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神龍政變(四十二)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6      字數:2270
  李重俊的劇烈反應,惹得長安一片嘩然動蕩。

  劉堃獻上的三個計策,都取得了收效,甚至超出了預期。

  春官尚書劉幽求一動不動,全盤接收了李重俊的指桑罵槐,他離去後,立時便上了奏疏,引咎辭官。

  武崇成串聯了一大票在長安的武氏宗親,聯袂造訪興慶宮,表明立場的同時,也為武落衡維護名聲,絕沒有一女二嫁、見異思遷之事,他們自始至終承認的東床快婿,隻有太孫李重俊一人。

  坊間的輿論操縱,也很是順利,這等涉及到政壇皇族大人物的桃色緋聞,最是喜聞樂見,基本無須推波助瀾,便像是幹草遇上了野火,轟然爆發,一日千裏,公私宅邸,街頭巷尾,口口相傳,半日之內,便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輿論之中,李重俊穩占上風,無論是講究先來後到,女方家人認可,還是輩分相合,年歲搭配,少年勃發的李重俊,都比已過不惑之年的李旦要合適得多。

  情勢洶洶然,從口舌功夫,漸漸變得殺機四伏,殿中少監劉堃率先彈劾宗正寺卿鄭鏡思,聲稱作為皇族主官,顢頇無用,不能周全皇家女名節,不能折衝皇家子,進退失據,體統全無,致使皇族婚姻之事,貽笑天下,理當罷官問罪。

  奏疏一上,換來的,是朝中寂然無聲。

  李重俊選擇的這個切入點,未能一炮打響。

  鄭鏡思在宗正寺卿的位置上,這種皇族親事鬧出的醜聞,確實是首當其衝,同時又是李旦的女婿,攻訐他,無可厚非。

  但他同時還有個敏感的身份,是權策的黨羽。

  正在朝中議論紛紛,探討李重俊是不是某個下雨天外出沒有打傘這種深刻問題的時候,李重俊的後手來了,他親自上奏,保舉春官尚書劉幽求入閣拜相。

  長安的官場挨了一記悶棍,漸漸品咂出其中滋味,不得不說,李重俊的這一手,很是俊俏。

  這個時候保舉劉幽求,顯然是向權策一方發出安民告示,他的舉動隻是針對安國相王李旦,而無意為難權策一方。

  同時,也破壞了李旦和權策本就不牢固的互信,起到了又拉又打的作用,為與權策建立合作留下了伏筆。

  最後一點,是最雞賊的,劉幽求因為挨了李重俊的訓斥,而上奏疏請辭,李重俊卻又反手保舉他做宰相,看似自相矛盾,實則裹挾輿論,對武後逼宮。

  武後要麽同意劉幽求的請辭,那等同於給李重俊樹立了威望,也無法對權策交代,更是對李重俊訓斥劉幽求的認可,承認大周禮崩樂壞,她是斷然不會做此選擇的。

  要麽不動不理,不準劉幽求請辭,也不同意李重俊的保舉,如此一來,隻會放任局勢惡化,大周皇族的名聲一日壞過一日,並非上上之選。

  故而,她隻有同意李重俊的保舉,讓劉幽求躋身政事堂。

  李重俊成功向權策示好,也迫使武後正視他的訴求,對於提升在朝中的聲望,大有裨益。

  奏疏是早晨送入的通政司,黃昏時分傳出旨意,武後下詔,保留劉幽求本兼各職,加同平章事,協理政務。

  同時,駁回左散騎常侍鄭堅的請辭,晉升鸞台侍郎,參知政事。

  太孫和安國相王求賜婚姻之事,著令有司詳查議定處分,具折上奏,唯事涉皇家,務必謹慎其事,再生事端,嚴懲不貸。

  “哈哈哈,哈哈哈”

  興慶宮的上空,大笑聲不絕於耳。

  李重俊從來沒有如此揚眉吐氣過,雖說這一番博弈,是為他人作嫁,實惠都落在了權策手上,但至少他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鞏固了在求娶武落衡一事上頭的優勢,無人再敢無視他。

  “殿下,此時還不到喜慶之時,權策至關重要,我等示好舉動已出,他的心意如何,還須觀察”陶陂又出來潑冷水。

  “殿下,臣以為不然”劉堃自然是要唱反調的,“殿下揮手之間,令權相爺麾下平添兩席相位,朝中眾目睽睽,即便他不與殿下合作,也當不會與殿下為敵……”

  “臣以為,要害之處,在於落衡娘子,陛下隻收攝影響,而未決斷事體,權相爺遠在青要山,諸事委諸有司,因此,隻要不鬧出大事,便不算抗旨……落衡娘子已經回了神都,近在李旦咫尺,要是李旦……李旦**熏心,做出下流之事,怕是……大事不妙”

  “區區一女子,得失都無關痛癢”陶陂插嘴反對,有些口不擇言,“政事堂中,權策本就有狄仁傑、韋巨源等人為走狗,再加上劉幽求和鄭堅,朝堂幾乎成一家天下,日後如何應對?殿下要在龍椅上做個傀儡不成?”

  “混賬,好一個區區女子”劉堃怒罵出聲,逼近陶陂麵前,“那我有意讓陶將軍發妻今夜到我臥房一遊,陶將軍意下如何?”

  “你……”陶陂怒極,額頭青筋暴跳,伸手按住腰間劍柄,咬牙切齒。

  “都住口”李重俊麵目陰沉,冷冷看了陶陂一眼,想到他手握精兵,隻能咽下一口氣,“這不隻是個女子,是我的正妃……”

  “至於一家天下麽,哼哼,就算是劉幽求和鄭堅不入政事堂,朝廷又何嚐不是他權策一人說了算?”

  有盡可能克製地語氣,駁斥了陶陂,轉頭看向劉堃,“傳信給閻左師,讓他務必保全武落衡,莫要讓她踏足神都苑……”

  “這……殿下,李旦盤踞神都已久,北部軍統領趙祥立場搖擺,並未經過考驗,閻左師手頭,怕是沒有可用之人”劉堃為閻則先考慮得很是周到。

  李重俊看了陶陂一眼,深知他與閻則先不對付,本不想用他的兵馬,但又擔心寒了他的心,勉強道,“陶陂,這等時刻,我隻能仰仗你了,你在右羽林衛中,暗派千人,化整為零,潛入神都,聽從閻左師指令”

  陶陂麵色稍微好看了些,躬身應命,“是,殿下”

  待他離去,李重俊臉色一沉,吩咐道,“劉堃,你去兄長府上走一遭,讓他也派一批人馬去神都,謹防異動”

  他說的兄長,指的是平恩王、左豹韜衛大將軍李重福。

  “殿下放心”劉堃立即領命,歡天喜地離去。

  李重俊獨自坐在書房,臉色變幻莫測。

  “怎麽算,這一回,都該我翻身了”

  “哈哈哈”

  李重俊誌得意滿,亢奮已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