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
作者:夜懷空      更新:2020-05-21 09:32      字數:2680
  田仁琬揪著胡須沉吟良久,突然回頭問李嗣業:“你何以知道得如此清楚?”

  “末將在蔥嶺守捉擔任守捉使時,曾與吐蕃軍一個千人隊有過交鋒,正是因為此役,末將才由蔥嶺守捉使升遷為昭武校尉。”

  “他們的戰術如何變化多端,都萬變不離其宗,利用人數眾多廉價的庸護持來遲滯敵方的進攻,消耗對手的戰鬥力。桂射手們則在對手呈現疲態的時候,發動雷霆一擊。撤退的時候也是,桂射手先行撤退,庸護持們被當做棄子保全精銳。”

  田仁琬輕蔑地哼了一聲:“戰者,拚的是士氣,拚的是上下同欲,上下同心,這幫吐蕃蠻子以奴從為軍。這些人肯實心作戰嗎?這些人有士氣可言嗎?一旦遭遇必然是一觸即潰,奴從的潰散會影響吐蕃精銳部隊的士氣,我軍勢如破竹,管他是精銳還是奴從,全部一鍋端掉!”

  田中丞的戰爭還停留在理論層麵上,他所剖析的敵我雙方強弱看似明晰簡單,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麽回事兒。

  李嗣業委婉地勸諫道:“中丞,庸護持並不隻是奴從軍這麽簡單,他們更是桂射手們的雇從,這種關係並不隻維持在戰時,即使在平時,桂射手也對庸護持有支配權,這是主人和奴隸的關係。吐蕃軍中還有一種獎懲製度,英勇作戰斬獲頗多的庸護持,是可以升格為桂的,所以就使得他們雖然地位地下,卻作戰勇猛,中丞萬萬不可輕視。”

  田仁琬笑著擺了擺手,點頭說道:“你之所言確實有幾分中肯之處,某一定會詳加斟酌,此番遠征某若不能畢全攻與一役,拿下孽多城,絕不搬師。”

  李嗣業一聽對方說話的口氣,就知道田仁琬未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他自然也不會堅持己見強行勸諫,引起對方的不快就得不償失了。

  公告很快蓋上了印章,李嗣業也躬身叉手向田仁琬告退,田仁琬伸手攙扶起他的雙臂,低聲說道:“李嗣業,你才具非凡,真想把你歸入軍中,與某共同遠征小勃律。隻是軍令已定,不易變動,況且夫蒙都護坐鎮後方,我不能把他最得力的人才給抽走了,對此我隻能深感遺憾,你走吧。”

  田仁琬輕輕拂袖,轉身又望向了遠處的喀喇昆侖山脈,李嗣業隻好叉手告退,轉身走下了城牆。

  他帶來的五十五張告示,由田中丞的隨從親自掌印,蓋上了通紅的印記。這位隨從又親自將卷起的告示榜文,遞到了李嗣業的手中。

  隨從笑容可掬地對李嗣業拱手說話:“節度使的印綬,本不該用於公告榜文,更不能用於取信那些下九流的商賈,之所以拿出來給你用,不止是因為有敦煌張、索二姓參與其中,更是因為田中丞對你有偏愛之嫌,完全是看在你的麵子上,這份恩遇簡直讓我嫉妒啊。”

  他實在是不明白了,憑啥一個個都看不起商人,商人吃你家大米了?

  還嫉妒我,田仁琬所謂的恩遇對我來說無關緊要,我要的是自身的強大,而不是攀附某某人。

  李嗣業叉手笑了笑:“言重了,嗣業也隻是實心用事,不敢怠慢罷了。”

  他牽著黑胖出城,站在城門口回頭望著守捉城,心中暗自喟歎,這裏是他安西夢開始的地方,可惜來去匆匆不能久留。

  於構親自送他到門口,兩人並未做過多的言語交流,但彼此都心知肚明。田仁琬看到的隻是蔥嶺表麵上的富足,守捉城藏在地底下的東西,更是超越他的想象。

  “主公,真希望你能抽出時間回來一天。”

  “於構,別這麽叫我,萬一讓別人聽見了,不好。”

  於構看了看左右無人,才走近李嗣業身側低聲說:“吐蕃人貢覺讚依然被關在地窖裏,宗呂現在很乖覺,我們會麵的時間已延長至一個月一次。主公,此次田中丞帶大軍遠征,是否需要這宗呂做內應。”

  李嗣業思慮片刻,低頭說道:“也不知道此次安西軍遠征會打到哪種程度,讓他盡量避免與唐軍正麵接觸,在不暴露的情況下,可適當給唐軍提供便利。”

  “明白了,明日便是再次接觸的時日,我會親自去吩咐他。”

  ……

  龜茲跳蕩營的三個團屬於中軍,此刻就在蔥嶺守捉城前列陣,雖然混雜在諸多部隊中,但隻要一看旗幟,就能夠把他們給找出來。

  李嗣業時間緊急,沒功夫去找下級訓話,更何況跳蕩營暫時撥在馬磷將軍管轄下,他就不必過去亮這個相了。

  三位校尉也同時看見了李嗣業,趙從芳剛要過去拜見,被仇欒一把拽住了肩頭:“你這個時候幹嘛去,等著當倒黴蛋嗎?”

  “此話怎講,他好歹也是我們龜茲跳蕩營的押官,你這個時候不去拜見,讓他給察覺記住,不怕將來要給我們小鞋穿?”

  “你啊你,一點兒都不懂聽風聲,辨形勢。”仇欒語重心長地問他:“你知道他幹嘛來了?剛來怎麽又走了?”

  “這我哪裏知道去?”

  “這麽簡單你都看不出來?”

  仇欒臉上顯現出一絲譏誚笑容:“虧你在軍中混了這麽久還毫無長進。他快馬加鞭前來蔥嶺守捉,是希望能見到田中丞,加入到遠征小勃律的隊伍中。隻有這樣,他才能重新找到立足之地。但眼下看來,他根本沒能見到人。別人都在軍中效力,隻有他被留在了後方,前途必然是一片渺茫。”

  “這跟我們去見他有什麽關係?”趙從芳疑惑不解地反問。

  “嗬,你豈能不知牆倒眾人推的道理,如今他已經失勢,誰要湊過去誰跟著倒黴,你我還是避嫌為好,萬一將來被跟他不對付的政敵給看見,你我這種小校尉怕是連前程都給毀了。”

  趙從芳總感覺仇欒太過危言聳聽了,偏偏他自己就有被害妄想症,此話聽起來倒有幾分道理,好像他要是跑過去叉手拜見,會有無數道陰冷的目光注視在他們身上,會真的被當做李將軍的同黨。他隻敢把目光偷偷地瞄過去,李嗣業已經翻身上馬,身上背著竹筒遠去。

  失勢的感覺真是淒涼,給李將軍送行的隻有一個小小的蔥嶺守捉使。

  ……

  於構沿著河水的上遊,牽馬進入山腳下的洞中,身體的陰影擋住了照射進來的光線。

  一個把發辮盤在頭頂的吐蕃武士站在他的對麵,腰間掛著闊刃刀,青黑色的氆氌長褲,蠟黃微紅的臉上盤繞著陰影。

  於構說:“少無適俗韻。”

  宗呂:“性本愛丘山。”

  “誤入塵網中。”

  “一去三十年,真逑麻煩,我們在這幾年裏已經見麵數十次,何必再弄這些文縐縐的東西,你想知道什麽事情,我告訴你便是。”

  於構似笑非笑地問他:“來的路上,有沒有碰到唐軍的先頭部隊?”

  “唐軍先頭?”宗呂神情震驚:“唐軍已經開始要奪回小勃律?”

  “沒錯,我家將軍要你盡量不要與唐軍交戰,避開鋒芒,在不會暴露被發現的情況下,給予唐軍一些便利。”

  宗呂苦笑了一聲:“如今我就在連雲堡中,還如何避開唐軍?至於給唐軍提供便利,我隻能看情況了。”

  “正是如此,”於構將雙手捅在袖子裏,低聲說道:“這次田仁琬遠征小勃律,沒有李將軍參加,所以你不必發揮作用,無論是哪方麵都不能有,乖乖地當好一個旁觀者,這場仗跟你沒有關係。”

  “是。”宗呂低下了頭,他注定無法逃脫被擺布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