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章 父母在不遠遊
作者:花柒遲遲      更新:2020-05-21 03:49      字數:2301
  老話說,父母在不遠遊啊。

  方老爺和方夫人都上了年歲,這兩年家裏生意都給了兒子掌管,管家的差事也給了兒媳,專心頤養天年了。

  這時候若是搬去南邊,老兩口吃食語言和環境都大不相同,自然會不習慣。

  而方傑夫妻絕對不會扔下老人的,於是就如論如何也要守在北茅了。

  老爺子也沒多勸,方家到底是個大家族,就是京都本家這幾年也是不錯,若是有事,想必方傑一家也不至於受連累…

  就這般,林家一邊春播,一邊私下裏組織南下的人手,村裏人家和林氏一族,幾乎大半人都沒走。但每家孩子多的,都會送上大船一兩個。一來家裏人多,權當樹大分枝了,二來也是以防萬一,家裏也留根兒香火。

  南遷這事兒私下進行的,很是秘密,也沒耽擱什麽功夫,老爺子帶了嬌嬌回村裏第二晚,太平港的新船開來,卸了海鮮和各色東西下來,就把人直接帶走了。

  嬌嬌親自去送的,免不得又給奶奶和老娘等帶了不少東西。

  林家這裏忙著,京都裏也沒消停。西南兩州春日蝗災大起,今年顯見是沒有糧食可收了,偏偏一個縣令還私下賣了太平倉的糧食,百姓們見活命無望,就揭竿起義了。

  消息被八百裏加急送到京都,滿朝嘩然。

  倒也不是說先前多少年沒有過起義鬧事,實在是自從林家獻了玉米和地瓜,雖然被有些私心的世家阻撓,但林家大力推廣,又有戰王在外征戰,震懾邊塞。

  大越沒了外憂,內患也減輕,就難得呈現出一副盛世景象,國泰民安之感。

  這般,突然聽說農人造反,就戳破了滿朝文武自我陶醉的美夢。

  大朝會上,明德帝大發雷霆,砸了奏折,要滿朝文武立刻拿出對策,是安撫還是鎮壓。

  武將渴望建功立業,自然是一力支持鎮壓,但文臣考量就更多一些,支持安撫。畢竟也不是什麽大事兒,農人缺糧就給糧食,再減免兩年糧稅也就差不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滿朝大半人都知道那三洲是世家的地盤。世家裏幾乎大半的本族都在那三洲,州府的官員也是世家子弟。不是世家封地,也勝似封地了。

  平日就是朝堂的欽差去了,都要先登門拜訪。

  如今,朝堂正在爭奪接管西征軍的人選,世家自然是極力要捧三皇子上位。有戰王打下的基礎,隻要不搗亂,帶著勝利回朝,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這事兒原本都要定下來了,偏偏三皇子不爭氣,惹了點兒不好對外人言說的麻煩。於是又拖延了兩日,世家的殺手鐧也就到了。

  明德帝哪裏是氣惱農人造反,就是在恨世家在他脖子上套了繩子,拉扯的他必須按照他們的方向走。

  這會兒,他終於想起磕破刀刃的那把利刃的好處了。

  糧囤村裏,同朝堂的喧鬧完全不同,這會兒正是一派春日忙碌的喜悅景色。

  稻苗已經育好了,這會兒長了足有大半尺高,正午時候,被掀開棚子見見風兒。稻苗們都是興奮的照著手,好似在同新一年的春日問好。

  旁邊的稻田已經早早放水,泡軟了田土,砌好了田埂。農人們挽著褲腳,手裏拎著木鍬,隨意走在田間,不時修理一下。

  村南的溫室菜棚裏,這會兒更是鬱鬱蔥蔥,各色小青菜,甚至是青瓜,紅豔豔的番茄都成熟了,倒是紫色的長茄子,還有油豆角要晚一些。

  二十幾個農科的學子們,手裏拎著本子和鉛筆,跟在林保和宋大人身後,聽著他們講解各種技術和細微知識。

  當然,碰到兩個饞嘴的,也會偷個小番茄塞到嘴裏,突然被宋大人點到名字問詢,嚇得幹脆噎了下去,恨不得直翻白眼,惹得所有人都是哄笑出聲。

  老爺子帶了孫女走在田野間,也是忍不住滿臉帶笑。

  村人見了,都是高聲打招呼,“老太爺,今年雨水好啊,秋日肯定豐收啊!”

  “可不是嘛,大夥兒都上點兒心啊,秋日時候多打幾擔子白米,也省的那些米商每次都搶的恨不得打破頭!”

  老爺子笑嗬嗬應了一句,惹得村人都是得意大笑。

  多少年來,他們在土裏刨食,都是最被看不起的一群人。

  但如今,他們可是紅人,特別是秋日打了米糧時候,米商恨不得蹲在他們家裏,好吃好喝,好話說盡,隻求他們多賣幾擔米,老爺子這話可是搔到他們心頭癢癢肉了。

  “老太爺說的對,去年那個米商還丟了二十兩銀子,要我今年一定再把白米賣給他呢。”

  “我家也是!”

  “我家也是!”

  眾人都是紛紛應和,雖然手腳上沾滿了泥水,但卻如同得勝將軍一般驕傲。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土地可是最有良心的,絕對不會騙人,大夥兒流了多少汗,就會收多少米。都別偷懶,秋日時候誰家畝產最高,我做主送兩壇子好酒。”

  老爺子又開始許願,喜的農人們都是瞪圓了眼,“老太爺可是說話算數?好酒就是村口那些讀書老爺們念叨的桃花釀?”

  “當然是了。”

  老爺子笑道,“到時候你們就是不喝,拿去賣掉也夠給兒子娶媳婦了。”

  “哈哈,這可是大喜事,那些讀書老爺們天天眼巴巴盼著,也不過就是三壇子,咱們居然秋日能得兩壇,他們怕是要羨慕死了。”

  “哎呀,誰也別跟我爭,我兒子看中城裏一個秀才的閨女,秋日時候我搬了酒壇子過去,這親事準成。”

  眾人說笑,一時倒是讓田間地頭兒更熱鬧了。

  嬌嬌穿了一身棉布衣裙,頭上隻插了一根銀簪,帶了帷帽,跟在爺爺身後,安靜又乖巧。

  好不容易回到村裏,老爺子坐在大石頭歇息,她才說道,“爺爺,我懂你的意思。不到萬不得已,我和王爺不會動刀兵。”

  老爺子歎了氣,眼望遠處,欣欣向榮的田野,應道,“爺爺知道,你們要走的路,不可能沒有爭鬥。也不一個心軟,就可能萬劫不複。但每次看見大夥兒這樣辛苦勞作,隻為了有口飽飯吃,有安寧的日子可過,我就於心不忍,總想保住這份太平日子。但如今這樣的情形,就像建在豆腐上的房子,太不結實了。若是全部打爛了,以後才能建起最堅固的房子,也沒什麽不好。隻不過,還是能少死人就少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