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投降匈奴
作者:八月與九月      更新:2020-07-18 21:53      字數:4409
  “那褚兄你究竟有什麽隱情?”

  張遠看著褚達問道,聊了半天,他隻覺得褚達是恐懼了害怕了才選擇了這麽一個時機迅速脫身。

  但也跟他之前想的大差不差,除了告發陳阿嬌這個人是褚達外,張遠對其他的並沒有什麽驚訝的地方。

  “陛下並沒有甘願讓我辭官。

  這件事情與你還有莫大的關聯,杜縣一行是為了與你辭別亦是為了讓阿遠相助於我。”

  劉徹這逮著一個人非得把人家剩餘價值給榨幹的習慣,張遠已經見怪不怪了。

  就薅羊毛唄,而且人類還屬於羊毛不可再生的品種,又不是人人都是張遠有個係統。

  羊毛一旦被薅幹淨了,想要舒舒服服的過日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董仲舒最後的日子不還發揮自己的餘光餘熱整了本《春秋決獄》出來。

  司馬相如死了翻家裏麵的東西啥都沒有,唯一的一篇文章還是拍劉徹馬屁的。

  張湯這些酷吏更是用完就殺,絲毫不帶心慈手軟的。

  “難不成是與大漠的地圖有關?”

  張遠想了一圈,自己現在在做的事情,太學那邊正常的工作基本上停滯了,能讓劉徹這麽操心的也就與大漠地圖有關聯。

  “對,陛下讓我深入漠北,投奔匈奴單於軍臣。

  一方麵是驗證你獻上的那份地圖的真實性,另一方麵是等待機會為漢軍提供消息若是能夠一舉殲滅掉匈奴,我就輕鬆了。”

  褚達說完之後非常坦然,還有些向往。

  他說的可以輕鬆了的語氣就好像張遠見過的那些得了癌症的病人,感覺死亡才是最輕鬆的結果。

  “你一個漢人如何去匈奴那邊當奸細,還要獲取匈奴人的信任?”

  張遠感覺劉徹這就是隨意布下一枚暗子,能不能啟用壓根就無所謂。

  對劉徹來說,褚達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最好,不能發揮出來死在匈奴那邊就當是為這次的巫蠱之禍以命抵罪。

  “那邊有鬼奴在,漢人其實並不顯眼。

  再者說,中行說不也是漢人麽,必要的時候我會透露一些微不足道的秘密給匈奴人,用以獲取他們的信任。”

  讓張遠擔心的不是褚達能不能混進去,而是褚達的身份太過顯眼。

  一名大漢曾經的卿大夫再怎麽落魄也不至於跑到大漠去受苦啊,匈奴又不是傻子。

  這完全就是把自己的安全交到了敵人的手中,還希望敵人是個傻子。

  “不行,還是太過冒險,軍臣已經在馬邑被我們騙了一次,他對漢人應該更加的擔心。

  匈奴部族那邊雖然並不是鐵板一塊,但是麵對異族人還是能夠保持一致的態度。

  陛下應該沒想過要你成功,偷偷去草原然後再溜回來找個隱秘的地方平平淡淡的過一生不行麽?”

  世界這麽大,僅僅大漢就有很多地方能夠讓人隱居,張遠隨便就能給褚達找一個地方,而且讓劉徹一輩子都找不到。

  “我可以這麽做,可是家裏麵的人怎麽辦?

  陛下為什麽不派人盯著我,因為他知道盯著我沒用。

  頂多一直盯著我到大漠,那些繡衣使者就沒有辦法繼續跟下去。

  我不能那麽自私,我若是那麽做了,我的孩子我的家人要是被陛下治了死罪還是好的。

  要是要是要是被收編為官奴,他們這一輩子就完了,我們褚家世世代代將沒有興起的機會。

  這種事情我見的太多了。”

  張遠還沒見過那種世家被被打壓成奴隸的例子,可能他平時的工作距離這些有些太遠了。

  其實以太學令的官位,張遠是可以去領取一些老兵看門守院,不過之前領了幾個也還頂用,剩下的名額張遠一直沒有去想過。

  還有那些婢女張遠也沒有動過心思,張遠習慣了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張遠有著不可與人言說的秘密,婢女也就不重要了。

  有人給做飯,有人給洗衣服就成了,這時候又沒有別的太多需要人伺候的事情。

  至於一些花裏胡哨的東西張遠一直躍躍欲試,可是無奈這臉皮薄啊。

  “最可怕的是會在廷尉府遭受難以忍受的屈辱吧。”

  張遠歎了口氣,也明白了褚達現在的心情。

  別的不說,他在廷尉府待得那一兩天,可是見識到了與酷吏相匹配的刑罰手段。

  “你知道中行說麽?”

  張遠見褚達非常煩悶於是問他說道。

  “以往派去匈奴那邊的一個宦官吧,陛下交代我這件事情後,我查閱了大行令府的檔案。

  這才知道一些這個人,阿遠你怎麽突然問起了他?”

  幾乎就是瞬間,張遠的思路跳躍的讓褚達有些摸不著頭腦。

  張遠也就是這麽些年的了解才知道了一點點事情的始末。

  關於中行說這個人,隻有檔案記載了這麽一個名字,作為和親翁主的隨行隊伍中的宦官出現在檔案上的。

  然後這人的檔案就隻有留在匈奴未歸這麽簡短的幾個字。

  有時候張遠雖然很喜歡司馬遷這個家夥,但是也不得不說這家夥寫起東西來跟曆史網文作者寫曆史一樣。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這家夥在匈奴那邊死了還是沒死啊?”

  “應該是死了吧,還未曾有漢人在匈奴那邊能活過這麽長的時間。

  即便是以前韓王信手底下那些鬼奴也不可能。”

  “我有個辦法能夠幫你混進匈奴人裏麵去,但是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

  匈奴人有個比較奇怪的特點。

  他們要是抓到漢人的官員,是不會殺死的。

  但是要是碰到那些主動投懷送抱的,反而會一直心存懷疑。

  可能跟這個民族一直沒有停下燒殺搶掠的腳步有關。

  搶來的就是他們自己的,別人送來的可能就是個陷阱。

  軍臣已經吃過一次後者的虧,想要蒙混過去,隻有讓匈奴主動。

  張遠也是奇怪這麽一點,現在張騫估計還在匈奴那邊,往後還有一個蘇武。187

  匈奴人就是不殺他們,但是說實在的大漢要不是因為這兩家夥後麵還是回來了,估計都一度把這兩人給忘了。

  想要以這兩人來換取什麽有價值的東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匈奴人也向來沒有提起這兩人的事情。

  蘇武後來都被匈奴人給忘了,要不是漢昭帝即位跟匈奴達成了和議,提出蘇武這個人,可能蘇武就真的得在北海呆一輩子。

  所以張遠想到的辦法其實跟蘇武還有張騫的經曆基本上是一樣的。

  就是讓劉徹找個理由隨便讓褚達帶著一隊人馬出使匈奴也好,出使西域那些小國也好,反正河西還沒有被打開。

  大漢還沒有連同西域的道路,西北基本上都被匈奴包圍著,褚達帶著人短則半月長則一兩個月肯定就在大漠上被匈奴人抓住了。

  到時候先寧死不屈,最後再讓大漢這邊透露一些消息過去。

  大概意思就是劉徹以為褚達投降匈奴人了,把他全家都已經全殺了這個樣子。

  褚達再以極其悲痛的心情一把投入匈奴人的懷抱,成功率極高。

  張遠就這麽快速的想了一想,估摸著成功率最起碼能有百分之八十。

  而且最後李陵貌似投降匈奴的過程也跟這個套路沒什麽太大的差別。

  “什麽辦法還得通過陛下?

  現在陛下整個人處在暴怒的狀態中,恐怕要是我去提不會成功吧。”

  褚達現在的樣子好像他回到長安城就是個死一樣。

  “不會的,陛下雖然易怒,但是他懂得事情的輕重。

  我們的陛下是一位自私的人,自私並不是壞處。

  最起碼一些對他有利的建議他不會拒絕。”

  張遠這麽一說,褚達才安心的點了下頭,然後張遠便把他心裏麵的想法慢慢的跟褚達解釋清楚了。

  不管怎麽說,還是會有失敗的幾率,張遠作為朋友能夠出力讓褚達活著從大漠回來的幾率變大,就已經是竭盡全力。

  不過不論失敗與成功與否,這個結果並不是張遠來背也不是劉徹來背,承擔的人隻有褚達一人。

  張遠必須要給褚達講明白了。

  “阿遠你怎麽知道張騫現在在匈奴人的控製當中?”

  為了讓褚達放心,張遠一下子說禿嚕了嘴,把張騫的事情給說出來了。

  得虧褚達及時打住,不然張遠把蘇武也給說出來了那就真的坑了。

  小蘇武現在估計才十歲吧

  “早先不是馬邑之戰抓捕了那匈奴的大祭司麽,雖然他沒說張騫,但是提過匈奴那邊也抓了一些漢人的使者。

  我尋思這麽些年來,出使外邦得經過匈奴地界並且一點消息都沒有的也就隻有張騫了。”

  褚達恍然大悟般點了下頭。

  “哦,原來是這樣,照你這麽一說,我還有可能碰上張騫?”

  “對,你要碰上了他,跟他說西邊大月氏還是要去的,在路上多帶些種子回來。

  其他的什麽都不太重要,各種植物的種子最重要。”

  張遠不能直接吐槽結盟大月氏就是在異想天開,不過著重提醒一下什麽東西最重要還是可以的。

  現在的張騫不是以後的博望侯,也不是劉徹手心裏的寶。

  長期困在匈奴地界的張騫對大漢卿大夫的畏懼還是有的,畢竟地位差的太多。

  甚至把張遠的話誤以為是劉徹的意思都有可能。

  褚達顯然是知道張騫出使大月氏的目的,可是張遠現在這麽說他就有些糊塗了。

  所有漢人對大漢西邊那片區域都是陌生的,印象基本是空白的。

  青海地界生活著一些羌人,但是不多,曆代漢皇對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也沒啥興趣。

  至於西藏地界除了雅魯藏布江兩側也生活著一些羌人,其餘地方根本就沒有人類的足跡。

  這是一片連天上的神靈都遺忘的地界,就不要指望地上的君王能夠記起來。

  張遠這麽一說,就讓褚達意識到張遠有些神秘了。

  看到褚達有些迷惑的眼神,張遠尷尬的笑了笑解釋道。

  “褚兄,你忘了我曾經是幹嘛的了?

  我以前是種地的,你們吃的那些土豆還有西瓜甜菜這些不都是我從西南夷的胡商手裏麵收到了。

  當初他們就說西邊有更多的食物種子,你知道的,我這個沒什麽別的**,就愛吃。

  剛剛那番話全都是我個人的一些私見,不過要真的能找到跟土豆一樣的食物種子,那便是大功一件,利在千秋,功在萬代。”

  “阿遠你說的對,與大月氏結盟一說太過於虛無縹緲。

  還是讓百姓們吃飽肚子才是正道。”

  二人還不知道張騫在什麽地方,就開始議論起怎麽給張騫灌輸一些他原本沒有的想法了。

  其實張遠壓根就不知道張騫現在在哪,他記得是被抓到匈奴的王庭去了,可是匈奴王庭有兩個。

  劉徹統治初期的匈奴其實有三個地點特別重要也特別容易被混淆,至於詳細的位置根本沒有辦法驗證。

  一個就是龍城,這個已經被張遠衛青給襲擊過一次。

  另外一個是匈奴原本的王庭,也就是頭曼城。

  而後匈奴滅了北邊的幾個說部落也好說是國家也好,反正為了控製北邊那一大片的區域,就把王庭給北遷了。

  所以就有了南北王庭之分,但是狼居胥山那邊那個是北王庭也就是單於庭,更為重要一些。

  依照張遠的猜測,張騫應該是被抓到頭曼城去了。

  不然他後來逃跑不可能那麽順利,狼居胥山的單於庭可是距離西域幾千裏遠,而且基本上都是匈奴的控製區內。

  而頭曼城隻要往西數百裏就進入到了河西地界,逃跑的難易程度來講,頭曼城會更容易一些。

  張遠也不知道自己猜測的是不是真的,不過遠在千裏之外的頭曼城,卻有一個漢人模樣胡人衣裳的人在仰頭看著天空。

  而且雙手還在不經意間在空氣上比比劃劃。

  好像在驗證些什麽一樣,不過沒多一會兒他就歎了口氣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大帳當中。

  遊牧民族就是如此,用泥土夯實成牆,圍上一圈便就是城池,其實裏麵還是一頂頂動物皮毛做的帳篷。

  匈奴人的看守也不是很嚴密,起碼這個漢人居住的地方並沒有什麽人特意的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