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長明 第201章 熊楚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246
  楚國地處天下南方,以火為圖騰。開國皇帝是聖君手下的先鋒大將熊心,此人力大無比,善於進攻。

  當時聖君最大的敵人蚩尤部族戰力驚人,在聖君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曾經擊敗過聖君。聖君一路逃至秦地才得以僥幸活了下來,後來聖君在秦地得到秦人幫助,並且組建了一支大軍,重新打回中原,跟蚩尤展開正麵作戰。

  在最後的決戰中,以一人之力就能和蚩尤打上幾百回合的隻有熊心一人。後來秦人騎兵分散了蚩尤主力的,讓聖君以少勝多,最終一統天下。

  戰後,蚩尤統治的南方地區隻服熊心,聖君遂將南方地區賜予熊心。熊心建國,以楚為國號。

  聖君死後,楚國正式獨立,熊心又以絕對武力擊敗了隋虞兩國,吞食大部分領土,才有了今天的楚國。

  從建國至今,楚國共有15位君主,現在在位的君主名為熊繹,16歲登基,執政楚國40餘年,任用尹伊為宰相,勵精圖治,楚國變的異常繁榮。但中年後的熊繹開始自視甚高,常常以明君自居,不聽大臣勸告,特立獨行。

  在朝政方麵,尹家暗地裏排除異己,逐漸掌控朝堂。

  在軍事方麵任用暗鬼的徒弟熊平為大將,項氏家族為輔將,但經過十一國攻楚後,軍權落到了項氏家族手中。.

  經濟方麵,楚國原先的基礎很強,但後期的熊繹幹什麽事情喜歡擺排場,花費極大,常常勞民傷財,後來又遇到天下研究火藥的浪潮,楚國也是身先士卒的衝在前麵,老底差不多都要掏空了,最致命的一擊就是十一國攻楚,直接導致楚國的市場奔潰。久久不能恢複過來。

  現在的熊繹看著千穿百孔的楚國,心中是在滴血,自己執政的40餘年裏,楚國的輝煌程度是曆史上任何一個國君都無法比擬的。但現在衰敗的程度,也是曆史上任何一任國君無法比擬的。

  熊繹最信任的尹家,現在根本不為了楚國考慮,一心為自己謀利益。楚國的富強不能再交到他們手中,於是熊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變法。他要向秦國學習,通過變法讓曾經的楚國回來,他可不想死的時候背負著敗壞楚國的罵名。

  想到就去做,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於是第二天,楚皇熊繹就頒布了求賢的聖旨,一時間天下士子紛紛來楚,希望能向前輩那樣可以通過變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時謀得流芳百世的美名。.

  尹傑並不支持變法,但熊繹的脾氣他是了解的,這個時候如果自己不支持變法,那離死的日子就不遠了。他隻能表麵上支持,暗地裏進行操作,將自己一方的人不斷安插在這些世子之中。

  熊繹很聰明,他要的人是什麽樣的,他也很清楚。他篩選了半天,這些人都是垃圾,都是過來混取功名的,隻有一個叫吳用的人,才華還不錯,出生卻是很卑微,同時在其他世子中的名聲也不是很好,什麽大義滅親啊,什麽賣主求榮啊。品德很差,不是什麽君子。

  但是熊繹知道人才不一定要有品德,隻要能為自己所用就行。他命人將吳用召來細聊,果然此人大才,對楚國現在的弊端分析的頭頭是道,而且已經製定出了詳細的方針政策。隻要他支持,就可立即施行。當然這些政策熊繹也經過思考,根據經驗判斷剛好是對症下藥。

  熊繹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變法施行起來,但是但是大臣中全是尹傑的人,若想變法,他的支持是不夠的,還需要有一個大臣幫助。

  熊繹想來想去,放眼整個楚國,隻有一個皇族的後代熊原,此人才華橫溢,就是有些恃才傲物,平日不受同僚待見,現在任大學士,平日裏就寫寫文章。熊繹知道熊原心中是有抱負的,而且他的性格非常適合變法。

  有了候選人,操作起來還不是容易的很,幾道聖旨下來,吳用和熊員成為變法的主要力量,身居高位。尹傑也要讓他們三分。

  尹傑一肚子怒火,卻不敢發出了,當著大臣們的麵對帝王發火,純屬找死。他隻好回到家中,與父親尹伊商議,日後該如何是好。

  “父親,陛下變法的事情您聽說了吧,我們尹傑被陛下架空了,現在事事都必須要那個吳用和熊原審批了才行。我這個丞相現在就是一擺設。”

  “你呀,就是性子太急,都這麽大的人了,還不知道穩重,看事情也隻會看表麵,你說為父要是不在了,你怎麽能撐起這個家”尹伊悠閑的修剪著花草,語言上沒有任何波瀾。

  看著父親如此閑情逸致,尹傑很是無奈,隻能低聲請示道

  “還請父親明示。”

  “陛下變法隻動了你我的利益嗎?”

  “不是,雖然現在法令還沒有下下來,但依照秦法,所有氏族的利益恐怕都要受到波及。”

  “那未來儲君呢?”

  “恐怕也會受到影響,現在的太子整日隻知道花天酒地,根本不知變法為何物。陛下哪天考一下太子,恐怕太子位置難保啊。”

  “那與我們有什麽損失嗎?”

  “我們失去了朝中的主導權,後期肯定還會把火燒到我們頭上來。”

  “你看變法損害利益的不是我們一家還涉及到氏族,更關係到太子。而他們現在還在尋找變法的突破口。你看看秦國,衛鞅為了變法,一次斬首三百餘人,不分貴賤,不問出生。所以啊,孩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要見機行事,現在你不該光想著自己的利益被誰占了,而是該把自己的利益分出去,換自己的平安。”

  “父親的意思是讓我讓出丞相之位,那我們尹家豈不是要淪為別人的玩物了。”

  “瞧瞧你,整天都想的是什麽?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你以為陛下是個傻子嗎?我們把持朝政這麽多年,他都沒有說什麽,不是因為他傻,或者你做的多好,而是你對他來說還有用。現在你沒用了,再給他添堵,恐怕你就是陛下變法的決心了。”

  “父親的意思我明白,可是父親,難道你不難過,自己一手打拚出來的東西,拱手讓人?”

  “讓人?那也要看他能不能拿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