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手可摘星辰(四十九)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5      字數:2618
  儲君喪,山陵崩。

  狄仁傑立即召集神都留守朝官,齊聚東宮舉哀,由宗正寺會同春官衙門、太常寺及內侍省著手料理喪儀典事。

  另一麵,飛馬將哀訊稟報驪山。

  神都內外,數個時辰之內,便一片素白。

  永豐裏的勾欄閉門歇業,富商大賈的燈紅酒綠,也都告一段落。

  除了哀樂,不聞絲竹之聲。

  無論皇族公卿,還是文武群臣,坊市百姓,同聲哀悼。

  傳令之下,神都周邊文臣武將,士紳耆老,依序前往宮中站班吊祭。

  這是神都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混沌時段,也是政治大局壓倒一切,許多行事細節,無暇追究的時段。

  更是興風作浪,排除異己的最好時機。

  作為親弟親侄,相王李旦帶著壽春王李成器、巴陵王李隆範、中山王李隆業、汝南王李隆悌四個兒子,一道前往東宮吊唁。

  李旦順著禮官指引,趨步上前,行禮如儀,卻並不專注,東宮故地,他以往曾居住了數年之久,頗有倦怠,然而,如今重新涉足,心頭別有一番滋味。

  他有三個嫡親兄長,李弘、李賢、李顯,次第隕落,這是冥冥之中的天理定數,九五之位,命定落在他身上。

  李旦眼中騰起熾烈的火焰,心中有莫名的怒意在嘶吼,這裏,本就屬於他。

  到了內室,瞧著排成一列的孝子賢孫,李旦的眉眼陰沉了下來。

  庶出的黃口小兒,本不足掛齒,奈何他身上卻背著太孫的名號,實在是一大絆腳石。

  致哀完畢,李旦略過排在最前頭的李重俊,來到平恩王李重福麵前,握著他的雙手,老淚縱橫,更咽著道了聲節哀順變。

  李重福許久沒有登台亮相,許多人都已經遺忘了他,自也樂得配合,哭得嗚嗚有聲,一口一個相王叔,叫得十足甜膩,令他下首站著的李重茂,身上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很快便輪到他了,李旦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瓜,蒲扇大小的手,幾乎蓋住了李重茂的整個頭顱,意味深長地道,“重茂啊,你還小,胳膊腿都還細嫩,要聽兄長長輩的話,該你的,才去拿,不該你的,不要伸手去搶,叔父教你一句聖人教訓,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席話說的前頭靜默站立的李重俊臉色劇變。

  李重茂固然懵懂,也聽出了李旦話語中的不善,登時有些繃不住,左顧右盼,無人援手,帶著哭腔道,“侄兒領訓,謝過叔父”

  “相王叔,父親屍骨未寒,你是要打上門來麽?”正在此時,素白簾帷一卷,靈堂後頭轉出個披麻戴孝,難掩俏麗的安樂公主李裹兒,籠著袖子款款行來,臉色有幾分蒼白,眸子卻是精光湛湛。

  李旦臉皮抖了抖,收回了大巴掌,板著臉,仍舊端著長輩架子,“安樂這是說得甚話?你也曉得你父才走,便敢目無尊長了不成?”

  “相王叔曉得自個兒是長輩,那是再好不過了”李裹兒輕哼一聲,揭過這茬不提,轉而道,“依著禮製,神都駐在南衙軍衛,中郎將以上,都將入宮吊祭,夏官袁尚書,最愛聽相王叔指點,還請相王叔多費費心思,提點一二,穩妥排期,嚴加約束,以策萬全”

  “軍伍中事,沒有小事,這些將官少不得都會帶一批丘八武夫隨行,可莫要惹了亂子出來,衝撞了父親英靈”

  李旦眼皮子閃了閃,靈光閃現,像是突地得了祭司的祝福,顧不得在東宮夾槍帶棒耍威風,幹笑兩聲,“安樂且放心,有叔父在,定當安排得萬無一失”

  “多謝叔父,喪信已經送去了驪山,想來皇祖母不日便會派遣重臣回神都主持喪葬儀禮,一應安排,須耽擱不得”李裹兒又隨口叮囑了兩句,轉過身,望著李顯的棺槨,哀戚不勝。

  李旦眯著眼看著她的背影,如果方才李裹兒隻是隨口一說,那麽後頭這一句,暗示的意味再明顯不過,想到軍議時候李裹兒的主動謀求合作,心下稍鬆。

  “安樂節哀,且保重身子,日後你肩頭上的擔子,還重著,叔父且先行一步”

  李旦說得也有些露骨,暗示他會有厚報。

  李裹兒轉過身,垂首屈膝,福了一福,全程沒有讓李旦瞧見她的臉頰。

  李旦點點頭,大步流星離去。

  “安樂殿下,你就不怕事情鬧大,不可收拾?”李重俊將他們的互動看在眼裏,憤怒莫名,猙獰著臉頰質問。

  李裹兒抬起頭,一張臉頰淡如清水,仍舊不曾正眼看他,若不是大兄扶持,這庶出奴兒,哪裏有資格坐穩東宮。

  她攛掇李旦在軍伍中妄動,並不怕他翻天,既是武崇敏在監控相王府,李旦這時候的任何動作,都隻會反噬他自己。

  “怕?我隻怕事情鬧不大”

  李裹兒丟下一句冷冰冰的話,李重俊噗通一聲跌坐在地上。

  李重福在旁邊嘿嘿冷笑。

  “嗚哇……”憋了許久的李重茂,終於憋不住了,響亮的哭了起來。

  哭笑之間,令這太子殿下的喪禮,顯得無比荒誕。

  當晚,巴陵王李隆範,在神都苑為伯父舉行紀念文會,召集大批文人,書寫悼念詩詞,以寄托哀思敬意。

  太子殿下的薨逝,是當前神都最大的政治,人人都在努力鑽營著參與感,借著這股子東風,李隆範也享受了一呼百應的感覺,應召而來的文人林林總總,多如過江之鯽。

  隻是,在一眾白衣斕衫,風度翩翩的文人墨客中間,間或夾雜著幾個絡腮胡、高大粗獷的漢子,也穿著素服,卻是繃得緊緊的,很不合身。

  李旦這邊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梁王武三思也沒有閑著。

  他趁著李顯薨逝的這波混亂,層層運作,下了黑手,將打入大獄的春官尚書李尚隱,弄死在獄中。

  死法是他精心選擇的,將關於方城縣主的汙穢書冊,撕成一頁一頁,浸了水,蒙在李尚隱的臉上,令他窒息而死。

  武三思知道李尚隱並不是幕後黑手,很大可能是個蒙冤的替死鬼,但他顧不得那許多,真正的黑手,他也未必得罪得起,暫且處死個朝中重臣,宣泄了心頭怒火再說。

  心情愉悅,打道回府,才在門前下馬,便聽到後院傳來一曲琴音。

  駐足凝神細聽,武三思捋須而笑,“唔,方城彈的,這是三生石上”

  自從上一回猜錯了女兒彈的曲子,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辨別三生石上和梅花三弄,已經是毫無問題。

  “呀……縣主……”

  琴聲突停,緊跟著傳來淒厲的叫喊聲。

  武三思大驚失色,四肢發軟,一陣風般狂奔到後院,連打帶踹,將擋路的下人仆役驅散。

  隔著閣樓窗棱,瞧見他那嬌憨可愛的乖女兒,已然掛在了房梁之上。

  旁邊的案幾上,擺著厚厚一摞書冊,還有層層攤開的畫軸。

  “噗……”武三思一口心頭血噴湧而出,雙目赤紅一片。

  “誰,是誰?”

  《盛唐破曉》無錯章節將持續在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

  喜歡盛唐破曉請大家收藏()盛唐破曉更新速度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