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色即是空(五)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254
  盛唐破曉

  太初宮,少府監。

  鄭重將武崇行請了來,與他商量公務。

  說是公務,其實更是私務。

  年初權策以商道外貿鉗製外藩,因楊我支不識大體,表現極其拙劣,後突厥默啜部失了與大周外貿行商直接貿易的權利。

  武後於心不忍,封了雲曦安戎郡主的爵位,由藩邦公主,變成了大周貴人,又特旨新安縣公府可獨立運籌商道,專供默啜部。

  權衡漸大,平日也多由義陽公主照看,雲曦閑了下來,權策便將府中商隊事宜交給她,親手運作,支應默啜部的鹽茶必需,也好消解她的憂心。

  商隊人力並不缺,權立早早便將架子搭了起來,管事賬房,連同護衛通譯,都是一應俱全,貨源卻是個大問題,雲曦初擬的貨物清單,不隻涉及到大周內部的物資,還頗有一些來自西北、西南的藩屬國,卻不是等閑之事。

  通商府管領天下行商,權策頭上的通商府尹頭銜,仍舊還在,但隨著張易之權勢熾烈,張昌宗水漲船高,借著通商府供奉的名頭,插手頗多。

  原本定下的權限兩分,張昌宗負責執照核發,權策負責審查管製和地方分支,權策不常去,代表他實質掌握通商府政務的,是通商府少尹王祿。

  他行伍出身,並不是輕易屈服的性子,與張昌宗百般周旋,不涉大節的,可以讓步,涉及根本的,寸步不讓。

  張昌宗嫌棄執照核發一錘子買賣,不能常開利市,有意染指行商管製事務,借此勒索行商,試探性地插手幾宗案件,收了巨款賄賂,想要關說一二,王祿卻毫不給顏麵,耳報神的消息也快,都在張昌宗尋他開口之前,妥妥將涉案行商人頭落地。

  坊間傳聞,張昌宗曾怒罵王祿,說他是強驢少尹,視之為眼中釘。

  也因此,通商府內氣氛緊繃,王祿行事格外小心,提防張昌宗黑手,並不能開方便之門,給予雲曦多大支持。

  倒是無妨,正管衙門受限,還有財神衙門。

  少府監為了迅速消耗海量金銀,對內、對外漫天采買,手頭正經握著不少內外行商的命門,將這些歸集整合,分一些給雲曦的商隊,綽綽有餘。

  鄭重和武崇行拿著簿冊比對篩選了一番,選了些規模大,誠信好的行商,單獨造冊,到時候送去新安縣公府,供雲曦選定。

  辦完正事,兩人對坐品茗閑聊。

  “鄭郎君,金銀價下跌,銅錢騰貴,那些一賜樂業人最是奸猾可恨,趁機囤積銅錢,不流通物資,專門哄抬銅錢價格,低買高賣,弄得大周百姓士庶都跟著拋售金銀,外商惶惶,現在采買,已經不樂意收取金銀了”武崇行憂心忡忡。

  鄭重有滋有味啜飲了口茶水,“崇行郎君莫要擔憂,我料想右相定然早有謀劃”

  武崇行眼睛一亮,鄭重是權策心腹中的心腹,多知道些什麽,也不出奇,低聲問道,“可是大兄透露了甚消息?”

  鄭重搖頭,“卻是沒有,但杜審言掛著檢校冬官尚書的官銜,東渡倭國已經將滿兩載,所為者何,一直未曾有明確交代,我卻不信他是去遊山玩水的”

  “如果真是如此,我等該趁此良機,低價囤積金銀才是,豈不是又可以大賺一筆?為何大兄沒有安排下來?”武崇行坐不住了,站起身來走動幾圈,“不行,我要去麵見大兄,與他分說分說”

  “崇行郎君且慢”鄭重趕忙攔住了他,“既是要勸說右相做決斷,還是要多做些準備,將金銀與銅錢的比價變動整理一番,也好作為參考”

  武崇行也不矯情,拱手謝過鄭重提醒,急匆匆離去。

  他離去沒多久,鄭重才料理了幾樁公務,又有人上門來。

  卻是個稀客,殿中監李嶠。

  “下官見過李監令,監令有吩咐,傳召一聲便是,豈敢勞動玉趾”鄭重依禮將他迎進簽押房,張羅了茶水伺候,下首陪坐,麵上一團和煦,心中卻是緊繃起來。

  宮中二張,氣焰熏天,形似八爪魚,到處伸手,令人側目,李嶠是二張的早期嫡係,最是得用,不得不提防三分。

  李嶠麵貌清瘦,一張臉沒有任何表情,他以珠英學士為跳板重新入朝,便一直是這副模樣,擺了擺手,“鄭監令無須客套,老夫此來,是有事相商,恒國公仰體陛下心意,有意在殿中監新設控鶴府,以為陛下遣懷養心之所,所需錢帛,約莫三百萬貫,自少府監開支,細目在此,請鄭監令過目”

  鄭重麵色不動,伸手接過一遝文牘,隻看了開頭,便抬起眼,笑道,“少府監乃陛下內帑,用度唯陛下心意,茲事體大,未經陛下俯允,貿然行事,恐有所不妥?”

  鄭重看得分明,這份文牘起頭簽押,隻有張易之的春官侍郎印鑒,並無尚寶監璽印,二張門下走狗將他們的意圖看得比天大,在鄭重眼中,卻是絲毫權威都無。

  李嶠眉頭動了動,嘴角露出一絲古怪笑紋,“陛下明君,誌在千秋令名,主憂臣辱,這等為陛下獻禮之事,自當由臣子分擔,豈能出自陛下之口?還望鄭監令慎之”

  好大一頂帽子。

  鄭重的笑臉不變,連連點頭表示認可,“李監令,論起職權,殿中省大,少府監小,此事又是殿中省起頭,李監令自是陛下忠心臣子無疑,那便請李監令履行劃撥程序,少府監將錢帛撥到殿中省名下,下官也願成全李監令一片丹心”

  高帽原樣扣了回來,李嶠臉色沉了下去,“鄭監令伶牙俐齒,本官不及”

  丟下這麽一句,起身要走。

  “李監令,此物還請收回”鄭重含笑攔在側麵,將文牘遞過。

  李嶠恍若未聞,腳下不停,繞過鄭重,自顧自離去。

  鄭重雙手捧著文牘,看著他的背影遠去,冷冷哼了一聲,將文牘向桌麵上一扔,“三姓家奴,做得興高采烈,還拿捏身段,真真令人作嘔”

  窗外有清風吹來,將文牘吹動得嘩啦啦響,金玉花石,綾羅錦緞,無不具備,隻看文字,便能看出滿紙繁華。

  鄭重生出幾分好奇,營建這麽個豪奢銷金窟出來,陛下坐在其中,真能遣懷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