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
作者:夜懷空      更新:2020-11-23 21:35      字數:2611
  李崇雲背負雙手走出臨水亭,目光始終停留在少女的臉上,朝她拱手說道:“我這馬本來是不賣的,若是小娘子真心喜愛的話,在下可以贈送與你。“

  少女聽到這樣的話,顯得尤為不忿,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麽馬嗎?”

  “當然知曉,這是大食馬,耐寒耐饑渴,持久力長,奔行數百裏而不知疲憊,由於來自遙遠番邦,所以極其名貴。”

  少女驕矜地翹嘴笑道:“知道名貴還隨便送人,莫非你腦子不夠用?”

  “說的什麽話,”李崇雲激動地辯駁:“我家裏這樣的馬還有很多,今日隻是與小娘子你有緣,才開口相贈,你要是不知好賴,那我還是自己騎吧。”

  “你好大的口氣。”少女有些懊惱地說道:“我皇祖……我祖父家的馬場才不過幾百頭,你還敢言稱有許多,莫不是打腫臉充胖子,惹人貽笑大方嗎?”

  “你不相信……算了,我說許多也隻是謙虛而已,倒是你自己說話相當有水分,還來指責他人。”

  說罷他轉過身去,故作生氣的樣子望著水麵。

  李靜忠一看這不對勁,怎麽剛見麵就掐起來了,以後還怎麽讓咱往一塊兒撮合,看來還得老奴婢親自出麵摻和。

  他抬頭對自家郡主說道:“娘子,既然這位小公子有心獻馬,你何不先收下。若是娘子覺得過意不去,咱們回去可以拿別的東西賞賜給他,也算是有來有往如何。”

  少女聽罷,沒等李靜忠爬過去當上馬墩,自己當先就翻身跳了下來,嚇得他慌忙過去護持。

  “閃開。”她推了接近的李靜忠一把,竟拽著烏騅的馬韁要翻身上去,無奈馬鐙太高,她的長襦裙頗為不便,靜忠上前雙手護持,好歹才爬上去。烏騅噴吐出白氣搖晃著脖頸,嚇得李靜忠白了臉色。

  李崇雲迅速奔出臨水亭,伸手抓住了馬韁,烏騅迅速安定下來。

  少女臉上的驚慌之色一閃而逝,隨即笑著問他:“怎麽,現在又反悔了?”

  “當然不是,這馬性子有點烈,娘子你要當心。”李崇雲抬起頭,望著少女語氣變得柔和,還帶著羞澀的顫音。

  “謝過了,我自然不能白要你的馬,你住在什麽地方,我改日派人給你送些賞賜。”

  “我……”他伸手指著自己的臉說道:“暫時住在廣福坊西涼郡王府邸,賞賜?回贈倒是不必了。”

  少女已經拽著韁繩調轉了馬頭,李靜忠也牽著棗紅馬與她共同離去,回頭給了李崇雲一個意味雋永的笑容。

  李崇雲悵然若失,望著馬背上那個輕盈靈動的身影逐漸遠去,消失在草坡柳樹的盡頭。

  曲江池岸的芙蓉園裏,永和郡主歡喜地用手指梳理著絲緞般的馬鬃,一麵低頭問旁邊的李靜忠:“他剛剛說他住在廣福坊西涼郡王府邸,那他是李嗣業的什麽人?”

  李靜忠笑著反問道:“那郡主以為他是什麽人?”

  “住在郡王府邸裏,又能騎這麽名貴的馬,一定是李嗣業的兒子嘍。”

  “郡主真是冰雪聰明,一猜就中。”

  “李嗣業曾經在大食繳獲過許多戰馬,還挑選了數百頭良駒獻給了皇祖父,他說他家中有許多大食馬自然不是說謊。聽說他送兒子進京是為了與我們皇家結親,那麽是誰家的阿姊要做他娘子呢?”

  李靜忠叉手回答:“他是李嗣業的長子,生得也俊秀非常,能嫁給他的,也一定得是冰雪聰明又漂亮的郡主。”

  永和郡主沒有說話,隻是低頭揪著馬鬃想著心思,李靜忠刻意放慢了腳步,望著她的背影滿意地點了點頭。

  ……

  興慶宮交泰殿中,皇帝懶散地靠坐在龍榻之上,高力士雙手端著拂塵跪倒在地,身後站著右相楊國忠與左相韋見素。

  “奴婢識人不明,致使手下人犯了欺君之罪,還請陛下責罰。”

  “怎麽回事?”皇帝仍處在迷惑中,抬手問道:“你如何識人不明了?高力士起來說話。”

  高力士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叉手說道:“奴婢近日來暗中查訪璆琳,從其仆從口中審問得知其入範陽後受安祿山大量錢財賄賂,所以他回來匯報陛下的話必不可信。”

  李隆基盛怒道:“來人,把璆琳給我押過來嚴刑拷問,然後送入大理寺獄處死!”

  未見素一聽,連忙上前勸阻:“不可,陛下,安祿山素有耳目在長安,若以此事處死璆琳,必使安祿山畏懼而不敢入朝,應當暫時監禁,再以他事除之。”

  皇帝逐漸斂去雙目中的怒意,靠回到床榻上哼聲道:“就按你說的辦。”

  楊國忠上前說道:“應該再派一人前去宣慰,臣舉薦給事中裴士淹前往範陽,探明安祿山之行狀。”

  “好,就派裴士淹去。”

  “還有,陛下。”楊國忠緊跟著說道:“我們也派人暗中調查了內常侍魚朝恩,雖未查得他有大量受賄財物,若是暗中嚴加審問,定能查得他受李嗣業厚禮財物之事。”

  他話音未落,高力士和韋見素都扭頭警示地看了一眼,但楊國忠素來固執,毫不在意這兩眼中的深意。皇帝冷眼擺了擺手:“行了,別再多生事端。就派範士淹前往河北宣慰。都退下吧。”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後,才緩緩向後退卻。皇帝疲憊地揉著自己的眼角,厭煩地望著這些給他帶來紛擾的臣子們,又回頭望了一眼屏風後方的珠簾月洞門,風姿綽約的楊玉環挑起簾子眼含秋波,隨即放下簾子轉身朝內。

  韶華易逝,眼前美人才需珍惜,不然繁華匆匆凋謝,再美好也隻能追憶了。

  ……

  給事中裴士淹得到旨意,立刻匆匆離開京城趕往範陽。等他到了幽州城,被安祿山的人安置在了館驛內卻沒了動靜。他一再詢問,對方卻聲稱安大夫有疾,不方便見聖使。

  他在驛館內焦急等待了近二十天,連安祿山的幕僚都沒有見到,若這麽幹等下去容易生變,倒不如決意離去辭返長安,看看安祿山如何反應。

  這一手以退為進立刻奏效,第二日安祿山派人請他入節度使府邸相見。

  安祿山命人將府邸中門打開以迎接聖使,裴士淹低頭側目觀瞧排列左右的士卒,個個神態疏離冷漠,驕橫之氣十足,果真是河北多驕兵悍將。

  從大門到跨院門,再到內院門直至正堂,石鋪通道兩側五步一崗,軍卒均身披鐵甲腰懸橫刀,他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府邸其餘地方的情形。

  他踏過門檻進入堂中,抬頭看見安祿山坐在中央虎皮覆蓋的胡床上,雙腿叉開肚腹鼓起,眼皮浮腫下垂,神態睥睨。身旁站著謀士嚴莊和高尚,再往遠左右側站著安守忠和阿史那·承慶。

  安祿山食指上的玉扳指微微抬起,身邊四人立刻單膝跪地叉手道:“臣、末將拜見聖使。”

  裴士淹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這四人已經自行站起,恢複麵癱臉紋絲不動。

  安祿山嗓子幹啞地開口道:“聖使請見諒,某重病在身,暫不能修人臣之禮。我的這些屬下久居河北蠻化之地,時間長了連朝廷的禮節都生疏不通。既然是宣慰,安某已感受到聖恩掛懷,自會鞠躬盡瘁,聖使可以回去複命了。”

  裴士淹眉頭皺起,剛進門一句話還沒說就要往外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