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封侯我願(下)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4      字數:2622
  洛陽以北,有長陵驛,驛站規製宏大,因北魏孝文帝的陵寢長陵而得名,此驛專供高官權貴使用,布置得富麗堂皇,終日有鋪兵巡弋值守,等閑人不得靠近。

  今日這裏的氣焰更盛。

  龍旗招展,兵馬如林,儀從煊赫,綿延數裏之遙。

  魏王武承嗣、太平公主並宰相歐陽通,一同出神都百裏,迎接神兵道、榆關道東征大軍大勝班師。

  每隔兩個時辰,便會有一隊騎士快馬前來報信,待東征大軍距長陵驛隻有三十裏的時候,太平公主舉步下了閣樓,武承嗣拿捏著時辰,與她幾乎同時來到前廳,歐陽通已經負手在此,候了有一會兒了。

  “兩位殿下,老臣已安排備好車輦,東征大軍鞏固金甌,立下大功,我等當趨奉相迎,以示禮敬”歐陽通對太平公主和武承嗣道,眼睛卻隻管盯著武承嗣。

  “理當如此”不待武承嗣開口,太平公主已經一言而決,並當先邁步出門,權策出征兩個月有餘,轉戰千裏,麵對的又是險惡凶殘的契丹惡徒,論起牽腸掛肚,怕是不明詳情的義陽公主也比不得她,再說了,還有她的長子薛崇胤在軍中,更增急切。

  武承嗣臉色陰沉,冷哼了一聲,終究還是舉步跟了上去,歐陽通望著他的背影,鬆了口氣,又歎了口氣,離了中樞權柄不過一年,武承嗣老態盡顯,原本高大的身軀微微佝僂,頭發之間斑白之處頗多,麵皮上總掛著抑鬱和憤世嫉俗,整個人都陰沉沉的,散發著枯朽的氣息。

  “報,兩位殿下,歐陽相爺,權郎君與梁王、河內王引大軍已經到達十裏外”

  “唔,快些,本宮要快些見到大周的威武之師”太平公主催促車駕加速,旁邊春官衙門的禮官張了張口,終是一言不發,大勝是喜事,些許於禮不合之處,不值當過多計較。

  太平公主不停,武承嗣和歐陽通便隻好跟著,見證了一場太平晝奔的戲碼。

  官道之上,大軍兵馬疾馳,旌旗浩浩,黃沙騰騰,太平公主下了車輦,抬眼便看到偌大的權字大旗,心懷激蕩,顧不得許多,拎著裙裾快步跑上前去,嚇得身邊侍從一溜煙跟著小跑,隨行的護衛府兵連忙狂奔去各處,大聲傳訊,唯恐大軍停駐不及,傷了太平公主,人喊馬嘶,場麵亂糟糟一片。

  東征軍當先的正是權策,他勒住玉逍遙,高高舉起馬鞭,身後中軍傳令兵大聲傳令,“止”

  跟隨主將權策最近的,依次是焰火軍、藍纓軍和右玉鈐衛,環繞在武三思、武懿宗等人身邊的,是左、右金吾衛和左豹韜衛。

  驟然下令大軍止步,權策身後頓步聲轟然,全軍隻在一瞬之間,便不動如山,森森如林。

  金吾衛和豹韜衛卻沒有這個本事,好一陣你推我擠,非但後頭歪歪倒到一片,甚至最前方的站不穩腳步,衝撞到主將的坐騎,武三思和武懿宗靠前,尚且無事,左豹韜衛大將軍閻知微卻是冷不防從馬上墜落,哢嚓一聲,不曉得哪裏的骨頭斷了去。

  權策卻懶得理他,翻身下馬,招呼了薛崇胤,疾步狂奔迎了上去。

  眼看到了太平公主近前,權策有意緩了一步,讓薛崇胤到前頭,太平公主卻是快步迎著他過來,一把將他摟在了懷中,雙手在他身上摸索,“身子還好?可有負傷?”

  權策微微尷尬,卻又被她濃濃的關愛打動,輕輕擁住她,搖頭道,“孩兒尚好,未曾負傷,崇胤此番領焰火軍立下了大功呢”

  “都是表兄教導,孩兒不敢居功”薛崇胤一板一眼,方才見母親奔來,他還有些不適,好在被抱住的是表兄,若是自己,不曉得有多臊人。

  “好,都平安便好”太平公主平緩了心境,又雍容華貴了起來,踱步到軍前,武三思等人紛紛下馬見過,寒暄幾句,太平公主才又登上車輦,又清亮的嗓音宣示道,“諸位都是有功之臣,母皇在洛水河畔,為你們行獻俘之禮,將你們的功績,告慰先祖,傳頌萬民”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將士們洪亮的高呼聲,響徹四野。

  洛水河畔,武氏七廟,行獻俘之禮,此地已然水泄不通,滿朝文武勳戚,滿城百姓紛紛翹首。

  禮節繁瑣,春官尚書嚴善思主持,嚷嚷得口幹舌燥,武後主祭,皇嗣李旦宣讀祭文,因武三思也出征,狄仁傑作為宰相班第二位,代行宰相之職,依禮舞蹈,奉上犧牲社稷。

  “宣主將進奉虜酋”

  權策捧著鍍金的漆盤,上頭是李盡忠和孫萬榮的兩顆大好頭顱,自神道碑下起行,踏上漢白玉石階,一步步走向宗廟正堂。

  四周歡呼聲驟然熱烈,山呼海嘯一般,有的吼著萬勝,有的叫喊萬歲,亂糟糟的,還有不少人在叫著權郎君,都是些婦人居多。

  權策穩穩地走著腳下的路,心潮起伏,說起來,披甲遠征的次數不算少了,大周的東西南北,東麵的契丹,北麵的突厥,西南兩麵的吐蕃,打了一個遍,這是他第一次,得到主將身份應有的榮耀。

  將漆盤拱手奉與武後,再經過一番唱念做打,安置在神龕之側。

  獻俘之禮完畢,武後領著祭祀眾人走出宗廟正堂,當著萬千百姓和將士,“朕有天下,操天下刑賞之大柄,功過臧否,從不待日,宣旨”

  有個壯年宦官,捧著一卷黃綾走了出來,權策跪地接旨,隻瞥了他一眼,覺得此人形貌醜陋,不曉得為何要在此收攏軍民之心的時節,派他出來?

  “聖旨下”一開口,權策就跪得更端正了,這聲音高亢如雲,威嚴正大,聲傳八荒,一字字清晰入耳,卻是別有功夫在身。

  封賞旨意很長,武三思、武懿宗這等功過參半的,隻是承認苦勞,褒獎幾句,賞賜了錢帛,李多祚得了郡公爵位,遷左羽林衛大將軍,方才墜馬的閻知微接任右羽林衛大將軍,侯思止和拓跋司餘都得了輔國大將軍武散官,薛崇胤升為焰火軍將軍,準焰火軍擴編至三千,轉隸北衙,野呼利升任左豹韜衛大將軍,藍纓軍剩餘八百人編入東都千牛衛,俱升為六品千牛備身,禦前侍從,以宮中太監楊思勖為其統領,涿州都督鄭重回朝,以武轉文,任光祿少卿,涿州主簿岑羲也隨之回朝,任天官衙門銓選郎中,濮州刺史姚崇調度糧草有功,入中樞為鸞台舍人。

  謝瑤環獲賜上護軍武勳官,正三品。

  所有人都在屏息凝神,等待著權策的封賞。

  “……準權策所奏,赦權瀧前罪,複起為安東都護,化育契丹、靺鞨、室韋、奚諸部,賜契丹伏鐵石名李楷固,賜可度符名駱務整,暫留安東都護府,助權瀧收拾遼東、鬆漠之地……”

  “……敕封權策為冠軍侯,官太子詹事,領廬陵王嫡子李重潤文師傅之職,賜神都苑側宅邸一座,錢五十萬貫……”

  “哎……”空氣中驟然響起一片莫名的歎息聲,或是雀躍,或是有所不足,或是歎惋。

  與權策的一官一職相比,無人去計較他那繼承自霍去病的“功冠全軍”封爵,不管樂不樂意,他實也當得起。

  權策苦澀一笑,這官職,真真是天造地設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