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前奏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4      字數:2113
  王翦的大軍一路上沒有遭到什麽有力的抵抗,楚人已經默認了秦軍進來的事實,他們痛恨自己的國家壓榨自己,但更多的是隻想平淡的生活下去。少數抵抗的楚人也被身邊的人攔下,這個時候皇室都不出麵保他們,他們又何必為了皇室去送命呢?這天下誰做皇帝不是做,又不是少了熊家天下就不運作了。

  大軍一路東進,很快就到了郢都,征明還是很重視楚國這個大國的,秦軍水軍由甘茂帶領一路沿江也殺到了郢都附近與王翦匯合,秦軍人數達到了恐怖的一百三十萬還多。現在的楚人就算想抵抗,麵對如此恐怖的楚軍時候,也已經喪失了信心。

  劉賀站在城頭看著地下密密麻麻的秦軍,自己的腿已經軟了,身邊的親兵見狀扶住他不讓他倒下,如果他倒了楚軍就徹底完了。熊文坐在龍椅上呆呆地望著外麵,下麵的大臣們已經吵成了一團,至於他們吵什麽熊文已經沒有了興趣,想投降門都沒有,熊家的人還是有自己的骨氣的。

  楚國久居南部,居民生性好鬥,這麽多年來進入楚地的外族均被楚人擊敗,到了今日為何楚人不再為這塊地方盡自己的力量,反而是拱手稱臣,這讓熊文想不通,一個千乘大國如今淪落到三十萬主力被消滅後,居然無兵可守的局麵,這簡直讓天下人所恥笑。

  “夠了,你們都給朕住嘴,現在支持投降的站一邊,支持打下去站另一邊,快點,朕可沒耐心等你們。”熊文越想越氣大聲吼道

  地下的朝臣們很快就分成了兩個部分,人數眾多的居然是議和,其實就是投降,保住楚國的基業。另一部分以武將居多,大部分主張打,一旦打起來,唇亡齒寒的道理就會顯現出來,周邊的國家就會前來援助,隻要楚國能喘一口氣,東山再起不是問題。熊文看著結果大笑了起來,憤怒的說道

  “你們世受皇恩,現在大敵當前居然都想的都是保住自己的飯碗,你們有何顏麵活於這世上。”

  “陛下,臣等主張議和,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現在秦國勢大,且王翦親自率軍,我們根本不是對手。如果強行抵抗亡國是肯定的。不如先議和,待王翦與秦皇的矛盾激化,我們乘機起兵反抗,楚國還能一保。”議和派帶頭大臣說道。

  “現在都沒有能力一戰,等我們投降了,百姓還能向著我們?”主戰派不爽的質問道

  “皇室永遠是楚人的天,楚人怎麽可能忘記這點呢,現在秦軍人數眾多,有害怕者很正常,一旦秦軍結束進攻,我們可定能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反抗。”

  “滿口噴糞,現在國難當頭百姓尚且不肯一戰,待和平帶來,他們還能幫你不成?”

  “將軍你有點禮節好嗎?百姓現在不肯一戰是存在很多誤會,這種誤會是可以解釋清楚的。再說這麽多年來,楚國被擊敗的次數那麽多,又有幾次百姓真正向侵略者投降了的?”

  “今時不同往日,秦國占領了那麽多國家,均當自己百姓看待,包括戰俘都受到了款待,就這樣的做派,隻要換了天,你們覺得還能換回來不成。”兔兔飛小說網

  “我國皇室怎麽可以和其他國家相比,他們的**無能是到骨子裏的,而陛下英明神武,現在百姓隻是有些許的誤會不肯幫助我們,不代表他們就真的無視了我們的存在。我勸將軍不要危言聳聽。”

  “夠了,朕的耳朵已經被磨出了繭子來了。說點實際的,若戰,該如何。若和,該如何。”熊文已經聽不下去了,立刻製止道。

  “若站,我們郢都尚有精兵三萬,周邊臨時抽調還有兩萬餘人,隻要撐住兩個月,虞國隋國一點會出兵救援,他們兩個國家可抽調大軍六十萬,一旦這些人投入戰場,秦軍必撤。”主戰的將軍說道

  “哼,若和,我們不但可以保住楚國的精兵,還有糧草,也讓齊國看到了秦國的厲害。秦齊之間肯定有一戰,然後我們可以挑撥王翦與秦皇之間的關係,一旦秦國出現裂痕,齊國又與秦國產生矛盾,我們翻身的機會很大。”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基業,朕是不會拱手讓人的。”熊文坐直了身體說道

  “陛下,你可要想清楚了,到目前為止,秦國還尚未殺過國君,我們投降了翻盤的概率很大。若是死戰,恐怖整個楚國也沒有陛下的藏身之處。”

  “混蛋,你是覺得朕隻會逃跑了?”熊文怒火中燒

  “陛下逃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大家心知杜明就行。”

  “來人,把這些人統統拖出去砍了,剛好給朕省點抗秦的糧食。”熊文怒氣衝衝的說道

  手下很快把同意議和的大臣們全部抓了起來,大臣們哭著喊著,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熊文已經完全不顧天下言論準備屠殺大臣。不過熊文是異常堅定,下旨立刻處死所有議和的大臣,並且要抄了他們的家以充國庫。主戰的大臣都幸災樂禍的看著士兵們行刑,少了這麽多的空缺,又有很多人有了升值的空間。

  郢都內頓時腥風血雨,百姓們更加恐慌,他們不知道皇帝到底想幹什麽,一下子殺掉了二十多位重臣,雖然他們議和,但是還不至於殺死吧,他們開始害怕起來,現在的皇帝會不會瘋了,他除掉了這些大臣,又殺掉了呂不韋,看樣子這一切未必是劉賀這個人做的,他背後的黑手應該就是皇帝了。

  謠言越傳越荒謬,但是百姓卻越來越相信這些謠言,秦軍已經修建好了攻勢,做好了攻城的準備。百姓們現在不但不關心整個城池的防守問題,反而是在討論是丞相夠壞還是皇帝夠壞。郢都內不見慌亂,卻見到百姓們三五成群的討論著什麽。官員們所見所聞快速反饋到皇宮內,熊文氣不打一處來,現在的百姓都怎麽了。大敵當前,不思忠君報國,卻反而開始傳播起謠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