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三生三諾(三十二)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363
  萬歲通天元年臘月十二,新安縣公文昌右相權策之子,藍田侯權衡周歲生辰。

  抓周之禮定在高安公主府。

  有千金公主和太平公主幫襯,原本也算是光鮮體麵,帶著些溫馨閑適,場麵並不大,但卻精致,花了不少的心思,畢竟小兒抓周,來客多是女眷,男客大多是親近的親戚朋友,不必大肆鋪張。

  抓周禮定在午後,宴席在傍晚,但清早時候,便已經有不少的車馬轔轔趕來,都是些位分稍低的,有神都士紳商賈,也有外藩使節,更多的,還是朝中低品官員,或關係不甚熟稔的高官公卿,提前到主家麵前打個照麵,奉上賀儀,盡到禮數,便打道回府,並不停留下來觀禮。

  車水馬龍,一直延續到午時,高安公主府周邊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的車馬才算是少了些,但規製卻又高了起來,公主郡主,郡王國公,宰相尚書,盡是高官顯爵。

  有的車來,有的車往,難免堵塞在路上,行進緩慢。

  “哼,還說高安是個沒心沒肺的,卻是早有雙慧眼,打小就愛將大郎攏在懷裏抱著,可不是押對了寶,現下可是沾了風光”

  四駕馬車,紫韁黃帷,馬車頂上,是七層螺旋銅釘,乃是皇族中身份最高貴的象征。

  裏頭坐著的,除了相王李旦,還有側妃柳氏,說話的便是她,瞧著相貌平平,顴骨有些高,顯得刻薄,但資曆卻深厚,是最早伺候李旦的宮人,出身也並不薄,乃是河東柳氏族人。

  李旦的原配劉氏和德妃竇氏,因巫蠱一案犯了忌諱,雙雙失蹤,屍骨無存,李旦一直沒有續娶,正妻缺位,隻提了柳氏的位分,讓她以側妃身份主持相王府中饋。

  李旦一直在閉目養神,聽她一路嘴皮子不停,聽得眼皮子直跳,嗬斥了聲,“休得胡言亂語,他們是血脈至親,大郎又是最重情意的,高安皇姐照料他比義陽皇姐還多,風光也是理所當然,哪裏有這許多說頭?”

  柳氏撇了撇嘴,翻個白眼兒,嘀咕了幾句,很是不忿的模樣。

  李旦不放心,提醒了幾句,“稍後到了府中,莫要拿大,也莫要多言,吉祥日子,多說些好的,應付過場麵,便是了”

  柳氏瞪圓了眼睛,“殿下這是什麽話,我可是代表您來的,正經是權策的舅母,他便是再如何能耐,還敢給我臉色看不成?”

  李旦見她桀驁,一陣頭疼,臉色一沉,放出了重話,“你若安分著,他自然也會投桃報李,予你體麵尊重,你若是攪擾了今日喜慶,怕是我也護不住你”

  “也沒有霸道成這樣的,還要吃人不成,哼”柳氏到底畏懼,縮了縮脖子,降低了調門,兀自嘴硬。

  李旦不再理會她,閉上眼,揉了揉眉心,朝中多事,他一直未曾受到波及,景況比太子李顯好得多了,想到李顯為張易之請封王爵,李旦又是冷哼,這個兄長,他是無話可說了,無能,又不知羞恥。

  與李顯比,李旦自然要舒坦一些,但比他更舒坦的,還有權策。

  他每每站在風暴眼中,四下風起雲湧,他卻沾衣不濕,不得因果,還總能得到收尾的差事,坐收漁利。

  自己麾下的虞山軍,經過他一番巡閱,風向大變,費盡他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維持住局麵,但想要培植親信,恢複原本的掌控力度,已是不可能。

  這一次,二張兄弟遭到打擊,武三思首當其衝,兩方對上已是可以預料之事,權策受命查案,李顯惹得母皇厭棄……

  李旦的心中急促跳動,似是著手取利的良機?

  看了眼柳氏,她卻是個坐不住的,不時掀開車簾向外頭看去,看一會,便皺著眉頭叨咕好半晌。

  “過兩日,讓你弟弟去一趟高力士的外宅”李旦突兀發聲。

  柳氏聞言,喜不自禁,連連點頭。

  “殿下,旁邊是東宮太子妃殿下的車駕”馬車車轅上,坐著個清秀的小太監,隻有十五六歲,卻穿著王府首領太監的服飾,正是高力士,李隆基死後,他到李旦身邊當差,年歲不大,很懂分寸,行事利落,深得李旦信任。

  “唔”李旦微微沉吟,整了整衣冠,“且靠邊,停上一停,本王去給皇嫂請安”

  車駕平穩停駐,李旦帶著柳氏,踩著腳踏下來,快行了幾步,“弟相王李旦,請皇嫂大安”

  韋氏自車中走出,站在車轅上,微微屈膝還禮,“相王多禮了,此間不是敘話之所,到了高安府上,再好生說話”

  “是”李旦隻是本就是走個形式,聞言便轉身返回,驚鴻一瞥,覺得韋氏有些奇怪,不見憔悴難過,反倒有些氣勢洶洶的亢奮,像是要興師問罪一般。

  “裹兒,你的百鳥裙,送了給誰?”韋氏回到車中,旁敲側擊。

  她出宮參加權衡的抓周禮,是早就定下的,得了武後允準,將行之際,李裹兒卻趕了過來,百般央磨,非要同來,說是想念長姐李仙蕙,想見見外甥女遙遙。

  韋氏卻是一個字都不信。

  李裹兒越是急切,她便越是探究。

  似乎,她找到了答案。

  權策修理二張兄弟,順手將武三思拉下場,害得武崇訓奪爵圈禁,根子,應當在她這個千嬌百媚的女兒身上。

  武三思一腦門官司,武崇訓敗落,東宮也是慘兮兮的模樣,怕是兩家都不會再提親事。

  一法通,萬法通,韋氏似是找到了所有的答案。

  “沒有送誰,還在女兒殿中”李裹兒聲如黃鸝,笑靨如花,明豔得耀眼。

  “那你為何不穿?”韋氏微微意外,追問道。

  李裹兒閉口不言,隻是笑。

  百鳥裙的製作工藝,她送了給千金公主,求她代為向權策遞話,以幾家公主府的財力,本以為很快便有許多百鳥裙麵世,豈料,竟是毫無動靜,無人製作,也無人穿著。

  李裹兒似是察覺了什麽,自那以後,世間唯一的百鳥裙,也束之高閣了。

  韋氏索性戳破,很是不悅,“你卻是有主意,既是不喜武崇訓,不妨直說,自家人都好商量,何必要去求人?三個承諾,白白虛耗一個”

  李裹兒抬眼看了看韋氏,垂下頭,咬著唇,想了想,不開口解釋,趁著母妃的誤會,許是可以早些給大兄解套。

  以往覺得母妃很威風,現在,卻覺得有些可憐。

  除了爭鬥和利益,她像是什麽都找不見了。

  還好,還好。

  我沒有變成這般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