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瓜熟蒂落(三十五)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5      字數:2204
  神功元年五月中,梁王武三思進奉藥方,義興王李重俊服用後,病症立時便痊愈。

  因由此事,內史宰相宗秦客牽頭,串聯上百朝臣,聯名上奏,以義興王轉危為安,遇難成祥,實乃蒼天庇佑,大吉之兆,請立義興王為皇太孫,

  奏疏送到通政司,消息風傳,洛陽長安兩地,一齊為之嘩然。

  長安作為武後駐蹕之地,震動尤為劇烈,上下朝官都在四處鑽營打探,想要看清這波風潮的風色,確定自己的行止,趁勢謀取利益,串聯走動,如同鼎沸。

  熱度正在高峰上頭,瘋狂的猜謎和押注遊戲還沒有真正開始,禦史大夫葛繪少府監令鄭重和地官侍郎兼太府寺卿姚崇三人聯名上奏,附議宗秦客等人的奏疏,請立義興王李重俊為皇太孫。

  這三人都是權策心腹中的心腹,在黨羽中各領一方,協調派係立場,威望素著,他們一齊附和宗秦客,顯然是在神都的權相爺,與梁王武三思,在請立皇太孫方麵,達成了一致。

  這哪裏還需要猜謎,分明已經揭盅了。

  細細思量,這一出請立皇太孫,看似突兀,實則在情理之中,東宮太子李顯暗弱,先後被妻子和女兒鉗製,立了皇太孫,也是為國本增加一道保障,東宮在世諸子,都是庶出,李重福為二張侄女婿,先天不足,李重茂年歲尚幼,難免主少國疑,隻有李重俊,恰逢其時。

  沒過多久,請立皇太孫的奏章便堆滿了通政司和內侍省,儼然已成大勢。

  “咯咯咯”武後偎依在張易之的懷中,嬌笑連連,像個爛漫少女,然而身姿已熟透豐肥,隨著她的大笑顫動,很是惹眼。

  張易之信手撫弄上去,親密狎昵。

  武後由得他折騰,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反應,畢竟見識過大風大浪,若是簡單幾下便有感覺,也無須養著奉宸府那許多壯年男兒。

  “五郎啊,瞧見沒有,什麽叫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武後笑吟吟地道,“立了李重俊為皇太孫,任你們死去活來廝殺折騰,又有何意義?”

  “五郎德能不及,唯有做好本分,好生服侍陛下,權相爺雄才大略,若是沒有陛下扶持栽培,哪會有今日?”張易之埋頭在武後懷中,拱來拱去。

  入朝弄權這許多年,他漸漸看清現實,他與權策的差距,並不隻是單純的際遇和出身,而是全方位的,與權策這個縱橫朝野,文武兼修,晉升之路波瀾壯闊的天之驕子相比,他更像是個有點學識,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酸秀才,挫敗感無以言說。

  再加上滿朝士大夫同聲唾棄,他幹脆放棄了要做治世能臣的幻夢,安心做他的內帷佞幸。

  “隻要陛下垂憐五郎,權相爺再精妙的算計,終究是鏡花水月”

  武後仰著臉,任他在身上跋山涉水,伸手在張易之麵上細細撫摸,笑意莫名,“朕自是要垂憐於你,然而,朕更離不得權策”

  張易之麵色一僵,幹巴巴地道,“陛下英明”

  “去吧,將婉兒喚來,朕有旨意”武後將他推開,理了理衣襟,“對了,中樞錢莊的要義,你跟進了不少時日,可曾通透?”

  “臣,臣已然明了其主要業務的運轉流程和一些典章製度……”張易之沒有多少底氣,錢帛金銀他都愛,並不理解兌換比率的不同,會有什麽影響。

  武後自是不難看出他的勉強之意,擺了擺手,讓他退下了。

  看到他有些倉皇的背影,武後自失的一笑,張易之隻能體悟到皮毛,而不懂其中機理,她並不意外。

  她早就有過的感覺,此時越發強烈,張易之張昌宗之流,時常與她肌膚相親,然而能直抵她內心深處,在遠略宏圖上頭有共鳴的,仍是隻有權策一人而已。

  “哎……”武後輕歎一聲,有些寂寥,也有些無奈,她無意以強令迫使張易之深學細究,但目前空缺的地官侍郎位子,仍舊會是他的。

  不隻是回報床笫恩情,還是維持平衡的需要,權策向來忠梗謹慎,處處以她的政治需求為先,幾乎無可指摘,但他權勢已然太盛,若此時再進一步,單憑上官婉兒,怕是不足以抗衡,重新將二張兄弟放出,已是必然。

  “陛下,婉兒候旨”上官婉兒來的很快。

  “擬旨,晉封安樂郡主李裹兒為安樂公主,出宮開府,立義興王李重俊為皇太孫,一應儀禮規製,著宗正寺春官衙門並太常光祿等寺監議定,條陳上奏”

  “是,陛下”上官婉兒低眉順眼,紅唇微翹,眼中閃過絲絲笑意。

  神都風雨,她在長安遙望旁觀,眼下塵埃落定。

  她的情郎因薛崇簡而被動卷入,仍是後發而先至,穩操主動,遍觀朝野,已無敵手。

  此刻,她心生促狹,很想瞧瞧,上躥下跳的李旦,含恨出手的李重福,還有不安於室的李裹兒,是怎生表情?

  隨著武後的詔令下達,原本亢奮的朝臣,都以為這一波風潮告一段落,進入了賢者時間。

  然而,幕後的大手們,卻並沒有停止,相反的,新的動向如同狂風驟雨,緊隨而來,讓人窒息。

  梁王武三思親自上奏,彈劾次相權策和秋官尚書宋璟,以懈怠公務,未盡職守為由,請革去權策太孫武師傅一職,以治政不嚴,縱容宵小行凶為由,請罷宋璟秋官尚書之職。

  朝野大為驚愕,以為東宮內鬥才結束,權策和梁王短暫的聯盟便告破裂,反目成仇,不少文武公卿錯失了請立太孫的風口,當即見獵心喜,迫不及待加入戰團,奏疏滿天飛,有的跟風彈劾權策,有的為權策辯解,還有的反向操作,彈劾武三思。

  豈料,轉過天來,權策便親自上奏,順應武三思所奏,辭任太孫武師傅,保舉武三思為太子太保,同時保舉宋璟接替自己,擔任太孫武師傅之職。

  這份奏疏一上,神都洛陽西都長安的官場,陷入了尷尬的靜默之中。

  不當人子,不當人子。

  弄了半天,這兩人竟是唱了一出雙簧,各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