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冬日
作者:準噶爾刀王      更新:2020-05-20 23:05      字數:2227
  盧弼老先生還是第一次來龍首山莊園,陪著盧文進過來後,對這裏的一切自然讓他感到好奇。

  盧文進則對於這座莊園裏人們在冬天裏還每天有新鮮的牛奶喝和雞蛋吃特別感到好奇,他久曆行伍,自然是對於軍中補給品的重要性比別人認識得要深刻一些。

  “這並沒有什麽新鮮的,馬牛羊等在春秋兩季都會有發情期,隻要控製配種的時間就行了。”李岌笑著向他解釋道,盧文進這人為數不多比較重視民政和生產的將領,所以他準備讓老盧負責今後山北的屯田事宜。

  “那雞蛋呢,每到了冬天母雞早早的就不產蛋了。”

  “這和溫度有關,把雞鴨養在暖房裏就行了,呃,還要注意采光和衛生。”

  “哦,我知道莊園裏為什麽如此豪奢地給雞舍也裝上琉璃窗了。”盧文進笑道,“聽說琉璃很貴,這雞蛋夠琉璃窗錢麽?”

  “不能這麽算,人體需要補充各種營養,相對於健康,錢並不算什麽。”李岌笑道,“琉璃裝在窗戶上又不會損壞,我覺得如果在晉陽附近的莊園裏養雞的話,到了冬天的時候收益一定不會很差,晉陽城裏的有錢人還是不少,富人們享受一些,這也算是給農戶們在冬天裏找了一條新的進項。”

  晉陽書院在春三月又招收了第二期學員,照例也被編為了少年親軍。

  由於自從四月下旬就為了救援定州,親征河北,李岌還沒怎麽給這批學員上過課。

  不過,由了第一期的經驗,擔任學監的盧弼和老師們隻要照本宣科,按照去年的課程再重複一回,倒也沒有什麽大問題。

  晉陽書院與私學最大的不同是學員們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參加勞動和實踐,經常要在皇家工坊裏給匠人們當學徒、打下手,授課的時間隻有半天,而且由於屬於禁衛親軍編製,每天還要進行例行的軍事訓練。

  即便如此,許多勳貴們也是削尖了腦袋想把自家的子弟往裏麵塞。

  開玩笑呢,僅憑“天子門生”和“天子親軍”的名頭,將來的前途就定然不會太差。

  隻可惜的是,晉陽書院的名額分配自然有它專門的一套製度,勳貴子弟們每年隻有三百名額,其餘的名額則分配給了李家的產業和各地屯駐軍營。

  在實踐中學員們時不時還是能夠在工坊裏見識到一些以前從來都沒見過和從沒聽說過的“神奇法術”,比如玻璃、香皀、水泥,還有居然不用人力操作就能自己在自動織布的水力織機等。

  隨著冬天到來,第一期的少年親軍們被安排到了兩處溫泉莊園進行學習和實踐,書院的教學也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風格。

  唯一讓這些少年們感到痛苦的是,自從元任重新接管了訓練後,原來比較安逸的生活從此一去不複返。

  莊園裏收獲的胡蘿卜和洋蔥倒也不少,李岌親自到了廚房,指點著幾名廚子做了頓羊肉抓飯。

  新宰殺的當年羯羊羔肥嫩的排骨被剁成姆指大小的肉塊,放進熱油鍋裏進行翻炒,放入糖霜進行調色。等到三分熟的時候再加入料酒,些許花椒粉、小茴香和朱萸等香料,進行翻炒,再放入洋蔥塊和胡蘿卜塊,翻炒上幾遍後加入適量的食鹽,其後添入半鍋的涼水,再放入些葡萄幹、甜瓜幹和一些剁碎的核桃仁,攪拌均勻,最後把淘好的大米加入鍋中用文火慢慢蒸熟就好。

  所謂君子遠庖廚,李岌從來都是對這句話嗤之以鼻的。

  在這個煮茶還要放蔥薑蒜的年代,他已經基本上對晉王府裏廚子們的手藝失去了信心,唯有自己親手調教出來的,才符合口味。

  這抓飯才出鍋,安金全和盧弼兩個老家夥就連袂登門,向皇帝匯報工作。

  有幾個老家夥現在吃皇家的禦膳吃出癮頭來了,專門踩著飯點過來。

  隋唐五代的皇家依然保留了北朝時期所遺留的許多草原上作風,天子與大臣一起飲宴是很正常的事。就是到了宋代,趙匡胤在當了皇帝後,還經常跑到趙普家裏吃喝,見了趙普的妻子“以嫂稱之”。反而到了明代,從朱元璋開始,皇帝才開始隨意誅戮、廷杖大臣,到了清朝,朝臣都成了奴才……

  李岌隻得命人將盛著抓飯的兩具木盤擺在了兩人的桌麵:“來償一償,西域回鶻人的米飯做法。”

  安金全拿起筷子來償了兩口,又夾了塊排骨放在嘴裏咀嚼著:“回鶻人哪裏來的大米?我家祖居河中,內遷後親戚裏有不少的回鶻人,老臣從來都沒聽說有這種吃食。不過,味道確實還不錯!”

  李岌張口結舌,回鶻人是在什麽時候開始吃抓飯的?!

  西域也應該是有大米的,比如天竺僧侶所攜帶的幹糧當以大米為主,他發現自己說話雖然有很多漏洞,還是能夠圓回來的。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他又命侍者盛了一小碗麻鵲湯端到安金全和盧弼麵前:“飲食一道,小子自認為見識不差,這藥繕湯補益氣血,是燕老道從藥王門裏得到的方子,對您這樣的老人家很有好處。”

  盧弼用筷子攪動著乳白色的湯汁,“聽陛下這麽一說,頓時讓老臣沒了胃口。那號稱燕真人的老道聽說很喜歡幹仵作的事情,解剖人的屍體?”

  李岌笑了笑:“我也親自看過,人體的構造與內髒與豬馬牛羊並無多大區別。朕倒是認為,解剖一道將會引發華夏醫術得到一次飛躍性的發展……”

  這自號燕真人的老道是他在幽州收攬的一位名醫,其實他在得知燕真人在偷偷解剖屍體的時候確實先是震驚了一下,後來才想起這燕老道是留下華夏醫學史上第一張人體解剖圖的著名人物。

  才知道自己這回算是撿到寶了!所以在回到晉陽後,才不管燕老道願意不願意,硬是給他在晉陽書院裏開辦起了一間醫學館,並塞給他四十多位學生當作徒弟。

  在五代和北宋時期官方是支持人體解剖的,有多次記錄官府把死囚犯在行刑後屍體交與醫家進行解剖的事例。

  反倒是到了南宋,在理學興起後,人體解剖才被認為是邪惡的事情加以禁止,華夏的醫學才又倒退回到了所謂的陰陽五行說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