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晉陽(一)
作者:準噶爾刀王      更新:2020-05-20 23:05      字數:2151
  回到冷泉關的軍衙裏,張敬達、李彥卿等人把興教門之變的詳細情況向太子李繼岌述說了一遍。原來李存勖率大軍走到滎澤,在得知李嗣源的大軍已經進了汴梁,知道事不可為,便回師洛陽,以等征蜀大軍返回後,再出兵平叛。

  在返回洛陽後,禁軍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的部下有幾位軍卒趁機作亂,隨即被斬殺。結果李存勖知道這件事後,就開玩笑地對郭從謙說道:“你叔父反了,現在你的手下也造反,你什麽時候也這麽幹啊!”

  這郭從謙本是伶人出身,名作郭門高,因與郭崇韜同姓,就認郭崇韜為叔父。他本來就對李存勖殺死郭崇韜和李存乂心懷怨恨,李存勖這本來是句玩笑話,沒當回事,並沒有解除郭從謙的兵權,也沒有殺他。但郭從謙聽了後卻惶恐不安,於是在回到家裏後,鼓動部下作亂,放火焚燒皇宮南麵的興教門,衝擊宮城。

  李存勖調禁軍指揮使朱守殷率兵鎮壓,結果朱守殷卻按兵不動,最後無奈,李存勖隻得親自帶著百餘侍衛攻打叛軍。在斬殺了數百人,將叛軍驅散後,不料卻有一支流矢正中其咽喉。王全斌等十幾人扶著皇帝退回皇宮,結果在皇帝在宮裏堅持了一個多時辰後,終於還是不治身亡。

  李岌在聽了後怔了半晌,這才歎惜道:“父皇性喜俳優,好作戲言,正所謂一言而亂邦矣!”

  張敬達見太子臉上並沒有多大波動,於是開口問道:“殿下帶了多少人回來?”

  李岌在桌案上攤著一幅河東地圖,石敢和元行錡兩人穿得整整齊齊侍立在側,他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會兒才道:“他們是想鵲巢鳩占,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李嗣源的野心倒不是太大,都是他手下的安重誨、石敬塘等人鼓動的,有些事情大家還是可以坐下來商量的。至少我活著,他們是不容易得逞的。這河陽節度使李紹奇乃是父皇親將出身,我已經派人過去,讓他移鎮河中,這樣就能封閉李嗣源的部隊進入晉地的路線。叛軍的兵力並不算多,現在穩住局麵,大家差不多是個均勢的樣子。”

  “若是他們派人來迎接太子回洛陽怎麽辦?”

  “各位放心,羊入虎穴的事情我是不會幹的,至少我們占著大義的名份,李嗣源想要各地軍鎮俯首聽命是根本辦不到的。”李岌沉聲說道:“明天我們就趕回晉陽,先控製住留守北都的部隊再說。”

  ……

  四月初九,晉陽城南化德門外,烈日當空,萬裏無雲。

  太原府尹張憲身穿官服,率領著北都留守府的一眾官員將領依次排班站好。頭頂上赤日炎炎,眾人身上汗水浸透官服,隻覺得難受,但礙於禮製,也不敢輕易動彈。

  張憲身居北都官員之首,與幾位主要的官員站在前列。站在隊伍中後位置的太原府推官張昭遠看著張憲正與太子近侍李環兩人小聲交談,又回頭往身後的隊伍裏瞧了瞧,神色一動,微微側身與身邊的太原府步軍提調楊承信道:“現在李嗣源已入洛都,掌控朝政,張府君欲迎太子,恐非幸事!”

  楊承信看了一眼張昭遠,知道他足智多謀,雖然是梁國的降官,但是久曆宦海,見過的世麵很多。作為武將楊承信也不敢端著架子,知道這張昭遠對於張憲的這種做法有些不滿,於是含混地回答道:“府君感念陛下,雖然今天的決定有些草率,但都是出自公心,至於以後,看情況再說。”

  現在形勢明顯對李嗣源有利,張昭遠對張憲的作法不以為然,想著另謀出路,於是試著拉攏太原府的武將,以便有事後有些呼應。他張嘴剛想說話,隻聽有人叫道:“來了!”

  眾人抬頭,果然看到在長長的官道遠處,數百騎軍正滾滾而來。

  張憲率領太原府一眾官員迎上前去,隻見那騎兵隊伍放緩了速度,當先一名小將盔甲整齊,騎在一匹白馬上,倒也顯得威武不凡。李岌自過了陳倉後,就棄了車輿,騎馬而行,原來稚嫩的臉上因風吹日曬,皮膚頓時變得粗糙起來,也黑了不少,將稚氣遮掩大半,倒也顯得成熟。

  張憲楞了一下,這才分辨出是來人正是太子繼岌,於是率眾人行輯禮拜道:“臣等恭迎太子駕到!”

  李岌跳下馬來,用手攙住張憲道:“家國有難,可知忠奸,張公與晉陽一眾官員將士忠心可表,當為家國柱石!”

  張憲道:“太子過獎,臣等深受陛下隆恩,自當以死相報。”

  李岌又與留守晉陽的主要官員和將領相見,算是與大家認識了,其後官員乘車,李岌卻堅持乘馬,並叫上汾州刺史、晉陽巡檢李彥超一起,與張敬達三人並轡而行。

  現在晉陽城中,就屬李彥超手下的兵馬最多,李岌自然是要先穩住他的態度。

  李彥超是晉軍名將李存審的長子,李存審在周德威戰死後,升任蕃漢馬步軍總管,成了晉軍頭號大將。隻不過在李存勖稱帝後,被郭崇韜排擠離開了中樞,到幽州就任盧龍節度使。李存審是陳州宛丘人,在後唐滅梁,遷都洛陽後,由於病重曾上書還朝,但卻在郭崇韜的阻撓下,至死沒能成行。為了這事,李存審的妻子和幾個兒子對於莊宗還是有些怨氣的。

  在另一時空曆史上,在太子李繼岌死後,李彥超為了自保,暗中縱兵作亂,殺死了投奔晉陽的永王李存霸和意圖維護永王的太原留守張憲,並把逃回晉陽的劉皇後送回洛陽,交給李嗣源處置。

  唐末五代的將領,本身並沒有多少忠誠度可言,為了自身的利益,背叛的出賣都是很正常的現象。這種時候,李岌也是隻能先盡量拉攏對方而已,至少李彥超現在對於皇權還存有一絲敬畏,況且李存審的地位一直要比李嗣源高,他倒不至於會主動去投靠到李嗣源門下。

  一行人馬進了城後,很快就到了晉陽宮附近,自李克用時期,就一直作為晉軍統治中樞,位於晉陽宮以東的晉王府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