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0 想撿便宜的毛文龍】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3-05 01:56      字數:5087
  毛文龍在建奴手裏是吃盡了苦頭的,除了偶爾派出輕騎騒擾一下建奴的後方老寨一帶,占點表麵威風,毛文龍根本不敢與建奴接仗,接仗必吃虧!

  所以,毛文龍手裏雖然有近五萬大軍,但是有作戰經驗的,能稱之為精銳之師的,並不比遼東的邊軍多。

  祖大壽手裏至少有兩萬長期作戰,且有一定戰鬥力的部隊,而毛文龍手裏,這樣的部隊,頂多一萬!

  這一萬精銳之師,還長期被毛文龍藏於皮島,舍不得拿出來用。

  軍隊是越打越厲害的,這一萬人之所以能算是精銳,主要是成軍的時間久了,大都是毛文龍的養子養孫,孫子的孫子都一大堆,忠誠度高,訓練的時間久,其他也沒有什麽長處。

  像是耿仲明、尚可喜和孔有德,那些在後麵的曆史上比較出名的漢奸,其實也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

  不是他們有多厲害,而是大明打到後期,戰將和熟練的士兵都死的差不多了,這些漢奸手裏有長期磨合和訓練出來的軍隊,對付自己人的時候,一個個賊厲害,僅此而已。

  所以,隻能說毛文龍的作用很大,但是實際力量,卻與遼東邊軍和薊遼兵馬沒法比!

  祖大壽和毛文龍若是各帶五萬人作戰,毛文龍的人可能在死亡五萬人之後,殺祖大壽的人馬兩萬都費力,這就是差距。

  東江之外的人普遍小瞧毛文龍,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韋寶軍打退了建奴的進攻,這已經很令人吃驚,韋寶在開戰之初期就拿下了遼陽城,也很讓人吃驚,但這些,都趕不上韋寶軍一下子一口氣連續拿下了四座建奴城池給毛文龍的震撼大!

  最關鍵是韋寶拿下了岫岩、旋城、湯站和險山堡,等於將鎮江堡封死在一個小範圍中,毛文龍再想在遼南半島拓展地盤,就完全不可能了!

  尤其是險山堡!

  險山堡可以將毛文龍控製下的靉陽堡、新奠堡、寬甸堡、大奠堡、長奠堡、永奠堡。這幾個密集的城堡盡數與鎮江堡隔開!

  使得鎮江堡成為一座孤城。

  “不能讓韋寶將便宜都占了,我們必須拿下鳳凰城!否則將來,遼南完全沒有我們的份了!”毛文龍對著地圖道。

  “打鳳凰城?”毛文龍手下大將尤景和詫異的看著毛文龍。

  其他的幾名在毛文龍身邊的將領,也差不多都是一個表情,都是詫異,震驚,沒有想到毛文龍忽然這麽激進了?

  王輔、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這些都是大將。

  這還不是全部,毛文龍手下的實力雖然並不咋滴,但是聲名赫赫的戰將,一點不必遼東邊軍和薊遼的人馬少。

  在高級將領這一塊,在資源這一塊,毛文龍大帥可以算是實打實的土豪了。

  “將軍,那咱們可是要與建奴重啟戰端了呀。”孔有德提醒道。

  “那又怎麽樣?韋寶軍能連下四城!他們都不怕,我們怕什麽?”毛文龍道:“你們知道嗎?韋寶他沒有多少實力的,全都是新近從遼東弄來的老百姓!地盤都是咱們的地盤!為什麽韋寶能一路取勝、因為建奴沒有人防守!據我所知,岫岩、旋城、湯站、險山堡,每座城池才200守軍!要不然韋寶軍能一路獲勝?而鳳凰城這麽重要的城池,也隻有200建奴守軍而已!這塊肥肉,我們不趕緊吃掉,馬上要被韋寶吃掉!”

  “大帥說的是!我們早就應該對建奴凶一點了!憑什麽建奴跑到咱們地方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咱們每次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隻能躲,隻能退?”大將王輔甕聲甕氣道。

  其他幾名將領聞言,急忙對王輔示意他說錯話了。

  果然,聽了王輔的話,毛文龍的臉色很不好看。

  毛文龍的策略很簡單,也很統一,很連貫,可以說,從來沒有變過,那就是真正的遊擊戰方針!

  從天啟元年到崇禎二年他被殺,大概八年左右的時間,毛文龍一直盤踞在皮島,這一曆史階段的毛文龍為遼東的海上長城,那麽此時的毛文龍作戰功績到底如何呢?

  其實沒啥能值得拿出手的功勞。

  就是建奴來了,他就堅決撤走,建奴打大明,他會派出小股部隊襲擾,僅此而已。

  然後幾十倍,幾百倍的誇大戰績。

  當然,如果說大帥毛文龍一直不和後金作戰也是冤枉了他,但是毛文龍自己在塘報中吹噓的戰績,在後金方麵、朝鮮方麵的記載中根本無法得到多少印證。

  實際上毛文龍的若幹次小規模的軍事行動,其效果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天啟年間,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統帥後金連續對關寧發動兩次進攻,也對蒙古發動了若幹次進攻,毛文龍牽製安在?

  毛文龍在外交方麵是很強大的,甚至要偷偷跟後金方麵共圖“大事”。

  而這種大事是“爾取山海關,我取山東”,原來他妄圖勾結後金以進攻明朝,圖謀割據海外。

  韋總裁知道一些這方麵的情報,但是韋總裁並沒有當回事,以他對毛文龍的接觸了解,覺得毛文龍僅僅是用外交補充他的‘遊擊戰’罷了。

  說起遊擊戰,說起敵後戰爭,毛文龍大帥的確堪稱鼻祖人物。

  毛文龍還養出不少“勞苦功高”的部下將領。

  在殺掉毛文龍之後,崇禎三年,袁崇煥被思宗處死。

  既然袁崇煥已死,毛文龍的部將們應該聽從朝廷約束了吧?

  事實上,恰好相反,東江將領們連續發動兵變,體現了這支部隊驕橫跋扈、習慣以兵變要挾朝廷的本來麵目。

  皮島在毛文龍死後曆次發動兵變。

  崇禎三年(1630年)四月,皮島將領劉興治等為戰死於薊鎮的兄長劉興祚治喪,東江鎮諸將都前往吊唁,而劉興治因為仇恨朝廷對其戰死的亡兄待遇過差,在追悼會上借機殺害了陳繼盛,皮島遂處在劉興治的控製之下,後來在皮島將領沈世魁等人的幹涉下,劉興治被殺,兵亂結束。

  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關寧軍祖大壽部被後金受困於大淩河城。明登萊巡撫孫元化急令收入其麾下駐紮登萊的東江將領孔有德、李九成等人趕赴前線增援,然登州遼東兵與山東兵素不和,孔有德抵達吳橋時,因遇大雨春雪,部隊給養不足,又部隊行抵吳橋時,同當地人發生矛盾,孔有德等驕兵悍將經過商議,勾結另外一名叫李九成的東江將領(此人貪汙了孫元化給的市馬錢),共同嘩變,而在東江的毛文龍侄子副總兵毛承祿也立即叛變響應叛軍。叛軍在山東境內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

  崇禎五年(1632年)一月登州告失陷,孫元化受到朝廷攻擊而被處死,明廷從關外調來祖大弼、張韜等人統帥的關寧大軍平叛,在袁崇煥訓練出來的關寧鐵騎的嚴厲打擊下,叛軍節節敗退。崇禎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從鎮江堡(臨鴨綠江出海口)降後金,皇太極出郊十裏迎接,予以厚待,此次降清的孔有德、耿仲明都被封為元帥,後晉升為異姓王,成為清朝開國的“三王一公”中的兩王。

  尚可喜叛變。

  尚可喜是東江鎮的重要將領,其父、兄都曾在戰場上為明朝英勇奮戰而戰死,尚可喜本人成為廣鹿島遊擊,駐守廣鹿島。1631年(明崇禎四年)十月,皮島發生兵變,東江總兵黃龍被耿仲裕、王應元等拘禁,沈世魁攝其事。尚可喜聞訊後趕回皮島鎮壓兵變,殺耿仲裕、王應元等帶頭者,扶黃龍複出。被提拔為遊擊。後黃龍戰死,沈世魁接任東江總兵,沈氏對他懷恨在心,伺機報複。

  公元1633年(明崇禎六年)十月,他欲騙尚可喜至皮島,意圖誣以罪名而謀害。此事為尚可喜部下偵知,1634年(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九年)正月初一,尚可喜借元旦之會,掠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五島軍民萬餘人,於二月航海歸金。四月十日,尚可喜來到盛京,皇太極出城30裏相迎,與上年孔、耿歸降時同樣待遇。

  沈誌祥叛變。明崇禎九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清,正式建立了大清帝國,隨後出兵入侵不承認其稱帝的朝鮮,迫使朝鮮屈服。隨後,清軍兵鋒直指皮島總兵沈世魁駐守的皮島,經過戰鬥,東江最終淪陷,沈世魁戰死。

  此時,腐朽的明朝政府正好處在兵部尚書交替之際,新上任的兵部尚書楊嗣昌遲遲到崇禎十年四月才到任,對東江、朝鮮發生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而明朝雖然曾令登萊鎮將領陳洪範出海援助朝鮮,然而陳洪範由於各種原因遲遲不動,直到次年四月才逼近朝鮮,此時朝鮮、東江已經淪陷,陳洪範退守長山島。而沈世魁的侄子沈誌祥率領一部分東江士兵逃出後金的包圍,乘船逃到了長山島。

  此時,沈誌祥不僅不想為叔報仇,反而同陳洪範發生矛盾,沈誌祥妄圖繼承他叔叔總兵的地位,未經朝廷命令強行占有了總兵印信,並殺害了副總兵白登庸等人發動兵變,腐朽的明朝軍隊無力鎮壓,沈誌祥率領全軍投降了清朝,隨沈誌祥來歸順者有九名副將、八名參軍、十八名遊擊、三十一名都司、三十名守備、四十名千總、二名諸生、二千五百軍民。皇太極授沈誌祥為總兵官,崇德四年正月,封沈誌祥為續順公,是為清初“三王一公”的公。

  反正毛文龍是什麽心思,他的部下是很了解的,也難怪毛文龍提出要打鳳凰城,幾個手下將領會這麽驚異。

  毛文龍沒有對王輔置氣,知道王輔是粗人,而且粗人有粗人的好處,作戰勇猛,打仗還得靠他。

  “既然王輔將軍這麽想,那你明日便領5000甲士襲取鳳凰城吧!”毛文龍當即下令道。

  “是,大帥!”王輔聞言大喜,本來以為毛文龍隻是隨口說說,沒有想到真的下決心了。

  “大帥,建奴雖然守軍不多,但是此時正與韋寶軍殺的不可開交,咱們是不是再等一等?”耿仲明道。

  “再等等的話,整個遼南都要成為韋寶的了!建奴連戰連敗,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我不管這是為什麽!咱們東江的人不比韋寶少,沒有道理將便宜都送給韋寶!”毛文龍道。

  一個算盤打的很香的人,做將軍,真不如經商。

  毛文龍就是這樣的人,在利益麵前,他兩隻眼睛已經看不見危險了。

  眾人見毛文龍主意已定,也都憧憬著地盤擴大,能分半邊遼南,甚至能重新在遼南拓展勢力,將韋寶趕出遼南!

  比較勢力地盤擴大,能獲得大量人口,最先獲利就是這些將領們。

  次日,王輔帶著幾員偏將,以及5000甲士,浩浩蕩蕩的出征鳳凰城。

  戰鬥很順利,毛文龍的五千大軍,戰鬥力明顯要高於韋寶軍的萬人大隊,甚至兩萬人大隊,鳳凰城一打就拿下了,而且毛文龍的大軍也沒有死多少人,他們的策略也很正確,上去就是趕人,並沒有圍死了往死裏逼建奴,隻損失不到500人而已。

  這個勝利好劃算啊,這雖然不是毛文龍第一次直接攻取建奴把守的城池,但鳳凰城是重鎮!背後是青台峪,再過去就是連山關了!

  誰奪下連山關,誰就掌控了進出遼南的屏障,所以皇太極一般都親自駐守連山關,偶爾去一下遼陽城,現在遼陽城被占據,更是長期在連山關。

  “我說了沒什麽大事吧?”毛文龍雖然不敢親自前去鳳凰城,但是在鎮江堡得到了這個消息,仍然很高興!“韋寶軍哪裏有什麽戰力?一定是建奴出了什麽大問題!”

  “大帥,明日接著進攻青台峪吧?”耿仲明見毛文龍在興頭上,湊趣的火上添油。

  毛文龍沒有立即回答,雖然很高興,但是長久以來對建奴的畏懼感不會說消失就消失。

  “青台峪雖然據聞,也隻有200守軍,但是離連山關太近!連山關一定有建奴重兵把守的!若是拿下青台峪,又將變成與建奴直接對峙的局麵了!”毛文龍道。

  “大帥,連山關本來就是咱們的嘛!”尤景和道:“正好趁此機會奪回來!再增兵固守鳳凰城,鳳凰城和青台峪互相依托,建奴沒有辦法攻破的!”

  其他幾名將領也紛紛請命出征,拿下鳳凰城的巨大喜悅,讓人人都覺得立功的大好機會到了。

  “好!再從鎮江堡調集4000人馬!從鳳凰城調集4000人馬,形成八千大軍出征青台峪!500人守衛鳳凰城,1000人守衛鎮江堡!”毛文龍下令道,自信憑著5000人就能攻破鳳凰城,這下出動八千大軍,攻破青台峪應該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大帥,鎮江堡隻留1000人?失了鎮江堡的話,我們在這一片就沒有依托了。”尚可喜道。

  “無妨!隻要能拿下青台峪,有青台峪和鳳凰城頂在前麵,建奴不敢繞過這兩處,直接攻打鎮江堡的!況且鎮江堡前麵還有湯站堡擋著呢,要打也是先打韋寶軍!嗬嗬。”毛文龍輕鬆道。輕鬆拿下了鳳凰城的結果,讓他現在有些膨脹。

  大家聽毛文龍說的有道理,再無異議。

  次日,尤景和等大將按照毛文龍之前的安排,帶著從鎮江堡調撥的4000大軍出征,再到鳳凰城抽調了4000大軍,合計八千人馬,穩如泰山的感覺,兵發青台峪。

  與此同時,皇太極讓代善帶著2000大軍出征,增兵青台峪,並伺機奪回鳳凰城!

  青台峪和鳳凰城是連山關外圍重鎮,又離連山關這麽近,皇太極是絕不會放手的。

  尤景和的命很不好,在青台峪外圍,尚未攻城,便與代善的兵馬遭遇了。

  代善在蓋州城外遭了韋寶軍的伏擊,沒有機會報仇,正是熊熊怒火無從爆發的時候,不單是狠韋寶軍,也恨所有的漢人兵馬,此時見到能揍的對象,哪裏還猶豫?當即命令全軍衝擊!

  尤景和看著忽然出現,忽然列陣,轉眼就對自己發起進攻的建奴大軍,整個人都懵了,不是說隻有200守軍的嗎?

  尤景和來不及細想,硬著頭皮讓大軍應戰。

  2000建奴隻用了半個時辰,就摧枯拉朽的殺傷大半毛文龍的兵馬,尤景和帶著三千多殘兵敗將後撤。

  代善哪裏肯放過這種機會,正殺的興起,自然讓大軍尾隨追擊。

  “都打起精神來!殺漢人有重賞!”代善大聲下令:“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建奴兵卒們嗷嗷叫著呼應,雖然沒有戰馬,都是步行殺敵,氣勢仍然穩壓漢軍一頭。

  主要是單兵能力差的太多的。

  建奴不管是射箭,還是近身白刃戰,都遠高於毛文龍大軍的訓練水平。

  剛才連贏兩場,此時見對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打落水狗的心態更是爆棚。

  尤景和本來是有戰馬的,但此時怕目標太大,已經棄了戰馬,躲到了步兵隊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