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二寂境
作者:無頭D      更新:2020-03-05 01:23      字數:2682
  立冬了,秋水門群山紅葉凋落,草木蕭瑟,偶爾一陣幹冷的山風吹過,才顯得有些生氣。

  幾個師兄告訴他,秋水雖地處仙府南端,但是因秋水分跟天靠得太近,每年冬天都奇寒無比,就算是有些修為的修者也難以承受。

  好在大師兄張安泰的妻子蘇茹給李雲生做了幾件新襖,還有一床厚厚被褥,李雲生喜歡的不行,他人很木訥,也不知道怎麽道謝,連著幫蘇茹嫂子挑了好幾天的水,最後還是張安泰攔著才作罷。

  後山那間小木屋,原本就不住人,更不要說在裏麵過冬,幾個師兄好早就商量著,要把李雲生接到觀內的自己家裏住,但被李雲生回絕了。

  幾個師兄知道李雲生的性子,也沒去逼迫他,便商量著如何將李雲生那間小木屋修補一下。

  原本的計劃確實隻是修葺一下,把漏風的地方補好,屋頂再加蓋一層幹草,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幾人農閑後清閑得太久,越做越是起勁。

  李闌開始畫房屋圖樣,李長庚把山下幾株有百年樹齡的大樹砍了,扛上山來,劈成一塊塊上等的木料。大師兄張安泰進山前就是做木工的,打板,刨木,做榫又快又好,倒是主人李雲生,除了幫一把李長庚做些苦力,就隻有做些好吃的犒勞他們。

  最後居然不到半月,白雲觀的幾個師兄一起,生生的把李雲生這間小木屋翻新了一通。

  連小木屋的麵積都擴大了一倍有餘,原本隻有一間臥室跟一間小廚房,改造之後原本臥室改成了書房,大師兄知道李雲生愛看書,還用餘下的木料做了一張書桌,一把椅子,一個書架,書房有兩扇窗戶,一扇正對著屋前的那株老槐樹,一扇窗戶瀕臨後SX側山崖,從這扇窗可以看到秋水門群山的風景。

  這兩扇窗是李闌的得意之作,不但窗簷請門內懂符文的人刻好防風保暖符,窗戶的玻璃也是李闌托在仙府行走的四師弟五師弟帶回來的,不但通透而且堅固,這冬日裏再打的烈風也不怕。

  而原本的臥室則是後來加出來的部分,因為位於屋簷後方,不是太高,像是閣樓一樣,因為用的都是新木,屋頂又開了天窗,屋後也有窗戶,陽光照射進來,映襯著好看的木紋,不但不悶,反而顯得格外安全溫暖。

  最後就是廚房,應李雲生的要求,廚房也擴大了一倍,原本經常堵塞的灶台被重新修葺了一番,沿著牆的位置,用厚厚的原木做了一圈長長的案板,案板的上方是一排排放國外瓢盆的櫥櫃,下發是放米糧的櫃子跟水罐,他們甚至還在裏麵做了一個小小的地窖,給李雲生儲存冬天的蔬菜用。這櫃子案板自然是張安泰做的,李雲生已經覺得很好,但張安泰還是有些不滿意,說是時間太趕,要不然這些桌椅櫥櫃案板,可以再做的好些。

  看著自己過冬的“新房子”李雲生感動的不知道說些什麽好,幾個師兄卻笑他太矯情,說他們隻是這些天閑的手癢,這力氣正好沒地方出呢。這之後他們幾個,在李雲生這裏喝了好幾晚的酒才罷休,而李雲生也請掉了差不多一月的月錢。

  但他心裏是高興的。

  雖然這段時間忙著修房子,但每天清晨練拳練步李雲生從未落下過,李闌也時不時帶他到山間打獵,獵射技巧也學了些。畫龍訣自然一天也沒停止過修煉,呂解憂教他的龍語還有玉虛子留下的那堆書,他還在慢慢消化,這些東西你不看懂也就不是你自己的,急不來。

  《打虎拳》的招式,經過這麽些日子的磨礪,終於有些模樣了,李長庚這也才告訴他這套《打虎拳》真正練的不是拳,而是“勁”,《打虎拳》沒什麽大殺招,但拳招能養“勁”,勁道足了每一招都能是殺招,就像那日李長庚拿著個扁擔,就把玄武閣的秦琅打得一月起不來床一樣,拳招不是用來製敵而是養“勁”李雲生對這個說法很好奇。

  打虎拳的勁道分四重,一重勁為“扛鼎勁”,突破一重勁者會有扛鼎之力。二重勁為“裂石勁”,突破二重勁者,可有一拳裂石之力。三重勁為“打虎”勁,練成者可一拳斃猛虎,這也是打虎拳名字由來。至於最後這四重勁,名叫“開山勁”,聽名字很是威風,李雲生問李長庚,是不是練到第四重,一拳就可以擊毀高山了?他想起了那座光禿禿的望龍峰,對於修者而言,心想對於修者而言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李長庚卻搖頭道:“開山之意,並不是說拳頭可開山,而是練拳之路猶如開山之意,這練拳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能停歇。”

  這個解釋李雲生覺得有些馬虎,但既然李長庚這麽說,他也不好去反駁,於是問他:“三師兄你如何練到了幾重勁?”既然李長庚這麽說,李雲生不由得有些好奇。

  “裂石勁我早就過了,打虎勁雖然還沒找頭老虎試試,但是觀裏犁地的一千斤大水牛我試過,拎著牛角把它放倒也不用費什麽氣力,至於開山……嗬嗬,那還早得很呢。”

  李雲生有些咋舌,跟大水牛角力,這三師兄未免也太生猛了些。

  打虎拳四重勁也是急不來的事情,沒有捷徑可走,唯有每日的勤勉練習,當然還有大把的仙糧恢複體力,這段時間李雲生也體會到了,這打虎拳你越是往下練下去,飯量就越大,普通的高粱米他能一頓吃好幾斤,還要吃好些肉食才覺得飽,還不頂餓,隻能吃仙糧,否則打兩套拳下來,人就蔫了。李雲生原本想投機取巧,把仙糧省下來,被三師兄發現後,狠狠訓斥了一頓才明白,吃仙糧並不是果腹那麽簡單,打虎拳消耗的體力,不是簡單吃飽了就能補充回來的,人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就是這個道理,打虎拳損耗的是筋骨血氣,如果不用仙糧及時補充,不出十年,李雲生便會過勞而死。

  至於《行雲步》,張安泰教習的方式便是授之以漁,基礎的步伐跟算法跟李雲生說了一遍之後就不聞不問了。不過李雲生也沒有讓他失望,短短月餘,《行雲步》七步便可以不拘泥與方位行走。說起來李雲生覺得還要謝謝桑小滿,如果不是他帶他去那玉虛子的洞天,在那危急關頭的實踐,遠遠好過李雲生在家裏獨自練習。

  再說《畫龍訣》。

  雖然那最後一章李雲生還是不明所以,但好在這不影響他對《畫龍訣》的修煉,相比第一次鯨吸時差點勁爆爆裂,這些日子李雲生已經漸漸熟悉了,畫龍訣心法導入的那龐大天地靈氣,就連施展鯨吸也漸漸熟練,而鯨吸這一獨特的吸取靈氣的法門,也成了李雲生結胎的最強手段之一,其次就是入寂。

  就在入冬的前一晚,李雲生正式踏入二寂。

  這一常日看似遙不可及的境界,李雲生隻花了斷斷半年不到,而他還不自知,覺得來的還是有些晚。

  二寂跟初寂最大的不同是初寂是靜,二寂是“明”,進入二寂,李雲生頓時覺得,頭腦前所未有的空明,窗外的老槐樹枝椏的搖曳、下山洞中進入冬眠動物的呼吸,陣陣山風的呼嘯,一切在他腦中都格外分明。

  最關鍵的是,在這“空明”的意境之中,他們感受得到天地靈氣的流動,以前吸納天地靈氣就好比瞎貓碰著死耗子,現在能“看”了,自然事半功倍!

  李雲生終於明白,為何玉虛子《說玄微妙經》裏會說練氣期的修士最完美的狀態,,一是得到一篇中品以上的練氣法決,二是吐納時能進入二寂境了。

  如今李雲生《畫龍訣》心法已經熟練,也進入了二寂境,他覺得找個時間,自己可以再次嚐試突破結胎了。

  當然這幾天還不行,因為他約了桑小滿,請教符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