位做事,並且要嚴格執行保密條例,不準談論有關於總裁和最高機密的任何事情。

  總裁身邊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最高機密,能保到總裁這裏的事情,也都屬於最高機密。

  “習慣了,你不回來,我們哪裏能安心啊?”吳雪霞撒嬌道。

  韋寶微微一笑。沒再說什麽。

  “對了,還沒有恭喜總裁升官呢,現在是朝廷正五品官員,還是京官,要是外放的話,弄個正四品都不是難事。”吳雪霞道。

  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齊聲道:“恭喜總裁榮升。”

  韋寶笑道:“這沒有太值得恭喜的,我在天地會已經是總裁,天地會的總裁,不輸給大明皇帝!”

  韋寶說話的聲音很低,但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還有吳雪霞仍然被韋寶震撼了一下,這是韋寶第一次說出天地會的總裁不低於大明皇帝這樣的話,這是反意昭然若揭嗎?

  韋寶並無反意,他的前景規劃一直很確定,從來沒有更改過,走一步看一步,以攝取權力,拯救華夏蒼生為念,至於他個人是否擁有天下,是否獲取天下之主的名號,他並不在意。……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不過,在入仕才一個多月的情況下,能獲得正五品官階,算是開了一個好頭,隻要謹慎行事,對今後的發展大有好處。”韋寶道:“明天便開始對都察院和大理寺展開清理。”

  “總裁決定明日就對都察院和大理寺展開清理了嗎?”吳雪霞驚訝了一下,“會不會太急了一點?等總裁再弄清楚誰是什麽派係再說吧?”

  “不必弄清楚,因為我打算全部清除出去,除了幾個我權限清理不動的高官!”韋寶淡然道。他說的很輕鬆,仿佛在說一件很小的事情。

  “全部清理出去?”這一回,不單單是吳雪霞,還有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都很驚訝,覺得韋總裁有點莽撞了,但是她們的印象中,總裁絕不是一個莽撞的人。

  “斷人財路就是斷人生路,一次性把這麽多官員趕出衙門,他們將成為沒有實缺的官員,俸祿停了,會聯手找你拚命的。”難得說話的貞明公主提醒道。

  “拚命就拚命,我倒要看看他們能怎麽拚命,這些人的底細,我已經大致掌握了。現在不從派係的角度考慮,隻從財富的角度看,他們當中,一種是貪官,不管是東林黨還是閹黨,都有貪官,他們貪的飽飽的,生活不成問題,這種人占到了總數量的八成以上。還有就是清流,占了總數的不到兩成,他們大部分是東林黨,他們隻會動嘴,不幹實事,這些人倘若沒有了俸祿,的確是會日子過不下去的,但那又怎麽樣?通過僥幸得來的科舉功名,吃著俸祿,不做實事,成天隻顧忙著勾心鬥角,這些人對朝局,對老百姓有什麽裨益?是時候優勝劣汰了。至於他們聯手鬧事,我已經控製了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不怕他們!”

  “那,都察院和大理寺不是還有好些閹黨高官嗎?你若清除閹黨大臣,他們那些高官會出麵保全與他們有交情的人吧?到時候你怎麽辦?”吳雪霞問道。

  “不理!魏忠賢已經答應過讓我全權處置。”韋寶道。

  “魏忠賢的話,能作準嗎?那是你還沒有發動,等那些閹黨高官去找魏忠賢的時候,魏忠賢難保態度不會發生改變。”吳雪霞道。

  “我想過了,所以,行動要迅速,我一日之內就全部完成,不給他們反應時間!”韋寶道:‘好了,這麽晚了,都去睡吧,明天還有很多事情。’

  吳雪霞還想再與韋寶談一談,她心裏很是沒底,卻也不敢打擾總裁休息,隻得閉嘴。

  不過,吳雪霞、王秋雅和貞明公主都感到憂心。

  似乎來京城之後,這種憂心就沒有斷過。

  貞明公主還好一點,她自幼生活在朝鮮都城,生活在朝鮮王宮,已經習慣了壓抑的,爾虞我詐的環境。

  吳雪霞和王秋雅則覺得很不舒服,尤其是王秋雅,她自幼出身農家,鄉裏的壓迫雖然不低於城裏,不低於官場,但畢竟鄉裏民風淳樸,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事情少的多。裏長甲長壓迫貧民,也都是一些很直白的法子。

  吳雪霞雖然是官家小姐,從小見多聽多了官場的事情,卻還是有些不適應一件接一件,甚至一下子很多件的這些官場黑暗鬥法,覺得有些喘不過氣來,若是能選擇,她情願韋寶在遼西,遼南,去朝鮮也好,反正別來京城。

  次日韋寶起個大早,提前了半個時辰到衙門。

  都察院衙門與大理寺衙門是緊挨著的,韋寶在都察院有一處官廳,在大理寺也有一處官廳,但是韋寶仍然坐在都察院的官廳辦公。

  習慣了都察院的官廳是一個方麵,更主要的還是都察院比大理寺人多,事情也多。

  韋寶一到都察院便叫人將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集中起來,兩邊的差役編製是一百多人,已經全部完成了整合,都換上了韋寶的人,還留了一部分原先的世襲老人。

  衙門的崗位,通常是實際做事的人,比登記在冊拿薪俸的少的多,古往今來都一樣,所以,韋寶補充了人員之後,實際人數仍然沒有超標,隻是將很多吃空額的名單刪除了。

  “你們要嚴格聽從我的命令,隻能聽從我一個人的命令。”韋寶對都察院和大理寺的衙役訓話:“聽話的,能做事的,才會有前途,否則,也將被淘汰出去。大家也不用過於緊張,在我手下做事,主要看德行,其次看能力!不是要求每件事都做到完美無缺,但要看你的心,向著誰,都明白了嗎?”

  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齊聲整齊的大聲道:“明白了!”

  之後,韋寶又逐一的與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握手,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統計署的特工,韋寶大部分認識,不認識的,也不必自我介紹,韋寶主要是看看被林文彪留下來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世襲差役。

  其實世襲這件事,也不是大明朝的專利,每個朝代都差不多,隻是朱八八將其明文化,法律化了。

  世襲是明朝特有的一種製度。

  中國曆史上各個朝代中隻有明朝有世襲軍官製度。

  明朝軍民分籍,是把老百姓分為兩種。

  一種是“軍”:每家世世代代要有一個人當兵或軍官。另一種是“民”,世世代代均免除兵役,除非是誌願投軍的。

  政府的戶籍,因此也有兩套,一套是軍戶,一套是民戶。

  這是來元璋所手創的奇特製度,綜合了漢的屯田,唐的府兵,與宋的尺籍。

  朱八八同誌很以此種軍民分籍自豪。說:“朕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

  洪武元年,天下事已經大定,朱八八考慮到如何於勝利以後,安頓龐大數量的軍官與兵士。裁減,編遣,複員,都不是好辦法。裁誰?不裁誰?編誰?遣誰?複員,複到哪裏去?

  到農村,農村吃不消。“退伍軍人”無田,無牛,無農具,無種子。

  於是,朱元璋想出了這個軍民分籍的辦法,不僅安頓了兵士,酬庸了軍官,而且替他自己與他的子孫保存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也就是替大明帝國維持了長治久安的國防軍。

  兵士,每人賞官田五十畝。條件是當兵到老。

  老了或死了以後,由兒子孫子一代一代地繼承下去。每代隻須有長子一人服役,次子以下作為“餘丁”,也就是補缺的兵。

  這五十畝田,也要納稅,每畝二鬥四升,不運到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而集中儲藏起來,作為軍糧軍餉。

  各省最高的軍事負責人是“都指揮使”。都指揮使的衙門及其轄區,均稱為“都指揮使司”。

  這都指揮使司與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並稱為“三司”,分別主管一省的軍政、民政與監察。

  “都指揮使”的地位,不是世襲的。但是,隻有屬於“指揮使”一級的世襲的“世官”,或考中武科舉的人,才有資格被任命為“都指揮使”。

  世官共有九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千戶、副千戶、百戶、試百戶、所鎮撫。

  這些世官,依照明朝的“軍民分籍”的製度,是一種沒有封地而有祿田,沒有人民而有部隊的貴族。

  明朝所有文官都要求是科舉出身,考中進士才有大官做,考中舉人才有中等文官做,如果考不上就算是首輔,閣臣,總督,巡撫的兒子也不能當文官。

  但軍官反而會有世襲軍官製度。一個人因為他父親是個參將,就不管多不適合當軍官都可以十七八歲當參將管一千多兵。這種製度下明朝居然能維持近300年。

  每人封一個“世官”,最高的是指揮使,管一個衛,其次有“千戶”、“百戶”,管千戶所與百戶所,最小的是鎮撫,有資格管一個總旗或小旗。

  千戶有正有副,百戶之下有所謂“試百戶”。指揮使與正千戶之間,有所謂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九等。

  大軍官有功勞的,封為指揮使不夠,便封公、封侯、封伯、封子、封男。

  這五等封爵,不屬於“衛所體係”以內。

  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世襲差役,也屬於這種軍戶,和錦衣衛,和各地駐軍是一樣的性質。

  韋寶是覺得朱八八太祖想問題挺全麵的,隻是有些理想化,靠嚴苛的律法想讓官員不貪汙,又發放難以謀生的俸祿。

  對功臣勳貴,對子孫後代,都考慮到萬世之後了,真是操不完的心。

  在韋寶清除掉的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當中,不少人是世襲的職位,“你把那些世襲差役趕走,他們沒有鬧?”

  “鬧了,都不肯走。”林文彪答道:“我說是韋大人的命令,過幾日重新安排。”

  韋寶嗯了一聲,原來是暫時騙走的。

  林文彪不安的提醒道:“大人,他們肯定還會一起找過來的,這些差役靠這份薪俸吃飯,一家老小指著這個生活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又不是什麽油水很厚的衙門。”

  “都察院和大理寺既然到了我手裏,咱們的製度實際上就是天地會的製度,天地會不養閑人。”韋寶淡然道:“趕走了想再回來是不可能的了,除非用銀子買!一個差役100兩紋銀!”

  呃!

  林文彪震驚了,萬萬想不到韋總裁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一個差役100兩紋銀?差役的薪俸和衛所兵丁差不多,稍微好一些,但是他們一年的薪俸合起來,也不過七八十兩紋銀啊,京城開銷這麽大,年景又這麽難,吃飯都成問題,哪裏有銀子買?

  “總裁,若是把這個話放出去,怕有人會去告發吧?而且,據我所知,沒幾個世襲的差役拿的出這筆銀子。”林文彪道。

  “拿不出來就另謀生路啊!既不做事,也不老實,還拿不出銀子,要來何用?”韋寶冷淡道:“敢鬧事就關入司獄!鬧的凶的就當場宰殺!”

  當場宰殺?

  林文彪徹底沒話說了,咱們是都察院和大理寺,並不是東廠和錦衣衛啊?而且,就算是東廠和錦衣衛,也不敢隨意殺人吧?人家殺人之前還要羅列個罪名呢!

  “這樣做,怕會出大事。”林文彪低聲道:“是否……是否……”

  林文彪本來想說是否要先將總裁府的人都遷走?先移出京城去,先轉移到京城之外的安全的地方去?可是一想,總裁府,總裁秘書處的人雖然重要,可是到底沒有總裁重要啊!是不是總裁也該走?但是總裁一走,誰來做官?

  林文彪內心不讚成這樣做,但不知道如何勸說,也不敢阻撓總裁的命令。

  韋寶看出了林文彪的心思,平靜道:“不必擔心!我怎麽說,就怎麽做,這一百多人在你手裏,怕什麽?人人都配發了短弩嗎?”

  “配發了!除了幾名世襲差役隻是用刀。”林文彪道。

  “嗯!”韋寶道:“這兩日,夜裏就留下十來個守門的就成,其他人都在白天待命!還有,以後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差役合兵一處。”

  “是,大人。”林文彪答應著,解散了差役。

  韋寶見差役還算像樣,九成以上又是從天地會統計署和自己的總裁衛隊當中挑選的人,武裝力量絕對可靠,等閑千吧人搗亂都不怕,安心了不少。

  返回官廳,親自書寫公文。

  韋寶現在兼著都察院經曆司經曆,還有大理寺左寺丞,兩枚官印都擺在書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