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9 來自座主的邀請】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7      字數:6007
  聽弦聽音,熊欣兒看吳雪霞的樣子,聽出吳雪霞對自己並不如何熱情,應該是不想自己進府中去,趕緊道“多謝姑娘了,我回去了,天不早了。韋公子,真的不必送,我能保護自己。”

  “送是一定要的,我知道你會武,你學的是哪家的功夫?能問嗎?”韋寶初修武藝,所以對武功上麵的事情挺感興趣的。

  “咦?熊姑娘還會武啊?”吳雪霞也頓時來了熱情,她還真沒有碰到過會武的女孩子。

  “我隻會一套八卦掌,屬太極一派的分支,是父親在遼東任上,一位武將的妻子教我的,練了四年多,隻是平日打發消磨時光,不能算是會武。”熊欣兒謙虛道。

  “熊姑娘太謙虛了,那日我看你一招就差點將小寶的眼睛戳瞎,著實是很厲害啊!”吳三輔沒心沒肺的笑道“要知道,小寶也是會武的,而且還挺厲害的,否則那日決計是躲不開的。”

  吳雪霞聞言,這才知道那日熊欣兒暗算韋寶的事情,頓時又緊張,又心疼,又不高興起來,看向熊欣兒的目光頓時不善。

  雖然還不知道熊欣兒是為什麽要刺殺韋寶,但是她但凡聽說有人要對韋寶不利,她什麽都不想去管,不想去想,就會對那人反感起來。

  吳雪霞對韋寶的愛是毫無保留的,否則也不會這麽不清不楚的跟了韋寶。

  熊欣兒聽聞吳三輔的話,立時又跪了下去“對不住,韋公子,我那日是錯將你當成了王家人,我傷了公子,很後悔,公子若是生氣,我現在立時以死謝罪。”

  韋寶急忙道“這是幹什麽,快起來,我沒有怪你啊。”

  韋寶說完,衝吳三輔皺了皺眉頭“三輔兄啊,咱們不是都說好了,再不許提這件事情嗎?”

  吳三輔吐了吐舌頭,一臉無所謂道“對不住,我忘了啊。”

  韋寶無語了,隻得對熊欣兒道“熊姑娘,快請起來吧。”

  熊欣兒楚楚動人的抬頭,哽咽道“就算公子大仁大義不怪我,我也沒臉活在世上了。”

  “這是怎麽話說的?這麽點事情,不值得,再說不是誤會嗎?你又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我碰上有深仇大恨的人,可能也忍不住動手的,你敢動手,這不但不是你的錯,還說明你很有勇氣,值得鼓勵呢。”韋寶笑道。

  “可我認錯了人,魯莽行事,不分是非。”熊欣兒這姑娘有點一根筋。

  韋寶微微一笑,“不是的,是我們魯莽了,那日去你家探訪,應當事先打個招呼,就不會誤會了嘛。你要是不起來,就是怪罪我。”

  “我沒有。”熊欣兒哪裏比得過韋寶的嘴巴會說,期期艾艾的猶豫,想起身,又想接著跪。

  還是吳雪霞打破了僵局,將熊欣兒扶起來“你說不過他的,他沒有怪你,放心好了。”

  “我不是怕公子爺怪我,我是自己良心難安。”熊欣兒辯解道。

  “都一樣,過去的事情就別總想著了。”吳雪霞倒是很會開導人,微微一笑“哪天我們過兩招,我還是頭回知道有女人會武的。”

  “小姐也會武啊?”熊欣兒看出吳雪霞雖然與韋寶的關係親昵,但並不是夫妻關係,因此稱呼吳雪霞為小姐。

  “會啊,我是少林一脈。”吳雪霞嫣然一笑,“韋公子可打不過我哦,你一招偷襲沒有得手,應該也打不過我。”

  韋總裁笑道“那可不見得吧?我和熊姑娘都是太極一脈,雖然沒有你們少林一脈出手勇悍,但長於自保,而且,你有陣子沒有和我過招了,怎麽知道我現在還打不過你?”

  “哼,等會就過招。”吳雪霞笑嘻嘻的斜睨韋寶,並沒有將韋寶放在眼裏。

  韋寶微微一笑“可以。”

  熊欣兒見韋寶與吳雪霞頗有點打情罵俏,輕聲道“公子爺,我先告辭了。”

  韋寶點了一下頭,對林文彪道“讓人護衛好熊姑娘的安全!”

  “是,公子請放心。”林文彪立正答應。

  然後熊欣兒想等韋寶進府再走,韋寶想等熊欣兒先離開再進府。

  兩個人僵持而立。

  過了幾秒鍾,韋寶看出了熊欣兒的意圖,笑道“好,我們同時走,這總可以吧?等你兄長能下地行走了,歡迎來我這裏做客。”

  熊欣兒輕輕地嗯了一聲,卻仍然不肯轉身。

  韋寶微微一笑,隻得先行回府。

  “熊姑娘禮數真多,不愧是大家閨秀,我見過她爹的。”吳雪霞邊走邊道。

  “哦,是嗎?”韋寶隨口道,並不以為意。

  “嗯,她爹挺厲害的,遼西遼東的人都服氣他,要是王化貞當時全聽熊廷弼的,建奴一點招都沒有,也不會連丟關外之地。”吳雪霞道。

  韋寶哦了一聲,這是曆史上的事情,他大概知道一點,王化貞不會兵法,卻愛瞎指揮,好大喜功,焉能不敗。

  “熊姑娘這麽漂亮,又會武,是不是覺得很稀奇?很喜歡?”吳雪霞邊走邊嫣然一笑,瞟了韋寶一眼。

  韋寶一汗,瞟向吳雪霞‘漂亮女人這麽多,我見一個就要喜歡一個啊?那我不是累是?’

  “那,這是你自己說的啊。”吳雪霞俏皮的笑完,對吳三輔道“哥,韋寶他說了不要熊姑娘,就看你的了!若她爹沒有被定為欽犯,應該不會給我們家當妾室的,但現在的情況,熊姑娘能給你當妾,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你要加把勁呀。”

  韋寶聞言大汗,暗忖我也沒有說不要啊?再相處相處嘛?

  不知道為什麽,韋寶越來越發現自己不是個東西了,女人和銀子一樣,真的是不怕多啊。

  就算是忙不過來,不可能成天圍著女人轉,但是一年能弄個幾回,平時養著,他也想擁有心儀的美女,越多越好。

  難怪帝王們都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誇張點的會有幾百嬪妃,男人真的都一樣。就看有沒有那份權勢。

  回府之後,眾人也無心吃喝了。

  吳雪霞真的找韋寶打了一場,以吳雪霞全勝告終。

  這讓韋總裁有點挫敗,他幾乎每日習武,每日雖然抽出的時間不多,但是半個時辰,一個小時是幾乎都拿出來了的,卻還是不是吳雪霞的對手。

  韋總裁的兩位師傅,主要的是常五爺,因為韋總裁最開始修習的是太極,已經有了一點底子,不太好換路數了。

  次要的是程宗猷,程宗猷是少林一派的高手,主要負責為韋寶當陪練,也能指正韋寶修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雖然少林和太極是兩個路數,但是到了一定的境界,拳法道理都是想通的。

  韋總裁有兩大高手指點,按照道理會比一般人進步的快一些。

  隻能說,韋總裁在習武方麵的天賦,隻能算是普普通通,比一般人稍微好一點點罷了。

  若不是有很高天賦的人,每日隻花費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進展是不大的。

  更何況吳雪霞習武五六年了,每日花費的功夫和心思也比韋寶多,韋寶自然還遠不是吳雪霞的對手。

  “服氣了麽?”吳雪霞傲然站著,看著被自己打的坐在地上的韋寶。

  韋寶苦笑一下“服氣倒是不服氣的,我們沒有深仇大恨,自然不能以死相拚,這樣切磋,我沒有拳法招式嫻熟,吃虧很大啊。但若是以命相拚,以命相搏,又是另外一回事。”

  吳雪霞心知道韋寶說的不錯,卻不以為然“真是好笑,難道非要以命相搏才能分出高下不成?那習武之人,同門之間不必較量了嗎?”

  “總裁說的不錯,若是以命相搏,總裁不見得在吳大小姐手下沒法自保。”常五爺笑道“吳大小姐拳法狠辣,招招強攻,總裁宅心仁厚,怕傷著大小姐,所以回招的時候才有所顧忌,本來兩方實力非常接近,一方顧忌太多,就難以招架了。”

  “那你不用顧忌,赤手空拳,哪裏那麽容易受傷、咱們再來打過。”吳雪霞來了勁。

  韋寶笑眯眯的從地上起來,在屁股上拍了拍塵土“不來了,我服氣了,成了吧?你贏了。”

  “哼,根本不是心服口服啊。”吳雪霞斜睨韋寶。

  韋寶作揖道“心服口服的。”

  吳雪霞這才滿意,嫣然一笑“以後就算能打贏我了,也得讓著我。”

  “肯定讓著你的。”吳三輔嘿嘿一笑。

  吳雪霞笑眯眯的看了吳三輔一眼,滿意的離開。

  “你妹子真來勁!”韋寶苦笑著對吳三輔道“我平時自己一個人練一練拳法棍法,主要為了健體,又不是為了打鬥。哪裏像雪霞和三桂他們練武,都是為了打鬥。”

  “遼西遼東民風凶悍,我爹他又不擅長武藝,我和大哥也不喜歡武藝,家裏總得有人撐場麵吧。”吳三輔笑道“雪霞就是表麵凶,其實心地最善良的。”

  “我知道。”韋寶微微一笑,剛才與吳雪霞動手之際,仿佛又回想起當初剛見到吳雪霞時候的情形。

  韋總裁與吳雪霞頭回見麵,被吳雪霞驚豔到了,但多半是出於鵰絲對女神那種驚豔。

  因為吳雪霞長的實在是過於出塵絕世了些,不像趙金鳳,雖然漂亮,卻不至於讓人覺得不食人間煙火,所以韋總裁才會對趙金鳳一見鍾情,而不容易對吳雪霞一見鍾情。

  但這麽長的時間相處下來,韋總裁已經習慣了吳雪霞的美貌,不再覺得吳雪霞是高不可攀的仙子。

  次日一大早,韋總裁就接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請柬,居然是魏廣微發來的請柬。

  韋寶本來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去拜見魏廣微,畢竟魏廣微是這次的主考,而且幫了自己大忙。

  不,應該說全靠魏廣微,因為韋寶的考卷,每個字都是魏廣微做的。

  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韋寶覺得應該避嫌,不要讓人覺得他和閹黨有什麽瓜葛為好。

  畢竟他與魏忠賢已經達成了私下協議,他幫魏忠賢暗中對付東林黨,明麵上,他並不用表現出與魏忠賢的派係有什麽瓜葛啊。

  “魏廣微為什麽要請我?哪裏有座主請學生的道理?”韋寶問林文彪“他還請了哪些人?”

  早在漢代實行察舉製的時候,被舉薦者便對薦舉他的郡國長官自稱“門生”。亦稱“座師”。

  唐進士對主考官的尊稱。明、清舉人、進士亦用以稱其本科主考或總裁官。

  是為唐宋以後,成為剛入仕途的進士(舉人)們的重要關係之一。

  唐代科舉考試中的及第者拜主考官為師稱為座主,結為師徒,這也成為晚唐黨爭的溫床。

  宋代,有鑒於唐代的黨爭,把進士的最終選拔權通過殿試確定於皇帝手中,意圖是進士自稱“天子門生”,把皇帝看成座主。

  然而宋代及明清在實際操作中都會選主考官員,舉人、進士亦用以稱其本科主考或總裁官。

  一般能擔當主考官(或總裁官)大多都是常經宦海,身居高位之人,擔任考官之後,所有錄取的進士(舉人)一般均要對於主考官執弟子禮,而主考官亦要將新進的進士看作自己的門生而加以教導,提攜。日後自己培養的門人在自己的任職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勢力團體,至少也能在遇到變故或者失勢(或致仕)以後門生能為自己說話,不至於被清算。

  大致上座主和門生們的關係是一種互利共惠的關係。座主、門生既是施恩與報恩關係,又構成利益共同體,並在彼此互動中得以維係和發展,且對中國的近世政治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唐人李亢撰《獨異誌》記載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崔群是貞元八年(792年)名相陸贄所錄取的進士(與韓愈同榜),後來仕至宰相,為官清正。

  他曾於唐憲宗元和十年以禮部侍郎知貢舉,錄取進士30人。他的夫人李氏“因暇嚐勸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

  崔群笑曰“餘有三十所美莊良田,遍在天下,夫人何憂?”

  可是夫人卻反問“你不是陸贄相公的門生嗎?”

  崔群回答說“是啊!”

  夫人說“往年你身為知貢舉,卻派人告訴他的兒子陸簡禮不要應舉,以免引起非議。如果門生真是美莊良田,那麽陸氏的這一莊便荒廢了。”

  崔群聽夫人這麽說,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座主。

  “為什麽請總裁,我不清楚,這次魏廣微請了很多人,基本上今科三甲榜單上的三百人都被請到了,應該是想加強大家對他這個座主的認同。”林文彪答道。

  吳雪霞和宋應星認為也可能是這樣。

  韋寶手下缺乏一個官場老油條,很多官麵上的事情,他們隻能靠猜測。

  韋寶是想弄一個這樣的人在身邊,但是並不容易。

  “既然是座主有請,肯定要去。”韋寶笑道“魏忠賢當權之後,已經舉行過兩次會試,每次三四百人,合起來就七八百人啊,這些人,都應該算是魏忠賢的門生。這樣發展,勢力能不快速壯大嗎?就算是東林黨的學生,表麵上也得認魏黨的人為座主。”

  不知道為什麽,韋寶現在越來越不喜歡稱呼閹黨,而喜歡稱魏忠賢的派係為魏黨,因為他自己實際上也是這個派係中的一員了,叫閹黨,怪難聽的。

  這屬於很正常的人情往來,韋總裁沒有怎麽商議就去了。

  隻帶了範大腦袋和林文彪、宋應星三人前往,另外還有吳三輔,吳三輔已經是同進士出身,也是有資格參加魏廣微邀約的這次宴會的。

  名義上是魏廣微邀約,但舉行宴會的地方卻在顧秉謙的府邸,這也是變相的告訴世人,首輔顧秉謙大人就是魏公公的人,你們都是魏公公的人。

  吳雪霞知道韋寶是去辦正經事,她一個女孩子跟著不方便,所以沒有同行。

  顧秉謙已經七十多歲的人了,號益庵,南直隸蘇州府昆山縣人。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進士,曆任編修,累官禮部右侍郎。天啟元年晉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

  魏忠賢掌權,他率先趨附,史稱為人“庸塵無恥”,“曲奉忠賢,若奴役然”。

  天啟三年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

  五年正月晉少傅、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改建極殿大學士。九月晉少師。

  葉向高、韓爌罷免後,他繼任首輔。顧秉謙起草聖旨,每事都順從魏忠賢的旨意。

  首輔顧秉謙的門第並不奢華。

  可以說,韋寶見過的這個年代的達官貴人,不管是頂級大臣,還是在京的公侯爵爺,還是王府,似乎都不奢華。

  和影視劇中常常拍攝的豪門大戶的場景,大相徑庭。

  這跟明朝官員的俸祿低有關,即便再弄到了銀子,也得低調啊,否則剛是房產款子和裝修款是怎麽來的,就首先交代不清楚。

  像顧秉謙的府邸挺大,那都是今年剛剛當了首輔之後,皇帝恩賞,換過了住處,才有這麽大。

  畢竟是大明的首輔,不能住的太寒酸。

  京城有很多類似的皇宮掌握土地權的房產,畢竟能得到善終的大臣沒有幾個,尤其是閣臣,一般誰當權,誰就住進這些豪宅,過個幾年,被人趕下台,或者被皇帝擼下台,這些豪宅又會換主人。

  “這麽多人啊。”吳三輔望了望顧秉謙府邸前的車水馬龍,有點興奮。

  吳三輔這個人貪玩,貪玩的人尤其喜歡熱鬧。

  韋寶倒是不怎麽稀奇,這種大場麵,他見的已經比吳三輔多了。

  時至今日,韋總裁早已經不是當初剛剛重生穿越時候的宅男。

  每個進士一般都帶了一兩個隨從,多的人,帶了十幾個,所以顧秉謙的府門外聚集了兩三千人,都快趕上當時考會試的時候,順天府貢院外麵的壯觀場麵了。

  因為都是同年關係,進士們一邊排隊等著進入顧秉謙的府宅,一邊互相問候,攀交情。

  三百人都是同年進士,這層關係是一樣的,但是三百人啊,時間有限,很難一個一個都交際到,所以大家會自動湊成堆,一般以同鄉關係為堆,各省的進士們,很自覺的湊在一起,談個不亦樂乎。

  韋寶和吳三輔是遼西遼東唯一的進士,不可能兩個人湊一堆,所以,他們又與北直隸的進士們做一堆。

  北直隸有四十多名進士,超過了整個大明的十分之一,不算人少,自然不介意韋寶和吳三輔與他們一起,大家還很熱絡的與兩個人說話。

  但北直隸即便有這麽多進士,他們的規模也遠不如南直隸,南直隸有近百名進士,比北直隸整整多出一倍還多。

  其他靠近南直隸的江南大省,也都是出進士的大戶。

  這幾個地方的人加在一起超過二百人!

  占到了進士總比例的三分之二還多!

  他們就是東林黨的學子。

  而什麽中原的,西北的,西南的,齊楚一帶的,加上北直隸的,合在一起不足百人。

  所以,這一撥人又自然而然的在一起。

  總共形成了兩個大堆,兩個大堆又分成幾個小堆,這也客觀的反應了現在大明王朝官場的現狀。

  “看見沒有,那些南方人多神氣啊!”一名北直隸的學子小聲道。

  立刻有不少人認同。

  韋寶看過去,其實也沒有發現南方學子有多麽的神氣,暗忖,恐怕這就是心裏作用吧,互相看不慣的情況下,對方做什麽都是看不慣的,哪怕隻是像雕塑一般的站著,都是看不慣的。

  本來韋寶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但是這一世卻重生北方,所以,他對於南北都很有認同感,並沒有什麽地域炮的概念。

  “他們人多唄!而且,一甲前三都讓他們給占了!當然神氣了。”一名山東的學子,滿口都是大蔥味道。

  不是說北方的學子就一定要依附於閹黨,雖然所有人都是按照地域,簡單的分了邊,但也還是有一部分學子,僅僅是根據地域關係站位,卻並沒有加入到閹黨集團與東林黨集團的對立衝突中的。

  韋寶就是這樣。

  而顯然,吳三輔已經將他自己看成魏黨的一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