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手可摘星辰(四十六)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5      字數:2718
  一日之計在於晨。

  仍是晨光熹微時候,宮門才開,東宮便有一串車輛到達重玄門,要出宮去。

  宮門守衛睡眼惺忪,眼睛努力睜開一線縫隙,瞧見了押運車隊的人,登時精神大振。

  此人是太孫殿下身邊得用的宮女,日後保不齊是個妃嬪娘娘,要麽就是謝女官、上官昭容一路的女官大人物,委實得罪不起。

  “開門,車中都是些書冊畫軸,諸位要點檢還請從速,莫要耽擱時辰”

  那宮女倒沒有恃寵而驕,淡然站在原地,都依著規矩走。

  “哎,是是”守正一巴掌將一個愣頭愣腦衝上前點檢的屬下拍開,親自上前。

  他在車隊麵前緩步走過,一路察言觀色,見宮女始終表情如一,沒有表現出什麽傾向性,當下更是為難。

  隨機選了一輛車,上手打開,拿出一本書冊和一卷畫軸,打算例行公事檢查一下了事。

  書冊上有醒目的標題,《王府貴女方城縣主與閻大匠嫡孫二三韻事》。

  翻了翻內頁,守正先是臊得滿臉通紅,繼而渾身爬滿涼意。

  飛快扔了書冊,使勁兒閉了閉眼,佯裝沒有瞧見,拿起畫軸,扯開外頭的繩索,信手打開,打眼一瞧,臉頰更是如同火燒,竟是一幅春宮畫,裏頭各樣景致都有,河邊、亭中、船上,不一而足,姿勢也是擺弄得千奇百怪,一對男女,相互糾纏,舍生忘死,惟妙惟肖。

  守正不敢繼續看,掃了一眼題跋,名字也是清新脫俗,《方城縣主與閻大匠嫡孫十八手》。

  守正手心裏滿是冷汗,這些東西,雖說不能算做違禁品,不能當場查扣,但事關皇族縣主,他們是有職責要通報宗正寺的。

  站起身來,腿肚子都在轉筋,東宮與梁王府,典型的神仙打架,“崔娘子,此事何時可報與宗正寺知曉,還請您示下”

  “噗嗤”李重俊身邊的貼身宮女,名喚崔弦,是新羅進貢來的高等官婢,也就是通常隻有皇族才能受用的新羅婢,笑得山花爛漫,並不理會他的善意,拂袖白眼,冷聲道,“這是你的職責,與我何幹?我隻問你,車隊能放行了麽?”

  “能,自然能”守正一臉灰敗,擺手讓手下人散開,左思右想,吆喝了一聲,“小四,你去宗正寺傳消息,就說,有方城縣主的不良文牘流傳,旁的,什麽都不要說”

  點到的禁衛立時應命,拔腿要走。

  “等等”守正皺著臉頰,咽了口唾沫,患得患失,焦灼不已,“半個時辰之後再去……路上,崴個腳什麽的”

  在神都達官貴人遍地的宮門當差,小四也是有經驗的,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另一邊,崔弦坐在馬車前轅上,眉頭也是皺得緊巴巴的,心頭一陣陣野火亂冒。

  她自幼跟在李重俊身邊當差,好容易熬死了韋氏,熬走了李裹兒,翻身做了東宮的正經主人,在東宮的各派宮女內侍當中揚眉吐氣,卻不料,一著不慎,給人拿了把柄,一夜之間優勢蕩然無存,竟又要屈從在李裹兒遺留在東宮的那批狗腿子爪牙下頭,還是幹這等醃臢喪良心的差事。

  “呸,壞人名節,遲早天打雷劈”崔弦惡狠狠咒罵一聲,無力地拊膺長歎。

  武三思居心叵測,陰險至極,李裹兒陰魂不散,武崇敏曖昧飄忽,敵友轉換,都在旦夕之間,讓崔弦頭暈腦脹,難以應付。

  清晨,大街上很清靜,車隊長驅行走,很快便到了南市,要將車中的東西分派下去,在這市井繁華之地,達成擴散流言的最大效果。

  才拐進南市的門口,崔弦便心驚不已。

  南市商鋪密集,百業俱全,此時每個店麵門口,都安排了人站著等候,籠著袖子跺著腳,見車隊進來,眼前一片大亮。

  崔弦沒有料想到,無利不起早的商賈,會對這沒名堂的渾水如此上心,齊刷刷地當做自家事操持。

  悄無聲息,不以強力逼迫,便能讓商賈自覺自願,李裹兒沒這本事,應當是武崇敏出手了,他甚至不須搬出權相爺的牌子,隻須用他弟弟濟陽郡公武崇行的名頭,或者請動通商府尹王祿,發一句話,這些商賈誰敢說半個不字。

  崔弦突地有些恐懼,李重俊固然在東宮作威作福,也努力向朝中施加影響,猛回頭一看,這些所謂的經營,顯得格外孱弱。

  想那金光閃閃的權相爺,朝中擁躉成列成行,自東都千牛衛起,在軍中聲望無二,自鴻臚少卿起,在外藩和商賈中獨樹一幟,自一鱗半爪的詩詞起,享譽士林文壇,長安、洛陽兩都百姓,無不引以為傲。

  試問蒼穹之下,誰能與他匹敵?

  還好,還好,他隻是李氏皇族的旁支外姓。

  崔弦使勁甩了甩腦袋,不敢多想,命人將車隊驅趕到街道中央,便迅速離去。

  不經意回首,她瞧見,各家商鋪的人,都上前去領取了書冊和畫軸,擺放在商鋪的顯眼位置。

  如同烈火之中,扔進了幹柴,本就躍躍欲試的流言,在這些書冊畫軸的推波助瀾之下,頓時風行四方,滿城風雨,無可遏製,由南市,傳遍神都坊市,甚至神都周邊的州縣鄉野,也津津樂道。

  尚未出閣的方城縣主,豔幟高招,成了桃色話題的中心人物。

  梁王武三思怒發如狂,蕭至忠那邊指使不動,洛陽府的衙役官差隻管例行公事磨洋工,他便親自指派子弟管事,帶著府中豪奴護院,到處搜檢,逼問來曆,又發動宮中的耳目追查,得知這些汙穢文字圖畫,竟然都是出自東宮。

  再聯想到書畫的主人公都是閻則先,幕後黑手,幾乎躍然而出。

  武三思一口逆血回流,噴湧而出,當場暈厥。

  清醒來之後,武三思第一個動作便是前往東宮,當著武崇敏的麵,向李重俊保舉閻則先為中衛率,事關最疼愛女兒的名節,他無意在這上頭爭強好勝,利落地服了軟。

  李重俊和武崇敏的神情,都是極為微妙,但接下了他的橄欖枝,武崇敏心心念念的人事異動,終於得以成功。

  第二個動作,便是前往政事堂,拉下了老臉,央求狄仁傑出麵彈壓市井荒誕。

  狄仁傑為神都留守,本就有治理神都的職責,並沒有拿捏,行文給蕭至忠,令他迅速平息事態。

  蕭至忠一認真,街麵上的汙穢雜物,便以極快的速度清理幹淨。

  然而,不待武三思鬆一口氣,又有新的流言蔓延開來,說是方城縣主已經珠胎暗結,懷了閻則先的孩子,梁王也是因為這個,才鬆了口,不再阻礙閻則先加官。

  哪天請了醫生看診,開了什麽藥方,有鼻子有眼。

  這還了得,這一次蕭至忠不待武三思催促,便迅速破案,查獲散布流言的,是春官尚書李尚隱家人,蕭至忠絲毫不顧忌體麵,親自帶領官差搜查李尚隱府邸,查出大量方城縣主的汙穢書冊和畫軸,更要命的是,竟然搜出了印製書冊的母版。

  李尚隱驚愕無比,“這,這是栽贓,本官清清白白……啊呀”

  武三思目眥欲裂,雙眼充血,衝將上去,按住李尚隱,便是一陣好打。

  蕭至忠靜靜地看著,眼中冷芒遍布。

  他的袖中,有一封密信,來自天官尚書武攸暨,也是這新一波風潮的始作俑者。

  他額外征詢了太平公主和武崇敏的意見,都是不置可否。

  既是將諸位強梁得罪了個遍,李尚隱,不死何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