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百家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141
  天元二十年,攻齊戰爭結束。.天下重新洗牌,幾個互相爭霸的大國全部進入休養時期。這段時間時間,變法之風突然盛行。秦軍很少東出,但長安的繁華還是讓天下人認為秦國的變法成效明顯。再加上一些人的鼓吹,法家就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其他各大家也逐漸沒落。

  墨家自攻秦被重傷後,好幾年才緩過勁來。單熊此時已經接任巨子。而原先的巨子則退隱江湖了。此時的墨家雖然不像其他百家一樣受到冷落,但他們兼愛非攻的主旨,還是市場不大。隻有國家快被攻破的時候,才會有人求墨家出手。

  喜歡攻擊別人的國家,大部分選擇還是魯班門徒。魯班門徒沒有什麽主旨,要一定說有,那就是他們隻製造機關,從不問你用他幹什麽。他們探索的精神很重,喜歡不斷去嚐試新鮮的組合。魯班原本是墨家子弟,在機關設計上,天賦異稟。後來因為覺得墨家太過死板,很多想法都被扼殺在搖籃裏,他不喜歡自己的想法緊緊是因為一些可能被人用於殺戮而被否決。於是出來自立門戶。

  儒家的子弟學問都很高,培養出來一大批治國的能人。.但孟子主張王道,讓很多皇帝頭疼。自孟子隱世後,儒家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心骨。大家隻是四處講學,教化百姓。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

  這點到與道家有些像,道家秉持的就是管好自己。超然物外,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不過道家的一個旁支,方士,他們喜歡煉製各種丹藥,不是用來治病救人,而是為了長生不老。不過他們暫時還沒有人成功,不過附屬產品火藥倒是給天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雖然火炮在戰爭中的作用不及設想的那樣,但煙花卻成了百姓歡慶必不可少的東西。

  醫家倒是最務實的,他們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不停地嚐試各種植物,是否能用藥。什麽病痛用什麽方式可以治好。他們不參與政治鬥爭,也不管其他國家利益。他們眼中隻有兩類人,正常人和病人。正因為這樣,他們也備受百姓歡迎。

  農家是最低調的一個派係,他們的人,都實打實的在每一個農田裏麵奮鬥著,思考如何新修水利,增加產量。如何才能種植糧食,才能確保產量。他們人數不多,但在每一個國家內卻在最實在的崗位上。.

  諸子百家經過齊國之亂後,都不敵法家的強勢,紛紛敗下陣來,各國皇帝對法家的尊重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家。

  他們不清楚原因,隻是認為法家的效果明顯,見效快,但絕對不是長遠之計,否則秦國變法二十年,為什麽還龜縮在青龍關內不敢東出?於是他們覺得是皇帝不識貨,隻好換一個識貨的皇帝去推。

  天下最沒存在感,當屬天盟了。原來監管天下的最大組織,自從上次暗月反叛後,實力大損。很多行天,都默默地不接受天盟的約束。而天網的人也是你不找我,我也不會去找你的。再加上征明獲得了青龍聖使的稱號,卻不能待在天盟履行自己的職責。其他三個聖使非常努力也是收效甚微,天盟仍然是一盤散沙。

  朱雀是最年輕的,她跑遍了十二個國家,聯係了很多行天,希望他們能回到天盟,重振天盟。但奈何天下人早已忘了天盟的存在,行天也不願意在以天盟的身份活與世上。所以沒人願意回來。

  幾年下來,朱雀也死心了,隻能就這樣過日子吧。她往來長安的次數變多,再加上皇後長孫蝶生了皇子。她去長安的次數就更多了,一去就哄著小皇子玩。

  征明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她也在場。征明希望這孩子長大後,能定鼎天下。於是起名馮定。

  這個孩子是天元二十年出生,朱雀不知道為什麽,非常喜歡這個孩子。自從他出生以來,見麵最多的除了親生母親長孫蝶,就是朱雀了。

  朱雀在永樂宮的日子久了,征明自然也有些動心了。畢竟朱雀的美貌不輸小蝶,是個男人對她都會有所傾慕。

  女人的直覺很準,小蝶早就感覺到,征明有時候看朱雀的眼光不對,但也沒說透。朱雀則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大家彼此相安無事。

  征明也不是那種看上了,就一定要得到手的人,這麽多年來,他都沒有再往後宮添過人。不是秦國選不出美女,也不是外國不願與秦國聯姻?,而是他自己拒絕。這點就是長孫無忌勸他都沒用。所以長久以來,秦國都沒有一個穩定的盟友。

  楚國大皇子熊文出使秦國後,秦國才算有了一個鐵杆盟友。雖然楚國內部不穩,但國力強大,在天下的名聲還在,隻要有楚國這個盟友在。秦國才敢放開手腳,準備東出。

  東出不是一件想到就能做到的事情,不過秦國經過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再加上這二十年利用各種機會不斷探索各國的弱點,以及龍且這樣的人才,繪製了大量得地圖。秦國到此才算做好了完全的準備。

  征明終於可以不在龜縮在青龍關內,過著怨天尤人的日子。總是感歎為什麽上天老是對秦人不公,為什麽各國總是要找秦人麻煩。為什麽秦人就不能獲得別人公平的對待。

  現在征明終於可以依靠自己的實力去告訴天下人,秦國不需要你們得憐憫,收起你們那可笑的同情和鄙視。因為你們得項上人頭,將會成為秦軍將士們評功論賞的重要依據。

  展現實力的機會終於到了,天元二十二年,秦楚聯盟的第二年,晉國,宋國,鄭國,魏國,趙國五國,共計五十大軍。以楚人在鄭國打了守城侍衛為名,攻打楚國。

  盟軍一路上基本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主帥徐超也有些驕傲了,認為此次可以一舉拿下楚國。

  在這危急時刻,楚國隻能修書請求秦國的幫助。征明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秦軍的刀終於可以亮一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