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求賢
作者:禪心菩提      更新:2020-05-19 13:03      字數:2227
  新法已經逐漸開始實施,這時秦國急需大量人才。衛鞅先是培訓秦國的一些地方官吏,使其能夠正確得宣傳新法,讓地方百姓可以知道新法的內容。然後開始培養一批執法者,用新法糾正錯誤。

  征明也是積極推進新法得進程。天天同白起,無忌等人商議新法有哪些需要更改的地方。一時間秦國上下,都忙成一團。

  這日,無忌覲見。

  “陛下。現在秦國新法已經實施,各項製度已經邁入正軌。正是頒布求賢令最好的時候。”

  “好。朕正想請老師幫忙看看呢”

  吳桐講桌上的文書遞給無忌。無忌仔細看了一遍。

  “陛下,我看這求賢令可以廣發中原各國。而不僅限於秦國。”

  “朕正有此意。還請老師幫忙”

  第二日,征明的求賢令,便廣發天下。

  “秦自建國以來長期貧弱,自靈帝以來,權臣當政,民不聊生。中原各國卑秦,不與同盟。本皇繼承大統,常思國通,悲痛於心,遂決心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今,馮征明昭告天下,但能有能出長策,奇計,能使秦國富強者。局高官,領國政。與朕共治秦國,分享天下。”

  天下才子看到求賢令後。.有恥笑蠻夷也想勵精圖治者,有想施展報複者。天下才子之都,齊國國都祁城內的稷下學社,開展了一番別開生麵的討論。

  “想必這位便是李斯先生吧”在圍觀的人群中,一個青年看到身邊的人跟自己一樣的表情,便問道。

  “正是在下,不知閣下是。”

  “範雎”

  “原來範雎先生,久仰大名”

  “哈哈,客氣了。走外麵酒館一聚如何”

  “哈哈,好,這種嚼舌之音不聽也罷”

  二人來到外麵酒館,點了些酒菜,便開始飲了起來。

  “李先生,你覺得秦皇的求賢令如何”

  “感情至真。圖強之心可見,而且我聽聞,魏國丞相的學生衛鞅,現在在秦國主持變法。”

  “衛鞅我見過,很有想法,我也是聽聞他去了秦國才會覺得那幫人太小瞧秦國了。”

  “是啊。雖未前往秦國,但秦皇掃清權臣,手段很強。本有長孫無忌這樣的奇才輔佐。現又變法圖強,恐怕秦國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啊”

  “嗯,李兄,不若我們一同前往秦國,助秦皇一臂之力,說不定能青史留名”

  “我隻怕以我的身份,秦皇會看不起我啊。.”

  “哈哈,李兄多慮了,秦皇廣發求賢令,要的便是人才,又不是捍衛某些學派的。”

  “好,那在下便於範兄一同前往,碰碰運氣。”

  秦國大殿上,征明很是惱火,求賢令下發後,來的都是一些所謂的才子。要不是看見秦國貧苦,要些銀子就走了。要麽就是一來就要高官。否則就說秦國騙人,求賢令是假的。真正的人才甚少。

  “老師,衛先生,這可如何是好?”

  “陛下何必擔心,人才本就像黃沙裏的金子。是需要篩選的。”無忌勸道

  “是啊,陛下。這世上有很多沽名釣譽之徒。到各國混吃混喝,然後說別人不懂得欣賞。陛下隻要堅持下去,就會發現真正的人才。”衛鞅補充道,

  “好吧,這人才真是難尋。可惜我秦國地處邊陲,那些大家都不願前來。如果我們能興辦教育,能從本國培養就好了。”

  “陛下聖明,臣考慮此事久已,隻是苦於沒有人手。臣建議,中原過來的人才考核,以文章為主,臣召集一些老臣,將文采出眾的,整理成冊,教授學生。”無忌道

  “臣讚同無忌大人的想法。而且我們可以請一些大家前來講學。來吸引更多的人才來。”衛鞅提議道

  “朕是想遍開學堂,讓秦國孩子可以都學到東西。”

  “這···恐怕有點難度,第一是老師的人手,第二是,大部分農民家庭,沒有閑錢可供孩子讀書。”無忌思索了一下道

  “如果國家免費呢”征明看著無忌

  “那樣國家將增加很大一批費用。孩子們的衣食住行,上課的場地,老師的安排。恐這些,都是我秦國現在難以支撐的”無忌解釋道

  “陛下的想法固然很好,但中原各國均不敢嚐試,因為所需的費用太高”衛鞅也勸道

  “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城市就不說了,裏麵有大量的學堂。還有大量的氏族,不怕教育問題。主要是那些村落,不過為了普及新法,較近的村落都派了一個普法專員,讓這個普法專員,沒隔幾天就去村裏普法,順便給16歲以下兒童上課。你們看這樣可行?”

  “這樣……”無忌看了看衛鞅,然後思考了一下。“臣覺得可行。”

  “臣也覺得可行,為了有更好的效果可以立法支持。強迫兒童必須接受教育。”衛鞅也興奮道。

  “好,朕覺得這樣更有利於新法的施行,也利於我秦國人才的培養。”征明高興道“人人都能識字,都能懂禮,那麽中原各國誰還敢說我們是蠻夷。”

  “陛下聖明”衛鞅和無忌齊齊拜道

  接下來幾天,普法專員怨聲載道。每天自己都要往返好幾個地方處理一些糾紛。還要固定講課。這批人忙的是團團轉。很多中原人,連夜逃出秦國,一去不回。

  就這樣,秦國此次變法在天下人眼裏不過是個鬧劇,大家茶餘飯後都在嘲笑秦國的不自量力。秦人一度就是落後,可笑的代名詞。沒人願意再前往秦國。

  秦國內部,大臣忙的不可開交。需要人手的地方太多。可是根本沒有人補齊。無忌和衛鞅不斷地協調各個關係,哪裏需要就親自去哪裏。於是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個秦國的丞相也許今日就在一個四品小官手下幫忙。國家大事,征明一人承擔。必要的時候還要親自去完成無忌和衛鞅本該完成的任務。大家都知道,現在秦國雖亂,雖然忙碌。但最困難的時候總會過去的。

  留下來的仕子們,都逐漸開始適應秦國的生活,而且對新法非常認可。秦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