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梟雄的誕生(一)
作者:月關、天使奧斯卡      更新:2020-05-21 12:27      字數:2079
  天京城內。

  前線的戰報早已經送入宮中,雖然顧世維在第一時間就下令封鎖消息隔絕內外,可問題是他手上掌握的資源太過有限,命令傳達下去是一回事,能否順利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就在戰報傳到京師的第二天,京城裏便傳的沸沸揚揚,軍民百姓都知道了燕皇劉威揚駕崩以及劉宸瑞執掌兵權的消息。一夜之間,城中店鋪三成關門,百姓也逃了兩成有餘。

  雖然張世傑已經派出兵馬維持秩序封鎖城門但是收效甚微,甚至部分士兵也脫下軍裝丟棄兵器隨同百姓一起逃之夭夭,乃至出現了兩個城門空崗的現象。最後還是顧世維動員了城中衙役捕快以及五城兵馬司,才勉強維持住秩序,但是依舊無法做到嚴控消息安定民心。

  連百姓都懂的道理,官員自然也明白。劉宸瑞還叫做王佑的時候,便不是個省油的燈。如今他既成了三殿下又手握兵權,這場禍事便不會小。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不用玩自欺欺人的把戲。就衝劉宸瑞不請示朝廷就自行接管兵權,如今又帶領大軍“護送”劉威揚梓宮回返這兩個舉動,大家就能猜出其來者不善。他此番名義上是護送父皇靈柩回國,其用心分明是為了爭奪大統。眼看兄弟相殘束甲相攻之事就要發生,這時候大家自然得為自己考慮一下。

  禦書房內,也是一片愁雲慘霧,劉宸英望著麵前的嶽父和恩師,隻覺得火撞頂梁。多年來被父親壓製得死死的,如今好不容易父親這座大山去了,不想另一座大山又壓下來,讓他隻覺得怒火翻騰,恨不得抽出佩劍去外麵亂殺亂砍一通才能發散火氣。

  素來維持溫文爾雅形象的劉宸英,這時候也破天荒地發起了脾氣,用手拍打著禦案怒罵道:“廢物!都是廢物!我乃是大燕太子名正言順,麾下還有數十萬將士,為何就不能擊破逆賊?將他擒到馬前問罪?老泰山,您可是國朝第一名將,論及用兵之術天下不做第二人想,難道還對付不了王佑這個娃娃?他所帶領的乃是孤軍,我城中廣有錢糧,哪怕就是對峙,也是他死我活。你們憑什麽說打不贏?”

  張世傑不慍不怒,語氣很是平和:“殿下自幼讀書未曾掌兵,對軍中之事所知不多。王佑的人馬乃是哀兵,兵法有雲,哀兵必勝。其兵力雖寡,卻可以一當十,因此我軍野戰並無勝算。再說這幾十萬人馬乃是大燕官軍,如果對付神狸人,他們自然責無旁貸,至於兩位殿下的戰鬥,他們是否會介入其中,卻是未知數。顧相,您以為如何?”

  劉宸英的目光又看向顧世維,後者點點頭,表示支持張世傑的看法。又怕弟子聽不懂,隻好進一步解釋道:“神策軍本就是莫家父子組建,如今又成了三殿下的部下。對神策將士而言,他們的選擇並不多。不管是清算舊賬,還是就這次的事情追究,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免不了一死。為了保證自己不成為亂臣賊子,他們隻能選擇追隨三殿下身邊,和朝廷拚到底。隻有三殿下贏了這一局,他們才有希望洗刷罪責。所以他們現在認可的朝廷隻有三殿下,如果打仗的話,他們也會不顧一切地衝殺,因為他們已經沒了退路。”

  “那我們的人呢?”劉宸英歇斯底裏地問道。

  顧世維看看張世傑,隨後又歎了口氣:“殿下,我們隻有朝廷官軍,並無私兵。而對於朝廷官軍來說,隻要這個天下還在劉家人手中就足夠了,至於誰是皇帝並不那麽重要……”

  劉宸英如同泄氣皮球一樣癱軟在了龍椅上,半晌不能動彈。他知道,顧世維在這種時候犯不上和自己說謊,也懶得敷衍自己,說得都是肺腑之言。那些官兵畢竟都是燕國正規軍,不管兩兄弟誰登基,對他們都沒有切身利益損害犯不上拚命。細說起來,王佑還算是軍漢出身,和他們更親近一些。是以這些人的忠誠非常可疑,就算讓他們出陣,也防不住臨陣倒戈。

  這些年劉威揚對自己的提防,讓自己始終接觸不到部隊,眼下大敵當前,身邊竟無人可用。想到這裏劉宸英隻覺得眼前陣陣發黑,不知該如何是好,想了好一陣才問道:“若是我現在走還來得及麽?”

  “哪裏去?”顧世維反問道:“殿下在天京城內還是大燕殿下鳳子龍孫,出了城就是亂臣賊子,到時候不會有一支軍隊服從您的命令,走到天涯海角也是死路一條。如今留給殿下的路隻有一條,就是求和。”

  “求和?”

  “沒錯。同室操戈親者痛仇者快,這個汙名他也擔不起!這是我們最大的憑仗,也是唯一的底牌。老臣以為可以依此與其和談,我們可以答應他的條件,給他兵權、財權,讓他安心練兵為先帝複仇。等到誅滅神狸之後,再行商討大位歸屬。在那之前,大燕無天子,隻有攝政王。由殿下和三殿下共同攝政,有事共商。”

  張世傑道:“穩軍計?王佑不是個省油的燈,這辦法能騙過他?”

  顧世維搖頭道:“死馬當活馬醫,事發倉促除了這個辦法並無良策。隻要拖過這一時三刻,我們能找到救兵,則萬事還有可為。國丈是帶兵的人,應該知道士氣可鼓不可泄的道理,隻要泄了神策軍這口氣,再對付他們就見容易多了。”

  “話雖如此,王佑詭計多端,哪會那麽容易擺布?”

  “同室操戈的罪名他也承擔不起,隻要他還是劉家子孫,就得考慮千秋萬代的物議,不敢悍然動手。再說他如果執意兵犯天京,自己就失去了道義,我們城中守軍也可被激起鬥誌,憑城死守勝負難料。他手上就這麽點家底,又怎麽舍得消耗?”

  “顧相英明。那這和談之事誰人為使?”

  顧世維看看張世傑:“除了您老,誰還能擔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