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 不聽勸的朱由檢】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8-12 23:24      字數:5408
  說不好聽,要是有人發動政變,不搞定京營總督的這個位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

  “陛下,既然英國公如此堅決,不如先答應他,給朝廷半年時間,咱們再慢慢尋摸合適的人選吧。”魏忠賢低聲對皇帝道。

  魏忠賢知道皇帝舍不得讓張維賢卸任,所以來個以退為進,表麵上看是挽留張維賢,實則是想盡快讓張維賢騰位置。

  魏忠賢估摸著,下半年三大殿能重建出個大概模樣,到時候就給侄子魏良卿請功,請給魏良卿封公爵,然後魏良卿就有資格接掌京營了。

  不多不說,魏忠賢還是有很強的大局觀的,一切都安排的剛剛好,而且反應也快。

  朱由校點了點頭,大聲道:“英國公,再給朕三年時間吧,你這不才五十幾歲嗎比首輔次輔都年輕的多,三年後,朕準許你卸任,行嗎”

  魏忠賢差點沒有氣暈,自己說是半年,你說是三年

  你怎麽不說個十年後

  魏忠賢氣歸氣,一點辦法都沒有,皇帝當眾說出來的話,他能有什麽辦法。

  張維賢心裏卻分外高興,感覺到了皇恩浩蕩,感覺到了皇帝對自己的信任。

  而且張維賢本身也就是做一個姿態而已,並不是真心想請辭京營總督的位置。

  雖然知道張之極很難接任自己的位置,但是女婿現在這麽成功,未來的事情是不好說的。

  反正張維賢覺得自己能幹一天,就多把京營留在英國公府手裏一天,肯定是好事,而且自己今天姿態已經做到位了。

  散朝以後,韋寶等著太監帶自己去與皇帝共同用膳。

  英國公張維賢與成國公朱純臣與韋寶道別,兩個人都有點羨慕韋寶,他們這麽多年還沒有與朱由校一道吃過飯呢,與萬曆皇帝倒是吃過幾回飯。

  萬曆皇帝和天啟皇帝之間的泰昌皇帝時間太短,隆慶皇帝也是好玩的人,但不太愛與大臣打交道。

  兩個人看到朱由檢沒說什麽就走了,也跟著往外走。

  這時候大太監李永貞叫住了朱由檢:“信王請留步。”

  “什麽事,公公。”朱由檢一驚,急忙停住了腳步,垂手而立。

  韋寶也有點奇怪,不知道李永貞忽然叫住朱由檢幹什麽。

  英國公張維賢和成國公朱純臣也停步看,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不光他們幾個人,還有許多大臣也都在觀察。

  朱由檢雖然很少露麵,但是在朝廷中是一個很引人注目,很敏感的存在。

  誰都會想到,如果朱由校生不出太子來,朱由檢就是法理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朱由校和朱由檢兩兄弟從小一起長大,感情很深,朱由校對弟弟朱由檢也很照顧。

  所以,朱由檢的一舉一動,很容易牽動關注。

  “哦,是陛下想讓信王與輔國公一同陪陛下用膳。”李永貞笑道。

  “臣弟遵旨。”朱由校趕忙行禮道。

  韋寶對英國公和成國公告辭。

  英國公和成國公笑著讓韋寶好好陪皇帝,便走了。

  英國公張維賢今天太高興了,既說出來了辭職的話,等於幫了女婿,皇帝又沒有允準,一下子給自己來個再幹三年。

  張維賢和朱純臣相邀去喝酒。

  李永貞走在前麵,韋寶和朱由檢跟隨在後麵。

  韋寶雖然知道這是一個與朱由檢親近的好機會,但也並沒有上杆子阿諛奉承,隻是沒話找話的關心一下朱由檢的生活,問朱由檢有沒有什麽困難。

  韋寶想過讓人給朱由檢送錢,也送過,沒送多少,送了兩千兩,主要是不知道朱由檢是什麽性格,怕朱由檢反感。

  其實韋寶大概知道朱由檢是什麽性格的人,但都是從曆史上知道的,畢竟沒有怎麽接觸,曆史上得來的想法和直接接觸,還是很不一樣的。

  朱由檢果然讓人將銀子退回給了韋寶。

  韋寶便沒有再讓人送過銀子了。

  “輔國公,你與陛下說得上話,能不能勸諫一下,讓陛下聽了興修三大殿的工程”朱由檢忽然說出了一句讓韋寶驚訝的話。

  韋寶聞言,頓時感到非常為難。

  如果朱由檢向韋寶提出其他要求,韋寶肯定滿口答應,但唯獨這個要求,真的很難答應。

  因為那將違背當今皇帝的意願啊。

  曆經明清兩朝的故宮,在600多年後的現在依舊宏偉秀麗。

  故宮曆經15年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完成。

  北京古代被稱為“山環水抱必有氣”的理想都城。

  西部的西山為太行山脈;北部的軍都山為燕山山脈,兩山脈形成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灣,山灣環抱的是北京平原。

  在地理格局上,北京“東臨遼碣,西依太行,北連朔漠,背扼軍都,南控中原”,是一處戰略要地。

  1399年,明成祖發動靖難之役,奪得帝位後,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

  1406年明成祖開始籌劃遷都北京,並開始營建北京宮殿。

  1420年,建成紫禁城宮殿、太廟、五府六部衙門、鍾鼓樓等,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千米,以修建皇城。

  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此後又在北京南郊修建了天地壇和山川先農壇。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對北京城進行了第二次增建,主要工程包括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甕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

  整修之後的京城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係。

  明時的北京城分內城、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位於內城之中。

  內城分為九門,分別為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東直門、阜成門、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

  外城分為七個城門,即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廣寧門、廣渠門,以及兩座方便進出的小城門東便門與西便門。

  故宮氣勢恢宏,莊嚴華麗,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又稱紫禁城,紫禁二字係從紫微星垣而來,紫微星垣,北極星位於三垣的中央,是所有星宿的中心。

  紫,即為“紫微正中”,皇宮是人間的“正中”;“禁”是指皇宮大內,嚴禁侵擾。

  明史記載,修建故宮時征集了全國著名工匠10多萬名,役使民夫達100萬之多,整個工程曆時15年,直到1421年才最後完成。

  故宮修建完成後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麵貌保持未變。

  故宮是一座磚木結構建築,所用的建築材料來自全國各地。

  木料主要來自京郊房山山中,也有部分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

  宮殿裏砌牆用的磚叫澄漿磚,是在山東臨清燒製的;鋪地用的方磚叫做金磚,是在蘇州燒製的,整個紫禁城用磚超過了1億塊。

  建成後的故宮占地麵積72萬平方米,外有高達10米的城牆,四角各有一座屋頂有72條脊的角樓。

  在最外端,還有一條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四周。

  故宮的建築布局整體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

  外朝是明清皇帝治理朝政的主要場所,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分列兩翼。

  內廷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皇族後妃們居住的地方,一般稱為“三宮六院”,主要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東西六宮以及禦花園。

  朱棣遷都北京城不久,有一天,城裏來了一位古怪的客人。

  說他古怪,是因為他精通陰陽八卦,善於用八卦預測沒有發生的事情,而且他為人們預測的每一件事情都變成了事實。

  為此,京城的人都稱他為“神算子“。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帝王朱棣的耳朵裏,此時,這位皇帝正為自己入住了輝煌的紫禁城而興奮不已,他想,這人既然能夠算出沒有發生的事,那麽何不讓這位“神算子“算一算這紫禁城的命運

  於是,精通陰陽八卦的神算子被朱棣請入了紫禁城。

  朱棣首先讓神算子參觀了紫禁城最豪華的外朝三大殿:奉天殿、華蓋殿和謹身殿。

  並請這位神算預測一下這三大殿的未來。

  朱棣滿以為這神算子會奉承地對他說很多吉言,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神算子看了看三大殿後,又是搖頭又是歎氣。

  最後,神算子遺憾地告訴朱棣,這豪華的三大殿將在第二年的春天會被一場大火所燒毀。

  這神算子的話一說出,立即把朱棣氣了個半死,他馬上把此人關了起來,想要等到第二年春天看一看此神算子預測的真實性。

  讓朱棣皇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年在3月底4月初時,三大殿果真被雷電擊中,並因此燒毀。

  朱棣急忙去監獄尋找那個神算子,可是,這神算子已經在獄中自殺了。

  朱棣認為,這次大火是上天對他修建宮殿造成勞民傷財的懲罰,於是便不再對三大殿進行重建。

  此後,他就在奉天殿前麵的奉天門上辦公直至駕崩。

  那麽,這紫禁城的三大殿為什麽會被一場大火所毀。

  根據後世的科學推測得出,因為當時這三大殿修得非常高大,同時,當時的人們還不懂得運用避雷針避雷,所以才會遭到雷擊。

  而那位神算子隻是估計到了北京第二年春天的天氣變化的無常,才作出了三大殿的毀滅預測。

  可憐這位高高在上的朱棣皇帝,到死都沒有弄明白自己最得意的宮殿為何會毀於雷火。

  雖然朱棣不願再去重建這三大殿了,但並不代表他的後代們不重建。

  所以韋寶很容易理解為什麽朱由校執意要重修三大殿,一方麵為了麵子,誰都希望自己家裏修建的漂漂亮亮的,皇帝也不會例外,另一方麵,朱由校本身最大的愛好就是搞這些工匠活啊。

  重修三大殿這麽大的工程,很多重要的項目,都有人家木匠皇帝的親身參與。

  韋寶最懂朱由校了,喜歡工匠活的理工男,一旦碰到什麽大項目,是有挑戰性和成就感的,非要完成了,才能獲得這種滿足感。

  隻是每年耗費白銀三四百萬兩,實在是消耗太高,所以朱由檢才希望放棄這項工程。

  “本來信王親自開口,我韋寶說什麽都應該照辦,但這項工程,今年就要大體竣工了啊。”韋寶道。

  魏良卿就是因為興修三大殿有功,才以這個為借口獲得了寧國公的封號。

  “越是到將要完工,越是花費巨大”朱由檢道:“據我所知,至少還有八百萬兩的窟窿要補上,要是太平盛世還好說一些,眼下各地災荒,餓殍遍野,朝廷今年賑災銀子連一百萬兩都不到,供應邊軍也很困難,這些情況,你輔國公應該都是再清楚不過的吧”

  這些情況韋寶的確知道,能說動朱由校不花錢,韋寶比誰都樂意,國家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這個時候花錢在興修三大殿上,可以說對百姓民生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

  除了讓相關官員中飽私囊,對國家,對老百姓有什麽幫助。

  “這種話,最好由信王對陛下說更為合適,換了哪個大臣說,都討不了好,實話實說,微臣有些不敢。”韋寶是很圓滑的,雖然知道這樣說,朱由檢肯定不高興,但還是主動認慫了,沒有必要為了討好朱由檢而得罪天啟皇帝朱由校啊。

  韋寶不等朱由檢說話,接著道:“依著我看,信王最好也不要提,你應該很清楚陛下的喜好,陛下認準的事情,很少更改,況且陛下不必考慮銀子的事情,有一幫人攛掇呢。”

  韋寶壓低聲音提醒朱由檢,一副為朱由檢考慮的態度。

  朱由檢似乎沒有生氣,但很果斷的對韋寶道:“如果輔國公不說,今日是一個不錯的機會,我平日想見陛下一麵也不容易,那就我自己對陛下說吧,不知道輔國公可否幫腔”

  韋寶暗暗歎口氣,這個朱由檢還真是剛愎自用的個性,我都這麽提醒你了,你說了有什麽用啊你真的當你能讓朱由校回心轉意不成

  除了惹得朱由校不高興,還能起到什麽好處

  況且我們兩個人是兩張嘴巴,人家客巴巴、魏忠賢,還有幾名親信大太監,多少張嘴巴等著呢

  沒用。

  但韋寶知道此時不管怎麽勸說朱由檢,這個以剛愎自用著稱的家夥,估計都是聽不進去的了。

  韋寶承認朱由檢是為老百姓著想的人,在這一點上,肯定強於朱由校,但覺得這家夥腦子太軸了一點,遇事太剛正麵了。

  作為權力巔峰,皇帝可謂是所有階層中最難評價的一個。

  因為曆史給他的異樣選擇,導致了他在曆史進程中成了一個犧牲品。

  複雜的性格在他身上結合自己的思想太過自信,亟對於排斥忠臣不留餘地,他對於奸臣也給出了一個無情的下場。

  他既有為人所詬病的“剛愎自用”的一麵,也有“矯枉過正”的另一種聲音,就在於他的時代的特殊性,想要扭轉這一窮途之哭的乾坤,他不知他自己是否明白自己身上的“度”是否用力過猛,但是作為局外人的韋寶,對於朱由檢的評價也許會比他自己更清晰。

  而且,在韋寶看來,崇禎是一個罕見的、同時把“與百姓關係”及“與官僚關係”兩方麵一起搞砸的君主。

  一般來說,銳意改革的君主,明太祖、清世宗等,會損害到官僚集團利益,改革即利益的再分配,百姓因而能獲得實惠。

  與之相對,縱容官僚貪墨、橫暴百姓的君主,帝王大抵如此,宋代尤多,雖然民怨鼎沸,卻多為地主階級所稱頌。

  崇禎的情況極特殊。

  他一方麵刻剝百姓,致天下民亂四起;一方麵殘害官僚,致君臣離心離德。

  對官僚,崇禎是“獨夫”,對百姓,崇禎是“民賊”,合獨夫民賊為一者,世所罕見。

  用一句有點過分的話來說,這就是一大傻叉。

  韋寶的腦子轉動飛快,想了想後,慨然道:“我知道信王是公心一片,希望為大明朝廷減輕負擔,希望為老百姓謀福祉,我知道我沒法勸信王,也沒有辦法勸說陛下,但信王要是執意勸諫陛下,我幫信王說一句話吧。”

  朱由檢聞言大喜,“我果然沒有看錯人,輔國公你不但能征善戰,還嫉惡如仇,能安撫百姓,能殺貪官,被很多老百姓所稱頌,又能獲得陛下賞識。你長我一歲,我稱你為兄吧”

  韋寶嚇了一跳,趕緊道:“這萬萬使不得,怎麽敢當。”

  不說朱由檢未來是要當皇帝的人,就是普通的藩王,韋寶也不需要,也不願意在這稱呼上占一個藩王的便宜啊,當你的兄,對我有何好處

  朱由檢看了看前麵的李永貞,輕聲道:“沒事,沒人知道,在人前,我們不這樣叫,就衝輔國公這次幫我,我就該以兄稱呼輔國公。”

  “萬萬不可。”韋寶堅持道:“這是禮法問題,我幫信王,也是出於公心一片,雖然明知道沒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