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4 幾家歡樂幾家愁】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7      字數:5028
  這還不算,還不光是撬走女人這件事。

  你鄭忠飛不是在科考上很有天賦嗎?

  不是也能在一年之內連過數關,童生,秀才,舉人,一路過關斬將嗎?

  老實說,韋寶對於鄭忠飛在科考當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很佩服的。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哪一次科考過關不是一堆貓膩啊?

  而人家鄭忠飛呢?完全是憑著他自己的實力。

  更可貴的是,鄭忠飛在韋寶重生崛起之前,不過是一個典型紈絝,根本沒有正兒八經上過幾天學。

  能連續過關斬將,都是被韋寶逼出韋家莊之後,在山海關開始的事情。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啊。

  在封建科舉時代,甚至可以稱得上奇跡!

  好,你不是能力牛叉嗎?

  你不是能不斷創造奇跡嗎?

  有本事你這回在會試的考場也創造奇跡!

  倒不是韋公子看扁了鄭忠飛,而是韋寶對於會試是什麽情況,已經很清楚了。

  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匯聚一堂,爭奪二十比一的指標,這種難度,說是地獄級難度也一點不過分。

  鄭忠飛聞言,幹笑了一下,也不知道該接什麽話好。

  同樣,王秋雅也挺尷尬的。

  剛才她並沒有看見鄭忠飛,聽見韋寶叫鄭忠飛,不由的粉臉一紅,將臉偏開,完全沒有看過鄭忠飛一眼。

  韋寶瞥了王秋雅一眼,忽然好想把王秋雅抓到哪個地方大力摩擦一番。

  不過,現在是大庭廣眾,那些齷齪心思,隻能留待回府之後了。

  眾人沒有留意韋寶與鄭忠飛的話。

  一幫順天府的考生仍然在熱情的恭維吳三輔,恭祝他考中進士了。

  雖然三甲有240人,已經不少人了,但是在場觀看放榜的,少說有大幾萬人,這二百多人就如同璀璨的星星,放到星海中,一下子就被其餘的星星包圍了。

  同一期考試的,那在官場上叫同年啊,若是能與進士們混個眼熟,就算這一次沒有考中進士,總歸也算是有所收獲。

  畢竟到了舉人這個等級,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挺高的社會地位了,他們可比秀才及秀才以下等級的讀書人更有等級觀念。

  吳三輔長相不錯,現在又中了進士,這麽有才,雖然是三甲,卻也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同進士出身啊。

  不少人見吳三輔挺年輕的,還紛紛打聽吳三輔成親了沒有,是哪家的公子哥。

  其實吳三輔已經三十好幾,已經不年輕了,不過,考會試的都是舉人,舉人的平均年紀至少四十開外!

  所以,吳二公子放在舉人這個群體裏麵,還是非常年輕的。

  韋寶沒有問李岩和宋應星有沒有中,而是又用單筒望遠鏡將榜單看了一遍,確定沒有宋應星和李岩二人。

  不知道為什麽,心裏居然有點小爽。

  人就是這樣,即便嘴上稱兄道弟,但誰都有私心,韋寶也看的出來,他們雖然不停的恭喜自己,恭喜吳三輔,但也同樣是暗暗不爽的。

  很快,爆竹聲響起來,鑼鼓聲響起來。

  二甲榜單出來了。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吳孔嘉-韋寶-陸錫明-葉宰-黃日昌-陸鏊-孫裔蕃-周士登-王源昌-徐標

  董嗣諶-張抑之-江鼎鎮-徐世蔭-謝肇玄-潘允諧-田大本-黃景昉-潘光祖-林一柱

  李燦-陳賓盛-馮敬舒-侯峒曾-李建泰-豐建-王敬錫-張元佐-龐承寵-劉維禎

  楊汝成-曹應秋-張鳳翼-單國祚-沈起津-唐昌世-朱之裔-魏肯構-李綦隆-劉彥

  鄭廷楫-管玉音-簡敕-袁楷-趙光抃-盧世-劉孔敬-劉漢-王廷垣-陳以誠

  張明昌-陸澄原-何楷-王夢錫-周光夏-楊伸-吳道燁

  二甲榜單一共57個人,韋寶赫然在第二位。

  韋寶又有點激動,又有些失落。

  他直到此時才知道自己的具體名次。

  與此同時,鄭忠飛、宋應星和李岩,則一臉死灰。

  因為他們三人都未發現自己的名字。

  難道會在一甲榜單上?

  一甲榜單可就隻有三個人啊!

  一甲的榜首稱為會元,按照以往慣例,會元和狀元幾乎可以劃等號。

  除非皇帝能從會元身上挑出很明顯的毛病,否則不會輕易將會元趕下狀元人選的位置。

  “恭喜公子爺了!”牛金星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大聲道:“公子高中二甲第二名!離一甲榜單隻一步之遙啊!”

  通常二甲前幾名都是最容易獲得同情的。

  因為離榜首,真的就隻有一點點,微乎其微的距離啊!

  韋總裁本來還掛著微笑,看了榜單之後,表情有點古怪。

  患得患失的心情,無法用言語表達。

  本來他與吳三輔花的銀子是一樣多的,吳三輔才得到三甲的末段班。

  而他是二甲的第二名,兩個差了二百名之多。

  已經比吳三輔的銀子花的值得多了啊。

  但是韋寶沒有想到魏忠賢和魏廣微他們那幫人的本事那麽大!

  居然給自己差點弄到一甲前三名去了,隻差這麽一點點啊。

  換了是誰,都難免會不甘心的。

  若是韋寶與吳三輔調換個位置,他現在就什麽想法都沒有了。

  頂多覺得有點不公平,為什麽花費同樣的銀子,會和吳三輔差距那麽大。

  而不會像現在這種失落的情緒與驚喜的情緒交替,弄的人不上不下的。

  剛才一群北直隸的認識韋寶和吳三輔的舉人們光顧著恭喜吳三輔,而沒有人與韋寶說話。

  不是沒有人注意到韋寶,畢竟韋寶和吳三輔站在一起,韋寶還這麽年輕,顏值這麽高,給人留下的記憶點是很多,也很深的。

  “恭喜啊,韋公子。”

  “恭喜,韋公子。”

  “韋公子,大喜啊,二甲第二名,大喜。”

  恭喜之聲隨即接踵而至!

  剛才恭喜吳三輔的北直隸考生有多少。

  現在恭喜韋總裁的北直隸考生就得翻一倍都不止。

  算李成楝的聲音最大:“小寶,二甲第二名啊!好成績啊!恭喜恭喜。”

  範大腦袋和林文彪等高級隨扈本來都是便裝藏於暗處的,此時也忍不住都過來恭賀韋總裁高中進士。

  李岩和宋應星雖然因為沒有在二甲榜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很失落,還是保持了風度,恭賀韋公子高中進士。

  牛金星也一樣,大大的讚美恭維了韋公子,說的唾沫橫飛,似乎他與韋公子很熟一般。

  一時之間,韋總裁周圍都是恭維奉承之聲。

  鄭忠飛卻沒有過來道喜,一方麵是人太多,他被人群擠得離韋總裁已經有點遠了。

  二則是鄭忠飛此時已經有傻了,雖然還是有一點點僥幸心理,盼望自己能夠進入一甲,能夠進入前三名。

  但畢竟一甲隻有三個人,這份機會,實在是太渺茫了。

  韋總裁自然不會在意鄭忠飛有沒有過來恭喜自己,與身邊的人聊的不亦樂乎。

  雖然稍微有一些失落,但韋總裁更主要的還是滿意,知足。

  自己是啥水平,自己心裏有數,能獲得二甲第二名,這已經是他的能力永遠無法企及的高度了,就是再努力,一輩子每天都努力,韋寶也不認為自己的天賦足矣支撐他在學業上到達這樣的高度。

  這和在現代成為高考狀元一樣,不是說努力就可以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

  當然,震驚之餘,不少人也震怒,這麽年輕的一個公子哥,居然是本次會試的二甲第二名?

  這怎麽可能?一定有貓膩!

  尤其是鄭忠飛,鄭忠飛大概知道韋寶的水平。

  雖然在山海書院的時候,鄭忠飛就不是與韋寶在一個班。

  韋寶在富貴班,鄭忠飛在普通班。

  但畢竟是一個書院的,平常會有所耳聞。

  還有,要知道鄉試的時候,鄭忠飛可是一舉通過了科試,並且又一舉奪得了舉人功名啊。

  而且,鄭忠飛的舉人功名含金量十足,是在北直隸的諸多強者當中脫穎而出的,與韋寶和吳三輔靠在遼南增設的恩科,整個考場就他們兩個人考試,而走後門奪取的舉人,完全是兩碼事。

  鄭忠飛心裏有多酸楚,多憤怒,王秋雅此時就有多高興,多開心。

  王秋雅抱著吳雪霞的胳膊,輕輕地跺著腳,輕聲歡呼:“中了,中了,公子是真的中了舉人,還是二甲第二名。”

  吳雪霞嫣然一笑:“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嗎?難道你還懷疑去府裏麵報喜的差人啊?”

  “不是,沒有親眼所見,到底有點不放心嘛。而且報喜的隻說中了舉人,並沒有說具體的名次嘛,我是真沒有想到公子這次考的這麽好,就差一點點就是一甲前三名了啊。”

  “是考的很好。”吳雪霞又是嫣然一笑,一雙水汪汪的美眸,含情脈脈的望著韋寶,嘴角邊盡是擋不住的微笑。

  這個男人,就是我吳雪霞的男人呀。

  吳雪霞很自豪,好像有一股甜滋滋的情緒湧遍周身。

  有人天生就注定失敗嗎?

  可怕的不在於人們的努力是否能成功,而在於開始就沒有想成功的壯誌。

  在吳雪霞看來,韋寶就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應該享受各種成功的男人。

  緊跟著,便是一甲榜單的公布。

  第一甲

  餘煌-華琪芳-翁鴻業

  榜單出來,眾人一陣驚呼。

  頓時讓圍繞韋寶的人散開了一些。

  韋寶不解,就三個名字嘛,有什麽大驚小怪的,忙問一個話多的北直隸考生,“怎麽樣、大家為什麽這麽驚奇?”

  “韋公子有所不知。”那人左右看看,似乎弄的很神秘一般,壓低聲音道:“這三人都是東林那邊的學子!而且,都是江南人士,且都負有盛名!他們獲得一甲三名,本在情理之中,但大家想不到一甲居然都是東林的學子,居然沒有公公的人。”

  那人說完,比了比天上,意思是居然沒有魏忠賢的人,隻是魏忠賢此時勢力龐大,不說隻手遮天,反正權傾朝野,權傾天下是已經有了。

  韋總裁輕輕地嗯了一聲,點了一下頭,這才知道大家為什麽這麽吃驚。

  原來這三個人都是已經成名的讀書人,而且都是江南人士,而且都是東林人士,所以大家會覺得意外。

  韋寶原來也覺得,這種最高層的名次,應該是會像分豬肉一樣的。

  餘煌,字武貞,浙江會稽人,天啟五年進士第一。

  華琪芳字方侯,號末齎,南直隸無錫人。

  天啟五年(1625年)乙醜進士一甲第二名。

  詠竹

  幾竿清影映窗紗,篩月梳風帶雨斜。

  相對此君殊不俗,幽齋鬆徑伴梅花。

  篩月梳風月光穿過竹叢如經篩,清風拂過竹枝如經梳。

  此君指竹。《世說新語》記:王子猷愛竹,就是暫時住宿的地方也要栽上竹子。人問何故,指竹曰:“不可一日無此君”。後來即以“此君”為竹的別稱。

  翁鴻業,字一桓,號永固,明錢塘(今杭州)人。

  吳孔嘉字元會,別號天石。安徽歙縣人。

  頭名三人,肯定至少應該有一個是閹黨的人才對。

  事實上,魏廣微開始也是這麽努力的,二甲第一名的吳孔嘉就是鐵杆閹黨分子,抱上了魏忠賢的大腿,還沒有考進士之前,就已經幫魏忠賢做了不少事情。

  所以,魏廣微本擬讓吳孔嘉進入一甲前三的,誰知道考官當中,中立派和東林大臣占了上風。

  即便是魏廣微不遺餘力的力推吳孔嘉和韋寶,兩個人仍然隻能坐在二甲前兩名的位置,而沒有進入一甲。

  不過,這樣也讓原本有人覺得韋寶太年輕,又是遼西窮鄉僻壤,曆來出不來厲害讀書人的地方韋寶的功名有所不滿,隨即煙消雲散了。

  魏忠賢的勢力再大,但是眼下在大明讀書人的群體當中,東林一派是一家獨大的,占到了天下讀書人總比的半數以上!

  尤其是厲害讀書人的聚集地江浙一帶,東林黨的統治力更是到了可怕的地步,幾乎所有江浙學子都是東林人士。

  三個東林考生進了一甲前三,這自然能給人本次會試非常公平公正的感覺。

  所以,在一甲公布了之後,嫌本次會試不公的學子非常少!

  否則,依照往年慣例,落榜考生,或者絕對自己的名次與自己的才學不符的考生,至少將占到總比的一成左右。

  五千多考了會試的學子當中,至少有五百人以上會覺得不公平,會鬧騰一陣。

  但是隨著一甲名單的公布,這回鬧事的學子,連一百人都不到!

  眾人都對一甲三人心服口服。

  不服的幾十人,或者痛哭流涕,隱晦的說科考不公。

  或者是癲狂的要求重考。

  或者是啥也不說,直接用腦袋去撞牆。

  各種表象都有。

  韋寶的注意力則集中在李岩、宋應星和鄭忠飛三人身上。

  在韋寶認識的人當中,也就他們三個人是落榜了的。

  三人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都像是定住了一般,一言不發。

  雖然在二甲榜單公布之後,他們就已經多多少少做好了落榜的準備,畢竟能榮登一甲前三的可能微乎其微,想都不敢想。

  可當事實殘酷的擺在眼前,尤其是剛才又都受到了韋寶獲得二甲第二名的‘刺激’,他們現在就更加失落。

  比起不哭不鬧,傻愣愣的入定,則更加可怕。

  牛金星勸慰李岩,“李兄,別太難受了,下回再考就是了,哪個人考進士不是考三回以上啊,你這不是才考過兩回嗎?”

  李成楝勸慰宋應星:“宋先生啊,別太多想了,你的才華如此受到我兄弟的肯定,得不得這個進士功名,我們都知道先生的大才。”

  沒有人去勸慰鄭忠飛,鄭忠飛失魂落魄的往前擠,要再擠到布告牆邊上,將二甲和三甲的榜單看一遍,他實在無法接受韋寶高中,而他自己落榜這種事情。

  鄭忠飛想過要告韋寶!

  想過韋寶可能是走通了什麽門路,才能在會試這種大明最高級別的科考中作弊。

  但是鄭忠飛很快又打消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如果韋寶能在會試作弊,那韋寶身後的靠山得有多大的勢力啊、說手眼通天都不為過。

  他又沒有證據,能告韋寶什麽呢、

  搞不好,韋寶沒告成,反而先把他自己的性命搭上了。

  “回去吧?公子。”林文彪怕在這種場合待久了會有什麽不好的地方,所以輕聲提醒韋總裁。

  “再等等吧,等宋先生和李岩大哥一起走!”韋寶一邊看著李岩和宋應星,一邊道。

  “我是怕公子在這種地方待久了,會有人拿公子做文章,還是早走為妙,我可以勸宋先生和這位李岩公子速速離開。”林文彪仍然勸說。

  韋寶明白林文彪的意思,他畢竟還太年輕了,怕別人拿自己的年紀說事。

  其實以韋寶十五歲的年紀,參加會試完全合格了。

  大明的科舉並沒有年紀限製,隻要有舉人功名的人,不管是十來歲的少年,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來參加的。

  隻是一個十五歲的人獲得這麽好的名次,難免讓人妒忌。

  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成為落榜,且不滿考生的箭靶子。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