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嶽軒的新辦法
作者:嘮嘮豬      更新:2020-03-13 22:18      字數:2159
  嶽軒沒想到百姓對官員的畏懼和成見是與生俱來的,他原本是想跟這工長開個玩笑拉近下距離,順便活躍下當前的氣氛,卻沒想到這人會錯了意,把人家下個夠嗆。

  “哈哈,某不是那個意思,某是想說...“嶽軒原本是想原場,但是他偶然間注意到程羽君眉頭微皺,臉色微冷,不知為何嶽軒立即領悟到程羽君的意思:她不想自己在這件事上過多糾纏。

  嶽軒趕緊話歸正傳“咳咳,某是想說某想到一個打製馬蹄鐵的法子,行得通的話比現在快上許多也說不定”

  “哪有這種法子,現在這套法子對應著這些人手就是吾等幾個老將人能想到的最快的法子了,咱幾個老家夥各個打了幾十年的鐵了,有別的法子怎能沒聽說過”

  話題一轉到打鐵上,劉鐵頭意外的不結巴了,顯然他對自己目前的安排還是非常自信的。

  “就是,劉鐵頭再木訥也是軍械司幾十年的老鐵匠了,你這校尉年紀輕輕的莫要說大話,好好帶兵操練,上陣殺敵立功才是你的正事,這裏的事用不到你操心,或說你看著麵生的緊啊,你哪裏來的?”兵部隨行的官員雖然看不上劉鐵頭,但是在這件事上相對於這個一臉白淨的小校尉他還是更願意相信前者。

  “汝等且先聽他說著,這是吾新收的家將,不是外人”,程羽君站出來替嶽軒解釋到。

  聽大將軍這麽一說嶽軒的身份地位瞬間在兵部官心裏提升好幾個檔次,“哎呀,原來將軍的家將呀,吾就說嘛,適才老遠吾就看著這年輕人麵相不凡一表人才,將軍眼裏果然非凡,真是恭喜程將軍再收猛將啊”

  雖然嶽軒不恥這個油頭粉麵的官員獻媚,但是對於程羽君親自為他解釋還稱他為自己人,嶽軒還是倍感溫暖的。

  “打製的速度太慢了,又累人,何不將精鐵化成鐵水,澆在提前做出來範具裏,這樣一來省事又省力”

  聽到嶽軒的辦法,兵部的文官暗自笑而不語,隨行的武將們一般是欣賞有才華的年輕人的,但是聽到這法子不禁也暗自搖頭。

  兵部那官心想你程大將軍到底是個年輕點的女人,看人也有走眼的時候。

  楊善想上前提醒嶽軒,但卻欲言又止,因為他發現小姐正盯著嶽軒,看他的神情是想聽下去的。

  最後還是劉鐵頭發聲道“老漢敢言與上官,這用範具鑄出來的器具瑕疵多的很,再打磨費時費力,比打製省不了功夫,再者這辦法好要請陶泥匠來不停的做範具更加費時費力”

  範具相當於是模板,先用泥土做好器具的外形然後合在一起,最後將燒好的金屬汁水灌入其中,最後就能得到想要的器具。

  這方法是中國原始的鑄造方法之一,早期青銅時期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就是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

  時至大齊不到範鑄工藝達到很高的水平,能工巧匠們還研製出許多其他鑄造方法,如疊鑄法失蠟法,銅鑄法等等。

  不過嶽軒的這個法子顯然實在馬蹄鐵上行不通的。

  嶽軒蹲下隨手拿起一塊石子在地上一邊畫一邊解釋道“先聽我說完嘛,我們可以這樣,將鐵砧直接化成鐵水,倒在馬蹄鐵一樣寬窄厚薄的模具裏,長度隨個數定,

  然後在搭一個這樣的架子,範具分化為上下兩個,裏麵刻成馬蹄鐵的形狀,將剛剛尚未冷固的鐵板放在下麵的範具上,上邊的範具拉起然後重重放下,這樣模具裏有多少個蹄鐵就能一次砸出多少個,

  還有這個範具最好是銅做的,精鐵做的容易出疵品”

  劉鐵頭與眾官員彎著身子一同外觀嶽軒地上的畫,其實是這就是個最簡易版的壓模鑄造法。

  嶽軒前世晚上喜歡窩在小出租屋裏刷手機,有段時間他很喜歡看馬蹄的修腳和釘鐵掌的視頻,這種視頻讓他感覺異常的治愈,這個方法也是在哪裏學到的,有些偏遠的地方依舊使用者這種傳統的方法。

  “可行嗎”程羽君問眾人道。

  劉鐵頭捏著下巴上的短須琢磨道“乍聽起來有幾分道理,據老漢所知鑄錢時銅鑄法雖說不及現在用的疊鑄法鑄的多,但卻是品相最好的,

  不過咱們從來沒試過不知道成不成,還有恕老漢愚鈍,這家子上的圓圈是幹嘛用的,還請校尉上官明示”

  嶽軒一聽原來祖宗們早就用銅鑄法了,剛剛幸虧沒有裝叉過度不然又得尷尬了。

  “這稱作滑輪,方便提起上麵的範具用的”

  “原來如此”

  “這不管行不行得通,花費頗巨,想要做的快這範具總不能隻做一組吧”,兵部的官員說到,屯衛的日常開支也是他們負責的,

  一但超支,他們就要親自去戶部那裏求爺爺告奶奶的求錢,問題是這般受辱人家還不一定給,所以他們對屯衛的異常開支可是很敏感的。

  嶽軒開始時不解,一下子想到銅製範具上時就釋然了。

  現在這時候流通的正式錢幣都是用銅做的,金銀這些東西有價值但不作為錢幣使用,一般就是上層人士打賞用的,買東西還得是銅錢,銅錢不夠時用糧食,布匹,熟絲來湊。

  用銅做範具那就奢侈的和燒錢差不多,嶽軒將視線轉到自家將軍身上,自己的辦法試不試就看她的意思了。

  程羽君當即下了決定“不管成與不成先做一組出來試一試,如果行得通那就是大齊騎兵的好事,吾會親自向陛下獻法請下這批錢補窟窿,若是不成這範具再鑄回銅錢便是”

  聽程羽君這麽說,兵部的官員隻好去府庫拿這筆錢了,誰讓這裏天大地大人家最大呢,自己若是執意不同意,依她性子也不會跟自己吵吵,

  回頭直接就去找陛下了,到時不但人家該幹啥就幹啥,自己還得若幾個辦事不力,配合不周,違逆上官的罪名,嗯,別問他是怎麽知道的。

  所以既然這位有陛下親罩著的大將軍親自拍板了,就隨她的意思好了,想當初自己也是個充滿誌向的,誓幹一番作為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