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風雨歸人(中)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3      字數:2652
  廬陵王李顯的來信,權策嚴陣以待,這是他第一次與這位貶謫在外的皇族大人物正麵打交道,朝中勢力犬牙交互,與李顯的私人關係,攸關日後大勢版圖,含糊不得。

  他特意喚了禦史中丞葛繪、麟台少監蕭敬和焰火軍副尉薛崇胤等人前來,一道參詳應對,他們三人也代表了權策在朝中勢力的三個組成部分,天授元年的進士們,第一批天子門生,或是受到權策提攜的人物,如藺穀、塗祁佑、鮮於士簡等人,大多親近葛繪,在鬥爭中逐漸認同權策的朝中高官,如歐陽通、宋璟、杜審言和崔融等人,更樂意與高一個輩分的蕭敬往來,不少李氏和武氏的族親,如武攸緒、武秉德等人,則多是由薛崇胤出麵聯絡。

  “……舅父雖遠在邊壤,猶時常得聞甥兒大名,每每心境大開,必覓得佳釀,浮一大白以誌慶……念及往昔,我出長安時,曾見你一麵,彼時你尚且年幼,瑟縮於皇姐身側,眉眼性格,恰似一小娘子,珊珊可愛,宛如今日之裹兒,何曾想能成文武之才至於此乎……舅父在外,不得與你晤麵,想來如今,甥兒已是俊朗挺拔一男子漢矣,勉之勉之,有你亭亭如蓋,吾家庶幾能少憂患矣……皇姐素來多憂思,少快活,為人子女,還須多於膝下承歡,以寬慰慈懷,生於帝王之家,富貴到底,不過煙雲而已……”

  坐中薛崇胤最幼,主動攬下了讀信的差事,讀著這些溫情文字,頗有些不適應,好在到了信件尾聲,李顯話鋒一轉,提了周仁軌之事。

  “……仁軌無德能,唯忠敬之心尚可取,昔年曾從至嶺南,頗有勞績,久在神都繁華地,許是心誌有變,去之無妨……思禮乃東宮舊人,其行跡如何,舅父不得而知,甥兒其察之”

  信件到此戛然而止,權策鬆了口氣,聽到前麵的溫情脈脈,他還頗有些擔心李顯會在柔情攻勢之後,提出某些要求,沒想到隻是單純示好,隻流露出一些保下劉思禮的意思。

  “大郎,劉思禮或許並非隻是太常少卿那麽簡單”葛繪蹙眉,拿下周仁軌,除掉張璟藏,廬陵王方麵都未曾有太直接的回應,隻是以袖裏乾坤相應對,這次以一個微不足道的理由拘捕了劉思禮,卻立刻引來了廬陵王的親筆信件,太過蹊蹺。

  蕭敬眼睛裏閃著灼灼光芒,緊隨其後分析道,“或者說,劉思禮一定幹係到廬陵王方麵的重大利益,若是盯住這一點,定能掌握更多辛密,占據主動……”

  “既是如此,不妨回信與廬陵王,表達善意”薛崇胤眼珠子轉了轉,他說話就直接了許多,“明麵上不輕不重處罰劉思禮,暗地裏用隱秘一些的方式,繼續控製他,或者探尋一些劉思禮的仇人,策動他們不斷去彈劾他,令他無法擺脫禦史台”

  葛繪眼眉微動,作為禦史中丞,還是個長久協調各方勢力的禦史中丞,他有十足的把握,讓薛崇胤的設想成真,他扭過身,看向權策,隻差他點頭。

  蕭敬和薛崇胤等人都靜了下來,靜待他的決斷。

  權策搖了搖頭,廬陵王方麵在神都,有謀劃也好,有多少潛伏黨羽也罷,都不太可能是針對他的,挖掘出來益處不大,趁此機會了斷一段糾葛才是正理,太過進取,容易礙眼,坐山觀虎鬥,適時出手清掃殘局,是他更為喜愛的方式。

  “罷了,葛兄還是抬抬手,罪狀可以坐實,懲處從輕,盡早開釋”權策下定了決心,罪狀是不能免的,彈劾劉思禮是假手狄光遠操作的,他才從大理寺正升任少卿未久,不好落個誣告名聲,前途蒙上一層灰。

  “聽你的”葛繪垂下眼簾,靜靜點頭,他在朝廷漩渦中央打滾兒許久,其間不乏狠辣操作,性情卻紋絲未改,始終淡然如水,甘居幕後,從沒有起過爭強好勝之心,因政見之爭結下不少公仇,卻從未因人品瑣事結下私怨,在朝中人望甚高。

  薛崇胤咂摸咂摸嘴巴,頗有些不甘,大局他不考慮,隻覺得放棄一個了有些挑戰性的活計,有些可惜。

  蕭敬笑眯眯的,為權策的決斷貼了層金,“廬陵王有慈心,大郎顧念親情,舅甥之間,以和為貴,這是極好的”

  權策苦笑一聲,擺手道,“這一節,心照便好,不必宣之於口,也不必如果劉思禮知道,放了他便是,說多了,滋味兒也就淡了”

  葛繪輕輕點頭,“大郎盡可放心,我有分寸,我聽聞韓鹹曾去拜訪散騎常侍韋溫,可有幹係?”

  權策笑了笑,起身負手到窗前,迎著一陣陣溫軟春風,輕聲道,“人心來去,不過逐義與利,由他去吧”

  他說的輕巧,奈何在座幾人都是極為熟悉他風格的,心中都有數,他或許不會對韓鹹直接出手,但不會放鬆對他的監控,這種帶著怨氣反骨的,勢必急於找下家,急於反咬一口,他不防備是不可能的,這種小心謹慎,也是權策幾乎從不陰溝裏翻船的原因。

  “主人,豫王府李郎君、鄭鏡思郎君一同過府,公主將李郎君叫去了後院,令小的請主人前去待客”書房外傳來權祥的聲音。

  權策微微一愕,旋即一笑,“倒是巧了,他們湊在了一起,又趕在你們都在的時候到,走吧,我們一道去見見他們,今日便設個家宴,為他們接風,請上些通家好友,一起熱鬧熱鬧”

  “甚好,我這便去安排”薛崇胤一躍而起,拖著權祥,反身便走,他對朝政大事不怎麽幫得上忙,關係親疏卻都看在眼中,通家之好,又能來往宴請的,不外乎就那幾家,不對,這回卻要加上武崇訓,這人眼睛朝天,卻也是個知恩圖報的,表兄的人治好了他的隱疾,這段時日很是捧場。

  權策帶著蕭敬和葛繪一道先去了後院,義陽公主正拉著李璟說些家常話,看她眉開眼笑的模樣,李璟哄長輩開心頗有兩把刷子。

  “孩兒見過母親”

  “小弟見過表姐”

  “臣葛繪見過殿下”

  三人一起向義陽公主見禮,義陽公主笑嗬嗬叫起,幾人又跟李璟廝見過,權策將設宴的想法與義陽公主說了。

  “既是我兒有此興致,便都依你好了”義陽公主思慮片刻,叮囑道,“隻是我兒前段時日鬧得動靜頗大,便不宜再大張旗鼓,簡便一些罷了,記得邀上千金殿下,有些日子不見她,可是想念了”

  “是,母親”權策含笑應下。

  “前院還有客人,禮單很是破費,你要有些準備”義陽公主麵上泛起一些憂慮之色,令人將一份禮單拿了過來,卻是長長一張,金銀財寶、玉石飾物寫得密密麻麻,還都分清楚了流向,將義陽公主府四個主人都周顧到了。

  “母親,禮尚往來,到對景的節氣,回一份禮便是,不礙的”權策心中有數,滎陽鄭氏的腦袋,磕在了地上,他並無得意之感,從頭到尾,鄭氏不在棋坪兩側,卻妄圖從中漁利,他隻是軟懲戒,若是來硬的,鄭鏡思能不能有今日這個行程,都在兩可之間,說得直白一些,鄭氏給再重的禮,他都當得起。

  “那便好”義陽公主綻開笑靨,起身輕輕擁了擁長子,為他理了理衣襟,“快些去吧,莫要怠慢了客人”

  權策應命,向蕭敬和葛繪告了聲失陪,便去了前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