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鑽空子
作者:八月與九月      更新:2020-08-17 19:40      字數:4438
  “阿遠,這下該怎麽辦啊?”

  卓文君急的不停晃動著張遠的手臂。

  張遠還不知道其他家也出了事,以為這隻是針對卓家的。

  長安城的消息到蜀郡臨邛一來一回便是一個月之久。

  若是蜀郡官府自主的行為,時間點不會卡的這麽合適。

  “派人帶上我的信物,讓卓氏一族歸於我新安侯門下。

  或許能為卓家多爭取上兩月時間,讓你父親將礦山賣給給蜀郡官府,煤石生意占據的份額賣給平陽公主。

  冶鐵坊的工匠還有卓氏一族的人全部遷去藍田縣,我會提前買一座宅子,讓大家來了長安不至於沒有個落腳的地方。”

  若是聽從官府的乖乖遷徙到茂陵邑,那麽冶鐵坊還有礦山都是保不住的。

  卓氏一族身上最起碼能被刮出來一半的肉下來。

  “父親恐怕不會答應,卓氏一族在臨邛經營了百年,如今才到輝煌的時刻,讓他全部舍棄掉實在是太難。”

  “不答應,那就真的什麽都不剩下了。

  答應了來長安城,我剛好還能夠處置卓氏所有的人。”

  “阿遠你是有了主意?”

  “嗯,文君你想想,卓氏一族最值錢的是什麽?”

  “那些礦山?”

  “不是,是工匠還有各地打理鋪子的管事。

  工匠可以為我鑄錢,打理鋪子的管事可以為我管理子錢莊子的生意。

  等你父親到長安城之後,全內史地界的卓氏鐵匠鋪搖身一變成為清平子錢莊。

  其餘地方的鐵匠鋪可以變成兌換五銖錢的莊子,順帶還可以把造紙坊的生意徹底推出去。

  到時候造紙坊從我的份額之中分出一成給卓家,子錢莊子所有的收益全都給卓家。

  不打鐵的臨邛卓氏,說不定可以因此更上一層樓。”

  看似張遠剝奪了自己大部分的利益,實際上賺錢的大頭全都在鑄錢上麵。

  重新熔鑄銅錢最賺的隻會在天子腳下,這裏的銅錢分量最足,私鑄者少。

  張遠用一枚五銖錢就可以換取五枚半兩錢。

  那些半兩錢大都沒有四銖重,不過張遠可是一換五。

  再劣質的半兩錢也不會隻有一株重,其中優質的半兩錢基本上全都在長安城,次一點的錢幣在內史地界,至於大漢其他地方全都是私鑄者的天堂了。

  各郡國鑄錢的官員為了謀取私利根本沒有按照帝國規定的規格去造錢。

  等出了內史地界張遠就不打算用一換五的比例,到時候全部稱完重之後再用一換五。

  為什麽要稱完重再一換五,因為銅錢是一種合金,你永遠不知道那些私鑄者在裏麵添加了什麽金屬。

  張遠隻能可惜這不是兩千多年後。

  不然某些被添加到銅錢裏麵的金屬說不定價比天高。

  張遠的說話不能說是打動了卓文君,畢竟現在對卓文君來講,父親的生意不是第一重要的,隻要能夠保證一家人的安全那才是最重要的。

  她隻是接受了張遠給卓家的另外一個選擇。

  依附在新安侯府之下,那邊可以規避掉劉徹的征召令。

  作為非劉姓者能夠獲取的最高爵位,列侯的特權可以在任何方麵彰顯出來。

  隻要張遠不犯法,他名下的一切都是私有的。

  劉徹可以強行奪去,但那需要撕破臉皮。

  這個社會是有契約的,皇帝同樣也跟所有的貴族簽訂了契約。

  皇帝給貴族們以特權,貴族們堅定不移的支持皇權的唯一性。

  當前大漢的國庫還是處於充盈的狀態,劉徹不會冒這個險在大戰之前搞得國內人人自危。

  宣戰狀態,國內的一切事情都得暫且壓下。

  該安撫的安撫,該鐵血打壓的就要打壓。

  張遠幹的事情都是鑽了律法的空子,劉徹根本無計可施。

  要麽就是直接不搭理,要麽就是加以安撫。

  “派誰去臨邛最為合適?”

  卓文君從心底接受了張遠的說法,立即就開始想起傳信的人選。

  “我這就寫一封文書,加蓋了印信之後讓宗行帶去臨邛。

  你也再寫封信勸勸你父親吧,宗行若是日夜兼程或許能夠多爭取幾日的時間讓你父親考慮一下。”

  張遠並不擔心卓王孫不會接受。

  一種是換一個生意,另外一種是這輩子都得被圈死在茂陵邑。

  “好,下午就讓宗行出發去蜀郡吧。”

  卓文君比張遠更著急一些。

  不過張遠很是理解的輕輕撫摸了一下她的後背,給予她最起碼的安慰。

  劉徹下達的命令並沒有在長安城引起多麽大的波動。

  不過在這幾個家族所在的地方卻掀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特別是臨邛,兩大家族同時都要遷徙。

  蜀郡一個郡要遷徙三個舉足輕重的家族,他們可不僅僅隻是摻和了冶鐵生意。

  黃家的主業是絲綢布匹生意,他們掌握著全大漢最精良的染色工藝,蜀郡不知道多少養蠶的織布的家庭是靠黃氏一族活著的。

  程鄭一族已經把重心放在了對外貿易上,許許多多遊走於大漢跟西南夷的商人也都靠程鄭一族維持最基本的生意。

  三大家族一遷走,最起碼有四分之一蜀郡百姓的生計要受到影響。

  不過劉徹肯定不會想到這一層麵上來,桑弘羊這些人也不會去考慮普通百姓的死活。

  乾隆皇帝在位幾十年,清朝都沒有生蟲的糧食。

  統治者要是做個瞎子做個聾子,不管百姓過得如何貧苦,史書上寫的都是盛世。

  張遠讓宗行帶走了新安侯府一半的護衛,每個人配了三匹戰馬。

  為的就是能在十天之內趕到蜀郡臨邛。

  往後的幾日之中,張遠也知道了還有其他家族被勒令遷入茂陵邑的事情。

  從這些商賈從事的生意當中,張遠的心頓時就冷了一下。

  這也太像後來的鹽鐵官營了。

  現在雖然沒有說直接由國家接管過來,但肯定是由東郭鹹陽一家管鹽業,孔僅一家管冶鐵業。

  至於針對這兩家的征召令才是真正的掩耳盜鈴,把所有的人都當做傻子。

  這個時候劉徹還不至於做的太過分,這些家族的產業都會去用錢來進行收購。

  可誰都知道這些產業都是會下金蛋的雞,強行收購就等同於是強搶。

  不過卻也算是給了最起碼的安慰。

  張遠鬧不明白的是,劉徹現在不缺錢,怎麽會著眼於這些人身上來。

  最近這段時間,張遠也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他要做的就是推行五銖錢跟普及紙張。

  清平坊給紙張的定價終於走出長安城,在長陵邑、安陵邑、霸陵邑、茂陵邑、陽陵邑、渭城、杜縣、藍田縣八個衛星城池中的店鋪展開。

  同樣的子錢莊子也開進了這八座城池。

  張遠現在手上有足夠的財力,支撐長安城極其周圍的生意全麵展開。

  特別是子錢莊的生意。

  長安城是一座都城,經濟活動並不頻繁。

  不知道這幾個皇帝出於什麽考慮,沒有把長安城弄成一座繁榮的城市。

  遠在東邊的洛陽城要比長安城繁華的多。

  且不說拿長安城跟洛陽城相提並論,長安城的繁榮甚至不如陽陵邑。

  可以說長安城將自己原本該承擔的經濟任務給分給了周邊的城池。

  皇帝們希望自己死之後,陵墓周邊是充滿著人氣的熱熱鬧鬧的。

  而且為了提高臣子們的地位,甚至讓有功的臣子可以陪葬在周圍,不過陪葬可以,那些陵墓卻都是單獨的陵墓。

  再加上陵墓旁邊城池的巨大人流量,讓這些皇帝的陵墓基本上不要想著隱藏位置。

  西漢的皇帝墓也就成為被盜最嚴重的甚至被盜最快的。

  清朝好歹也是滅亡了之後才被盜的,可是西漢還沒有結束,有的皇帝陵墓就被盜了。

  中國盜墓的傳統文化也是自漢時開始的。

  不過盜不盜的張遠管不了那麽多,他隻知道最繁華的當數這些地方。

  長安是冷清的,很多人不喜歡居住在長安城。

  隻要沒有政務纏身,很多人都喜歡居住在周邊的城池。

  像司馬相如如果他現在沒有在犍為郡當太守,那他應該在茂陵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子錢莊的生意進入到這幾座城池進行的非常的順利。

  因為都是直接入駐到平陽公主之前的店鋪當中,這些店鋪的位置自然都是最好的。

  再加上一個多月來,長安城清平坊的事情早就形成了一種風氣。

  使用五銖錢的風氣。

  所以這八座城池的百姓接受清平坊的速度更快。

  甚至像是陽陵邑,在張遠還沒有把生意做到這裏的時候,陽陵邑的人都已經全都用五銖錢開始交易了。

  他們用的當然是從長安城流出來的五銖錢,現在私鑄者正麵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程度的搜捕活動。

  一個多月,全大漢處死的私鑄者將近有十萬人。

  這種力度讓五銖錢一開始麵世就迎來了一個最好的環境。

  因為八座城池龐大的人群基礎還有繁榮的經濟活動。

  張遠的子錢莊開到這八座城池之後,千分之五的利率讓八座城池的百姓開始瘋狂。

  僅僅才過了一個星期,放出去的子錢就已經到了三億。

  這還是因為人手大量不足,審核的速度實在是快不起來導致的。

  新安侯府存放的地契田契都已經裝滿了兩個大木箱。

  當然貸款的金額沒有太大的,很多都是萬錢左右,隻有一些原本之前就是做生意的那些人才有資本在張遠這裏借出來更多的錢。

  大部分人的田產地產加起來還沒有萬錢的價值,他們祖祖輩輩奮鬥遺留下來的東西甚至都不夠張遠隨隨便便弄點東西的價值高。

  不過幾千錢幾萬錢已經很多了,對於他們來說。

  關中的糧食價格比其他地方的要低很多。

  可能是因為劉徹不想看到自己眼皮子底下還出現餓死人的事情,所以隻要有一雙手可以勞動的人就能夠賺夠自己生活所需要的花費。

  這些年因為農產品種類的增多,百姓們種植作物也有了其他的選擇。

  再加上大豆不再是牲畜的飼料,經過加工人吃了也不會引起身體上的不適。

  百姓的可支配財富越來越多,等同於是糧食的儲量越來越多,糧食的價格也就相應的下降。

  這個時代糧食是跟金錢劃等號的。

  勳貴們還有劉徹不想要財富流到普通人那裏去,購買他們手裏麵的糧食自然是盡可能的打壓價格。

  若是任由糧食的價格上漲,普通人會越來越有錢。

  好比是河南的農民種地賺不了多少錢,但是那些開公司的卻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要不然就是豬肉漲價了,老百姓就不能養豬了,這些奇葩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不過在大漢,糧食的收購價格便宜了卻有一個好處。

  每個地方的物價是不一樣的。

  出了函穀關繼續向東,便是災害的泛濫區域。

  齊魯之地的糧食價格要高出關中兩倍的價格,普通的老百姓借個一萬錢,買上幾百石糧食,隻需要一輛車就能夠拉得動。

  一路上隻走官道,一群人同行,也安全的很。

  來回兩個月的時間,卻能把借來的一萬銅錢變成兩倍。

  他們再走遠一些,甚至可以去海邊買一些海鹽拉倒長安來賣。

  如此一來,一萬銅錢變成四萬銅錢也不是沒有可能性的。

  劉徹目前也隻是讓那些鹽商去茂陵邑居住,而沒有徹底的下令禁止食鹽交易。

  消息不暢通還有交通都不是很暢通的年代,賺錢的機會可太多了。

  隻要政府不發布什麽毀滅性打擊的條令,謹慎一點有點頭腦都能夠賺錢。

  子錢生意紅紅火火,可來找張遠熔鑄銅錢的人可就少了下來。

  七天的訂單加起來也才達到了兩億。

  這種生意注定是一開始最多的,而後就會慢慢的減少。

  當然還會迎來第二波,大部分的勳貴是沒有找到張遠頭上來。

  他們還在觀望,若是劉徹發布命令說廢除半兩錢,行五銖錢的時候,張遠的生意才能夠做到最大。

  不過張遠自己心裏麵明白,要想劉徹頒布這種政令,除非五銖錢的鑄錢權牢牢地握在他的手上。

  劉徹怎麽可能看著張遠把所有的好處全都給占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