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勝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135
  龍魂鳳血一路狂追,邊追邊用弓箭射殺宋將身邊得護衛。.而龍魂鳳血身邊得護衛也個個都是神箭手,每個人一箭,宋將身邊得人是越來越少。追出十裏地後,龍魂一箭射中,敵將馬匹,那馬匹吃痛跌倒,將人整個甩出去,摔得的是七葷八素。

  鳳血從側翼斬殺兩個護衛後,將主將生擒。

  再看宋軍主力這邊,主將逃跑,部隊失去核心指揮者。隻能各自為戰,秦軍進攻又猛,宋軍逐漸被分隔成幾個部分,首尾不能呼應。敗勢已顯。逐漸放棄了抵抗,有逃跑的,有投降的。整個戰爭不出兩個時辰。打的王翦是一點興趣都沒有,而征明也必須用一次又一次的實戰來鍛煉天狼的能力。否則這支軍隊憑什麽號稱秦國最強。

  王翦命人收拾完戰場後,沒有回青龍關,而是直奔鄭魏兩國的戰場,要看看他們再做什麽,到達戰場後,發現他們兩國居然還在打,而且打的還很厲害。

  “來人,將宋軍俘虜全部趕向鄭魏兩軍方向,放他們逃命。”

  王翦一聲令下,宋軍的俘虜被逼的瘋狂逃命,畢竟秦軍殺俘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們深怕自己跑的慢了,成了刀下亡魂。

  正打的開心的魏鄭兩國的側翼,莫名其妙衝來一群人,一看是宋軍,各個還手無寸鐵,當場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用意到底是什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宋軍衝過來,宋軍以為隻要跑到盟軍隊伍裏,就安全了,可是沒想到,盟軍正在對打。而秦軍的騎兵已經出發了,以騎兵的速度追上自己簡直是分分鍾的事情。隻能猥瑣顧及的往前衝,不停地衝。

  宋軍的衝擊導致敵對雙方的陣型全亂了,而隨後殺入的秦軍如入無人之境,一路斬殺,山頭埋伏的蒙毅也率兵殺了過來。

  一時間剛才還打的火熱兩方,直接麵對的是四麵八方殺來的秦軍。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兩軍的前鋒還在打著,後麵的部隊已經全亂了,不知情的中部人員瞬間陷入了三方混戰,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對手應該是誰。

  反正就是殺,見人就殺,到最後殺紅眼的,連隊友都開始殺。現場的外圍相對簡單,大家還分的清誰是誰。王翦看見情況命人先肅清周邊,再逐漸向內推進。

  秦軍開始壓縮現場,魏軍和鄭軍稀裏糊塗就被壓製住了,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不過清理最後中間部分的時候,還真廢了一些力氣。殺紅眼的人最難讓其停下來。不過秦軍已經不在乎時間了,你們慢慢打,開心就好。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戰鬥停止,包圍的秦軍將所有人全部俘虜。

  宋國,鄭國,魏國三國國君怎麽也沒想到,三個國家的軍隊還沒到秦國,就已經潰敗。而且輸的如此徹底,如此之慘。後來,逐漸有逃兵返回,天下人才知道,魏國與鄭國還沒到秦國就先發生了火拚,戰鬥力大損。讓秦國鑽了空子。

  魏鄭兩國開始互相責怪對方挑釁,逐漸演化成軍事鬥爭,世人逐漸將目光從秦國身上往這兩國上轉移。完全淡忘了秦國逼退了齊國,又在關外迎戰三國軍隊贏取勝利的事實。

  而秦國國內,秦人卻開始反思。青龍關一役,齊國動用兵力30萬,火炮數十門,青龍關的防守已然成了問題,四十萬軍隊死守,才防守住了一個月。四十萬軍隊是什麽概念,基本上是秦國所有的兵力都在現場之上了。如果再遇到齊國聯合其他國家進攻,那麽秦國是否還有能力去守住秦國的門戶。

  很多大臣建議還是繼續搞火炮的研發,也有一部分人建議國家要采用更好地建築手法加固城牆。

  征明每日都要麵對大臣們各種奇思妙想,要從中篩選出來到底哪些是可行的,哪些隻是一個想法。

  而白起就愜意很多,沒有軍事上的負擔,因為有傷,征明將他的事物全部交給了王翦。而且身邊還有白雪的無微不至的照顧。小日子過的那是一個滋潤。

  白圭每日都在秦國忙碌,處理一些白氏商社的事務,同時給白起找最好的藥來調理身體。白起不好,他的女兒恐怕根本不會回來。此外也好好的了解了一下秦國。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嚇了一跳。秦國國民的富裕程度,簡直不敢想象。而且國民素質極高,不是因為教育的好,而是律法嚴格。整個長安城的街道上,很少能看到垃圾啊什麽的。馬糞都很少,空氣新鮮。商鋪開的僅僅有條。

  秦人尚武,人人佩劍,但卻很少發生打鬥事件,當發生衝突時,一般都會去治安官那裏處理,而治安官都會秉公執法,不偏不倚。如果你對治安官的判處有意見,還可上訴至律政司。他們會給你一個最終的結果。

  秦法還明確規定了,如果有犯罪發生,幾步以內的人該怎麽做,十幾步之內的人該怎麽辦,幾十步之內的人該如何麵對。幾百步之內又該如何。所以,一旦外國人無視法紀,在秦國鬧事,可能剛動手,就會被秦國百姓製止。根本弄不起什麽波浪。

  唯一讓白圭覺得不好的是,法律太過死板,缺乏人情味。所有人辦事均依照法律行事,不管怎樣,何種原因隻要違法就要懲罰,而且懲罰的力度很大,還會連坐。他感覺秦人天天活在一種恐懼中,深怕自己做了什麽錯事。

  但住了幾天後,他發現其實適應以後覺得還好。沒有那麽難適應。

  聽聞白圭到了秦國,呂不韋也趕回秦國,來拜見這位前輩。他們的引薦人也很厲害,正是秦國的國君馮征明。

  三個人進行可一次促膝長談,一談就談了三天三夜。從政治了解,到商務運營,及以後得合作。都進行了詳細的溝通。

  白圭最終加入秦國陣營,幫助秦國獲取其他國家的資源。當然秦國的國力也不會讓他做虧本的買賣。大家是互利共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