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 排隊槍斃戰術】
作者:軒樟      更新:2020-07-18 04:24      字數:6665
  所以寶軍的五百教導隊和擁有四門步兵炮的這個炮兵連要怎麽打,都由教導隊的寶軍團長決定。

  排隊列陣,槍斃戰法,這是之前就曾經練過的。

  為什麽會有“排隊槍斃這樣的戰術,17世紀到19世紀的戰爭場麵,一般是士兵們拿著槍,站成幾排前行,等雙方靠近後端著槍對射,大家也不躲。

  誰先打垮對麵誰就能贏。

  這種有趣的戰爭場景在後世人的軍事思維下看起來很可笑。

  為什麽大家都不躲,排成一排對射。

  找個掩體,或者跑起來也好啊。

  於是很多人也戲稱這種戰術叫“排隊槍斃。

  “排隊槍斃這種說法隻是後世戲稱,這種戰術正確的叫法為“線列步兵。

  現在看來這種戰術不就是白給嘛,然而這種看起來很蠢的戰術,實際上在當時不敢說最優秀,但確實是最合理的戰術。

  在冷兵器時代,大家都知道在打仗的時候部隊的陣型極為重要。

  很多戰鬥一旦一方陣型**了,部隊就成了一盤散沙,兵敗如山倒,基本走向了敗局。

  隨著冷***的過渡,武器的發展,慢慢出現了**。

  早期的**都是些火繩槍,滑膛槍之類的。

  這些**發射的並不是如今看到的子彈,而是彈丸。

  因此很多槍管**膛線,並且由於**產生的煙霧火花極大,對於士兵而言在扣動**的時候,臉還要轉向一邊,以免被焰火糊一臉。

  再加上氣密性等設計也不到位。

  導致早期的**,威力倒是還湊合,就是精度和射程極差。

  這便出現一種情況,要是像現代戰爭,哪怕一戰那樣互相在壕溝對射,命中率極為低下,雙方怕是打個一*也死不了百來個人。

  **的裝填速度又非常緩慢,受過良好訓練的士兵,基本一分鍾也就兩三發。

  倒騰半天裝好一發子彈,然後開槍,打不打的準基本上靠信仰。

  在這種武器發展水平下,現代戰爭的很多思路是套用不上的。

  於是那個時代的軍隊,在交戰的時候為了保證火力輸出,便出現了“線性步兵戰法。

  線性步兵是從17世紀到19世紀中葉,歐洲陸軍基礎的步兵陣型。

  通常由兩到五列並排的步兵組成。

  每排士兵間隔半米左右。

  通過軍官的命令和軍樂的鼓點來指揮,來讓隊伍前進,停止和射擊。

  **的裝填,精度,射程限製了單發子彈的殺傷性和命中率,敵人就算站那給你瞄著打,也很難打中。

  但如果一大群人同時開火,大概瞄著對麵的軍隊,命中的概率就能有效提升。原理就是大家人多,一起開火,總有一個能打中,我打不中你,也打的中他嘛。反正能擊中敵人,打中誰不重要。

  寶軍現在的教導隊五百人就是這樣,站成整整齊齊的五排,一百人一排,邁著正步穩健前進。

  韋總裁站在寧遠城城頭用望遠鏡看著寶軍緩緩的,穩穩的向建奴大營靠攏,感覺熱血沸騰。

  “線性步兵作戰,都是一排一排這樣隊列行進的。

  到要開槍的時候,才一起開火。

  將單個士兵分散的火力統一集中在一起,來彌補**的缺陷。

  大家聚在一起,也能有效的防止騎兵衝擊。

  對麵騎兵來的時候。

  這些士兵們便會組成一種中空的正方形的陣型,來聚成一個方塊一個方塊,軍官鼓手等在方陣中間。

  外圈士兵前排蹲後排站,利用**和刺刀,來盡可能保證不被騎兵衝垮陣型。

  在打過幾次之後,大家便發現了一個問題。

  等真正在戰場上雙方開了一兩輪槍後,大量的煙霧便在陣線上彌漫。

  根本就看不清對麵什麽情況了。

  再加上兩邊集中開火,這些士兵們也很難聽清楚指揮官的命令,開始各打各的隨意開火。

  這讓線性步兵戰術的核心理念喪失。

  並且煙霧給了敵人騎兵一個良好的掩護。

  使得陣線側翼更容易被騎兵偷襲。於是雙方交戰,開個一兩輪槍,就老老實實開始拚刺刀,直到一方被擊潰**便宣告**。

  這也就是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線列步兵這種戰術**很大的變化。

  很多國家都陷入了一種定向思維。

  好像這仗就這樣打的。

  雙方排好隊,大炮轟擊,對射,拚刺刀,完事。

  能提高交戰優勢的,就是人數,武器,陣型,以及騎兵。

  於是各國把發展思維都放在了怎麽提高槍械射程,精度上了。

  當各國在這一默認戰術體係下交戰的時候,一個國家打破線列步兵的傳統。

  當這一傳統被打破後,成為了線列步兵時代最輝煌的國家,那便是建立了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英國的龍蝦兵,穿著一身紅的英軍,在當時非常的炫目。

  為什麽英國能成為當時的王者,

  在於英國人動了下腦子。

  尋思著你們兩邊互相對射,打又打不死幾個,射完就開始拚刺刀。

  整半天還是冷兵器時代的思維啊。

  於是英軍將領威靈頓公爵搞出了一個有意思的戰術,也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後坡戰術。

  在1808*開始的半島戰爭中,在麵對***時代強悍的法軍。英軍的火炮人數都不占優勢。

  當時法軍26000人,英軍17000人,為了抵禦法軍強勢的進攻,威靈頓先把陣列不再像之前排成好幾排。

  而是拉成一條隻有3人到4人組成的長陣列。

  這條長陣列被稱為“細紅線。

  然後全藏在山坡後方,這樣不但敵人看不到陣型和人數,還可以躲炮彈。

  利用山坡前麵放一部分散兵打冷槍幹擾敵人,等對麵法軍認為,這怎麽才這點人,連隊列都排不好,這不是白送嗎。

  於是前排的法軍認為英軍的潰敗了,便放棄陣型開始收割,等翻過山的時候,才發現山後有一長串蓄謀已久的英軍等著他們。

  放棄了線列的先頭法軍被這一戰術驚呆了,沒了線列基本也**什麽戰鬥力。

  直接打的滾下了山。

  同時英軍開始翻山進攻,

  並且以兩翼合圍之勢,來攻擊後排還有陣型的法軍。

  兩翼合圍還形成了交叉火力的效果。

  再加上細紅線漫山而下讓法軍士氣**。

  單一條直線線列完全抵擋不住英軍的合圍線列。

  法軍就這樣被動了腦子的英國人暴打。

  英國人就在這樣利用地形和改動了線列結構打贏了法軍。

  一個問題出來了,每次打仗不可能總在山坡打吧。

  於是英國人又想了下線列戰術存在的缺陷問題,發現了關鍵的一點。

  那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精準度和射程,雙方隔老遠互相對射,你一輪我一輪,打的跟回合製一樣。

  幾輪交火下來憑借當時**糟糕的性能,雙方也沒死多少人。

  最後還是拚刺刀。

  精準度和射程就那樣了,那要提高怎麽辦。

  那就靠近點再開火。

  最好把槍懟敵人臉上,保證不打偏。

  於是,英國改變了傳統的線列戰術思維。

  敵人要開槍就開槍唄,反正那準頭也打不死多少人。

  我們就不開槍,頂著你的火力前進。

  就這樣,英軍開始不對射了,先讓敵人射兩三輪。

  反正準頭就那樣,上彈速度也慢。

  你隨便開槍,我躲一下算我輸。

  中槍了後排的士兵頂上去,保持線列繼續前進。

  英軍最前排的士兵豈不是很慘。

  慘嘛,是有點。

  但耐不住嚴苛的軍法。

  因為當時要是膽怯或者想做逃兵,後果都很慘。

  還不如死在進攻的路上。

  同時英軍的軍官也和士兵們一同前進,軍官都身先士卒了,士兵們也沒怨言。

  反正會不會擊中,看自己運氣咯。

  再加上軍樂的激勵,英軍的龍蝦兵們就這樣昂首挺胸的冒著敵人槍炮前進。

  當時很多國家的軍隊都按捺不住,會提前開火,然而卻因為**的性能導致殺傷力有限,無法徹底擊潰英軍。

  而英軍憑借嚴苛的軍法和紀律性維持陣型。

  犧牲掉部分兵力,等走到足夠近距離的時候,一般是三十米以內。

  英軍會趁先開槍的敵軍還在換彈。

  以一兩輪最佳的精準度的開火直接射垮敵人。

  敵人被射垮後,陣型便會**,然後再發起刺刀衝鋒收割戰場就行了。

  而防守,最典型的便是1759*的亞伯拉罕平原之戰。

  在麵對法軍的進攻,英軍始終如一麵牆一樣佇立。

  當時英軍接到的命令便是,必須等敵人到27米的時候才能開槍,違者軍法處置。

  在法軍進攻的時候射了幾輪,近四分之一的英軍士兵被擊倒他們也不為所動。

  等到法軍走到了27米。被英軍一輪齊射擊倒了530人,而之後兩輪齊射又擊倒了近800法軍。

  直接擊垮了法軍的陣線。

  讓法軍士氣大跌,倉皇逃竄,而此時的英軍吹起風笛,裝上刺刀發起進攻,徹底擊敗了法軍。

  英軍打破了線列步兵時代的定式思維,不再以傳統低效的遠距離對射來取勝。

  讓士兵們看起來以很蠢的排隊槍斃的戰術,最後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

  鑄就了日不落帝國的榮光。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初打破線性步兵傳統的英國,得了豐厚的成果。

  線列步兵戰術的出現,也是因為當時的武器水平的限製。

  隨著曆史的推進,武器裝備也在不斷進步,當武器的射程精度火力裝填速度已不再同日而語。

  線性步兵戰術終結,便是在自動武器的出現後,被攆進了曆史的車輪下。

  到了一戰,一些戰術落後的英軍指揮官竟然還用線列戰術。

  在索姆河讓士兵排著隊向德軍陣地發起進攻。

  直接被德軍用交叉火力的**,在一天之類就殺了近六*人。

  徹底的終結了這一戰術,讓排隊槍斃沒入了曆史的塵埃。

  靠個排隊槍斃,近代歐洲軍隊為何就能吊打亞非各國。

  他們排列著僵硬纖細的隊形,兩軍相互之間紳士站樁般的“排隊槍斃。

  但就是這樣被許多人不屑的軍隊,卻能夠在兩個世紀的時間裏,幾乎打遍了各路其他的傳統軍隊。

  要明白線列戰術或線式戰術,首先要解釋一下近代軍隊的概念。

  相對於**,其實歐美史學界有著更加嚴謹的標準。

  在歐美曆史學標準中,對於近代戰爭的概念,實際上是以火器來區別。

  像歐洲三十*戰爭,以及**的明清、近東的奧斯曼帝國以及薩法維波斯等等,這些大規模使用火器的戰爭,往往都會被稱作是“前近代戰爭。

  而像法國大革命、***戰爭,還有之後的克裏米亞戰爭和美國**等,這些火器在戰爭中,已經占據戰爭主流因素,但是整體戰爭格局,依然帶有鮮明的冷兵器時代印記的戰爭,則被稱之為“後近代戰爭,而這也是線列時代的巔峰時代。

  ***戰爭是後近代戰爭的開端,也是線列時代的巔峰。

  單對比單純的線列時代軍隊與其他傳統的前近代戰爭軍隊的話,其實就是軍隊其火器使用的比例。

  比如步兵,線列時代的各個軍事強國,負責作戰的各個步兵兵種,其火器裝備率往往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除了接近百分之百。

  這一點,對於許多其他傳統軍隊,因為依賴冷兵器對己方**手進行保護,因此在火器裝備率上,自然會大大降低。

  第二次**戰爭中**的傳統軍隊,就遭遇線列時代末期的英法聯軍。

  除了火器裝備率外,線列時代的軍隊在裝備的質量上,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優勢,就在於燧發槍與火繩槍之間的區別。

  燧發槍相對於火繩槍,更加穩定,除此之外,而且在平均射速上,也更具優勢。

  當然,與之相對的,燧發槍複雜的槍機不僅在製造工藝上難度更高,同時需要的耗費也更高。

  決定戰爭的,往往並不隻有武器。

  如果翻看整個前近代戰爭時期軍隊的演變,無論世界各軍事強國,對於火器的使用,無一例外,通過各種陣型,擴大火器的射擊麵或火力覆蓋領域。

  而在單發火器時代,想要將射擊麵擴大到極致,並且保持設計的連續性,唯一的辦法,其實也隻有通過拉起長長的線列,從而產生對敵人最大的火力覆蓋。

  當然,這種戰術也確實有它的負麵性,比如士兵們必須要有嚴格的訓練,來保證他們射擊的精度。

  除此之外還有他們對於行軍隊列的訓練要求,也比前近代戰爭和古代時期的軍隊要求更高,否則很容易出現隊形鬆動,進而給敵人巨大的破綻。

  線列時代的軍隊,往往比前近代戰爭和古代時期的軍隊又更多的訓練,也因此除了排成線列,歐洲強國的軍隊,往往還會根據不同的戰況和地形,臨時改變陣型和戰法。

  當線列時代的軍隊與前近代戰爭時代軍隊作戰時,尤其是雙方互相進行火力射擊時,表現的更加明顯。

  尤其是在對戰東亞許多仍然以火繩槍為主的國家時,歐洲線列時代軍隊的燧發滑膛槍,在射擊的連貫性,以及精準度上都形成了極大的優勢。

  甚至對於一些缺少火器或者火器質量較差,還大量使用弓箭的武裝的遊牧部族,歐洲軍隊甚至可以在他們的武器射程之外,對其進行有效的火力殺傷。

  也因此讓他們出現讓今天很多人不願意相信的戰鬥零**。

  要說明的是,燧發槍的有效射程、最大射程和殺傷後效遠超過弓箭。

  寶軍用的是依據德國****K仿製的***步槍,依據是標準的後膛槍,就算精度和耐用性還有待提高,也是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厲害的武器,比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三個海上三駕馬車,比新近崛起的英軍,都強大了三百多*!

  很多槍的服役史都是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比如莫辛納甘,春田,三八式等。

  其中莫辛納甘至二戰結束時共生產了近兩千*支。

  春田共生產260*支,三八式共生產300餘*支。

  德國的****情況比較複雜,二戰時裝備的98k共生產1450*支不如莫辛納甘。

  但98k是在一戰****的基礎上深改出來的,如果算上****產量則近億支,含各國仿製。

  因為****是當時世界軍火市場的搶手貨,就象冷戰時生產了7500*支。

  含仿製的AK47一樣,是當時的槍王。

  一戰產量最大的鐵定是****,二戰產量最大的是莫辛納甘或98k。

  因為莫辛兩千*支產量是一戰至二戰的總產量,二戰期間的產量無法確定。

  寶軍的教導隊是馬上要進入總裁衛隊的軍官們組成,至少都是當兵兩*的老兵,經曆了遼南與建奴的數次作戰,並且受過初步的掃盲教育。

  不論武器還是軍事素質,軍隊紀律,都是這個世界任何一支軍隊無法比擬的。

  要不是有這麽大的優勢,韋總裁也舍不得把著五百精銳軍隊派出去跟人排隊槍斃去。

  此時建奴亂紛紛的在集結。

  寶軍走到離寧遠城五百米的地方停下,這個位置,離建奴大營還有四裏地。

  寶軍的步兵炮已經夠射程了。

  這種距離,也不用瞄準,隻要打進建奴的大營,指定能***。

  轟轟轟轟!

  一輪炮轟徹底把建奴給炸醒了,炸怕了。

  建奴別的都不怕,最怕寶軍的大炮。

  攻城的時候是沒辦法,上麵有命令必須迎著寶軍的炮火往前衝。

  現在是寶軍炸他們睡的地方了,等於炸他們的家。

  人都有戀家心理,現在出兵,大營就是他們的家,家被人炸了,絕對恐慌。

  “列陣,給我殺!努爾哈赤怒不可遏。並且是毫不猶豫的下令。

  不管寶軍多麽的強大,現在寶軍攻打自己的大營,這是不能忍的。

  努爾哈赤不能忍,整個建奴大營的八旗兵都不能忍,太傷自尊心了。

  “父汗,是不是三思?***勸道:“寶軍既然敢拉出來跟我們打,一定是有相當把握的。

  “別廢話了!努爾哈赤煩躁的直接懟了回去。

  隨即,阿敏、代善、莽古爾泰、等人率領三*大軍直接全軍突擊。

  鋪天蓋地的八旗兵像潮水一般向寶軍湧來。

  韋寶大驚,**料到把大軍拉出去打,對建奴的衝擊這麽大,居然上來就**。

  雖然平時嘴上經常掛著愛兵如子,但韋寶其實對於這幾百人和幾門炮是無所謂的,沒了就沒了。

  韋寶主要擔心這些人會見不了這麽大的陣仗,會潰散,那就很傷士氣了,大軍若是都戰死了的話,應該不但不會傷及城中將士的士氣,反而會更加鼓舞士氣。

  “讓剩餘的步軍編程五百人的隊伍,一共八隊準備候命!隻留總裁衛隊守城!韋寶對譚瘋子道。

  努爾哈赤敢**,老子不敢嗎?

  自從下令大軍出城的那一刻,韋寶就無所謂了,反正有總裁衛隊五百人守城,建奴就是兩*人也未必能攻破,對韋寶本人的安全不構成威脅。

  譚瘋子毫不猶豫的答應,讓參謀到各個作戰部隊傳令。

  本來各個作戰部隊就是編成千人,五百人是一個營,這很容易分,以營為單位就是了。

  寶軍已經是現代軍製,不管是合攏還是分開,都很簡單。

  寶軍的軍製比這個時代任何部隊都高出三百*!

  以班長為單位,每個班自己做飯,班裏就有基層政治組織。

  連一級有指導員,班一級則是政治幹事。

  寶軍***是天地會會員,更不用說教導隊的人了。

  教導隊最低也是士官。

  三*多建奴鐵騎蜂擁而至,建奴說是來了六*五千多人,被寶軍打掉了一*多,還剩下五*三四千的樣子。

  這五*三四千裏麵,有兩*多是走路的,沒馬的。

  所以現在就是建奴的全部家底拿出來了。

  三*多大軍,從正麵,兩翼,三個方向衝過來,還有人迂回包抄。

  這些就是建奴的傳統戰法,和打獵一樣。

  隻可惜寶軍像秤砣一樣,建奴咬不動。

  火炮一分鍾三發,四門步兵炮一分鍾能發十二發,總共二百多發炮彈,一共用二十多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