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俠以武犯禁
作者:八月與九月      更新:2020-08-02 21:46      字數:4505
  張遠是知道郭解這個人的。

  不過他卻不想去因為郭解而去提醒衛青什麽。

  衛青需要成長,他現在還是太善良了,張遠需要他快速成長起來。

  大漢的大司馬去為了個遊俠說話。

  別說劉徹會生氣,張遠聽了都覺得腦袋發脹。

  而且張遠從來沒有聽過這個郭解跟衛青有什麽聯係。

  素來沒有交集的人,衛青就能因為別人的話去跟劉徹求情,這就是傻就是天真。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二者都不是什麽好東西,而且在一個國家蓬勃向上的時候。

  這兩者其實是會影響國家穩定的,都是不安定的因素。

  衛青吃一些虧便知道好人做不得。

  一開始的主父偃也是,現在又冒出來個郭解。

  張遠也挺惡心郭解這種人的,所以直接就從長安城離開,這些肯定會死的家夥,靠近一點身上都會帶有一股惡臭味。

  待張遠回到杜縣,老老實實的審查吾丘壽王過去一年的工作時。

  還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郭解從老家離開的時候,送行的人不計其數,贈送給他的路費高達千萬。

  他入關之後,關中的賢達豪傑,也都在他入關後搶著與他結交。

  李廣是怎麽被張遠坑的

  不就是那一萬名為李廣助威的士卒。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大漢有號召力的隻能是皇帝跟帝國,一個遊俠或者是平民有這樣的號召力在皇帝眼裏他們是什麽人

  陳勝吳廣之流

  郭解的風頭出的實在是太大。

  原本郭解就是因為名聲太大了,他老家的官吏以為朝廷會知道這麽一個人,所以上報的時候不敢不報郭解。

  看來即便是小地方的官吏也能夠體會到聖意。

  但是這官吏沒有想到自己倒是體會到聖意了,但是卻沒有體會到郭解是個什麽意思。

  結果到了大黴。

  郭解那群黑社會小弟把記錄郭解名字的官吏直接給殺了,然後跑到人家家裏把人家的爸爸也殺了。

  這官吏的家人跑到長安城在未央宮外要告禦狀,結果郭解的黑社會小弟就在未央宮門外把這家人都給殺了。

  肆無忌憚到這種地步,挑戰劉徹的底線,帝國的權威。

  張遠知道之後都想去問問衛青,自己做的事情跟郭解這群人相比到底誰更瘋狂。

  估計衛青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怎麽就給這樣的人辯解。

  劉徹知道之後大怒,下令通緝郭解的黑社會小弟,郭解也連同一起被抓到了大牢之中。

  最後一查,郭解根本不止翻過一次兩次罪。

  他鑄過錢,盜過墓,還殺過人。

  但是查來查去,他犯得罪都是在大赦之前。

  郭解倒是聰明,運氣也好,每次被官府抓住犯罪了,總能夠遇到大赦的情況。

  而且他的馬仔在幫他做事的時候也確實沒有通知郭解。

  沒有證據顯示,郭解阻止了黑社會性質的團夥。

  但是仰慕郭解的人不在少數,許多人都自詡是郭解的馬仔小弟。

  這裏麵大多數人肯定都是流氓地痞小混混。

  他們往往自作主張為郭解辦事或者報仇。

  就在郭解人還在大牢裏麵的時候,他的小弟又幫他辦事了。

  一個儒生因為對郭解出言不遜,郭解的小弟出麵割了儒生的舌頭還把這個儒生給殺了。

  刀筆吏因為郭解什麽都不知道竟然判郭解無罪,但是最後公孫弘因為有儒生被殺而露麵,說郭解這種人不知情,比親自去殺人的罪還要大。

  這話聽起來是混賬邏輯,可是仔細想想,其實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因為這些案子意味著郭解的聲望跟權勢已經大得嚇人了,什麽事情都不必他親自出馬,甚至都不需要他知道了。

  全天下能夠有這樣權威的隻能有一個人。

  那就是劉徹。

  皇帝能讓兩個人做麽

  當然不能。

  劉徹知道案子的判決結果之後,直接插手,下令判郭解滿門抄斬,罪名就是大逆不道。

  大家都知道郭解無罪被殺了,張遠卻看到了劉徹開始用儒家的法來判案了。

  至於郭解這種人死多少都是該死,死的越多國家越穩定。

  郭解的父親其實就是遊俠,但是卻在文帝朝的時候被官府殺了。

  大漢開始變了,從前的律法可能就得由儒家來規定如何使用了。

  張遠沒有對這發表什麽意見,畢竟在外人眼裏,張遠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可笑的是張遠這個儒家的代表人物到現在都沒有見過那位董仲舒大大。

  杜縣太學內。

  張遠麵前站著吾丘壽王。

  一月初,衛青他們開拔離開長安的時候,太學招收了一批新的學子。

  這次沒有人對太學公布的名單有異議。

  吾丘壽王非常順利的將近六千名學子收入了太學。

  他現在滿臉都是諂媚的笑容,活像一個舔狗。

  “下官還沒有恭喜太學令已經進爵新安侯了。

  恭喜新安侯,往後下官出去臉上也有光。”

  張遠白了吾丘壽王一眼,這家夥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遠,根本都拉不回來。

  “嗬嗬,我被封侯你臉上有什麽光你看看你跟我差不多大,我都是列侯了,封地還在關內,你再看看你,沒出息”

  吾丘壽王還認真地點了下頭,表示非常認同張遠的說法。

  “下官自然是比不上太學令的。”

  張遠懶得搭理吾丘壽王,翻起了新生名單,五千多個名字看著就眼花,張遠直接又給合上了。

  “這群人裏麵有沒有特別特殊的”

  吾丘壽王認真地答道。

  “太學令您指的是哪一方麵”

  張遠揉了揉太陽穴,然後說出自己想知道的。

  “能力特別出眾的,還有特別能鬧事的。”

  吾丘壽王聽到鬧事兩個字就覺得張遠要開除人了,於是趕緊搖了搖頭。

  “下官沒看出來,隻是入學考試,並不太難。

  隻是下官自作主張,將作賦的文人多招收了一些進入太學。”

  管事的人有些私心,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隻要最後不被人查出來就行了。

  就跟後世那些清華北大的教授們,他們的後代一個個不都進清北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張遠杜絕不了也不想管,而且人家吾丘壽王都誠實到這個地步了,張遠還能埋怨他些什麽

  “這個沒事,收進來的學子都是白紙,將來能發展到什麽樣子全看他們自己的際遇。

  你待會兒擬一道條例,寫入太學的章程裏麵,大概意思就是讓往年落榜的學子,可以參與到來年的入學考試。

  二十歲為限製,超過二十歲的就不要他們繼續考了,這樣每個人有差不多四次機會,還考不上那真的就不是我們不給他們機會。”

  “太學令您的意思是去年的學子也可以”

  張遠現在想起去年鬧事的那群學子就頭疼。

  “他們除外,我還沒有那麽大的肚量能夠容忍一些挑釁我的人。”

  吾丘壽王理解的點了下頭,下意識地就吐出了兩個字。

  “也是。”

  張遠頗有些惱火。

  “嗯你說什麽”

  看著張遠要發怒的樣子,吾丘壽王當然是直接否認。

  “額,沒說什麽。”

  不過張遠卻不打算就這麽放過吾丘壽王了,他得讓吾丘壽王記起來他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我怕你是這一年來沒有遭受到毒打,過得太舒服了。

  這樣吧,我交給你一個任務,帶著那些學子,再開墾出來五千畝學田出來。”

  吾丘壽王沒想到張遠這麽狠,趕緊找了個借口。

  “可是太學令,已經過了春耕的時候了。”

  這借口在張遠麵前顯得有些無力,所以張遠立馬就堵死了吾丘壽王的後路。

  “沒事,可以種土豆還有甜菜。”

  “太學令,那我去種地了,條例到底誰來擬定啊”

  “還是你,別再說了,繼續說那你就一個人去種地。

  煩不煩啊你,交代你一點事情,你的廢話真多。”

  “好,下官不說了,下官先去擬定條例,然後明天就去開墾學田。”

  一介太學丞,就這麽被張遠整去種地去了。

  張遠自己在看完太學令的事情之後,就啟程準備回家,他現在是閑散人員一個。

  顏異被封了太倉令,王卿被封為禦史。

  兩個徒弟都有了各自努力的方向,張遠也想著能夠休息上一段時間。

  等回到了家,發現整個門臉都換了。

  以前就是一塊牌子上麵寫著張府兩個字。

  現在一個大門擴充了三倍,旁邊還開了兩個小門。

  紅色的牌匾上寫著新安侯府四個大字。

  要多氣派就有多氣派。

  “恭迎侯爺回府。”

  老趙見到張遠就笑嗬嗬的拜了一拜。

  張遠往裏走遇見每一個人都變了稱呼。

  劉徹賞賜的那些東西早就送回到了家裏麵來。

  “往後我們就是大戶人家了,哈哈哈。”

  張遠也很高興。

  “侯爺這說的什麽話,我們家早就是大戶人家了,現在是什麽

  擱在以前,侯爺您就是一方的諸侯。”

  老趙啥都不懂,但是他知道諾大一個蜀郡都沒有一個列侯。

  “這些話往後不準說了,今日我回府,高興的日子。

  家裏麵除了必須要做的工作以外,其餘人都歇息三日,每個人都可以領五百錢的賞錢。”

  “謝侯爺。”

  張遠囑咐了老趙幾句,然後就去找卓文君了。

  現如今更不可能給卓文君一個名分了,說不定哪天劉徹看張遠高興了,就給張遠安一個美豔且高貴的嬌妻。

  “侯爺。”

  “哈哈,你不用跟著他們這樣叫我。”

  “好的,侯爺。”

  得,愛叫什麽就叫什麽。

  “走,上床休息。”

  張遠還是自己的女人喊自己老爺。

  聽著就像是小說。

  古代小說不都應該七八個小妾圍著然後都是嬌滴滴的聲音喊著老爺,還有什麽老爺不要。

  當天夜裏張遠就讓卓文君喊了一夜晚老爺我不要。

  女人就是得治。

  在家裏休息了一個星期,張遠還是回了太學。

  太學內人一多,就有人氣了。

  杜縣的商業環境也都起來了,除了張遠不想看到的妓院、賭館,其他商家都挺多的。

  農業社會種地當然是種地,可是也需要商業使整個大環境活泛起來。

  死水滋生的隻會是細菌而不是各種小魚兒。

  有了商業一個地方的稅收就高了,這也是當地父母官的政績,枚皋因為節節攀升的稅收整個人都樂開了花。

  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不過張遠卻沒辦法大力推行。

  偉大的皇帝陛下到現在還沒有意識到要統一一下貨幣。

  讓張遠著實有些發愁。

  就這樣時間慢慢的渡過了半年之久,陰山以北的那座城池終究是建成了。

  “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支線任務二完成,獲得隨機獎勵一份。”

  張遠也不懂係統這是怎麽算的,反正要他在陰山以北修建一座城池才算是把河套地區收入大漢的疆域之內。

  不過還好是完成了,下一步便是要打通河西走廊。

  還是得戰,把休屠王還有渾邪王給滅了,才能使大漢的西方通透。

  不過張遠還有一年多喘息的時間,大漢也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

  每每發起大戰,之前的準備時間總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怎麽的也要半年的時間準備。

  抽獎機會張遠暫時先留著沒有用。

  現在已經可以達到不依靠係統就能夠推動大漢往前走的地步了。

  在張遠封侯的這半年時間裏,失蹤的那十七名學子最後隻有十一人平安歸來。

  剩餘的六人沒有回來估計就是遭受到了意外,不過因為他們吃了毒藥,時間上也不允許了。

  張遠暗地裏給死去八人的家庭一筆錢,足夠他們全家安穩渡過一生的錢財,這也算是補償。

  別人都升官發財了,這八位學子卻埋骨在了他鄉,好在大漢收複了河南地,不然他們的屍骨還有遭受異族人的踐踏,這種感覺實在是讓人難受。

  隻給一些錢財都不足以安慰他們的家人,可惜大漢沒有烈士這個說法。

  即便去討要說法,中軍府也會說他們是失蹤,而不是戰死的。

  這幾名學子連個軍功都沒有,補償就隻能張遠去承擔。

  隻希望這一點微薄之力能夠讓他們安心沉眠,不再受到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