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調查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4      字數:2176
  熊原和劉賀共同調查汙蔑皇後一案,劉賀表現出一副學習的樣子,事事都聽熊原安排,處處都讓熊原出頭。自己宛如一個跟班,言聽計從,根本沒有自己的主見。

  熊原辦事不喜歡別人插手,如今劉賀不插手他更是歡喜,哪裏想的那麽多。他一心查案,審訊各種人,通過供詞來斷定誰再說假話。當然他很快便見到了老熟人,那個劉賀嘴裏的教書先生管書。

  管書楚國南部人士,家族也算是書香世家,管書從小熟讀詩書,準備日後為官,沒想到就在自己信心滿滿的時候,楚國發生了變法,他的父親在此浪潮上選擇了站在尹傑一方,最後的結果就是整個家族跟著尹傑一起倒黴,全部被殺。而他由於當時去遊學躲過一劫。

  回來後家庭突遭變故對他打擊很大,一時間瘋瘋癲癲的,所以街坊鄰裏也沒有舉報他,當地官府也放棄對他的捉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恢複了正常。但當官的夢是完全破滅了,當地的官府不拿他,不代表朝廷赦免了他。

  以他的學識隻能在當地教書為生,百姓們還是很歡迎他的,畢竟讀書人都是高傲的,沒有人願意出來教書。他教書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不想離開楚國,他要報仇,要找機會完全毀掉楚國。

  結果這一教,還愛上了這份感覺,能開化民智真是一件感覺非常棒的事情。他看著那些農民家的孩子認真寫字的模樣,簡直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從小出生在書香門第,家規甚嚴,練字讀書是家常便飯,他當時覺得每日練字簡直就是一種折磨。現在看到這些農民家的孩子,那種珍惜的感覺,是自己從來沒有過的。對於他們來說,讀書也許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但卻能使他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他們的子孫後代都會逐漸變得優秀起來。

  管書越愛教書,就教的越好,教的越好,名聲就越大,周邊縣的人也慕名而來。他教的學生從最開始的十幾個人,但最後幾十號人。管書自我感覺越來越好,畢竟儒家的聖人也就一百來門生,自己也算半個聖人了。

  這時他又開始膨脹,覺得自己是一個鯤鵬,不應該窩在一個小地方,他必須去更大的地方發展,去造福更多的人。楚國最大的都市肯定就是郢都,他決定去那裏造福更多的人。

  出發前管書還是做了一番功課,郢都裏麵最有才華的便是熊原,所以他決心去找熊原探討一下才學。

  盡管當地百姓對他不舍,但既然別人已經做好了選擇,他們攔是攔不住的。隻能依依不舍的送他離開。

  到了郢都,管書順利見到了熊原,熊原當時剛跟幾個文豪喝完酒,正在酒興上,又聽說管書在地方上教書,開化萬民,頓時心生佩服,就教了他這個朋友。

  管書以為有了熊原的支持,他在郢都就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可惜沒有想到的是,郢都遍地是文豪,就算一個普通人的家庭,也能識的些許文字,更有甚者,還能寫詩。

  他驚訝不已,他在大街上隨便拉個人過來,大家都對學習文化沒有興趣。簡單的詩書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複雜點的管書也不會教,他也不能教。那些太過晦澀難懂,一般都是聖人教學生的。他一個讀書人自己勉強猜測其中意思,更別說這些初學者了。關鍵是他也不會教啊。

  管書沒有想到,自己到了郢都居然失業了,他每日不知自己該幹什麽,身上的盤纏也越來越少。這幾年掙的一些錢,已經消耗殆盡了。幸而有熊原救濟,他還能勉強糊口。

  就這樣他也很快被酒樓掃地出門,流落街頭,熊原對他再好,也不會收留他,這點他還是知道的。

  沒有了方向的管書,隻能迷茫的流浪在郢都的街頭。他也不願回到鄉裏,他怕別人嘲笑他沒能耐。

  就在這時,他聽聞皇後生辰快到,熊原上書要皇帝不要大操大辦,結果皇帝理都沒理他。後來有些百姓在私聊中都說皇後是個狐狸精把皇帝迷的都不知道北了。

  聽後他恍然大悟,心生一計,即可幫助熊原,又可顯示自己的才華,最關鍵的是一旦暴露,他就可以說是為民請願。

  於是他連夜編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兒歌,並教授小兒傳唱。結果效果很好,這兒歌朗朗上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整個郢都的人都會唱了。

  所以他現在就跪在了熊原的麵前,還趾高氣昂,覺得自己一點錯都沒有。當然他不知道,劉賀就因為他和熊原熟識,已經將他定為主犯,一旦定罪,便是殺頭。

  熊原知道管書的來曆,看到他後很是惋惜,一個人才居然做如此不堪之事。在他心裏這隻是一個年輕的後生,與他並無私交。

  “管書,你為何要編寫如此粗俗不堪的兒歌呢?”劉賀直接問道

  “為民請命,百姓都認為皇後是狐狸精,禍害楚國。我自然要寫出來,讓皇帝和天下人都知道。”管書還是很傲氣的。

  “你汙蔑皇室可知是什麽罪嗎?”劉賀繼續問道

  “什麽罪?皇帝難道不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嗎?”

  “哈哈,那可是誅九族的罪。你還是好好想想到底是誰指使你這樣做的吧。”劉賀的目的顯示出來了。

  “為民請願也要知道事情的經過,你這麽隨便就編兒歌,是對百姓的不負責任。我一直認為你是一個敢於造福百姓的人,沒想到也是一樣偏聽偏信。”熊原又不傻,一下子就知道了劉賀的用意,要往自己身上潑髒水,所以必須小心對待。

  “哼,偏聽偏信又怎樣?我在郢都所見所聞就是這樣,我說的都是實話,是百姓的心聲。就算偏,我也是偏向百姓的。”

  “所有百姓都是這麽說的嗎?我也經常出入百姓之間,以體驗生活,好做好文章。他們中隻有少數如此評價皇後,大部分還是說皇後可以母儀天下的。你為什麽看不到好的評價,而專門看那些壞的評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