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縱火案的背後
作者:荊芽      更新:2020-04-12 21:37      字數:2085
  十四年前,當地某所中學裏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市人民的惡性事件。

  當時,某知名畫家榮歸故裏,與其母校一起聯手舉辦一場麵向社會各界人士的公開個人畫展。經過數周的籌備工作,一切本已準備就緒,公眾翹首以盼,就等著開幕儀式的到來。可誰能料到,在開展的前夜,竟會發生那樣的悲劇!

  那天晚上,一個火種點燃了整座禮堂,參展的大量畫作幾乎全部毀於那場火災,並且還有一位畫展的工作人員為了搶救畫作而未能及時逃離火場,因此被重度燒傷陷入昏迷。

  剛開始,大家以為這是一場由於禮堂的電路老化造成的意外火災,直到作為起火源的打火機被找到,這次事件才被正式定性為一起縱火案。

  由於唯一的目擊證人一直處於昏迷當中,現場又找不到能鎖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證據,因此案件一度陷入膠著狀態。

  後來,根據熱心群眾舉報,說是於事發當日,曾有人在禮堂附近鬼鬼祟祟地轉悠,並且此人是與那位知名畫家心生嫌隙,並當眾發生過多次口角的同門師弟張某。後經過警方調查取證,於禮堂前的花壇裏發現了張某抽過的煙頭。

  於是張某被警方傳喚,他也直白承認自己曾在案發當日的白天到過案發地點附近,但他堅稱自己從未踏足禮堂,更別提在裏麵放火了。最後,由於缺乏直接證據,再加上案發前後張某一直待在家中,有妻兒給出的不在場證明,遂得以釋放。

  本以為張某這個角色的故事會在此次事件中畫上休止符,但卻連接上另一個悲劇的開端。

  經由各路媒體見風就是雨的報道,和天花亂墜的小道消息的渲染,張某的形象被塑造成一個無才無德,隻會用肮髒的手段坑害同門的卑鄙小人,同時還是一個背靠權勢,即使殺人放火也能全身而退的法外惡徒。

  張某的惡名頓時隨風遠揚,乃至有人扒出了他的家庭地址,他和他妻子的工作單位,甚至還有他們兒子的學校班級,於是舉報者抗議者示威者接踵而至,鬧得他們全家不得片刻安寧。

  故事最後的結局可曉而知,張某因不堪重負,在家上吊自殺,而圍繞在他身上的輿論風波也就這樣潦草收場。校園禮堂縱火案最終成了懸案,但所有人都默認張某就是凶手。

  事件過去兩年後,幾幅原以為被那次縱火案燒毀的大師畫作突然重見天日,現身於某家小畫廊之中。

  據畫廊的相關工作人員透露,那些畫作是他們從一個不懂畫又急於用錢的中年男子手裏低價收購的。

  某日,一個鬼鬼祟祟的中年男子拖著一隻行李箱來到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畫廊,工作人員見他形跡可疑,便主動上前詢問對方因何事前來。那男子小心翼翼、神秘兮兮地對工作人員說,他手上有幾幅“某位大師”的畫作。

  那位大師的作品本身就很值錢,再加上那次縱火案毀了他大半輩子的心血之後,畫家因為受不了打擊而選擇退隱畫界江湖,所以他現存於世的作品一度被收藏界炒上天價。

  經過反複鑒定,畫廊的人確認那幾幅畫作均出自那位大師的手筆,但他們既不願按市場收購價收購,也不想放棄這筆天賜的買賣。後來他們見那個中年男子是一個門外漢,又一副著急出手的樣子,便故意壓價。中年男子咬咬牙,還是同意了這筆買賣。

  畫廊的人認為這是他們時來運轉撿到了寶,便歡天喜地地對外發布自己館內藏有大師絕世畫作的信息。此消息一出,擁躉們收藏家們蜂擁而至,卻有眼尖者當場指出那些隻不過是技藝精湛,險些以假亂真的高仿貨,其原因是這些畫作的名字曾經出現在當年那場縱火案的損毀物品名單中。

  因此,畫廊的人以為是自己看走眼被騙了,當即報了警。可是經由專家團隊多次鑒別,確定那些為真品。那些畫作撲朔迷離、前後矛盾的離奇經曆迅速引起警方的注意,並且也成為了兩年前的縱火懸案的突破口。

  經過審訊,那名賣畫的中年男子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供認不諱。

  原來該男子曾是主辦方為了那次畫展而專門聘請的保安。當本身就有小偷小摸毛病的他,發現有幾幅畫作在開展之前,因布局問題而被撤下,暫存於儲藏室之後,便臨時起了監守自盜的意。

  案發當晚,他等到最後兩名畫展工作人員離開現場後,便戴上手套蒙住臉,利用手裏的備用鑰匙偷偷打開禮堂的後門。他怕引起學校裏其他人員的注意,便沒敢開燈或者使用手電筒,而是打著照明範圍較小的火機潛進了儲藏室。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其中一個工作人員竟然中途折返,撞見了他的偷畫過程。

  他一時情急,便將手中的打火機隨便一扔,點燃了一旁的絲綢幕簾。他借勢從後門逃走,並將門重新鎖上。

  待他藏好那些畫作,裝作若無其事重新返回盜竊現場時,卻發現火勢正朝著他意想不到的方向迅猛發展。若此時逃走,他肯定會被鎖定為嫌疑犯,於是他決定索性賭一把,反倒充當起跑在最前頭的救火人員。

  後來,他一直積極配合警方調查;再後來,替罪羔羊張某被推出來擋刀;再再後來,張某被所謂的“畏罪自殺”,輿論風波逐漸平息,他也辭去了保安的工作,守著一箱燙手的“寶物”另謀生路……若不是後來他因為好賭欠下了一屁股高利貸,縱火案背後的真相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才能浮出水麵。

  經過兩年的漫長時間,真正的罪人終於落網,可正義雖到但遲,受害者知名畫家早已隱退,沉冤的張某被輿論誤殺。除了結案公告,那件被遺忘已久的縱火案再也掀不起波瀾。

  這,便是令葉一許唏噓不已的當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