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掉包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4      字數:2159
  早朝開始,熊文坐在大殿上,看著劉賀一個人跪拜,自己忍不住想笑,楚國現在的大臣什麽時候變的如此團結了,剛剛拿了幾個人,群臣就都跪在外麵求情了。

  “劉愛卿,群臣都跪在外麵,你為何不跪啊。”熊文笑道

  “回稟陛下,臣雖然覺得幾位大臣是無辜的,因為進諫是臣子的本分,但是一群大臣不分青紅皂白跪在門外威脅陛下,臣是不願意參加的。”

  “那你覺得應該怎麽勸說朕呢?”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好,朕給你一個機會,說吧。”

  “諾”劉賀行了一禮道“自古賢君身邊多諫臣,不是因為這些人都是對的,而是皇帝需要這樣的名聲,才能廣開言路,讓天下的百姓敢於說真話。一旦朝堂之上沒有人敢說真話了,陛下豈不是就要活在謊言中了嗎?所以,沒有哪屆皇帝不寬容以待人的。”

  “有道理,繼續”

  “臣自知沒有那勇氣,時時在陛下麵前說那麽直的話,但也自信每每都勸住過陛下。不過臣這樣的人,在天下人的眼中就是奸臣,是禍害陛下的。故陛下雖然可以看見真相,不過還是需要熊原這樣的大臣來給陛下撐撐場子。”

  “對,這就是朕五次三番原諒他的原因。”

  “陛下聖明,今天這個事情,陛下恐怕還得退。”

  “為何”

  “天下各國均在朝堂之上為百官設座,表現的是重視人才,願與百官共治國家。如今陛下撤了百官的座位,不是告訴天下的學子,楚國就是陛下一人的,那他們就不會過來幫助陛下,那時失的人心,可不隻是外麵這些人的,而是整個天下。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望陛下三思。”

  “哈哈,好,劉愛卿還是這麽了解朕,傳旨放了那些大臣,並讓外麵的百官休整三日。”

  “諾”

  聖旨已出,劉賀便也退出了大殿,百官看著劉賀,均猜測他到底在裏麵跟皇帝說了什麽。熊原知道這回是劉賀的功勞居多,也沒端著,主動過來感謝。

  “劉大人之才,熊原佩服,我等跪了一天一夜都沒能打動陛下,劉大人幾句話便將諸位大臣解救,熊原代表諸公謝過劉大人。”

  “熊大人客氣了,你我同朝為官,本該同心協力,共抗外敵,而不是在朝堂之上掙個你死我活,劉賀先行告退了。”

  劉賀出了宮,直接去了呂氏商社,詢問下一步該怎麽做。他一路上心裏樂開了花,原來清官也可以這麽爽。不過救人卻是很威脅的,要不是呂不韋了解熊文,恐怕自己今天也要搭進去,現在百官均是對自己感恩戴德,皇帝也對自己是刮目相看,自己翻身的時候就快到了。

  熊原回到家中已經疲憊不堪,但是腦子裏卻是一直在思考著,這劉賀進去之前一副嘴臉,出來一副嘴臉,明顯是有高人指點。就是不知道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麽,不過作為一個坦蕩蕩的人,熊原可不會把每個人都想的很壞。

  事情平息了近一個月,這一個月中,劉賀開始主動關心朝政,並且與熊原配合的十分默契,每每主見什麽,熊原都是隻說,但是劉賀卻能說的非常完美,讓熊文聽的心理高興,還能將事情辦成。大臣們也漸漸對劉賀有了好感,原本他那一派係的人,也不用再演什麽,全都回到了劉賀身邊。

  熊文看到朝中的大臣們現在已經十分融洽了,劉賀現在已經能擔當起丞相的重任了,這時熊原的作用就沒有了。他在朝中現在起的往往都是反作用,根本就是教唆百官對抗皇權。尤其是熊原對夢晴很不友好,夢晴已經忍讓了很長時間,雖然每日夢晴都不說什麽,但是背後偷偷抹淚,熊文還是知道的。

  此時劉賀剛好進諫反應秦國的事情,熊文乘機詢問了劉賀對熊原的看法。

  “臣不敢瞞陛下,臣對熊原大人並不是很喜歡,隻是同朝為官,不願意將事情弄得太僵而已。”

  “朕想知道你的看法。”

  “熊原大人有三點,臣認為做的不妥一、幹涉後宮。後宮是陛下的家事,雖說皇帝的家事也是國事,但皇後現在做的並無不妥,而熊大人卻是一直盯著皇後不放。管書雖然沒有說明,但臣調查過,他根本沒有那個才氣可以寫出那樣的童歌。二、公然結黨。雖說君子群而不黨,熊大人也一直以君子自稱,但是權利麵前無君子,大家隻是目的不同而已,最終的目標還不是為了權利。當初為了救那幾位大臣,本可細細跟陛下說明,但非要跪在大殿之外。為的不就是告訴陛下,今天你敢殺一個,明天楚國上下都會罷工嗎?三、故意挑戰皇權。熊大人在幫陛下登上皇位的時候是立過汗馬功勞的,那時就已經展現出他非凡的智慧,如此有智慧的人,說話卻每每很刺耳,臣覺得這就是故意挑戰陛下,讓陛下難堪,好贏的美名。這些隻是臣個人的見解,還請陛下莫怪。”

  “恩,好,朕知道了,秦國的事情還麻煩你去跑跑,我們現在的盟友中,秦國是最靠譜的,這個時候不能失去這個盟友。”

  “諾”

  劉賀走出大殿是一身冷汗,他說那些話,絕對是鋌而走險,如果陛下有意為難熊原,那他就贏了,如果無意那劉賀這麽多天的努力就全白費了。他恨自己的能力有限,這種場麵都應付不來,還是需要呂不韋在背後指點。

  三天後,劉賀已經出使秦國,楚國境內發生了一件大事,上供的糧食被人無故掉包,熊原負責處理此案。但最後居然赦免了罪犯。原因很簡單,那個地方的百姓受災,官府隱瞞不報,還要百姓上交公糧,否則全部處死,百姓為了活命隻能將家中的糧食全部上供。但大家都得活下去,於是村裏幾個年輕人,幹了一件大事,偷偷將公糧換了。他們以為這糧食一旦進了糧倉就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哪個地方進貢的糧食出了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