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章 是佛是魔(五十七)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5      字數:2506
  關內道,華州。

  權策走遍各州府,先是賑濟雪災,撫慰黎民,再是張貼布告,收攏散佚的軍馬。

  每到一地,都是雷厲風行,諸事並舉,他隨行的,都是親信精幹的朝官,王同皎、姚崇、鄭重和武崇行等人俱在,應付這些庶務,綽綽有餘。

  權策總領其事,隻是過問節點大略,並不涉及細務,他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地方深耕細作上頭。

  與關內道各州官場文壇的官員士紳往來交談,深入坊市鄉間,訪問百姓農商疾苦,在此基礎上,親筆擬定了關內道興利除弊十策,編訂成冊,以私信的方式遍發關內道諸州刺史。

  這一舉動,令關內道上下官員觸動頗深。

  以權策如今朝堂魁首的地位,他可以上奏武後,明發旨意下達四方,無人敢於不從,退一步,他也可以用尚書省的名義,刊行政令,迫令執行。

  如此一來,在權策的文治功績上,必然又是濃墨重彩一筆。

  權相爺的仕宦履曆,光輝熠熠,大周官場幾乎都能爛熟於心,也都曉得,權相爺橫跨文武,遍曆品級,唯獨缺少主政地方的經曆。

  這本冊子,本可以彌補上這個缺失,更令權相爺的治政能力鶴立雞群,政治地位金剛不壞,他卻輕易放棄,反倒在私信中諄諄叮囑執行落實,為公為民之心,令人動容。

  關內道諸州刺史協商一致,聯名上奏朝廷,將興利除弊十策與賑災要旨一同匯編,附在奏疏後頭,為權策請功。

  “……宰輔所求,唯務其實,以期造福閭裏,臣等所為,忤其心誌,卻願功勳彪炳……陛下天命所歸,乃得賢臣應夢,臣等得此馬首,敢不見賢思齊……”

  關內道諸州刺史的一番美意,權策是要承情的。

  這奏疏不隻是簡單的請功奏疏,在風波險惡的朝廷,這般不尋常的動作,等同於抱團取暖,一同站進了權策的隊伍裏,這也是權策出馬賑災的意圖之一。

  奏疏上呈,經通政司擴散,立時在驪山華清宮和長安、洛陽兩都,散布深遠,朝野無人不知,朝官畢竟有所戒懼,讚許頌揚雖多,終歸有所節製,不敢過火。

  民間卻不然,關內道百姓口口相傳,民意洶湧,村老鄉老,組織百姓供奉權策生祠,兩京街頭巷尾,文人士子再揮如椽巨筆,將權策大名入詩入畫,蔚然成風。

  此番聲勢浩大,武後應對起來,卻是遊刃有餘的。

  也不是第一遭了。

  晉封權策之女,湟水縣主權徽為渭水郡主,賜下大批金銀財貨到義陽公主府,就當酬功了。

  緊隨其後的,便是後遺症。

  武後下旨給權策,以關內道諸事已畢,綱舉目張,後續自有地方官員署理,不合再以中樞宰相,流連在外,令其速歸。

  這一回,武後抓了實在理由,有理有據,用詞也頗為嚴厲。

  權策拖延的餘地,已然不大。

  事實上,他也無意再多耽擱下去。

  薛崇簡按住西塞各方,切斷了與朝廷的軍報訊息往來。

  但是,給權策的前線軍報,三日一到,從無遷延。

  西塞大獲全勝。

  邏些城主力軍隊在沙州城全軍覆沒。

  左領軍衛偷襲占領了湟川城和隘口要塞,以吐穀渾人為仆從軍,遷移吐穀渾百姓入軍鎮居住,便利物資供給和抽調民夫,迅速掌控了兩個楔入高原的戰略要地。

  最為精彩的,要數龜茲城一戰,安西軍和右領軍衛一部將安西四鎮首鼠兩端的西域諸國城邦掃蕩了一圈,大肆殺戮,殺得西域三十六邦國人頭滾滾,戰戰兢兢,與此事無幹的酋長城主,也紛紛到公孫雅靖和王暉軍中勞軍,派遣丁壯,充當先驅。

  論欽陵脖子上的絞索越勒越緊,索性孤注一擲,奮起突圍,專門守株待兔的楊思勖,嘿嘿獰笑著便撲了上去。

  兩軍加在一起,不下五萬人,野戰纏鬥,進退無常,像兩條巨大的蟒蛇,橫掃西域大地,由龜茲城,一直打到了西突厥邊上。

  此戰頗為引人注目,不隻是西域邦國,便是草原上的突厥、鐵勒各部,也都派遣了探馬觀戰戒備。

  在回報的時候,異口同聲提到了天朝的吸血大將軍。

  在他們描述中,此人麵老無須,笑聲尖利可怖,身材瘦弱,卻力大無窮,揮舞著長柄陌刀,縱橫沙場,追亡逐北,全身上下,都被鮮血覆蓋,猶自高呼酣戰,追著吐蕃叛軍首領論欽陵不放,一路殺傷敵軍不知凡幾,直到將論欽陵在陣前梟首才罷休。

  在他的帶動下,右監門衛全軍爆發了極強的戰力,一路將吐蕃叛軍壓在身下淩虐,論欽陵授首之時,吐蕃叛軍也已近乎全軍覆滅。

  “楊宮監,真勇將也”權策遐思翩飛,仿佛瞧見了楊思勖渾身浴血,哈哈大笑的爽快模樣。

  “大兄……”武崇行坐在他下首,腿腳忍不住地抖動,按捺不住,“大兄,日後若有征伐之事,可否考慮考慮崇行?”

  權策斜眼,瞧他眨巴著眼睛,滿含期待,不由莞爾,捏了捏他瘦弱的肩頭,“待崇簡回來,你二人打一場馬球,你若是贏了,我便考慮”

  武崇行臉上泛起苦色,小肩膀塌了下去,他早年有些潔癖,偏食嚴重,比薛崇簡大兩歲,身板兒骨架卻比不上他,掰手腕投壺之類戲耍,從來沒贏過。

  “嗬嗬嗬,十指各有短長,揚長避短便是,無須求全責備,術數理財,崇簡可比不得你”權策輕笑一聲,勸慰了幾句。

  “安排下去,咱們明日,啟程返回長安”

  “是,大兄”薛崇簡臉上重新泛起光彩,挺胸抬頭地下去了。

  權策看得忍俊不禁。

  神都,太初宮,雙曜城,東宮。

  崔弦領著一眾內侍宮女,收拾行囊,李顯的喪儀已畢,太孫李重俊該啟程去驪山了。

  但此時的李重俊,卻沒有遠離神都泥潭,儲位穩固的興奮,一手按著額頭,愁雲慘霧。

  昨日,太子賓客裴光庭代表他,去了太平公主府。

  太平公主很忙,先見了女官謝瑤環,繼而是狄仁傑等三位宰相,抽空還見了相王府的中山王李隆業。

  許多事情,都在一場場會見中,得了定論。

  定論要變成事實,還要做些收尾之事。

  裴光庭帶回了太平公主的吩咐,孝和皇帝之死,不應當是遽然突發,而應是長期累積所致,東宮當中,須有個大塊頭的內鬼,裏應外合,長期損傷孝和皇帝的身子。

  這個定調,李重俊是歡迎的。

  畢竟他自己就是弑父真凶。

  有人長期暗中損傷,與有人突發謀害相比,要平和許多,不至於驚雷大動。

  “誰呢?”李重俊默念。

  他眼前突地亮了亮。

  一個人影閃現了出來。

  “礙手礙腳,囉裏囉嗦,又不得助力,順手鏟除了,也得個清淨”

  喜歡盛唐破曉請大家收藏()盛唐破曉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shengtangpox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