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北苑
作者:準噶爾刀王      更新:2020-05-20 23:05      字數:2307
  同門下平章事韋說作為洛陽朝堂的使者在四月底抵達晉陽,準備迎歸太子回京師繼承皇位。對此,李岌隻能是“稱病不起”,聲稱重病在身,暫時無法還朝。

  不過,他現在也不想與李嗣源公開撕破臉皮,以太子的名義發布諭令,算是承認了其“監國”的地位。另外,他命人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請求發還父皇李存勖遺骸,歸葬於代州晉王李克用的建陵附近。

  曆史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李存勖當初剛繼承晉王時的形勢:河東大部及關中一部分聽從李岌這位太子的命令,而原來的梁地甚至包括幽州都是監國李嗣源的勢力範圍,此外,蜀地由西川節使使孟知祥、東川節度使董璋和漢中的兩川招撫使張筠各據一地。

  情況比李岌在興平時所預料的要好許多,當初自己是打算如果無法順利回到晉陽,就直接跑路,找個犄角旮旯先躲起來,占山為王,徐圖發展。

  而現在,最起碼李嗣源名義上還承認李岌的太子身份,雙方隻是在汾水關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

  其實李嗣源手上能動用的兵馬,就是其原來任節度使時本部的牙軍萬餘,另外還有李紹真、李紹虔、李紹英等梁國降將也紛紛投靠,加起來隻有三萬多兵馬。鄴城留後趙在禮本是叛將,而且這些魏博軍時而反叛,李嗣源也不敢輕用,以免引為燒身。

  李嗣源成了監國,才知道做皇帝的難處,到處都是伸手要錢的,這朝廷開支,供養軍隊,每日花銷巨大,而國庫空虛,本就沒有餘錢,和遠在太原的太子李岌一樣,也是整日裏都為籌措錢糧發愁。

  當初李繼岌、郭崇韜伐蜀後,從蜀地搜刮了一百五十餘萬緡銀錢。李繼岌回師時,帶回了三十餘萬銀錢,除了犒軍用掉了一部分外,尚餘百萬緡銀錢留在蜀中,為坐鎮成都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所得。

  現在李嗣源也是急需用錢,於是派太仆寺卿趙季良入蜀,為三川轉運使,意圖將剩餘錢帛運回京師。

  孟知祥坐鎮成都,掌握著一半的伐蜀大軍,擁兵自重,這到手的錢財哪裏還肯再吐出來,百般推脫,並把趙季良強行留在蜀中,不使其回京複命。

  李嗣源拿孟知祥也沒什麽辦法,蜀地剛剛平定,又成割據之勢。

  ……

  韋說一行在晉陽呆了十來天,每天都要跑到晉王府探視“染恙”的太子一番,可把李岌給鬱悶壞了。

  每天都呆在王府裏,除了後院正在建設中的實驗工坊,哪裏都去不了。

  謝天謝地,總算是把這號瘟神給打發回了洛陽。

  這韋說一行前腳出了晉陽,李岌也是坐了馬車出了晉陽北麵的大夏門。

  晉陽以北,有座小湖,名作晉池,晉水流經晉池,其後再匯入汾水。晉池周邊,是唐代的皇家園林,占地廣闊。晉水上築有堤壩,蓄水以供晉陽城中使用。這座堤壩建於先秦時期,北朝時期又經過大的重修,因其北麵有紀念晉陽城最早的建造者,晉國上卿董安於的祠堂,所以稱之為董祠堤。

  這座小水庫蓄積的河水,經過晉渠引水晉陽城內,以供生活及灌溉使用。

  古代的城池,都是保留有許多農田的,不過,由於城中人口越來越多,晉陽城內所保留的官田現在還隻剩下了兩千多畝,並沒有多少了。

  晉池莊園本是皇家園林,名作北苑,一直歸晉陽宮管理。在前河東監軍張承業去逝,李存勖稱帝後,晉陽宮包括北苑就被納入皇室,成了李家的私產,於是北苑晉池就成了李家最大的一處皇家莊園。

  李岌在晉陽宮監張樞的陪同下,帶著十幾人沿著晉水巡視。

  快到五月,去年播下的冬麥已經接近成熟,青翠的田野表麵開始泛起一層金黃。可以看出,晉池莊園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李岌在心裏略微估算了一下,晉水兩岸,從董祠堤到晉池,整個北苑可供開墾的荒地足有數千頃之多。

  晉陽北苑是皇家園林,嚴禁私人砍伐林木,保存有大片的人工森林。這裏的草木繁茂,土質不錯。可惜因唐末以來,園林中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一眼望去,到處是荒蕪的殘破景象,倒也顯得原始。

  策馬沿著晉水而行,可以看到河岸兩旁一些原來修築的渠池痕跡,不過這些溝渠多年沒有維護,渠壩坍塌,基本上算是徹底廢棄了。如果將這些渠道重新疏浚整修,完全可以在這一帶開墾出大片的良田出來。

  “這一帶如果重新整修溝渠,再招募些軍民開墾出來,都是些上好的田地啊!”李岌感歎了一句,“我準備重建禁軍,在晉陽城東、南、北三麵實行軍屯,羽護皇城。”

  張樞道:“太子這是不準備回洛陽了麽?”

  李岌點了點頭:“洛陽現在就是狼窩,我過去純粹是自投羅網,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這晉陽一帶就是我的根據。先穩定形勢,發展生產才是要務。”

  自中唐以後,這天下的局麵失控實際上是由於府兵製敗壞,軍隊失去控製開始的。

  這唐末五代,藩鎮割據,軍兵為鎮將所有,這才造成如今政令不行的混亂局麵。李岌要想撥亂反正,就也得從做軍閥開始,把自己變成國內最大的軍閥。

  自塗水河麓台山水庫大壩開工,對工程進度最上心的人除了李岌外,就屬晉陽都水監少承盧煥了,甚至這家夥比李岌還要關心大壩的建造質量和安全問題。

  也難怪,在這個破時代裏,隻要能把旱田變成水澆地,糧食畝產就能夠增加一倍。民以食為天,這等關乎民生的工程,對於他這樣負責水利的官員來說就是天大的頭等大事。

  晉陽城裏就有很多的農田,這是這個時代所有城池的特點。而晉陽城內,農地麵積最大的,就是晉陽宮。由於李氏父子的優待,這座前唐時期所遺留下來的龐大宮殿建築群並沒有被強行侵占,依然保留著前唐時期的規製。

  晉陽宮裏還生活著四百多名前唐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宮人,大多是內侍,也有一些是年老體衰的老宮女。大唐都已經沒了,這些人還躲避在唐朝所留下的皇宮裏,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晉陽宮監張樞就是這幫人的保護神。

  作為原河東監軍張承業的義子,張樞也是從小在晉陽宮裏麵長大的,對於裏麵的人也很有感情。

  李岌把北苑皇家園林,作為屯田地,開始進行軍墾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