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張勇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149
  幾日後,無忌和小蝶被張儀勸了回來。.這期間張勇曾經過來負荊請罪,征明隻是安撫了一下,便讓他回去了。征明心中對北營的還是有感情的,隻是這國家大計自然要比感情重要。

  “陛下,你要見草民。”這日深夜,剛回到城的無忌便被召喚入宮。

  “老師,你回來了。”征明看見無忌很高興,趕緊從龍椅上下來,扶起無忌。

  “張大人說,陛下遇險,讓我回來幫陛下再渡一難關。”無忌向征明一拜道。

  “老師,當日我沒詢問你的意見就覺得改革軍隊。如今北營的問題太大。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了。”

  “陛下想怎麽處理?”

  “北營占了秦國軍隊三分之一的兵力。如果他們不改革,這秦國的軍隊始終不能算脫離了過去的影子。”

  “陛下想快刀斬亂麻。”

  “學生是著急,時不我待。天下不知道何時就平靜了,那時候我秦國有沒有時間去應對來自內部的事情還不知道呢。”

  “唉,凡事不可強求,如今臣有上中下三策,陛下自己選吧。.上冊,成立北部軍團,由張勇任軍團長,駐紮地隻在北關。人數限製在五萬人馬。其餘人馬並入其他軍團。中策,保留建製不便,張勇還是總兵。等待張勇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下策,利用此次事件給北營安上一個聚眾叛亂的帽子,派兵奇襲北關。殺光北關所有的抵抗力量。”無忌說完便便征明一拜。

  “容朕想想。”無忌有些猶豫了,這三條他也想過,隻是每條他都不是很滿意。“老師,張勇經曆是怎麽樣的。”

  “張勇幼時便於先皇相識,後與段奕,先皇三人共同參軍,也是在北關與蠻人鬥爭。三人在戰火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張勇這人剛猛之餘,又有些許計謀,每每都能在戰爭關鍵時刻出奇製勝。屢立奇功。先皇回到皇宮本想封賞他們,結果四大家族阻攔,事情不了了知。後來段奕的父親找關係把他調回皇城,平民出身的張勇就一直留在了北關。直到北關總兵戰死三個後,他才因戰功被升為總兵。後來震懾蠻人,四大家族想換掉他,可是因為沒人有這能力,隻能減少軍用物資的供應,來遏製張勇的發展。就是在這種外有強敵,內有內患的情況下。仍堅守北關四十餘年。.實屬不易。”

  “辛苦老將軍了,朕本想讓他到皇城安度晚年。幫朕和幾個兄長出謀劃策一下,做些輕鬆的事情就好了。但老將軍死活不肯離開北關啊。”

  “北關就是他的家,北營的人就是他的親人。作為軍人他知道軍改有利於秦國,所以他毅然決然的答應了。作為家人,他可不忍心就這樣把家拆了。”

  “朕明白了。北營不動,升為北方軍團。規模也不變。但朕會派人過去指導變革。”

  “陛下聖明。既然陛下已然豁然開朗,還請允許草民告退。”

  “老師,你是個聰明人,應該了解我現在的想法。我不是不信任老師,我是怕那些大臣們。當你的權利足夠大的時候,恐怕。。”

  “草民明白,陛下,草民最後能教你的,就一句話,他強由他強,清風佛山崗。我弱任我弱,明月照大江。不管處境如何,我們要像山崗一樣,就算再大的風也無法撼動。而我們的內心再柔弱,也要像明月一般。無論怎麽樣,也可以在漆黑的夜裏照耀大地,指明道路。”

  “學生受教了,謝過老師”征明一拜道。“老師,能跟朕一天的時間考慮一下嗎。朕一定會給你答複的。”

  “那草民等著陛下。”無忌拜別道。

  第二日,群臣上朝,征明宣布了北關軍隊的改革方法,並當庭放了三名刺客。雖然衛鞅據理力爭,要明正典刑。可是征明心意已決,無法撼動。見征明如此。底下人員紛紛討論是不是無忌大人回來了,能如此左右聖上的思想。

  下朝後,張勇覲見。謝過征明後,就將自己寫的一份規劃書遞給征明。

  “陛下,這是臣規劃得軍改時間表。臣會盡力讓北營快速轉型,絕不會拖秦國的後退。”

  “張叔叔,快快請起”征明扶起張勇,“張叔叔,前麵是侄兒太過心急了。你是和先皇一起上過現場的人。我想你是了解我父皇當年的感受的,所以侄兒很想很想趕快讓秦國富強起來。一意孤行氣走了老師,也讓您和北營的將士們寒了心。是侄兒的過錯,如今老師已經回來。朕希望您也能原諒朕得魯莽,幫助朕完成先皇的遺願。讓秦國富強。”

  “陛下,臣有虧啊。為了秦國,臣定當竭盡全力,死而後已。”張勇老淚縱橫,跪在征明麵前。

  “快快起來,叔叔。您已經為秦國守了四十多年的北大門,如今朕無能,還需要叔叔,幫忙解決問題。是朕之過矣。”

  “陛下放心,北營絕對會成為最強的秦軍。”張勇有信心的說道。

  “張叔叔,秦國的北大門還得勞煩您再守守。”

  張勇再次拜拜,毅然轉身離去。征明看著這個老將心中很不是滋味。

  “陛下,何必惆悵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不是誰能輕易改變的。”張儀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張先生,說的是。不過他們這代人太苦了。”

  “哈哈,他們生不逢時,有抱負也終究施展不出來。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埋沒,才奠定了如今的繁華。沒有人默默付出,就不會有人綻放光彩。可惜世人隻能看到光鮮亮麗,卻看不到默默無聞。”

  “有道理。張先生所來何事。”

  “哈哈,忘了這茬了。還是別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好”張儀說完,立馬從放誕不羈的狀態變的恭恭敬敬。“臣參見陛下是有要事匯報。如今天下大戰,各國疲憊。而我秦國卻可修身養性,不過依臣看來,這世間恐不久矣。陛下還是早做圖謀得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