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靈魂拷問
作者:嘮嘮豬      更新:2020-03-04 23:47      字數:2135
  這頓晚飯吃到最後,隻剩下嶽軒和程羽君在戰鬥,鳶鳶和牛健先後敗下陣來,都在一邊撫摸著肚子一邊觀察的飯桌上最後的戰況。

  被程羽君這一說,果然開發了嶽軒的戰鬥力,那吃相可比和牛健比拚時厲害多了,同時也激發了程羽君一較高下的心思。

  在又讓鳶鳶叫廚子加了一條烤魚和一盆羊肉後,兩人的比拚已經接近尾聲,程羽君不緊不慢地把最後一大塊魚肉夾進碗裏後,嶽軒急眼了。

  尊嚴之戰不能輸,嶽軒把剩下的菜渣肉湯通通倒進碗裏,端起碗呼啦呼啦的喝起來,最終比程羽君提前一息的時間放下碗筷。

  嶽軒已經到極限了,此時已經撐的兩眼外翻,嘴裏直打嗝,程羽君這女人看似不緊不慢,怎麽吃的這般快。

  程羽君接過鳶鳶遞來的絹布擦拭著嘴角,這頓飯她吃的也十分痛快,平日在府裏,自己都是一個人吃飯,在軍中雖然和將士們同甘共苦一起進餐但是沒人吃的過她,皇帝舉辦的宴會,那更不用說,她壓根兒沒吃飽過。

  現在有人能在一個飯桌上和她一較高下的,讓程羽君十分過癮,雖然鳶鳶說的飯菜更加美味她沒有感覺吹來,畢竟軍中更加粗糙的夥食她都吃的下去。

  鳶鳶收拾完桌子,盤子其實很幹淨,本來就沒多少油,最後都被嶽軒掃了個幹淨,鳶鳶擦完桌子,為三人沏上茶水,照例為嶽軒準備了薄荷水,一臉期待著看這嶽軒。

  嶽軒看程羽君也沒有要走的意思,看來是也要準備聽了,於是用手把自己支撐起來,打了一個飯嗝,“昨..昨天我們說到哪裏了?”

  “說到大聖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腦袋朝外”鳶鳶急忙給嶽軒續上。

  程羽君也是基本聽蔻兒說到這裏。

  “對,嗝今天我們接著說下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話說大聖被鎮壓以後,如來辭別了玉帝回到雷音寶刹...“

  嶽軒說了一段後還特地停頓了一下,發現沒人有大段的意思,都老老實實的在聽,這讓他十分滿意,看來程羽君在這裏鎮場子還是十分管用的。

  今晚嶽軒講的就順暢多了,而且程羽君不說散場誰也不敢走,嶽軒一直講到玄奘與太宗分別西去出關取經。

  “啊痛快”嶽軒竟涼了的薄荷水一飲而盡,今晚沒人打斷他,這是心裏和嘴上雙重愉悅。

  程羽君這時稍加思索到“這玄奘法師我的確聽說過,的確是太宗時侯的一位大法師,而且真的去過天竺求取佛經,他寫的《大唐西域記》我也略有觀覽“

  嶽軒聽到這裏心裏突然“咯噔”一下,他感到意思不妙。

  程羽君接著說道“我記得玄奘當時並沒有得到朝廷的出關許可,他是擅自出關,而且太宗皇帝也不可能和他結拜,這段你師傅從哪裏聽說的”

  “這...“嶽軒沒想到程羽君會這麽問,有些手足無措急得滿頭大汗“這是我師傅聽一個叫吳承恩的憤世嫉俗的書生說的,哎呀,故事話本嘛,幹嘛那麽較真,好聽就行了”

  嶽軒沒辦法,隻好拉出“師傅”和原作者出來背鍋,師傅是虛構的,隻要自己臉皮夠厚心裏就過得去,至於吳大大,就隻能先對不住了,誰讓我比你早呢?大不了我到最後注明版權歸你所有就建好了。

  但是程羽君心中疑惑甚多,不打算放過嶽軒,繼續問道“你師傅是個道士,但是依我聽來,你這故事裏明顯佛家要壓道家一頭啊,這是怎麽回事,你師傅到底怎麽想的?”

  嶽軒終歸沒逃過這一劫,內心還是崩潰了,源頭原來在這裏,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這這這...這實際上就是我師傅區別於俗世,修行得道之處,他老人家最討厭那些打著道家旗號,到處蠱惑人心,拿什麽仙丹靈藥宣揚長生不老之說,簡直就是江湖術士招搖撞騙,

  其實我師傅也不喜歡佛家,一個外來的教派居然想教化我中原子民,簡直異想天開,佛家說的清修簡直表裏不一,說是苦修,但是你看,凡是大寺廟所建之佛像是何等的奢華,鎏金描銀,用各種寶物去修飾,

  就算是石佛像,也是成片建造,且高大雄偉,所費財力人力,不足為外人道也,我是對佛家的態度到後麵就看出來了”

  自己挖的坑,嶽軒拚死也要填上它。

  “噢?你師傅說的倒是有些道理,可自從玄奘取經歸來後,佛家逐漸勢大,你師傅做何見解,他又認為如何教化萬民呢?”

  嶽軒崩潰,心說我自己挖坑還不夠,你還要緊著趕著挖個大坑把我埋了呀?!

  “這——師傅他老人家以為中原地區的萬民教化與別地夷族不同”,嶽軒硬著頭皮說到

  “噢?有何不同,說說看”程羽君對這個話題來了興趣。

  嶽軒卻大加吐槽,您就不能好好聽故事嗎?計較這麽多幹嘛,累不累啊。

  “師傅他認為佛家勢大,在於其教義可以安撫民心,可以更好地幫朝廷統領萬民,但是道家說過萬物自有其道,陰陽調和,盛極而衰,前朝滅佛事件也不是一次,

  道家歸根到底也不能教化萬民,師傅他崇信老子李耳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他老人家認為道家就幫助人鍛煉心境的,讓人在這世間更好的認清自己,追朔本源,

  至於教化萬民重在朝廷,開明的吏治,合理的徭賦,更重要的是用承載學識的書籍來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真正的教化百姓“

  嶽軒說了這麽多,緊張的盯著程羽君,不知道能不能糊弄過去。

  於此同時,定軍侯府外,長安城裏萬家燈火,家家戶戶上演的不同的故事。

  皇宮大內,大明宮紫宸殿內燈火通明,崔景源應蕭皇後之邀來此進晚膳,此時三人一守著一張吃飯專用的矮案,上麵擺放著一樣的飯菜。

  宮廷之中的菜色並沒比外麵的富貴之家好上多少,無非就是能用的香料多一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