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
作者:夜懷空      更新:2020-05-21 09:31      字數:896
  最快更新盛唐陌刀王最新章節。

  十年來蔥嶺守捉的兵卒們第一次有了危機感。過去大家過同樣的日子,領同樣的軍餉,誰也不用笑話誰。

  可就從今天開始,李守捉使用一條生財的門路,開始分化擴大了他們之間的差距。勤快的鳥兒有蟲兒吃,本領強的人自然可以掙錢,那些甘於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就留在溫飽線上掙紮吧。

  選拔大比就在守捉城外的山坡上舉行,騎兵們都換成了木刀,跳蕩兵們也都換成了木刀和木盾,弓弩手們不但要比試刀術,還要比箭術。

  棉花如今已經出現在安西,但是沒有得到大麵積的推廣,特別是在中原地區。。人們可選的織物不是葛麻,就是絲綢。絲綢窮人是穿不起的,而且唐王朝還延續了法律規定身份低賤的一部分人不能穿絲綢。

  李嗣業對選拔的人員很滿意,站在眾人麵前說:“這個辦法好,下次再有護送任務,也用比武的方法來選拔。有本領的人才能掙。

  別看這些人平日裏荒廢訓練但關係到錢財的關頭,個個都展示出了真正的實力,拚命三郎一般使出渾身解數,最終決出十九名獲勝者,帶隊的人自然由李嗣業委派田珍擔當。

  李嗣業倒也悠閑得很,站在城牆上觀摩眾人的比試,命令田珍和藤牧擔當裁判。

  葛麻這種織物舒適感奇差,就算是經過深加工的火麻布,抵禦嚴寒的能力也遠次於棉纖維和動物毛皮。葛麻做的衣服穿上一段時間後,就會變硬而無法穿著,需要用木槌將它搗軟,成為中原百姓入夜之後的一項必須工作。李白的《子夜吳歌》中就寫了: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萬戶搗衣說明了什麽,不正說明長安城裏能穿得起絲綢的隻是少數人,大多數百姓都還在穿葛麻嗎。

  絲綢確實能夠保暖,唯一的缺點就是成本太高太貴,以至於成為區分貴族和平民的標誌。李嗣業認為他有必要把棉花推廣出去,成為中原廣大地區的貧下中農能夠穿上更為保暖和廉價的棉布服裝,當然,捎帶著獲得大量的財富,成為自己日後的政治資本。

  當然這些事情隻能藏起來做,他現在隻是一個小小的蔥嶺守捉使,他做的一些超綱的東西,一旦被人發現並注意到,很有可能就會變成別人的墊腳石和勝利果實。。<script>LdgRead;</script>

  最快更新盛唐陌刀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