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手可摘星辰(三十二)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5      字數:2777
  驪山,華清宮,飛霜殿。

  武後盤膝而坐,麵前擺著五份奏疏,分別來自首輔宰相權策,宰相豆盧欽望、楊再思、韋巨源和宗秦客。

  宰相歐陽通,放棄了軍議權力,畢竟眾所周知,他與權策是一個鼻孔出氣,他也無比信任權策,有能力一錘定音,無須自己多此一舉。

  留守神都洛陽的宰相狄仁傑倒是上了奏疏,但卻與軍議無關,而是稟報了他強力彈壓神都官場和輿論場的作為,先後開革了緋袍官兩名,入刑了綠袍官四名,同時,還在神都苑宮監、右監門衛大將軍楊思勖的協助下,打擊了作惡多端,騷擾他家人的神都地下黑惡勢力。

  這份奏疏走的是標準程序,經過通政司,早就流傳開來,頗讓一些人錯愕,尤其是許多知情人,曉得楊思勖是安樂公主在軍中的擎天柱,而那些騷擾狄仁傑家人的地痞流氓,極大可能是受到韋汛指使,楊思勖和韋汛分屬同黨,怎會出手協助狄仁傑,打擊韋汛?

  包括歐陽通等人在內,百思不得其解。

  隻有權策,對此一清二楚,因為實質上,他才是真正的幕後大佬,楊思勖和降龍大哥的真正主人。

  降龍大哥騷擾狄仁傑家人,楊思勖並沒有出手相助,相反是降龍大哥本人將手下人的動向泄露給了狄仁傑,讓狄仁傑一網成擒。

  而狄仁傑之所以在奏疏中將楊思勖帶上,是隱晦的表達觀點,側翼支持楊思勖出征。

  因此,狄仁傑劍走偏鋒,沒有提及軍議之事,但卻拔了頭籌,成了第一個亮明態度的宰相。

  武後看著最上麵的一份奏疏,伸手過去,在奏疏上摩挲了下,將第一份奏疏拿開。

  上官婉兒的條理性極其嚴苛,不用想,第一份奏疏定然是權策的。

  最好的,自然要留在最後。

  其後是豆盧欽望,他保舉了三名大將軍,來自左豹韜衛、左玉鈐衛和金吾衛,清一色都是支持相王李旦的軍方重將,南衙諸軍衛,原本都是李唐皇室,尤其是曾經的睿宗皇帝李旦的鐵杆中堅,因李旦上次出征慘慘敗,加上權策的攪局,已然七零八落,這三名大將軍,也是他最後的家底了。

  他還提議虞山軍出征,保舉了大批中層將領隨軍。

  “呼……”武後長出一口氣,發了會兒呆,沒有細看,隨手拋在一邊。

  其後的是楊再思,二張兄弟在軍隊中勢力弱小,隻是象征性保舉了幾名將領,名不見經傳,重點放在了糧道官身上,舉薦族兄張昌期出任糧道官,為大軍後勤。

  接下去,是韋巨源,看了一會兒,她擰身將豆盧欽望的奏疏撿了回來,兩相對照,大同小異,顯然是達成了默契的。

  “嘁……”武後眉眼一沉,貪得無厭,吃相醜陋,恨不能自己一家吃幹抹淨,竟然還在她眼皮底下勾連一氣,耍弄小心機,委實麵目可憎。

  最後一份,宗秦客的奏疏,無波無瀾,武三思在軍中也是脆弱,武懿宗、王孝傑等人相繼在朝爭中喪命,說了一通廢話,倒是有幾分眼色,提了提長安戍軍可堪一用,還點了左監門衛大將軍武秉德的名字。

  武後闔上雙目沉思了片刻,她在預想,權策的奏疏會是什麽樣的格局,權策培植起來,或親近他的將領很多,宿將也不少,像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右玉鈐衛大將軍侯思止等人,都是百戰黃沙,在軍中威望極高。

  武後正舉棋不定,突地眉頭跳了跳,想起了狄仁傑隱晦的奏疏,整個人陰沉了不少,狄仁傑不會無的放矢,目前為止,無人與他呼應,那麽,僅剩下的權策奏疏,便十足可疑。

  權策與狄仁傑已經合流?

  武後心煩意燥,也顧不得醞釀情緒,徑直將權策的奏疏翻開。

  隻有兩折,簡短為所有奏疏之最。

  “咯咯咯”隻掃了一眼,武後便笑出聲來。

  裏頭有楊思勖不假,卻並非統帥,權策保舉的北征主將,是魏王武延基和臨川王武嗣宗,右監門衛大將軍楊思勖和右豹韜衛大將軍裴延休為副,統帶南衙長安戍軍、右監門衛和右豹韜衛三軍將士,加上北衙焰火軍,一同出征。

  另外,因自古兄弟不同軍,遑論親貴,提議以焰火軍將軍薛崇胤為大理寺卿,避讓長安戍軍中擔任營都尉的弟弟薛崇簡,以大理寺卿狄光遠為北征安撫使,負責全軍備禦、糧道諸事,焰火軍主將之職,建議由長安戍軍將軍、鬱林侯李景榮接替。

  同樣的道理,魏王武延基的幼弟、長安戍軍將軍武延暉調任東宮前衛率,避讓主帥兄長。

  李家、武家兩姓皇族為底色,武延基和李景榮作為代表,旁的,楊思勖是李裹兒的人,武嗣宗是武三思的人,裴延休的弟弟裴光庭是太子賓客,他勉強算是東宮的人,各方都有所涉及,可謂平衡之道爐火純青。

  權策的私心也隱約可見,右豹韜衛將軍王暉,是高安公主之子,他的表兄,出征一趟,也好鍍金,狄光遠在大理寺卿任上已久,有泥足深陷、滿身業障的危機,借此機會將他拉扯出來,占了個肥缺,但權策交出了焰火軍,算是一筆有來有往的交易。

  更令武後觸動的是,出征將領中的鬱林侯李景榮、臨川王武嗣宗,這兩人是權策的仇人,權策殺了武嗣宗的兄長武懿宗,李景榮的叔父李千裏也被權策黨羽折磨得不人不鬼。

  對比豆盧欽望和韋巨源等人,權策格局眼界之寬廣,心思之坦蕩,襟懷之博大,不可同日而語。

  偉男子傲岸之氣,撲麵而來,令人心神激蕩,難以自已。

  武後怔怔良久,帝王之要,在製衡二字,然而,有臣子自己製衡自己,她複有何言?

  長安,義陽公主府。

  涼亭中的格局非常獨特。

  薛崇簡一人坐在一方黑檀矮凳上,昂首挺胸,麵上堅毅,卻有幾分可憐巴巴的。

  在長安的兄長們,權策、王暉、李璟、薛崇胤、權竺、武崇行,除了武崇敏,都已湊齊了,團團環繞著他站著,呈半圓弧形。

  “崇簡,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權策看著他,仿佛看到了十年前,他借雷電處死了太平公主駙馬薛紹,前去吊唁時,薛崇簡還是個懷抱中咿呀學語的小兒,他記得清楚,他用指肚逗弄了下薛崇簡粉嫩臉頰,薛崇簡渾不知事,在靈堂上險些放聲笑了出來。

  轉眼間,他竟然要出征打仗了。

  權策竟有一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感覺。

  “大兄,我要去”薛崇簡眼眶微紅,堅定不移。

  權策點了點頭,負手望天,緩緩開口,“既是選了這條路,便沒有輕省的,我交予你一個任務”

  “大兄請說”薛崇簡要起身,被權策伸手按住了,在他肩頭拍了拍。

  “不出意外,臨川王武嗣宗會出征”權策直視著他黑白分明的眼眸,這般單純,可不是生存之道,“我要你尋個妥當機會,處死他”

  薛崇簡激靈靈打了個哆嗦,仰麵看著向來友愛慈和的大兄,臉頰煞白一片。

  “大郎……”王暉有些不忍,開口要接下差事,反正他要出征,何苦為難這個最小的弟弟。

  “表兄,崇簡總要長大的”權策打斷了王暉,直視著薛崇簡。

  “是,大兄”薛崇簡使勁兒抿著嘴唇,皺著鼻頭,應下了命令。

  權策笑了,招手喚來了占星,他雖要曆練薛崇簡,但絕不會讓他置身險地的。

  不遠處的閣樓上,魏王武延基懷中抱著自己的女兒遙遙,妻子永泰郡主李仙蕙抱著權策的女兒權徽,遙遙望著涼亭,眼中都閃過一絲豔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