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以身化鼎 天火燒灼修內外!
作者:天壇非雨      更新:2020-11-03 00:52      字數:4591
  煌煌無常,威威無量。

  似波濤翻滾,一身青衣手持長槍,盤坐陰陽。

  “到了如此程度,此雷劫數,就該是過去了。”

  “接下來何等的變化,就看天意莫測了。”

  伏羲悠悠。

  他以先天八卦成道,開創文明初始。

  這先天八卦在他手中,可謂無所不能。

  既是修行之法,也是攻伐手段,更是演算天地,預見無窮變化之能。

  然天地之數,本就難全。

  感悟再深,威能再強,也有不及之處。

  正所謂天意莫測,更何況是如此劫數當中。

  前行推動八卦推演,縱是天皇,這等堪比聖人之位,恐怕也得吃瓜落兒。

  這就是個很現實的事兒了。

  真要是那種關係莫逆的,就算拚著自身傷損,估計也得窺探一絲天機不可。

  與衛無忌之間,自不能說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言說莫逆,能讓伏羲兩肋插刀,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還沒到那個程度。

  接下來的劫數,當有何等的變化?

  這個問題的思慮,不僅是伏羲所想。

  也是身處此混沌區域,連同衛無忌在內的心中所想。

  旋渦緩慢旋轉,似是一隻眼睛,無情盯著衛無忌。

  細微而詭異的變化,卻是自無量混沌海而來。

  “天數之劫未完,地數之劫也未啟,就想來人數,是不是有點兒不講究?”

  女媧安然神色不變,微微閃爍的神光,如實的說明,這些細微無言的變化,絕無瞞過她的可能。

  劫數的變化,其實本無規律可言,彼此糾纏,多種莫測,自沒什麽講究所謂。

  接下來的一句話,才是真正的關鍵核心因素。

  “就這麽點兒能耐,也敢做大羅數的人劫?”

  在女媧的點頭示意中,楊嬋手捧寶蓮燈,邁步無量混沌中。

  七彩的光輝,改變了一定區域內的混沌原本色。

  一聲淒厲慘叫,引動無量混沌翻滾,就如同漲潮的海水一般。

  浪花翻滾,便全都淹沒了。

  無垠混沌海,能在其中生存,自是有手段支撐。

  然並不是所有的手段,都代表著強大修為。

  有些先天性的因素,很可能是別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

  比如這萬物初始的混沌,強悍的混沌之氣,若是沒有強大的手段防禦,遲早都得消融了。

  畢竟相對於無垠混沌海,個人修為再強,也算是有數兒的。

  而有一些先天成就的因素,對著傷害至強的混沌之氣,就是沒有任何感覺。

  反而像是魚兒入了水,更得自由暢快。

  就是再睜著眼睛說瞎話,也不至於說入了水的魚兒就很強大。

  再有一個事實,也足以用來佐證,就是這般的火急火燎,迫不及待。

  為何這般的沒有耐心,又不至於說是屁股後麵有火燒。

  除了外界的無奈因素,那就剩下自我主動了。

  誘惑,難以抵擋的誘惑。

  哪怕明知凶險,也必須舍命嚐試的無上誘惑機緣。

  大羅劫數為何凶險。

  除了天數地數的手段變化外,更多的不可預測,還是來自多了貪心的人劫。

  劫數無所謂偏向,自是公平不過。

  入了劫數,勝則享受無邊功果,一步登天。

  敗自不用說,身死道消,死的真是連一點兒渣兒都剩不下。

  當利潤超過百分之三百的時候,便可以踐踏一切。

  入了劫數,的確凶險不假,稍微不留神,就是身死道消。

  可萬一有那麽點兒機會成功了。

  那所得可不是三百。

  三千,三萬,三十萬都不算是誇張。

  實實所言,那就一步登天。

  真要有這個一步登天的機會,就算是豁出這條命又如何。

  難以抵擋的誘惑,將原本該有的理智,徹底淹沒。

  似乎從來沒想過,就算是機會擺在那裏,能不能抓住,也是個問題。

  哪怕機會無比接近,未曾切實抓在手裏,也不是屬於自己的。

  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擺在麵前,還得張嘴動筷呢。

  楊嬋雖然心善,可到了該動手的時候,也絕無所謂不該有的慈悲。

  一顆小氣泡淹沒於無邊大海,實在不至於什麽動靜兒,更無所謂什麽關注。

  默默回歸師父身邊,絕大部分的心思,處於一種弓弦緊繃的狀態。

  一顆小氣泡,沒什麽值得在意。

  這顆小氣泡,卻有引發大海浪的可能,那就不得不在意了。

  一顆小氣泡,有引發大海浪的可能,也僅是可能而已,卻不是必然。

  多一些注意便足矣了。

  自身也實際經過,何況還有師父在身邊,準備早已萬全。

  無論何等的變化,無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說實話,能與這些身處混沌中的強悍之輩交手,對楊嬋而言,也是一種收獲。

  楊嬋有這樣的心理,身為躲不過的當事人,衛無忌更有這樣的準備。

  兵來將擋,水來土屯。

  可來的要是火,又該以何等辦法抵擋。

  隻見那散發完雷霆便再無動靜兒的旋渦,緊盯著衛無忌,慢慢旋轉中,有了驚人的變化。

  火熱,燒灼,千裏萬裏的範圍,皆是一片火熱紅色。

  若是不計較其中蘊含的凶險,如此場景,實在是壯觀。

  火燒雲應該夠美麗吧。

  如今所起的這等變化,說是火燒雲魅力的老祖宗都不為過。

  億萬分之一的魅力形容,都是無法比擬的。

  當然,除了魅力之外,還有震撼。

  “天雷之後,便是天火之劫,倒也理所應當。”

  “隻不過如此是想把我當肉串烤了嗎?”

  “就是不知道誰,能有這般的好牙口。”

  緊盯著下一個瞬間便要噴吐火焰的旋渦,衛無忌還有諸多心思。

  他真的已經做好了應對一切的思想準備。

  天火噴吐,場景可是比火山噴發壯觀多了。

  威力更是沒法比。

  說是瞬時氣化一個世界,目前來說,還未演變到那般程度。

  把一個世界,當做燉豬蹄子那般,小火咕嘟著,倒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一點兒都算不上誇張。

  萬千的應對之法,心頭刹那而過。

  該如何選擇,其實已經有了決斷。

  就是在行動之前,還得看看這天火,究竟是何等的程度。

  先發製人,而後製於人。

  哪怕是麵對劫數,這道理也總歸是不會錯的。

  手中長槍一抖,便紮入了還未噴發的天火當中。

  陰陽所成,又不是金鐵所製,又何須考慮什麽屬性克製。

  不存在屬性克製,熱能的傳導,卻也是夠厲害。

  僅是刹那,便讓衛無忌感受到了這杆槍,已經到了燙手的程度。

  順手將長槍撤回,帶動了許多的火塊兒散落。

  大鬧天宮,蹬倒了八卦爐,落入凡塵一塊兒火磚,便是那綿延八百裏的火焰山。

  這些火塊兒要是發威,非得把一方大世界給煉枯了不可。

  哪怕是落入混沌,那無所不能的混沌氣流,一時間也徹底難以消滅火焰燒灼。

  “我那煉藥的爐子,倒是還缺幾塊兒燃火的,倒是省的麻煩了。”

  神農出手了。

  以他的身份修為,真的有必要在意這點兒天火嗎?

  說實話,可以在意,也可以不在意。

  真要用的話,說實話,有的是辦法。

  別說多年來,神農一脈早已有了屬於自己的內修火煉之法。

  真就是沒有,以神農的資源麵子,所求什麽整不來。

  就是那六丁六甲,兜率火,也不是什麽難事兒。

  真要說天火的話,還是有那麽一點兒難得的。

  都是焰火,卻也有所不同。

  能從此天火所存的道韻上,參悟一點兒東西,更是再好不過。

  撤了陰陽槍,獨身麵對天火的噴吐。

  一個燒灼,整個身軀崩然而碎。

  突如其來的一幕,驚得楊嬋跟精衛瞬時起身,想要出手相救,卻是想起了神閑自在的長輩。

  真要出手的話,不論身份,僅是神通能耐,也輪不到他們。

  神閑自在的長輩,無疑等同吃了一顆定心丸,定住了震驚難言的心神。

  細細觀瞧,火光之中金光湧現,無數的粒子。

  每個粒子,都隱約可見一個衛無忌。

  什麽隱約可見。

  那本來就是無數縮小的衛無忌。

  無數的粒子於天火燒灼中碰撞組合,最終形成一尊將天火包圍的大鼎。

  隔絕了視線,甚至神識窺探的大鼎中,再次金光匯聚,衛無忌依舊淡然而坐。

  此道身影,與平常表現有所不同的是,腦後朦朧青光,似有三個未曾開放的花骨朵。

  透明胸腹,可見各自運轉的五道氣流。

  紅黃藍白黑五色,正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

  三個未曾開放的花骨朵,自是修行之頂上三花。

  對應五行的五色氣流,正是胸中五氣。

  這也是渡過這場大羅劫數最為關鍵的所在。

  什麽時候頂上三花開放,胸中五氣混元如一,便是成功跨過了超脫命運的門檻。

  “以身化鼎,天火練元神。”

  “還真是什麽事兒都敢想,什麽事兒都敢做。”

  大鼎雖然阻擋了視線,甚至是神識。

  可三皇是什麽樣的境界,什麽樣的見識,又怎能無所知。

  哪怕看不見內在的元神何等變化,以肉身所化的這尊大鼎,也是玄妙非常。

  三足兩耳,威嚴厚重而霸氣。

  “倒是比大禹所成,鎮壓九州的大鼎,還要威嚴霸氣幾分。”

  三皇的目光,落在了女媧身上。

  這天地間的鼎,可言氣數的,誰能比得過那逆反先天,上書乾坤二字的至寶。

  “變數還未起,這不僅是一場借助天火,針對元神的修行,也是一場針對肉身的修行。”

  女媧又豈能不懂三皇目光合意。

  可這話,她不能說。

  根源就在變化二字。

  上書乾坤二字,著實的至寶,卻也是已然到了頂端,再想有變化,可謂千難萬難。

  而眼前這尊肉身演化,看似還不入級別,卻是變數太多,未來如何,誰也不能預測。

  哪怕現在還未曾徹底的跳出命運之外,已然到了門檻,便不是那麽清晰的了。

  何況這家夥身上,本就存在鎮壓氣運,遮蓋天機演算的至寶。

  隨著火焰燒灼,大鼎發生諸多變化。

  牽引無數道韻,烙印自身。

  諸多星辰,山川河流,竹石草木,越發清晰。

  隨著道韻的牽扯,烙印的深刻,不可思議的演變,整個過程清晰呈現在鼎身之上。

  看得三皇,甚至是女媧,都有點兒目不轉睛的注視。

  諸多星辰,山川河流,隻要所能想到的,皆有演化。

  到最後演化的,自然就是生靈。

  諸多生靈隨著演化而推動,不可避免的交鋒,迸發諸多玄機。

  最後脫穎而出,深深刻印浮現的,便是十二尊巨獸。

  龍,虎,鳥,蛇,十二種異象所生。

  總體來說,倒是跟形意十二形差不多。

  這是外形所言,本質上卻有極大的不同。

  也可以說是生命本質的進化。

  龍是天龍,虎是飛虎。

  鳥是鯤鵬,蛇是騰蛇。

  龍,虎,鯤鵬,都是多少了解,也是極好理解的。

  能在此同列出現的騰蛇,自不是尋常。

  天地有四方之靈鎮守,卻有八方所屬。

  騰蛇,便是鎮守八方之一。

  始之於無名,也可算是所有蛇的老祖宗。

  十二種生靈,種種不一,各有爭端,彼此卻都僵持不下。

  最終凝固大鼎,成為永久。

  十二種生靈所成圖形,凝固大鼎之上,便是烙印身軀。

  組合起來,便是一門無上的修行之法,可言做十二天圖功。

  除了凝固增強肉身根本的之外,十二圖形,更是護道的手段。

  曆經萬般爭奪,終所形成。

  哪一個不是手段超然,殺伐果決。

  “還真是一門了不得的功法。”

  “要不是有自道,還真是有點兒想要修行的衝動。”

  話雖如此說,親眼可見此功如何成型,自不能說一點兒感悟都沒有。

  要不然也太對不起身份,以及一番天賦了。

  “你以為如此便完成了嗎?”

  “在我看來,現如今所成,不過是一些皮毛罷了。”

  “真正的內層核心,還未曾演化。”

  “或者說,那已經是連我們都看不透的神秘玄奧。”

  對此言,三皇自然無異議。

  以他們的見識與智慧,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

  這十二種圖形的演化,自不能說是差勁。

  若是有緣所見,能有所悟,必有一番成功。

  但在底蘊層次上麵,還是有所不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