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李繼儼(二)
作者:準噶爾刀王      更新:2020-05-20 23:05      字數:2216
  李繼儼在鳳凰山溫泉莊園裏呆了五天,大概搞清了莊園裏的運作情況。

  十分富足!

  這是皇家莊園帶給李繼儼的深刻印象,甚至包括普通的莊戶人家,收入都基本和關中擁有百餘畝良田的上戶人家相若。莊園裏的人們麵健康紅潤,大多數人的臉上帶著安逸滿足的笑容,即使是麵對他這樣的一鎮節度,也能夠做到不卑不亢。

  倉稟實而知禮儀,隻有生活相對富足,有自信心的人們才能擁有這種從容心態。

  其後,在他的強烈要求下,盧琰很無奈地陪著他前往古交的治鐵工坊進行參觀。

  古交西的汾河大壩正在興建當中,這是晉陽監第一次在大河的主河道上修築水壩。整個汾河大壩足有七丈多寬,二十丈多高,除了泄洪涵洞、引水涵洞為混凝土外,主體依然為土石壩基,整個大壩的土石方工程量可不算小。

  大壩的外側有厚達一丈五的混凝土支撐層,為此,古交城建有四座大型的水泥窯,以供應大壩和冶鐵工坊的建築所用。

  此時,圍繞著大壩的建設,汾河兩岸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當這座大壩全麵建成後,將會建成一座橫跨汾河兩岸方圓數裏的巨大水力冶鐵工坊。

  由於是冬天,大壩的施工已經停止,隻不過其規模依然讓人歎為觀止……

  古交冶坊幾座拔地而起的巨大紅磚煙囪格外醒目,煙囪上冒著白煙,直上藍天。李繼儼並不知道這是在汙染環境,而是覺得十分壯觀。

  高達二十多丈的一號煉鐵爐的煙囪應該是這個世界最高的建築,除了金字塔外。它旁邊的煉鐵爐造型怪異,遠遠望去好似一座巨大的夜壺。李繼儼來到跟前,才發現這座巨大的煉鐵爐外壁居然全部是用鋼鐵建造起來的。

  這得使用多少的鐵料?!

  在煉鐵爐的下方,四座將近一人高的巨大鼓風機在嗚嗚作響,在水輪機的驅動下,裏麵的的葉麵轉得飛快,在向高爐內部裏鼓風。通風的管道下麵似乎還建有火爐,不知是幹什麽用的。

  陪同的匠頭解釋說這是為空氣加熱,通過這樣的加熱管道,這樣鼓風機向爐內吹入的就成了熱風,能夠使爐內保持更高的溫度。

  隻用了大半白天的時間,一爐鐵水就煉好。在水輪機的驅動下,龍門吊掛著巨大的鋼包緩緩移到了出鐵口。煉鐵爐最高層的出鐵口打開,一股熾熱光芒的鐵水從爐口湧了出來,流入鋼包之中,飛濺起了一蓬蓬的鋼花。

  鋼包灌入大半鐵水,大約在三噸左右,直接又被龍門吊送入到煉鋼爐內,繼續通風,增加石灰、純堿、白雲石等堿性材料,並且有十數名工人操作耐高溫陶瓷攪拌棒在鋼水中攪拌造渣。大約一個時辰,鋼包從煉鋼爐中吊出,運送到澆鑄場地,幾名工人將鋼鉤掛住鋼包一側,然後扳動絞盤,在鋼絲繩的拉動下,鋼包緩緩傾斜,鋼水被澆鑄到模具當中。

  一爐鐵水大約有十三噸多,而煉鋼爐一次隻能煉三噸左右的鋼水,所以一號煉鐵爐一側的廠房內配套有三座這樣的煉鋼爐。

  這種煉鋼爐所煉出的都是粗鋼,想要冶煉彈簧鋼,還需要將粗鋼板和熟鐵板混合放入煉鋼爐內,重新進行冶煉。

  不過,這種粗鋼所打造出來的武器、農具已經要比所謂百煉鋼要好一些,由於韌性不夠,卻無法拉製製作鋼絲繩、鎖甲等所用的鋼絲。

  李繼儼觀看完了整個冶鐵和煉鋼過程,期間總管李茂還向他介紹僅這一座煉鐵爐,一年就能出產鋼鐵六百萬斤。這讓李繼儼倒吸了一口涼氣,在心裏默算了半天這才算出這些鋼鐵大約價值在八、九十萬緡左右,比他所轄下的數州每年歲賦還要多。

  他不顧熾熱,用榔頭敲打著一塊剛鑄造出來的鋼板歎息:“吾早聽說陛下倡導格物之學,將工匠、商賈與士農並列,本有些不以為然,現在才知道,匠心之妙,乃有偷天之力,從今往後,定會在全力宣揚晉陽書院的學說。”

  盧琰聽後笑道:“陛下常言,士農工商,無農不穩,無工不興,無商不富,這國富民強,全都指望這些人打基礎,而士人調配管理天下,缺一不可。這讀書人鄙薄工商,卻是最不可取之處。”

  離開了繁忙的冶鐵工坊,李繼儼隻覺得不虛此行,短短的幾天時間,他似乎發現了晉陽這邊致富的很多秘密。尤其是古交的冶鐵工坊,給他的震撼最大。

  他忽然覺得有些興奮,畢竟,這種工坊生產,應該也能夠在關中推廣開來。

  回到晉陽後,李繼儼把自己準備在鳳翔推廣晉陽的生產方式給李岌說了。

  李岌聽了後說道:“關中水利灌溉倒也算完備,隻不過建一座水壩大約要花費十餘萬緡,朕計劃明年在京兆周邊按照晉陽的方式先推廣屯田,這事兄長願意去做嗎?”

  李繼儼想了一下,然後拱手說道:“臣願意做陛下的任峻。”

  他說的是三國時曹魏的典農中郞將任峻,這任峻是曹操在許都、洛陽和南陽一帶推行屯田製的執行者。正是由於任峻的傑出貢獻,保證了糧食的供應,魏國的實力逐漸增強,最終才能夠統一全國。

  李繼儼的意思是願意當晉陽在關中推行屯田製的執行者。

  這讓李岌感到有點意外,他看向李繼儼認真說道:“若是如此,兄長可要放棄鳳翔節度使,可能舍得麽?”

  李繼儼道:“這種事當年在上表先帝前就已經和先父討論過了,自黃巢之後,這天下的節度使已經死了好幾十位了,大多不得善終。先父早就沒了野心,皈依佛門,常言當年殺業過多,必有報應。我家既然已經歸唐,就決不複叛,現在隻求能安圖富貴。既然如此,這節度使當不當又有什麽不一樣的。”

  李岌聽他這麽說,於是也爽快許諾道:“既然兄長如此,朕定當保證鳳翔李氏共享富貴。不過此次南征漢中,晉陽、山北各軍要提防洛陽方麵反攻河北,不可輕動,這是朕在這世上的立身之本,不敢輕易冒險。南征漢中,還得以關中軍為主,待得此戰結束,朕會親往關中,幫著兄長謀劃一下如何發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