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艱難皇嗣(十一)
作者:塵都乞兒      更新:2020-05-19 11:53      字數:2799
  南市,楚王李隆基的車駕現身於此,在洛陽府衙官員的陪同下,慰問死傷商賈,給予撫慰金,龐氏欠款的商賈,以十倍計價,逐一償還。

  “本王治家不嚴,殃及市井鄰裏,心中愧疚難安,以此阿堵物,聊作謝罪,還望父老寬宥”李隆基躬下身,長揖到地,良久不起。

  華夏百姓總是容易滿足的,曆朝曆代皆是如此,推舉了個耆老上前攙扶,幾家苦主當場撤了狀子,不再求訟。

  李隆基又去了自家府邸四周,遭遇火災的人家,一一登門拜訪,慷慨解囊賠償安撫,協助官府周濟窮困,有那年輕力壯的男兒,或是手腳伶俐的女子,當場便收下到王府當差,消弭了抱怨之聲,街坊鄰裏口口相傳,盡是讚譽之聲,提到楚王,人人豎起大拇指,讚一聲賢王。

  他在神都大街上走這麽一遭,與右監門衛將軍範雲仙偶遇,範雲仙依禮拜見,李隆基曉得此時瓜田李下,不宜太過親近,強自按捺與他深談的想法,草草見禮別過。

  雖隻是簡單一見,李隆基仍是得了不少訊息,範雲仙行色匆忙,麵色凝重,顯然形勢並未開朗,他的自辯奏疏,還須再改上一改,單隻是失察,怕是難以交代,要不再加上驕縱?這個用詞會不會太重了些,事態都已消弭,應當不至於。

  李隆基滿是樂觀地思索著。

  範雲仙急匆匆回府,是因為他設了家宴,邀了隔房的小舅子來衝和尚方監裴匪躬到府中做客。

  裴匪躬倒是早早就攜帶家眷到了,兩人的交情深厚,誌同道合,是通家之好,當初範雲仙受到張虔勖牽連下獄,裴匪躬將範雲仙家眷一並接到府中,同時積極動員皇嗣方麵的力量,將他性命保下,連官位都沒丟。

  久等來衝不至,範雲仙索性遣人去催問,才要出門,來衝家的管事就到了,“舅爺恕罪,我家郎君接到緊急軍務,無法離開軍營,輾轉遞了消息出來,耽擱了時辰”

  範雲仙呆坐無語,裴匪躬代他出言打發了,“曉得了,都是一家人,無礙的”

  待管事走遠,範雲仙歎了口氣,“此事蹊蹺,右監門衛軍中,與我親近的幾個都尉,都聲稱在宮中行跡遭人跟蹤,來衝又托詞不來,我心中很是沒底……”

  裴匪躬聽了,神色也困頓不堪,“楚王開府,本以為前路平坦些,不料,卻遭遇權策這喪門星,我聽聞楚王以親王之尊沿街作揖,真真令人不忍……”

  “噤聲”範雲仙輕喝一聲,到窗前看了看,擺手令下人到院外守著,捶了捶胸,“此事我親眼目睹,痛煞我也……”

  他這麽大反應,裴匪躬反倒不解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楚王拿得起放得下,正是王者所當為,受些委屈,換得美名,你又何至於此?”

  “裴兄,怕就怕民心二字……”範雲仙頭疼欲裂,隻感覺四周黑壓壓一片,明槍暗箭冷光幽幽,己方的盾牌卻千瘡百孔。

  裴匪躬激靈靈打了個寒顫,他並不傻,傻子也做不了尚方監這肥的流油的差事,一點就透,站起身飄著胡亂走了幾步,“不行,不行,不能再這樣各行其是下去了,要生出大禍的……”

  範雲仙抬起眼皮,與他對視片刻,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

  入夜時分,太初宮,雙曜城,龍光門。

  宮門已落鑰,一行尚方監的差役推著一車時令綠植來到門前,更換宮中盆景,這種事情耽擱時間,宮中貴人不耐煩,多在夜間進行。

  門前守衛是右監門衛府兵,依照慣例履行檢查和通稟手續,差役們並不意外,檢查隻是形式,草草幾下就完成了,倒是通稟,花的時間比以往要長了一些。

  “傳令,開門”

  “吱呀呀”

  龍光門大開,差役們推著平板車進了門牆,待到最後一輛車進了門,咣當一聲,宮門又重重關上,宮牆內道路兩側,湧出來大群兵馬,將拱衛宮門的府兵和尚方監的差役一同團團包圍。

  火把獵獵,照亮了他們鮮亮的盔甲,正是剛剛換班下值的東都千牛衛。

  頭頂高高的門樓上,站著韋團兒,她旁邊是換了衣裙的謝瑤環,輕叱一聲,“將他們一並拿下”

  “開門,開門,快開門,休要走了賊人”

  塵埃落定了,又有人哐哐砸門,韋團兒不用看都曉得是武延秀帶人撿死雞來了,冷笑著鼓了鼓眼,見謝瑤環無意搭理,隻得開口令人開門。

  謝瑤環雙眼無神,望著茫茫夜色,心思已然放空,纖纖素手輕撫著腰間的翠玉羽毛,腦中回響著風驟雨急,激越昂揚的將軍令,他的反攻,開始了。

  太初宮,武成殿,武後常朝。

  楚王李隆基當朝宣讀自辯奏疏,文采可謂飛揚,姿態可謂誠懇,自責可謂深厚,給自己安了驕縱和失察兩項罪名,詳細交待了自己的安撫善後舉措,叩請皇祖母發落。

  武後神色絲毫不動,“諸卿持論如何?”

  半晌無人發言,侍禦史葛繪當先出列,簡單說了一句,“臣有不解,倘使楚王殿下對平民尚有折節禮敬之心,何以對陛下寵臣驕橫跋扈?”

  輕飄飄一句話,像冷風吹過大殿,作為權策在朝中的代理人,葛繪的工作大多在幕後,已經極少親自上陣,今日親自出馬,顯然代表著權策人馬怨氣尤甚,楚王今日這關,卻不是好過的。

  “臣亦有此想”緊接著出來的,是銓選郎中崔湜,“楚王少年老成,卻侵門踏戶,公然羞辱權郎君,想必不會隻是一時意氣,然,所圖者何?”

  仍舊是一句不長的話,卻意味深長,不隻堵住了年少和意氣之爭兩個空子,直指李隆基意圖踩著權策邀名取勢,甚至是公然不將陛下放在眼裏?

  朝中寂寂然,崔湜的身份也不單純,背後既有太平公主又有上官婉兒,他這番話代表的是誰?

  李隆基躬身在側,一口銀牙咬碎,暗暗發狠,無恥奸佞,終有一日,要將爾等挫骨揚灰。

  殿內沉寂良久,李隆基等到了為自己求情的人,檢校冬官尚書魏元忠,出列緩頰,聲稱楚王或許隻是一時“執迷於禮法”,並無輕侮之心。

  魏元忠求完情退下,殿內又是沉寂,無人跟上,宰輔班中的武承嗣視線在豆盧欽望臉上劃過,隻看到一張雲淡風輕的老臉,很是遺憾,這老東西,卻又躲過一場大劫。

  武承嗣袍袖微動,早就憋不住的武延秀立馬跳了出來,“陛下,臣彈劾尚方監裴匪躬、右監門衛將軍範雲仙夤夜異裝私謁皇嗣,臣為太子賓客,有監督皇嗣交際之責,將二人當場拿獲,右監門衛有罪人等,也由謝將軍一並拿下”

  此事,武後已經聽謝瑤環提過,不見多麽意外,倒是滿朝官員嘩然一片,李隆基原本躬著的身子,一個抽抽,委頓在地。

  河內王武懿宗見狀,頓時發威,“臣彈劾楚王李隆基陰懷狡詐,表裏不一,邀買民心,惡意敗壞陛下及權郎君聲名,反跡昭彰,居心叵測……臣彈劾魏元忠黨附皇嗣,圖謀不軌……”

  群臣一擁而上,彈劾之聲在大殿裏竟然弄出了回響。

  武後由著他們表演完全場,施施然站起身,大殿裏立刻寂靜,針落可聞。

  “黜楚王李隆基為臨淄王,廢其開府,收歸東宮嚴加管教”

  “罷魏元忠冬官尚書,竄三千裏”

  “裴匪躬、範雲仙兩人居心險惡,離間君臣母子,罪大惡極,俱著梟首”

  冷冰冰的發落砸到地上,武後麵上露出一絲譏諷,“朕本不禁皇嗣接見外臣,奈何爾等不喜明路,偏愛暗路,也罷,即日起,嚴禁皇嗣結交外臣,好生修身養性,讀讀孝經”

  (本章完)

  。