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渡河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4      字數:2178
  青龍關這邊進入了僵持階段,田平現在一心要穩定軍心,還要給各國的君主有一個交代。白起也需要讓秦軍休息一下,補充一下兵源。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戰士們終於恢複了生氣,又開始有說有笑,等待下一次的戰爭。但是各國國內可不像前線那麽輕鬆,春耕已過,轉眼入夏,忙碌的季節過去了,大家有打把的時間可以思考問題,自己的家人在前線為了什麽?到現在一封封慰問信如雪花一般飄落到各家,雖然大家都習慣了戰爭,習慣了犧牲,但是這麽死人,卻不見效果是第一次見到。尤其是那些大國,曾經出兵,每次多多少少都會有個結果,是勝也好,是敗也罷,總是有個說法的吧。可如今天天耗費大量的糧食和人力,卻不見效果,不光是百官著急,就是百姓也要議論議論。

  這日,宋耀被百官圍攻,各個都有一大堆的說辭,什麽多戰損國,名不聊生。搞得宋耀的頭都大了,他一個勁的拍自己的腦門,說自己錯了錯了。這個時候有個人衝了進來,

  “陛下,大事不好了,秦軍打到家門口了。”

  “放屁,秦軍明明還在青龍關內,聯盟的軍隊還駐紮在那呢,怎麽可能會出現在我們國家呢”

  “真的,帥旗上麵寫著秦字,還有王字。”

  “王翦?失蹤的王翦。”宋耀著急了,王翦攻打完齊國,滅了齊國的都城後,三十萬大軍消失的無用無蹤,十幾個國家到處搜尋,都沒有現其蹤跡,現在出現在宋國這個天下中心的腹地,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但是宋國現在的兵力也就區區五十萬左右,所有的部隊都被派到前線了,麵對秦軍不是很有勝算啊。宋國的君臣急的直跺腳,已經完全忘記了,剛才他們還在罵君王大興戰事。攻擊君王疲於戰爭。

  如今他們又都指望君王可以扭轉戰局,將秦軍趕回國。保家園平安。

  宋耀自己也沒有辦法,但認輸從來也不是君子還做的事情。於是宋耀警急調集兵力,同時派人去讓趙毅帶兵回援,已解兵患。

  宋軍五十大軍集結,很快就與王翦率領的秦軍展開正麵對戰。秦軍雖然勇猛,但是這半年來,為了躲避追擊,東奔西跑,後勤補給完全斷掉,身上的盔甲和兵器已經破爛不堪,根本看不出像一支正規軍隊,倒像是一群占山為王的土匪。與宋軍正麵對抗剛開始沒多久就匆匆後撤。

  宋耀一看機會來了,便命軍隊追擊,但是手下拒不執行命令,他們是崇高的戰士,怎麽能殺死那些手無寸鐵的人呢。宋耀就是一肚子怒火,也得按照君子之法去做。眼睜睜的看著秦軍逃跑。

  不過顯然王翦並沒有放棄進攻宋國的計劃,繞到另一邊,繼續開戰,又被宋國擊敗。就這樣來來回回四五回,宋耀也就不把秦國放在眼裏。他也不想痛打落水狗,隻想著把秦軍打出宋國,讓他們去找別的國家送死吧。

  不過話又說回來,秦軍就像是狗皮膏藥,甩也甩不掉,一個勁的騷擾。這一次,秦軍被宋軍趕到一處江邊,與宋軍隔江相望,宋耀認為有了大江的守護,秦軍應該是不會再動有效攻擊了。

  王翦站在江邊,看著對麵的宋軍陣型,又看看自己身後的殘兵敗將,微笑了一下,然後大聲喊道

  “對麵的主帥是何人啊?”

  “朕乃宋國的皇帝,宋耀,不知將軍姓名”

  “末將王翦,參見陛下。”

  “哈哈,好,王將軍,朕敬你是條漢子,不與你為難,不如你去別的國家討教吧,我們宋國就不陪你玩了。”

  “吾聽聞宋國舉國均為君子,故前來證實一下,若是陛下肯退後三裏,讓我秦軍渡河,末將若是再戰敗,定帶著軍隊回去複命。”

  “好,那朕再這邊等著你”

  令宋耀沒有想到的是,他剛下令全軍後撤,秦軍就開始渡河。於是宋耀的衛官急忙勸道

  “陛下,秦軍開始渡河,正是我等進攻的大好時機,半渡之敵,毫無反抗能力正是我們擊潰他們的大好時機”

  “閉嘴,你這是要陷陛下於不仁不義之中啊,陛下既已打印對麵的王將軍,就當履行諾言。君子怎麽信口開河呢。”宋耀還沒話,身邊的大臣們就不幹了。

  於是那個衛官也不敢再開口說話,秦軍渡了三個時辰,終於全部軍團上岸,於是衛官又建議道

  “陛下,現在秦軍立足未穩,也是攻擊的大好時機,趕緊下令進攻吧。”

  “你這狗奴才,跟在陛下的身邊,就知道禍害陛下。天底下誰人不知,君子不乘人之危,現在秦軍本在危難之中,我們若是動進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大臣們又開始攻擊衛官

  嚇得衛官不敢再說一句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秦軍紮好營地,列好陣型。

  “眾位愛卿,現在秦軍已經列好陣型了,你們可有把握戰勝秦軍啊。”

  “回避下,這王翦一看就是不會用兵之人,兵法有雲,死地不可駐兵,現在秦軍背後為河水,前麵為高山,正是死地,在這駐紮,兵心早已渙散,我等隻有敲一通鼓,估計他們就潰敗了。哈哈”大臣們紛紛大笑起來,隻有那個衛官眉頭緊皺。

  “你說說看你的想法”宋耀看到衛官的表情,立刻指著他問道

  “王將軍雖然犯了兵法大忌,在死地駐兵。但是秦軍屢敗屢戰,後勤補給早已斷絕,本無戰意。但是陷入死地後,人的求生欲會激出強大的戰鬥力,恐怕我們正麵作戰未必是其對手。”

  “危言聳聽,人都快要死了,又知道我宋國乃君子之國,從來都是善待俘虜的,他們還不乖乖投降,怎麽可能還要殊死一搏。”

  “大人,秦法森嚴,被俘乃是極其恥辱的一件事情。再說王翦乃是秦國排名第二的將軍,如今卻故意對我們毫無防備,你不覺得這其中定然有詐嗎?”

  “哈哈,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